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经历下岗寒潮 (2012-5-10) hellomotorola · 老陶烧菜啦 - 上海人的一天 :序,早餐,午餐,(美女品食真人兽),晚餐 (2008-9-20) 老陶
· 塔斯马尼亚免费照片,分享第一,赚分第二:) (2008-8-2) damao · 塔岛五日游记(多图) (2007-4-9) jer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utrant

[中国(含港澳台)] 胶片里的2005年之甘南果洛川西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6 2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xl72 于 2012-6-26 08:56 发表
LZ千瓦不要这么说。

贴子我一直再看。文字和图片都很出色。

视角和大众游客不同,,但绝对不代表不欢迎

欣赏LZ能把7年前的旅程都写的如此精彩。

这就是摄影的魅力,可以把旅程精华完整记录。

也希望你能分享更多旅程在行路板。
原帖由 yxl72 于 2012-6-26 09:42 发表
看了LZ首页介绍,车是一定要备的,还要一个很懂路况的朋友
你能找到这么厉害的司机真是一种缘分。
不知住宿和饮食条件如何。
想多了解一些。。谢谢


谢谢!

我对吃住向来不在意,也从不记录这方面的信息。不过到了那边也不用担心,很多川菜馆,口味都很不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yxl72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6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6楼已更新。

发现坑少了,继续补充吧

到达色达之前我们路过东嘎寺,在寺庙附近,我们看到了一家藏民在制作擦擦。擦擦是什么?
看看百度怎么说的:
擦擦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源于古代印度中、北部方言,藏语对梵语的音译,至今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藏区还沿用;其二,源于制作擦擦时发出的音响,为拟声字;其三,藏语"萨"或"洽"就是土,至今通用的"擦擦",本应该做"萨擦"或"洽擦",即泥擦,似乎更接近原初。

总之,擦擦是指一种用凹型模具捺入软泥等材质、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模制小型佛像、塔。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二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的,是为常例;亦不排除变例,即由几件模具在同一块泥上,经多次压制成型的一种特大型的擦擦。此种擦擦尺寸较大,存世量较少。

根据"擦擦"一词的第一种来源说,即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大约在13世纪以后,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藏式擦擦又传入杭州、北京等地。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 或"拓模泥像"等。

原初,擦擦一词仅用来表示佛塔,后来才衍生出佛像。大者盈尺,小不足半寸。以浮雕为多,圆雕为少,塔擦除外。藏地原习惯专称浮雕者为擦擦,汉地及以往书面用语称"模印泥佛"、"脱模泥佛",东北、内蒙俗称"板儿佛"、"佛瓦",北京一带习种"泥饽饽"。此外还有"泥塔模"、"泥塔婆"等等,称谓极杂乱,总之诸称谓均为"擦擦"的各种说法。如今,凡是用凹型模具磕制的泥质小佛像、塔,不论浮雕或圆雕,只要属于藏传佛教系列,均以擦擦称谓一概而论,似已约定俗成。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 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马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观想礼赞。此外,过去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髻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

擦擦从工艺上可分为单面模具制作的浮雕和双面模具制作的圆雕。形制大致有两类:一是塔形,其上有佛像及各种变相;二是砖形,印有佛像和经咒。在色彩上又分为素泥、设色、泥金或二者兼具,此外尚有风干与火焙之别。从成分上看,擦擦的类别也较多。一般是用最普遍的泥土,考究的则用阿嘎土或掺有香灰、纸浆的泥土制成;另一种是用泥质药浆或藏药炮制而成的"药擦"。除此之外,还有将自己的上师、父母及亲友的骨灰,遗物与土混合制成的擦擦,以期消除罪业,或者表示将身体供奉于佛,类似唐代的"善业泥"。

擦擦是从古印度石板塔腹内置放圣物的风俗演变而来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其题材大多为诸佛、菩萨等造像和佛塔、经咒。诸题材制作成的擦擦均符合最基本的藏传佛教仪轨。被藏传佛教僧俗视禳灾祈福的宗教圣物,不可亵渎。

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可惜由于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毁了大半卷胶片。心痛啊

制作擦擦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张,可惜把拍摄参数打印在底片上了,我胡乱盖了半天章,前景中人物的脸都没法看了


