|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闻木樨香 于 2013-2-1 20:36 编辑
我一直想写一些关于我的成人学生的故事,尤其是Mary跟我学琴的故事。无奈一直忙于音乐会和教琴而无法静下来理出头绪,因为Mary跟我学琴两年多,我们两个之间的故事太多了。这几天,我在break期间,听着bbc radio 3的古典音乐,边上摆着必不可少的茶(今天喝的大吉岭),我准备把Mary学琴的故事娓娓道来。
Mary, 68岁,苏格兰裔澳洲人。 她来跟我学琴的时候是2010年圣诞节过后,她很爱说话,跟我说她儿子送了她一个keyboard作为圣诞礼物。 她非常兴奋,觉得是时机完成自己小时候为完成的梦想了,于是过完圣诞节马上来报名学琴了。 Mary就这么一学,就这么坚持到我上周离开阿德莱德,学琴困难当然是有的,但她从来都是兴致勃勃, 充满毅力。
在Mary学了几个月之后,她自己买了个digital piano.我去过她家几次做客,非常nice的House,看到过她那个小小的digital piano. 看到谱子摆在上面, 附近还有插花, 就能想象她有着多么有趣的日常生活。
Mary非常爱说话, 在课前课余,她都会抓紧一切机会给我讲她生活中的趣事。会绘声绘色的讲她有做了什么蛋糕或者什么salad, 边说边手舞足蹈、神采飞扬地给我描绘什么base,什么top, 这个recipe哪里来的,她又怎么改良的。她还会常常给我带一些从自己花园采摘的蔬菜和鲜花。 她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她每次走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继续着尚未过瘾的聊天,还说她小时候就被老师说太爱说话。
Mary留给我的印象太丰富了,我还要慢慢整理以便各位逐步了解我想要讲述的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她和她先生常常一起来,老先生非常内敛,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外面等。时而见我时会抱怨下Mary没练够琴,Mary会很大反应地说:you are joking, I practiced every day!我会笑笑地做个和事老说:是的,我能看得出来,她练习了。
他们都是当年战后10 pounds ticket来到澳洲的,当时Mary 8 岁, 十七八岁时认识现在的老公,一个意大利人。当时Mary的爸爸坚决不同意他们交往,因为战争期间,苏格兰人曾与意大利人为敌。这段初恋最终甜蜜地走过了50年,上个月他们的亲戚才从世界各地来参加他们的结婚50周年纪念。他们在一起,总是非常和谐、甜蜜,并且在Mary的诗集里,我看到一篇她甜蜜的描写他们婚姻生活的小诗。
Mary写诗、写儿童故事, 出版过300多本儿童故事书, 我还在她家里看到她的油画作品、手工作品, 她为了去意大利探亲,几年前去学习意大利语; 现在为了计划未来在中国的旅行, 已经开始学习中文。
可能很多人认为,有钱有闲的人才会做这么多有兴致的事情, 那么我来讲讲Mary的另外几面。表面看,她是个很nice很relaxed的housewife, 这只是表面,真的只是表面。有次她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同时还有几个中国人一起。因为Mary曾经把自己的一家饭店卖给了中国人经营。那些继续经营那家饭店的中国人告诉我,他们的大厨现在还要经常请教Mary,因为Mary就曾经是那饭店的大厨。知道现在Mary夫妻俩也会经常义务帮他们店里出谋划策并指导技术。
有次,Mary说我天天练琴太闷了,决议要带我出去玩玩。那天她驾车上Mt.Lofty,在曲曲弯弯的山路上,她车开得飞快,还一手握着咖啡,另一只手比比划划 给我讲各种有趣的故事,并且告诉我她开的车非常安全。在路过一片片农场时,她告诉我他们以前在某个小town做过农场,种土豆、洋葱…。 我知道她丈夫是曾经做过救护车之类的生意,再加上他们几十年辛苦劳作,所以他们的经济状况很好。但从不见她买什么奢侈的东西,也从不见她抱怨过生活的艰辛。她的诗集里有一篇写到:有一年她们去旅行,住在饭店顶楼,舒适的套房,想着还有一些衣不蔽体的穷苦人,由衷地在感恩的同时,又对他人的担忧。
通过Mary学琴,就能看出她轻松愉悦的生活下,那disciplined 和organized 的生活习惯。她学琴两年多从不请假,除了中间他们去欧洲旅行几个月。去前都会告诉我,几号回来,几号开始上课。(这点上来说,我的Local学生大都是这样,上课非常规律)。老年人身体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钢琴课就经常夹杂着关于健康问题的讨论。她在得知我不抽烟不喝酒后很开心,因为她说自己的妈妈和姐姐都是抽烟死于肺癌。有次,她来上课说:她的胃有问题,明天要去医院检查,所以今天整天不能吃东西,哈哈,刚好可以练琴。听她说的无比轻松,并且马上投入集中的练琴。 还有一次,我错过了她丈夫打得电话,她来后说:抱歉上周不能来,因为上周心脏突然有问题,被救护车拉走了,前天刚出来。 去年,她还得过肾结石、做过手术,每次都告诉我,去医院住多少天,然后几号可以开始练琴、上课。而后,她又说,自己好了,可是丈夫患了皮肤癌, 医生要切掉哪里补到哪里,自己有些担心。后来见他们生活还是照常忙碌进行,定期治疗、准备节日礼物、做各种手工来布置家里(上图是她用蛋壳做的圣诞吊饰)、练琴….我深深地被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坚毅所感染,与其说是我教了她,不如说她是来我生命中教育我的。
其实,Mary学琴不容易,不用我说大家也想象得到。这个年龄自然是慢一些的。在音乐理解上,她是不错的,毕竟很多曲子的背景文化是她熟知的,我们上课常常讨论这些, 我觉得这也是成人学琴的乐趣的一方面,学习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欣赏音乐,而不是一味地做手指练习。在协调能力和记忆方面,她明显慢于年龄小的学生,可是我教她从来都是站在她的角度想问题,知道有些东西是很难,我要给她时间。所以她每次都很感激地说:她自己做的不好,可是老师怎么可以那么有耐心? 其实,我知道还不完美,但是老师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完美,我们是要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对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两年多以来,Mary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曲目,有时甚至我还没教的,她感兴趣就去练了。 她自己通过学琴也得到了满足感、成就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