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十月读书:鲁迅 - 人与时 (2019-10-21) icicle · 小儿初离家--在Day Care的生活(续完) (2008-9-5) 风再起时
· 二、悉尼买车记-auction (2005-8-16) laycee · 电影版《Sex and the City》-- 女人至上 (2008-6-16) 月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966|回复: 46

[NSW] 参与讨论:为什么说禁止孩子玩游戏弊大于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5 2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仙剑全瞎转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仙剑全瞎转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仙剑全瞎转 于 2018-9-25 22:30 编辑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事实的情况:

根据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2017年的一项调查:

  • 65%的家庭都有至少一位成员每周会玩至少3小时游戏,平均玩家年龄在35岁。
  • 至于玩家人口,成年女性玩家(31%)比18岁以下的男孩玩家(18%)还要多。
  • 至于玩家的构成,有59%的男性和41%的女性。

国际卫生组织(WHO)在今年6月18日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的更新中,决定将“游戏成瘾”添加到心理健康疾病的名单中。


要说起游戏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孩子的危害性,那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沉迷于游戏,沾染网瘾而荒废学业的故事也比比皆是。

现在很多的游戏已经不是简单的游戏,游戏的设计者会专研怎样让玩家在游戏中获得最大的乐趣;采用最优的手段让玩家最快的沉迷和上瘾。游戏设计的背后已经成为一门完备的科学。

听上去确实有些可怕,而且不仅是一两款游戏,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确实会让人上瘾的游戏还数量不少呢。

所以有很多的家长会禁止孩子玩游戏。但是这一招不见得有用,甚至适得其反。有很多染上网瘾的孩子,往往是开始时被严格禁止玩游戏的孩子。强制隔离反倒让孩子更期待游戏,更容易失去自控的能力。禁止游戏对培养孩子的自主控制力其实是不利的。


我们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孩子迟早总会玩游戏的,越往后越不好控制。

同样的一款游戏,有的孩子会沉迷其中只管玩,而有的孩子玩游戏的同时,也被激发了兴趣,他会去学习和研究。比如有些是研究游戏本身,思考技巧,解开游戏的谜题挑战等;也有一些是对游戏的背景产生兴趣,进而自发去学习。最好的例子当然就是三国系列游戏了。

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喜欢的游戏各不相同。

市面上的游戏种类繁多,有的游戏设计精良,让人自然而然的喜欢,而且享受玩游戏的过程;也有一些游戏粗制滥造;但是最可怕的是一类游戏,专营人性的贪婪或者懒惰,精心设计,特别容易让人沉迷。最典型的例子是曾经一段时间很有名的一款游戏《传奇》,是由史玉柱的游戏公司推出的。(史玉柱对人性的洞察与把握可以说是无出其右,让他个人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想要对抗这个用心理学、教育学武装起来的电子游戏,我们也不能再采用原来的简单粗暴的方法了,而是必须也运用包含心理学原理的方法来应对。

其实很多家长禁止孩子玩游戏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又容易适得其反,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1. 应该适当的鼓励孩子玩游戏,让孩子觉得游戏没有什么特别的。

对家长来说最难的是害怕会失控——不知道孩子会玩什么游戏,或者要操心应该给孩子玩什么游戏。以我的经验,在孩子上小学高年级以前,她没有强烈的要玩什么游戏的意愿。大多数时候是看到家长玩什么游戏,她发现感兴趣的,就会很想自己也试试。比如windows里的纸牌游戏,虽然很简单,但是她也会玩得很开心。到了高年级以后,会和同学交流,想玩学校里流行的游戏,比如Roblox、Pokemon等。学校里很多孩子玩的游戏一般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我会允许孩子安装,但是限制总数,比如iPad里可以装的游戏不超过3个。想要装新的,必须先把旧的删除掉。

2. 怎样控制游戏时间?


鼓励孩子玩少量的精品的游戏,但是怎样控制时间的长短呢?我采用的方法是:和女儿达成约定,玩游戏只能作为学习以后的休息。不是任何时候无聊了就可以玩游戏。想要玩游戏的话,先想想自己可以学什么。安排了学习时间以后才可以玩。

这样安排的效果是,孩子经常会来问笔者,“我今天已经学完了单词、数学……我还可以学什么?”  真是让人可以偷着乐的问题~

不管是平时还是放假期间,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要对等。每次开始玩游戏之前,我们就约定好多少分钟,承诺遵守这样的约定的前提下,再开始玩。现在女儿每次玩都会自己去设定好手机闹钟提醒,到时间了就自觉的停止游戏。当然她也是为了下次还能有玩的机会。

(编辑补充:看到别的妈妈分享说,不应该把玩游戏当作是奖励,觉得也很有道理。这个我也需要适当改进。)

3. 与孩子一起玩游戏!