做擦擦的小姑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31 收起 理由
baby_dream + 3 感谢分享
老猫晒太阳 + 18 感谢分享
yxl72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26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utrant 92# 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真是让我很惭愧阿,这个周末要填坑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xl72 + 1 定金。lol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6-26 2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别,我可是个懒人,要不是你们几个一直顶着我,可能早就虎头蛇尾了
原帖由 老猫晒太阳 于 2012-6-26 22:30 发表
楼主真是让我很惭愧阿,这个周末要填坑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6-26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l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l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6-26 22:32 发表
可别,我可是个懒人,要不是你们几个一直顶着我,可能早就虎头蛇尾了



lz可别走,,,写完这贴,

有机会写一下梅里雪山吧。。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26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utrant 94# 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慢慢写,写到哪就哪,这次旅行一定很不寻常,否则七年了,还能鲜活地回忆。
一般旅行一年我都忘得查不多了。。。
本来都差点忘记纽约长什么样了,这两天翻翻帖子看看照片,才发现扭腰还是很好玩,很吸引我的。
埋头走我路,不问江湖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6-26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l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l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6-26 22:06 发表



谢谢!

我对吃住向来不在意,也从不记录这方面的信息。不过到了那边也不用担心,很多川菜馆,口味都很不错



问一下吃住,主要是我们出行都全家出动。。实在太过艰苦。。只能等孩子大些再去。

发表于 2012-6-26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xl72 于 2012-6-26 22:35 发表



lz可别走,,,写完这贴,

有机会写一下梅里雪山吧。。


那个,可是真的很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cfc489 + 2 我先下定金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26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6-26 22:39 发表


那个,可是真的很长

万一有什么旧游记,我也不介意的。
埋头走我路,不问江湖事。

发表于 2012-6-26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猫晒太阳 于 2012-6-26 22:37 发表
慢慢写,写到哪就哪,这次旅行一定很不寻常,否则七年了,还能鲜活地回忆。
一般旅行一年我都忘得查不多了。。。
本来都差点忘记纽约长什么样了,这两天翻翻帖子看看照片,才发现扭腰还是很好玩,很吸引我的。


嗯,其实很多吃吃喝喝的旅行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的。

还好,我的旅行大多都有些可以记住的东西,也算是收获吧,虽然我也没少吃吃喝喝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发表于 2012-6-26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多旧的东西,翻出来再看,感觉会不同的,再说再说,等我先把这篇儿掀过去

原帖由 老猫晒太阳 于 2012-6-26 22:41 发表

万一有什么旧游记,我也不介意的。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6-26 2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l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l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老猫晒太阳 于 2012-6-26 22:41 发表

万一有什么旧游记,我也不介意的。



是的,就算是旧游记,留了坑很久才填,,这里也是不介意的。。。。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26 23:4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xl72 102# 帖子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还真忘了,没什么好填的了,双城记其实已经很完整了。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6-26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6-26 22:41 发表


嗯,其实很多吃吃喝喝的旅行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的。

还好,我的旅行大多都有些可以记住的东西,也算是收获吧,虽然我也没少吃吃喝喝

那次去扭腰,是我第一次自己旅行,去那么远的地方,中间出过不少状况,也很寂寞,但是也很自由,让我看清了我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很多人喜欢与世隔绝的旅行,但是我喜欢城市,我喜欢看人,因为与世隔绝的感觉我经常有,在coogee海边的悬崖上,我感觉离天堂最近。
埋头走我路,不问江湖事。

发表于 2012-6-27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rry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rry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图片我想到了旅行的意义,
有的是为了拍而去旅行,有的确实为了旅行而去拍,
lZ比那些为了拍而拍的那些人强.
(我在国内那些所谓的驴行和LZ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老猫晒太阳 + 4 欢迎一下。 ;p

查看全部评分

http://www.flickr.com/photos/jerry_woo/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6-27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xl7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xl7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erryWu 于 2012-6-26 23:10 发表
看了图片我想到了旅行的意义,
有的是为了拍而去旅行,有的确实为了旅行而去拍,
lZ比那些为了拍而拍的那些人强.
(我在国内那些所谓的驴行和LZ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jerry,俺去意大利前看过你的帖子哇。。

俺们整不了你的机器,但我家某人还特意学习了你的构图。

回来那照片叫一个惨不忍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27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naw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naw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那么多孩子的照片 那样的眼神 很感动

发表于 2012-6-27 21: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猫晒太阳 104# 帖子

此文章由 youpassi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passi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depressed啊?跑悬崖上瞎想,快下来

发表于 2012-6-27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erryWu 于 2012-6-26 23:10 发表
看了图片我想到了旅行的意义,
有的是为了拍而去旅行,有的确实为了旅行而去拍,
lZ比那些为了拍而拍的那些人强.
(我在国内那些所谓的驴行和LZ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实我可能是无意栽花了,这次本来就是被丽人行硬拉去的,一路跟梦游也差不多,只是每到一处,自然就有人或事吸引自己去拍照而已,现在再翻看这些底片,那些风光类的基本被我自动屏蔽了,还是觉得拍人物的更喜欢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发表于 2012-6-27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6-21 23:32 发表

