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搬家乐,淘宝更乐! (2005-6-23) double_fish · 来澳洲两年有感--热爱生活热爱地产 (2007-3-1) 清风浅韵
· 十里云滩――之――马背上的感觉 (2005-5-27) voicar · 关于葱油 (2014-5-18) 路天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92689|回复: 620

回国(上海)有感(PATRICKZHU)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月带女儿回上海,一来休假三周,二来有公事要办,正好半公半私。

技术移民后,我们有四年没回国了。这次回国除在上海外,也因公事去了杭州,南通,江阴和宜兴等地。有一些感想,不成系统,零零碎碎的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抱歉有些零乱,就当故事听吧)

1. 四年后的上海真是大变化,一片繁华和欣欣向荣的气象。市政建设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高级和现代化。的确我很为上海自豪。我的澳洲老板今年初也去了上海,对上海赞不绝口,回来问我为什么离开上海移民来澳洲?

2. 国内经济大发展,大家日子是比过去好了,手上有钱了,上海话叫“捻的出”。人的底气足多了。周围经济基础好、家境富裕的人多起来是一件好事。我过去一直有一个可笑的念头,怕身边的穷亲戚穷朋友老是问我借钱(铁公鸡-昏倒!),这次回去一看,我放心多了。。。

3. 今年是我们中学毕业和大学入学二十周年,有很多庆祝活动和聚会,我参加了两场同学聚会。和同学的交流中,你可以了解到国内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同时同学们对我们在国外的生活也很好奇。大部分同学都混的很好,二十年我们都是“奔四”的人了,现在正是出成绩、正当年的高峰上(不一定用赚多少钱来衡量)。举几个例子,中学一位女同学现是上海某区副区长;中学一位男同学现在是上海市级医院副党委书记和副院长;一位大学同学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另一位同学已是花旗银行上海某支行的行长了。我个人觉得他们真是很了不起。

4.我是上海交大船舶系毕业的,毕业时造船行业不景气,后来几年也一般。我的很多大学同学都改行了。可是谁能想到现在的造船和周边行业形势大好,可以说历史上的最高峰。中国的第一高股票就是明证,中国船舶就是原来的沪东造船厂。我的同学告诉我,其实他们厂大部分人都很早就抛了手里的股票,因为都觉得不看好造船业。唯一一个留到现在的是原来的厂长周总,他按规定不能抛,因此发大了哦!!!现在还在这个行业的同学大多是技术骨干和“总”字头了,那份成就感真是看了令我羡慕不已。从中你可以知道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所以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现在的行业一般或因为年轻觉得不那么得志,不要太过气馁。很多时候你的年龄到了,坚持久了就会好起来的。谁能说的清二十年后是咋样哪。

5. 我个人觉得国内有点像乱世,机会很多,捞快钱的事情似乎很多。我有一同学放着船舶公司的副总不做,自己出来做新船的Broker,这几年做了二十多条船,要知道现在一条船造价要上亿,Broker一般拿百分之一的佣金。又有我一哥们,这两年专门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买地。其实他开始没有多少钱,就一二百万吧,和另外的朋友合资六七百万到一小城市扔50万打通关节(比如给市长),得到批文买地。就有开发商来出资盖一大楼,楼上住人,楼下商埠,卖掉后大家马上分钱。他现在有15块地在8个二三线城市,就等开发商来出资盖楼。。。不管这些是合法不合法,乱世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原则我看还是适用的。不管你看得顺不顺眼,他们的确很拼很用心。我自己觉得有野心、雄心勃勃的,在国内的确是发挥能力的好地方。像我们这种安于现状的小心谨慎的一般市民,出国也是一种好选择,只要你站稳脚跟,不会像国内有很大的压力。

6. 国内节奏是比澳大利亚快多了。工作压力很大。我的同学和老同事讲,上海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不断的高强度的拼搏,不进则退在国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国内等级观念分明,阶级的对比在环境下会被放大。在攀比的心理下,你甚至不想参加同学聚会(怕混的不好没面子?)。相比较而言,在澳州,”不进“和“安于现状”不会那样严重,因为周遭的人”不进“占了多数,很多时候“则退”你感觉不到。

