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简单版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首页
分类信息
论坛
BBS
澳洲生活区
新闻汇总
国际新闻
澳洲和世界时政
投资理财
证券外汇
个人理财
生意种种
税务相关
地产投资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
零钱罐
商机点点
交易之路
我爱我家
房产信息
家具家电
家具家电二手市场
工作学习
我的大学
CA/CPA学习和考试
职场信息
英语学习
招工找工
学习交流
车行天下
车辆团购
二手车买卖
驾校求荐
生活百科
福利政策
手工 DIY
生活其他
跳蚤市场
精明买家
折扣码互惠共享
求deal
团购集合
已完成团购
园艺世界
园艺物品交易
多肉植物
亲子育儿
生产前后
幼儿养育
亲子笔记
育儿用品交流
子女教育
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大学教育
兴趣爱好
学习用品交流
医药保健
签证登陆
投资移民
兴趣爱好区
心情感悟
家长里短
去留之间
澳洲故事
音乐影视
原创视频
体育世界
户外运动
体育吧
健身器材交流
摄影天地
摄影器材交易
读万卷书
淘书乐
琴棋书画
行万里路
出行准备
旅游相关转让
IT与科技
电脑和宽带
手机与数码
游戏电竞
IT专业论坛
科技动态
电子二手市场
渔友之家
渔具交流
时尚休闲区
美食天地
餐馆点评
美容时尚
美容淘淘乐
宠物之家
宠物互助寄养
宠物用品交流
华人社区
社区动态
聚会交友
今生有约
老爸老妈
信息交流区
互通有无
免费广告信息
商家求荐
房屋租赁
房屋买卖
站务区
站务讨论
档案库
wytiger事件专版
雨贝专版
2014世界杯
巴黎奥运2024
奥运专版
新足迹
›
论坛
›
时尚休闲区
›
华人社区
›
老爸老妈
›
中国老人澳洲生活点滴(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学一年纪的小朋友课外兴趣+补习班的费用
(2008-7-11)
daffodil
·
关于智商
(2009-6-22)
chatchat
·
我的海运经验分享
(2007-3-6)
suel
·
澳大利亚独特的筒仓艺术之路 - 历时五年陆续走过的56个艺术筒仓的全部故事
(2021-3-29)
慕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列表
查看:
2745
|
回复:
2
中国老人澳洲生活点滴(二)
[复制链接]
lilierong
lilierong
当前离线
皮靴族
皮靴族, 积分 14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75 积分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发表于 2010-8-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ier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ier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作者按:
调出我今年2月曾写的一篇澳洲日志《参加澳洲的多元文化节》,通过我在澳洲的生活一瞥,使朋友们更多地了解来澳洲探亲的老人们快乐的生活,希望移民的年轻人传递给你们的父母一看,让他们也能分享我的快乐。
参加澳洲的多元文化节
(2010年2月7日)
参加唱歌活动
每年的2月澳洲国家都要搞一个“多元文化节”,来自澳洲的各国朋友表演各国特色的文艺节目。今年的多元文化节安排在2月5-7日。
堪培拉的华人成立了增强凝聚力、亲和力的组织,一个是以海外华人(香港、澳门、台湾)为主的“澳华社”,一个是以大陆华人为主的“华联社”。这些华人社团都积极组织华人参与多元文化节的活动,当然得到了不少华人的热烈响应。
“华联社” FCCCI基本上是由大陆华人同胞聚合的一个组织,它与“澳华会”一样,都是凝聚、联合在澳华人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民间组织。“华联社”的工作人员、执委、主席等等,都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他们自身都有自己的一份职业,平时上班工作,“华联社”有事情了,就跑来运作操持。
堪培拉“华联社”还有一个下属的中文学校,1994年建校,本着非盈利性、无商业色彩、勤俭办学的宗旨,以服务华人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学生为准则,使新一代青少年儿童不但热爱中国语言,而且更热爱与他们血脉相连的中国民族文化。该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有中文及无中文背景的学生。不办大班,不设成人班。每学年从2月6日——11月27日共4个学期,周六上课,有中文课,图画课,还有幼儿双语班。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15人,以保证教学质量。
本来“华联社”希望我能够带领一支太极拳队伍参加表演,但跟我学习的人都是初学者,时间仓促没法上阵。他们又强调要群体性的节目,所以我个人的太极拳或太极剑都没机会登台了。
“华联社”决定排练一个女生小合唱节目参加多元文化节的表演。我和女儿都报名了,共有21人,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工作的、读书的都有。每周日我们都要去国立大学集中排练,精心准备两首歌:“茉莉花”和“回娘家”。服装要求上身中式红衣、下身黑长裙或黑长裤。大家热情都很高涨,音乐响起来歌声唱起来,那个愉快呀。
这个节目,大家利用周日的时间在国立大学排练了4次,每次2个多小时。她们当中有的是已经移民、定居、工作在这里的医生啦,教师啦,会计啦,还有的搞IT 啦,在政府部门任职啦,以及来这里读博的留学生,都很年轻,20多的还有40出头的,再加上我们五位从国内前来探亲的老人。大家一起相处的时间虽很短,但感觉很亲热。这个节目经众多热心人的集思广益、不断添加表演元素之下,终于令我们比较满意了。
华人,即使来到这里多年的华人,还是很难融入澳洲社会的,尤其是人家的文化生活,好像很陌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味道。其实,为什么一定要融入呢?保留自己民族的特色,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享不也挺好吗?