禁止孩子玩游戏,不仅很难达到原来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损失一个与孩子交流和拉近距离的好机会。如果家长能与孩子一起玩游戏,当然是最好的。就像前面的所说的,美国的调查显示65%以上的家庭都会玩游戏,玩家的平均年龄在35岁。有很多游戏是适合一家人一起玩的。在这里推荐任天堂的Switch主机,还有Xbox+Kinect的体感游戏,都非常适合家庭。在共同的游戏中,家长又得到放松又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实在是上佳的选择。

即使不能与孩子一起玩,也应该尝试着稍微多了解一些游戏,而不是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这样也会有助于形成与孩子的共同语言,拉近距离。


总之,作为家长,不仅不应该禁止孩子玩游戏,反而应该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孩子尽早的接触健康的游戏。这样才是在有效的帮助孩子,减少他们以后会“游戏成瘾”的机会。有效的引导和控制,而不是禁止和过度限制,这样就能最大的发挥游戏的正面作用,减少可能的危害。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樱桃丸子 + 4 感谢分享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5 2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tt.songg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tt.songg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9-26 08: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狗尾巴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狗尾巴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要是家长对游戏真没兴趣呢?

发表于 2018-9-26 08: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狗尾巴草 发表于 2018-9-26 07:06
“与孩子一起玩游戏”,要是家长对游戏真没兴趣呢?

如果想了解孩子的世界,可能就得了解他们在玩什么吧,倒不一定非得要一起打游戏。就像看他们练乐器,或者打球,其实家长也不一定非要也练乐器或者打球,但坐在旁边欣赏他们的音乐或者在球场边加油,谈谈球星球赛什么的应该也能做到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26 08: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狗尾巴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狗尾巴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9-26 07:11
如果想了解孩子的世界,可能就得了解他们在玩什么吧,倒不一定非得要一起打游戏。就像看他们练乐器,或者 ...

谢谢

体育、音乐参与、分享、讨论没问题。家有体育迷,跟踪国内、国外任何体育赛事及陪打……

对游戏就真没兴趣,有时间就听书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9-26 08: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oodywup 于 2018-9-26 07:57 编辑
狗尾巴草 发表于 2018-9-26 07:23
谢谢

体育、音乐参与、分享、讨论没问题。家有体育迷,跟踪国内、国外任何体育赛事及陪打……


体育也是Game啊,
设好规则,参与者下场玩

电子游戏里的体育类可一直是热销,FIFA,NBA,F1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6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wup 发表于 2018-9-26 07:52
体育也是Game啊,
设好规则,参与者下场玩

体育不一样,可以锻炼身体,坚强意志,团队比赛可以培养social ,team work 技能。打游戏容易上瘾,人宅,费眼睛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9-26 1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09:00
体育不一样,可以锻炼身体,坚强意志,团队比赛可以培养social ,team work 技能。打游戏容易上瘾,人宅 ...

? 为啥要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
本来都是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之一,
课后周末进行体育活动和空余时间在家玩游戏不冲突啊。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发表于 2018-9-26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ami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ami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翻版。。。

家长都不爱游戏,孩子却沉迷游戏的话,说明家长好可怜,从小就被洗脑成这么无趣的人。。。

发表于 2018-9-26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wup 发表于 2018-9-26 09:09
? 为啥要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
本来都是孩子们的课余活动之一,
课后周末进行体育活动和空余时间在家玩 ...

因为游戏是商业性质,目的是让人上瘾花钱。所以家长会担忧。体育不是。

中学孩子上瘾的太多,还有上课打游戏不听课的。

发表于 2018-9-26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09:32
因为游戏是商业性质,目的是让人上瘾花钱。所以家长会担忧。体育不是。

中学孩子上瘾的太多,还有上课打 ...