7. 这次四年后的回家,觉得和上海的朋友亲戚在言语上很有距离。他们津津乐道的很多事情我其实没什么兴趣,我讲澳洲的事他们也不是很当真。这叫“渐行渐远”。我所不喜欢的是,国内还是讲大讲高的多,人际关系还是挺复杂和困难的。从这方面讲,生活在澳洲还是很幸福的。我个人看在澳洲这个平均主义的大氛围下,朋友之间相对比较真实和朴实,高来高去的话少一些,比较本色一些,人与人相处轻松多了。有一次我一朋友在上海听我大讲在澳洲做家务烧菜做饭等婆婆妈妈的事情,马上对我说“男做女工,越做越穷”,我昏倒。。。

8. 上海交通一如既往的糟糕。Traffic Jam is everywhere。虽然高速高架越造越多,但我觉得好像越来越糟了。上海无处不堵车!!!开车习惯太差,我原来在上海不开车所以当年没什么感觉。来澳后学会开车,这次在上海感受就很强烈:
- 左转都是大弯小转。如果是在大路口,你后面的两辆车会越转越小,以至于第三辆可能会从你内侧超越你,真是很不习惯,很危险。
- 相邻车道变道,很少有打方向灯的。通常把车一探头,马上“挤”进来了。刚回去几天坐车,我是“汗淌淌滴”。
- 车不让人,人也不怕车。人行道步行绿灯一亮,人和小转的车辆同时前进,混乱无比。
- 乱按喇叭。不过不按也不行。
- 上海停车很难,商业和住宅设施都没有考虑停车的地方(只有停自行车的地方),因此人行道和小区绿地上停满了车。还有一些公司和事业单位下班后赚外快,出让场地收高价停车(如上海衡山路)。我个人觉得上海这些司机的停车技术是一流的,因为地方实在是太小了。我对老婆说在上海你只能开ECHO or SMART,小尺寸不用reverse parking 就可以“垂直的”停。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1-13 11: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0积分 +328 收起 理由
大成若缺 + 6 感谢分享
UEJ + 6 很遗憾现在才看到朱版的回国回忆录
一炷香 + 10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 在上海上一张牌照(俗称“一张烂铁皮”)要近五万元,每月大概有8000张拍卖,供不应求。有钱买的起车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这也是中国经济大好的标志吧。人们的生活水准是实实在在的在提高。这个政策我是赞成的。如果放开,上海的交通可能会瘫掉,住宅小区车满为患。可是我在上海的朋友们可不这么想,大家天天骂市政府抢钱,毕竟车是国内个人财富和成功的重要象征之一,是“面子工程”啊。除了“股票”外,“车”是另一个在日常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题。

10. 说到车,谈谈一个有意思的事。我总觉得国内的车身漆不亮,很多好车也一样。可能是漆本身有问题,或者是灰多,还有可能是上海的天不蓝,灰色的天空反射的关系?总之不懂。我一回到悉尼,立刻觉得澳大利亚本地的车漆really shining.

11. “炒股票”是正在影响上海每个家庭的一个“大事件”。可以说在上海,全民炒股一点也不夸张。要注意哦在上海很有可能,你说你没炒股可能很没面子哦。我在上海认识的九成朋友和亲戚都有介入股票和基金。
- 我在天山芙蓉江路电脑城买DVD碟片,老板在盯着荧屏在炒股,老板娘照看着生意,嘴上俩人还在热烈讨论。其他配电脑和卖配件的店铺到处都有行情显示和有人讨论。
- 全民炒股应该已经蔓延到全国。我老婆有一同事说,她哥哥在广东一小农村已辞职专心炒股。
- 在上海两周,我大概听了有十个传奇故事。大家对炒股英雄的敬仰真是江水涛涛。
- 过去两三年中,的确很多人在股市上都很成功。注意,是成功不是发财哦。因为我在国内听了很多例子,实在不知道到底赚了多少算发财。我一布里斯班的朋友,去年底回上海的,在澳洲上班大概年薪4.5万,她告诉我这十个月赚了四年的澳洲薪水。
- 朋友们对股票的前景都看好,都说在2008年奥运之前没问题。很多人告诉我,这是我们一生中可以合法抢钱捞快钱的最好机会了。本世纪最好的机会,错过了就再等一百年吧。
- 显而易见,我和在澳洲的很多朋友正在错失一个“最好机会”。不过这一点上我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如果你一直在玩没有收手,那么在某一时间段里赢再多也有可能输出去。又有多少人会见好就收呢?再说如果大家都赢了,又是赢了谁的钱?政府在撒钱给老百姓吗?这个话题不扯了,大家请原谅我的“酸葡萄”心理了,嘿嘿。。。
再说些酸溜溜的话与筒子们共勉,大家如错过了中国股市的钱,不要太自责,其实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最好机会”,很多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如果知道了还错过了,那就是自己的命来着。不善于投资不是什么罪过,做自己熟悉的没什么大错。同样道理,有时上足迹网看看理财版和房产版里牛人无数,我也会自卑自责一番,然后就找上述理由给自己“减压”一下。有点扯远了。。。