我期待着欣赏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在多元文化节上表演女生小合唱
澳洲国家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节,今天是第三天。因为在堪培拉City举行,我们离那里有13公里,前天女儿女婿都上班,昨天老伴钓鱼,女儿,女婿和我抽空去看了两处要卖的房子,所以多元文化节第一二天的活动就错过了。今天我们有多元文化节的演出活动,一清早我和女儿一番涂脂抹粉,穿上中国民族服装,去参加我们代表“华联社”的女生小合唱表演。
堪培拉City的广场上好不热闹。许多支起的白色的帐篷内,一张张长桌上摆放着各种宣传册子和资料,这些临时帐篷是为一些部门提供使用的,有妇女联合会啦,健康服务中心拉,慈善机构啦,也有“澳华会”和“华联社”,工作人员都笑呵呵地发放材料,与前来的访问者交谈并解答一些问题。
据说多元文化节的第一天,堪培拉市长、中国大使馆大使都到会祝贺并讲了话。第二天,还搞了免费午餐,凡聚来这里的群众,都可以任意挑选餐饮大吃特吃,各国风味的食品尽显民族特色。这儿共搭建了3个舞台,分别集中展现中国、希腊和印度的传统文艺节目。
我们当然在中国舞台上进行表演啦。呵,中国台子下面的座椅上已经高朋满座了,座位不够不少人就站着,还有的高高托举着孩子,有的举起相机抓紧拍照,许多中国人的面孔,也有不少老外。中国歌曲、民族舞蹈、葫芦丝吹奏、少儿武打、醉拳(竟然是个老外表演的)、功夫拳、长穗剑等等纷纷登场,一片叫好声、鼓掌声不绝于耳,场面甚是热烈。
我们21人的女生小合唱,中间三位身着旗袍,其他人短款的民族上衣,下身黑色长裙,一溜站成扇形,我们唱着《茉莉花》、《回娘家》这两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来自北大的那位博士生头戴一朵小红花,伴随着我们悠扬的歌声,犹如一个回娘家的小媳妇在台上左一扭又一摆的,好一个俊俏,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欢呼声。
女生独唱《洪湖水》,引来了下面中国观众的共鸣,人们随声附和着,一位老年人摇晃着、打着拍节哼唱着,相依相伴的两个留学生小声唱着,她们笑得好灿烂。
中国文化,中国情结,今天在海外得到了宣扬,倾洒。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2010-8-9 09:0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
积分
+18
收起
理由
缓缓
+ 8
感谢分享
闲夏采薇
+ 8
感谢分享
chujiqi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举报
秋天
秋天
当前离线
木屐族
木屐族, 积分 8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4 积分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发表于 2010-8-6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秋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秋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的确中国人很难融入澳洲文化,如酒吧文化等。保持自己的特色挺好!你参与了华人组织的活动,和年青人在一起,心态更年轻了。祝你在澳洲幸福快乐。
举报
闲夏采薇
闲夏采薇
当前离线
银靴族
银靴族, 积分 59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69 积分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发表于 2010-8-6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夏采薇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夏采薇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阿姨心态真好!
举报
返回列表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退役斑竹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Copyright © 2008-2025
新足迹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