我们在那里转了小半天,这里条件真的叫一个艰苦,绝大多数棚屋都非常简陋,路也泥泞不堪,很难想象那些修行者在冬天也可以在这里修行学习佛法,我们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居家有空调,出门有车马,即便如此依然感到不满足,但是这些虔诚的佛教徒,在堪堪能遮风挡雨的小棚屋里,忍受酷暑寒冬的煎熬,只为修行佛法。
我并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没办法否认信仰的力量,我不知道那对还是错,但是作为一个天天生活在大城市,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忙碌终生的人来说,如果可能,到这里来看看,并不为学习佛法,也会有些启发的吧。
.

说的好,感受下别人的生活,会有很多启发

发表于 2012-6-30 2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拉卜楞寺,对于户外旅行的人来说,应该是知名度很高的了,但凡是去甘南的,这是必去之地。

我们从兰州出发的第一天晚上,就到达了这里,天已经黑了,方向莫辨,跟着大伙瞎转悠,看到有藏民在转经,跪拜,跟着他们很容易就摸到了寺前。

大概是刚刚开始旅行,很多凡尘俗事萦绕心头尚未完全进入旅行的状态,再加上那晚有同行者以闪灯拍摄迎面而来的喇嘛被呵斥,所以第二天我拍的很少。

拉卜楞寺有藏传佛教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院,自1709年创建,经200多年的发展后,拉卜楞寺成为一个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活佛住所),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列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解放初,拉卜楞寺共有僧众3424人,其中活佛68人,大小僧官564人。1958年后,拉卜楞寺只留活佛7人,僧官32人,僧人166人,共205人。 1961年,拉卜楞寺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拉卜楞寺僧众达1200多人。10年动乱中,拉卜楞寺的建筑、文物等遭受极大破坏。

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西藏七年》,其中有一段说是解放西藏的时候,达赖喇嘛的老家安多寺庙被毁僧侣被杀。但是这个桥段事实上是发生在58年,而把其移植到解放西藏的时期使这部片子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达赖喇嘛的叛国的直接原因,应该与58年发生的这一事件不无关系。

今天的拉卜楞寺已经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众多的驴友摄友蜂拥而至,而现代化的脚步也随着游客来到了这里。现如今喇嘛们也是手机在手,只是不知道跟俗世太多的联系,是否会影响他们的修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35 收起 理由
baby_dream + 3 感谢分享
老猫晒太阳 + 18
bcfc489 + 4 红墙下的僧人,好看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6-30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郎木寺,与藏传佛教坛城沙画的第一次邂逅

    2001年曾经去过西藏,在拉萨参观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几个大的寺庙,但是亲自看到喇嘛制作沙坛城,这还是第一次。

    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藏语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 之意。在汉译时,坛城还有曼陀罗、坛场等不同的音译和意译。
  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陀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塑绘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
  坛城是所谓"治"的象征,"治"的反面就是"乱"。恶劣的天气,身体的疾病,荒凉的土地,野蛮民族,异教徒之国,这些都是"乱"。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

沙坛城是藏传佛教中有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每逢大型法事活动,寺院中的喇嘛们用数百万计的沙粒描绘出奇异的佛国世界,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月。但是,喇嘛们呕心沥血、极尽辛苦之能事创作出的美丽立体画卷,并没有用来向世人炫耀它的华美。用沙子描绘的世界,会被毫不犹豫地扫掉,在顷刻间化为乌有……细沙将被装入瓶中,倾倒入河流中。
    坛城沙画富有深奥的佛理,极秘密珍贵,传统上只在灌顶过程中开放给受法弟子看,后来才选择性的对社会大众公开。修行者用沙坛城作为一个图解或蓝图,在灌顶或是日常修行时,帮助他们观想本尊的立体宫殿。据说,只要观想坛城就可以得到内观或内在的平静,只要见到坛城的人就可以和本尊建立很深厚的因缘,坛城也可以净化被污染的环境,为世界带来繁荣。

    除了在郎木寺看到了喇嘛制作坛城,在随后的阿坝格尔登寺也看到了,看来也许我也算个有缘人?