12. 前面我提到国内的等级观念是很强烈的。那种可以用钱买得到的高高在上的感觉,是一定得用钱来摆平的。有钱人的消费观的确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上海的好车越来越多,餐厅越来越豪华,顶级奢侈名牌的专卖店越开越多。不过我也不认为是什么很坏的事,贫富差别越来越大不单只在中国,全世界到处都是。积极正面地想,这样的差别才是你我前进的动力。

13. 有钱人用钱买远远高于一般人的差别,一般的市民也能从雇佣钟点工阿姨和民工上得到家务上的便利,附加的好处是可以有一些等级高低的满足感。我不是说只有国内才这样,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这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我觉得在国内更强烈些。一些传统陋习仍在继续,比如说以貌取人的事情还有。我舅舅一朋友六年没回上海了,今年六月回国探亲,回去后仍然和在澳洲一样衣着随便,一天和她妈妈买菜回来,在小区里迎面碰上她妈妈的邻居(熟人),邻居并不认识她,一开口打招呼,“侬好呀,张家妈妈,你又找了一个钟点工呀”,我舅舅朋友当场戆忒(昏倒)。
我们的好朋友去年来澳玩,住在我家,对我们说,觉得在澳洲很辛苦的地方是样样家务得自己做,你们很忙碌的其实大部分是家务事,为什么不像在上海一样花钱买(用阿姨)嘛?

14. 上海(或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的淘金地。在上海,“鬼子s” are everywhere。你可以从很多普通的住宅小区见到鬼子,老外在上海已不是我们在传统观念上认为一定是Top Level的高薪外派一族。他们的很多人在上海和普通人一样在打工生活,中国经济的繁荣在这一点上也能得到印证。