游戏会让孩子们产生惰性,成为屁股带板凳的一代人。

长期坐着不动,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成长;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导致视力下降;长时间只跟游戏交流,不跟现实中的人交流,会导致社交能力下降。。。

当真正发现孩子们上瘾无法自拔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

连大人都没有自控力,孩子如何有自控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6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9-26 09:37
游戏会让孩子们产生惰性,成为屁股带板凳的一代人。

长期坐着不动,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成长;长时间盯着屏 ...

对,就跟软性毒品似的,控制好没问题。问题是十来岁的孩子可以吗?我知道很多孩子回家就打游戏,功课留到最后,十点开始作,作到两三点,作不完就抄别人的,第二天精神不好上课听不进去,恶性循环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9-26 1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09:32
因为游戏是商业性质,目的是让人上瘾花钱。所以家长会担忧。体育不是。

中学孩子上瘾的太多,还有上课打 ...

主要还是“家长会担忧”

澳洲这边的孩子们的家长们也从小玩游戏长大的,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没啥好担忧的。大家家里都有游戏机,也没见有多少沉迷于游戏的。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发表于 2018-9-26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wup 发表于 2018-9-26 09:49
主要还是“家长会担忧”

澳洲这边的孩子们的家长们也从小玩游戏长大的,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没啥好担忧 ...

你咋知道没有?前一阵SBS专门采访这样的家庭。我儿子一看就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游戏。
有的家长是不在乎,十年级drop高中学个手艺也可以呀。不上大学确实天天打游戏也无所谓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9-26 1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9-26 09:37
游戏会让孩子们产生惰性,成为屁股带板凳的一代人。

长期坐着不动,会影响孩子的身体成长;长时间盯着屏 ...

也看孩子本身,我在家有时候会和我先生切磋一下游戏(从我们两个在一起开始这是我们生活一部分,不沉迷,有新游戏的时候每天平均不会超过一小时,两个人互动。没有兴趣的时候半年不玩也是有的。),孩子从小看着,现在大了也可以加入我们了。
一般他一周可以玩一两次游戏,不过孩子控制力还可以,说好三十分钟的,他最多超过五分钟,会自动结束游戏。
见到他有自控能力,我们也就可以放心逐渐放手了,不想剥夺孩子这一乐趣。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8-9-26 10: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09:53
你咋知道没有?前一阵SBS专门采访这样的家庭。我儿子一看就说这是现在最流行的游戏。
有的家长是不在乎, ...

是说Fortnite啊,
哈哈哈,大家都说是游戏公司花钱做的节目。
为了让更多的人去试试这游戏,
“这么多人都在玩这游戏?真有这么好玩?我也来试试”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6 1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且我觉得,让孩子打游戏的,大多父母中也有爱玩游戏的,比如我们家

所以,只能寻找平衡了,否则要打架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从几岁,什么几个月就让孩子看Ipad, 手机的家长,其实都是不愿意花自己时间去陪孩子的父母。因为,小小孩子,一旦得到这些视觉的电子设备,就会安静下来,不再寻求大人的关注,不再需要让人逗他,陪他。说极端了,这其实和吸毒是一个道理——视觉设备成为小小孩子们的安慰剂。

发表于 2018-9-26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8-9-26 09:55
也看孩子本身,我在家有时候会和我先生切磋一下游戏(从我们两个在一起开始这是我们生活一部分,不沉迷, ...

自控是个好东西

如果利用打游戏,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自控能力,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益处。

能自控的人,很少;惰性无处不在。

发表于 2018-9-26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9-26 10:02
自控是个好东西

如果利用打游戏,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自控能力,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益处。

说能控制的都是小学生家长,到了高中跟本不听家长得了,buddies说的算。

s所以精英中学也是有必要上,起码周围影响小一些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9-26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点都不喜欢打游戏,当然很理解别人喜欢打游戏。。
我觉得游戏都是假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快感。。
我家孩子有段时间对游戏挺上瘾的,现在事情一多,自己就想不起来玩了。。

我个人觉得,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接触自然界,多跟小朋友交流,孩子觉得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多了,自然想游戏的时候就少了。。
这个跟吃巧克力冰淇淋一个道理。。

能少打就少打,如果真喜欢打,就定时控制一下。。。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9-26 11: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18-9-26 10:00
而且我觉得,让孩子打游戏的,大多父母中也有爱玩游戏的,比如我们家

所以,只能寻找平衡了,否则要打架 ...

