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谁还认为中国不是经济强国? 2023年9月,欧盟气候专员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问道:“如果中国能登月,为什么不为气候行动支付更多?” 这个问题揭示了将会在11月于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悬而未决的争议点: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能同时被视为“发达国家”?在科技前沿上领先,却仍然官方归类为“发展中国家”,享有排放方面的让步并获得全球资金支持? 中国喜欢将自己视为一种混合型超级大国,这种妥协的描述服务于其外交目标。 然而,在气候资金方面,这一立场站不住脚。如果一个国家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它需要向联合国每年一千亿美元的基金支付款项。 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2023年预计需要支付95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这种义务,还可以利用这些资金来应对更热的夏季和频繁的风暴。 美国和欧洲领导人将推动中国加入他们的行列,开始支付资金。但北京决心捍卫其发展中国家地位,这使得它能够按照自己的条件投入大量资金以推进全球气候目标。 将中国这个经济和政治大国归类为发达国家的理由很有说服力。中国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来源,拥有全球最多的钢铁厂和炼油厂,还在扩大核武库,正如霍克斯特拉所指出的,它也有一个庞大的太空探索计划。美国众议院去年一致投票,认为中国不应再称自己为发展中国家。 然而,保留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理由同样令人信服。尽管近几十年来收入稳步增加,但其中位收入仍低于发达国家的门槛。 虽然像上海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里居住着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群,但中国仍有数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然而,真正的分歧并非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自冷战以来,中国一直试图塑造自己的身份,成为新兴世界的代言人。即使在财富增长的同时,这个国家仍继续反对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气候资金争议可以追溯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会议决定发达国家应该每年提供一千亿美元,到2020年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但直到2022年才实现这一目标。随着这一目标将于2025年到期,各国将在11月的峰会上提出新的金额目标。联合国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五千亿美元来实施其气候计划,其他分析师的估算从1万亿到6万亿美元不等。 气候外交官们与北京对话时发现,中国不会改变其立场。相反,中国的外交官承诺国家不会从基金中提取资金,留给更贫穷的国家,并表示将通过其他渠道增加其气候融资。 然而,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说服富裕国家提高资金目标,在没有其帮助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北京可能需要证明它以自己的方式为气候融资贡献了公平的份额。 中国确实也在海外投资了大量不被传统视为气候资金的领域,例如水电和核电站,这些项目同样在能源转型中发挥了作用。 中国的私营资本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宁德时代,比亚迪,隆基绿能等公司正在投资海外工厂,尤其是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中国去年在自身能源转型上的支出达到6750亿美元,是全球最高,超过第二名的两倍。 或许在巴库会议上,关于中国地位的争论仍难有定论。但更大的风险是,争论转移了人们对如何真正落实支付义务的关注。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srnd=homepage-asia October 21, 2024 at 9:00 PM U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