    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
  
  对于坛城,佛教界人士是这样解释的:"此举昭示佛之事业始於一无所有,而能建立具足庄严之坛城,进而展开化渡之力用,终究还归一无所得。如此完全符合宇宙间不断经历生、住、异、灭之迁演,而无有停滞、执取,却能使传扬正觉之法脉无尽地延续,以便不停地开展救渡众生的大事业。沙坛城以手轻拂即归空,最能呼应"无常、幻化、不执着、空性"的佛法本质。"
以上解释皆来自百度百科--西藏坛城沙画词条
我觉得这个词条的解释水准很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hr6970 + 5 感谢分享
bcfc489 + 4 感谢分享 :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发表于 2012-6-30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贴子让人长见识

发表于 2012-6-30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红墙下的僧人,没有让我的眼睛对颜色感到疲劳

发表于 2012-7-1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片!lz写的游记更像是一次藏传佛教文化的苦旅,有很多可以回味的东西。石经城里孩子天真的笑容和寺庙里僧人凝重的眼神下,是一个和我们多么不同的世界。赞!!!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7-1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utrant 112# 帖子

此文章由 hr69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r69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真是个有缘人,能看到那么多的精彩。喇嘛们呕心沥血地制作坛城沙画的画面真让人感动。

不过我一直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教义在一些信教的人心中是那么的至高至上?可以虔诚得为教义而付出性命,虔诚得可以失去常性,一生人就为了教义而活,是不是因为从孩提时期就潜而默化的影响呢?
有一种情感,只能用心去感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r6970 于 2012-7-1 12:04 发表
LZ 真是个有缘人,能看到那么多的精彩。喇嘛们呕心沥血地制作坛城沙画的画面真让人感动。

不过我一直很难去理解,为什么教义在一些信教的人心中是那么的至高至上?可以虔诚得为教义而付出性命,虔诚得可以失去常性,一生人就为了教义而活,是不是因为从孩提时期就潜而默化的影响呢?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不过似乎很难回答,我也曾经想过很多次,特别是关于藏族信仰佛教,有些想法并不成熟,也不敢说出来。


不过就信仰这事儿,我感觉最虔诚的有两种人,这两种人处于对知识掌握的两个极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老猫晒太阳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发表于 2012-7-1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tran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tran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继续坑:

经幡,经幡塔,经幡山

   经幡在藏区是非常常见的,寺庙,神山圣湖,垭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经幡在随风飘舞。
   这些印满密密麻麻经文或佛像的布`丝绸`纸张,当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那真的是绝美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品,而对藏民来说,这里包含着丰富的宗教寓意。

   经幡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人们习惯称它为“风马旗”,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 藏族原始宗教认为,山神是地方保护神,它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本地区众生的安全,常骑马巡视辖区,保护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藏族认为,“风马”在深层意义上指人的气数和运道,或者特指五行;在灵气聚集之处(神山圣湖等),挂置印有敬畏神灵和祈求护佑等愿望的风马,让风吹送,有利于愿望向上苍神灵的传达和实现。为报答山神和上苍神灵,每到祭日,人们便虔诚地举行煨桑仪式,献上“隆达”。所以制作插挂“隆达”成为不可或缺的仪轨。

   经幡的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民谣中唱道:黄幡象征自现莲,红幡象征雨调和,青幡象征后裔长;红幡插在草坪上,如鹿角光耀眼;红幡插在屋顶上,如红火永兴旺……布的颜色在这里是有明确的寓意的,即所谓西赤、东青、南黄、北绿的宇宙四方之说。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

   常见经幡的图案中心大都为一匹矫健宝马,马背上驮着燃着火焰的佛法僧三宝。

   经幡有悬挂式的,有插挂式的,还有经幡塔和经幡柱,我们这次藏区之行,这几种型式的经幡都看到了,最壮观的是在达日的经幡山,整片山头插满了经幡旗,其间还散布着一座座的经幡塔,而最漂亮的经幡塔我记不清确切的位置了,大概应该在阿坝县城到达日县城的路上,几座经幡塔立在村头的田地上,蔚为壮观,初看到时我们都激动的心跳加快, 这里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我躺在其中最大的一座塔地下拍的。




   而在到达东嘎寺之前,我们看到了经幡塔和经幡柱群,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经幡塔,而且在以后的旅行中再也没有看到过,非常震撼,过目难忘。


松哥玛尼悬挂的经幡


[ 本帖最后由 autrant 于 2012-7-3 21:4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hr6970 + 3 美图。
yxl72 + 5 太美了。。。

查看全部评分

螞蟻的老窩-wordpress

发表于 2012-7-1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cfc4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cfc4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trant 于 2012-7-1 21:40 发表
继续坑:

经幡,经幡塔,经幡山

这张像是一幅画

[ 本帖最后由 bcfc489 于 2012-7-1 22:46 编辑 ]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7-1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r69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r69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的照片拍得很漂亮。

[ 本帖最后由 hr6970 于 2012-7-1 23:18 编辑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