虽说现在小A对IPAD有完全的控制权,但他小的时候我们是完全不给他玩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家长的陪伴,与他的交流,确实很辛苦,但是值得!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6 11: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_c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_c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时间发呆也行,游戏就算了。

发表于 2018-9-26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8-9-26 10:08
我一点都不喜欢打游戏,当然很理解别人喜欢打游戏。。
我觉得游戏都是假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快感。。
我家孩 ...

握手啊

我个人是超级不喜欢游戏,觉得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

但家有孩子,不能全凭自己喜好决定。

发表于 2018-9-26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东西, 顺其自然也许不好,可干涉也不一定就能成功, 还是要看天上星星月亮给自家孩子什么性格.

有国内朋友孩子被吊起来打的(老爸平时可是温文尔雅的君子), 孩子长大和我说 非常感恩,没有老爸 他考不上大学,也不会有现在的发展。 有澳洲朋友, 威胁孩子要剪断网线(孩子每天玩到三四点睡觉),孩子恼羞成怒:"你要是敢剪, 我杀了你再自杀“...

听的我心惊, 朋友找学校赶快商量共同管理...

不管怎么对待,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风吹麦浪

发表于 2018-9-26 12: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王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王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成也遊戲,敗也遊戲

发表于 2018-9-26 12: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8-9-26 11:14 编辑

我觉得会对游戏上瘾的孩子,肯定是生活环境或者学校环境出了一些问题。我碰到过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这不能说明孩子的问题是游戏造成的。

关于 FORTNITE 上瘾的指控,SBS 这里正好有一篇文章持相反意见:它不是上瘾,它是动力

https://www.sbs.com.au/news/insi ... ivated-not-addicted

对游戏反对的家长,应该都是比较能控制孩子玩游戏的种类或者时间,孩子也比较听话,又或者孩子的朋友圈不玩这种游戏的家长。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也不能说为了孩子有个不玩(特定)游戏的圈子所以就该去某种学校,这样家长比较不容易碰到这样的难题。如果孩子不能去这种学校呢?如果孩子去了这种学校还是有这样的朋友圈呢?我的侄子去精英中学,交到的朋友就是打游戏的,跟他爸最近还因为游戏发生争吵动手了。侄女也是去精英,不玩游戏但是迷上日本动漫,这个跟游戏哪个更好我就不予置评了。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应该是以大范围孩子的普遍状况为准则,而且是家长都能做到的前提,就是尝试理解。而不是说我们家就是可以不玩,为什么你们不可以?其实让孩子们玩游戏的家长,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好好跟孩子沟通或者教育好孩子的能力,完全不应该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有愧疚感(我不是说自己哦,我是没有愧疚感的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暧暧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9-26 12: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10:08
说能控制的都是小学生家长,到了高中跟本不听家长得了,buddies说的算。

s所以精英中学也是有必要上,起 ...

孩子大了肯定不好再用管制这种方式,毕竟家庭不是公司也不是王国。
现在是希望孩子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这使命感是我们言传身教的,是他自己找到的,不能是硬塞给他的。
明白事情的优先级,明白时间可贵,之后劳逸结合就行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8-9-26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8-9-26 11:16
孩子大了肯定不好再用管制这种方式,毕竟家庭不是公司也不是王国。
现在是希望孩子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当 ...

这些都是理论。说实在的每个孩子不一样,所处环境不一样,就跟成功不能复制,谁也不能保障孩子到了青春期会有什么变化。

我见过很多小学非常乖巧听话成绩优秀的,到了青春期各种作。家长还不能管,一管就要离家出走要死要活的。别说什么学习了,玩游戏看卡通到半夜不但不去上课还要看心理医生。为了社交也是,有的孩子就是为了溶入其他群体,去试大麻。当然也可能是我过度恐慌,事实上白人对青春期孩子也是没什么办法。这样的孩子只能等上了社会来教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9-26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234567890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234567890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ID出卖了自己

带着孩子在仙剑里瞎转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9-26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risty_BJ 发表于 2018-9-26 11:27
这些都是理论。说实在的每个孩子不一样,所处环境不一样,就跟成功不能复制,谁也不能保障孩子到了青春期 ...

当然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啦,谁也不能预测将来
不过我们也不好太悲观,特例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青少年还是略有挫折,但总体是健健康康成长起来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