15. 很欣喜地注意到上海话在复兴,电视和广播都有纯上海闲话的节目,说明市政府已不像过去一样限制地方语种。过去上海电视上是没有这样的节目的,广播电台里过去有一个“阿福根谈天气”的上海话节目,自主持人去世后就在也没有了。几十年前的上海地域观念强烈,凡是在城市外的都叫“乡下人”,上海以外的都叫“外地人”,这些都是带有贬义的Terms。这十年的变化上海人已基本脱离了地域歧视的陋习,心理上更开放和自信了,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大量的“外地人”(包括外国人)正在这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已经成为上海人了,”上海人“这个词已经很广义了。如果中国开放户籍制度,那么地域观念会很快地消失。反过来,全国人民对上海人民的一些负面看法(或传统偏见)也正在改变,因为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也是上海人了,上海人总不能自己骂自己吧(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大家是一家人嘛。喊一句口号,上海已成为全国人民的上海,上海正在成为世界人民的上海。
正是由于这点,普通话和上海话的斗争已不是大问题,市政府已经从纯粹的保护地方多样文化的高度上来看待”上海话“了。
可惜的是倒是在没有户籍制度的澳洲,在华人的圈子里好像上海人的名声仍然不佳,各自的地域观念仍挺强的。从足迹网上经常有这样的地域纷争,尤以涉及上海人的帖子反响最大,有的是不明事理的指责和过度敏感的反映。嘿嘿,我两好朋友(上海人和天津人)告诉我在澳洲和中国朋友交往,不要轻易说自己是上海人(这个term是略带贬义的),经验之谈啊。。。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0-25 15: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5积分 +98 收起 理由
kensong + 3 朱版居然是校友,顶
sinohwc + 4 我很赞同
ccj5124 + 5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6. 回国的一大激动人心之处是“吃”。这次回国我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列了张单子有我回国想吃的东西,十分有用,可以尽可能的不遗漏你所想念的家乡的味道。在此推荐给大家这个办法。
大闸蟹是名单上的第一名,不过这次回去吃的有点多,肚子有点吃不消。我应该一两年里不会再想了吧。不过很欣喜的是吃蟹的速度和技巧我还是保持了很高的水准,要知道也不是所有的上海人都喜欢吃蟹的,大部分人兴趣一般是因为不善于拆或觉得很累。不过我也不能保证吃到的蟹(40+)是阳澄湖的(包括在巴城吃的),因为现在很多各地的蟹只是运到阳澄湖在湖水里养一星期,也卖阳澄湖大闸蟹的价,上海人管这叫“汰浴蟹”(洗澡蟹)。不过对我这种四年没尝鲜的人不是什么大事情。
第二名是上海的河虾,美味无比,非澳洲那些大头巨虾可比。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盐水白灼和醉虾。澳洲有的话就太好了。
第三名是炒螺蛳,我十几年前我在船舶研究院的时候,下班和同事在打浦桥大排档,就是炒螺蛳和啤酒,五角钱一大碗。加点辣或胡椒粉,嘿嘿,人间美味。
接下来是我姐姐做的田螺塞肉(田螺肉要比猪肉糜多),和我妈妈做的河鲫鱼汤(加香菇和火腿)。
国内美食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了。。。
但是还是有遗憾,有几样在名单上的,我太忙了没吃到,吴江路的小杨生煎、鸡鸭血汤,风阳路石门路口弄堂小店的上海辣肉面,本帮小菜馆茂隆饭店(进贤路茂名路口,店主老板娘很“有名”),衡山路香樟花园旁边的小马路上,有家店的红烧肉也非常好吃。还有,曾经喜欢穹六人间的情调,枣子树的以假乱真的荤菜好吃不长肉,老丰阁的毛血旺很适合家宴的说,穹六,莹七和无二,都是暴有腔调的地方啊...一提起吃,我怎么话这么多来!汗。。。下次吧。
才回到悉尼,你会感到“澳洲没有中国菜”,没有好餐厅。国内的餐厅才叫那个金碧辉煌,在里吃饭才叫那个享受。
另一题外话,在海外有很多人热衷于(中国)美食,经常带一相机随吃随拍,也有很多人正在经营着他们的美食BLOG,这大概也是一种时尚来着,或者聊解乡愁。我们一澳洲好朋友,热衷于美食BLOG,好处好看的菜要拍下来上博客,接近成癖。今年回北京一趟,一家三口去餐厅,频频对上的菜拍个不停,她老公马上说,我们得换单间,咱丢不起这人(笑倒)。 我在国内“腐败”时,也很想拍,可一想,咱也丢不起这人呀,被人耻笑怎么海外回来的人都这样的啊,硬生生地忍住。但回到悉尼,本地的朋友可不答应,都在指责我为什么“腐败”时不为他们拍一些,这说明无论我们思想怎样适应澳洲,我们的胃就是很“中国”的。

17. 回国的另一高兴之处是可以买一堆DVDs,我去古北家乐福边一小音像店,进门就说我要买一两百张。店主马上回应,带出国吧,那个国家啊?结果他们熟练的拆出包装,装了满满两大CD Cases。估计他们接待我这样的海外采购者不少了,经验丰富。这些碟片估计我得看上一年吧。这也是鬼子们在中国的乐趣之一,我老板今年就在上海买了一百多张吧。

18. 回国之前,有一些澳洲的朋友说你可能会不习惯上海的天气和污染,有人更夸张说你也许能看到空气中全是灰尘。我这次回家倒是觉得还好,相较悉尼而言,上海的天是不蓝的,总是灰茫茫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人去云南西藏感到震撼的原因之一,那里的天和澳大利亚一样湛蓝。不过天不蓝我是觉得没什么,很早就习惯了,毕竟是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故乡啊。不过空气污染好像还是挺严重的,有两例也许能作为证明。和同学朋友的闲谈中了解到,上海开车都是每五千公里就做保养,换下来的Filter都很脏,我不懂车,是油品质不好还是空气脏?很多四五年前造的房子外墙都很脏,暗淡积灰,明显是空气不好的缘故。刚到上海的头几天,倒是有些不适应闷热潮湿的天气,后来来了一个台风就越来越凉快了。

19. 房地产是另一个在上海的热门话题。要知道上海的房价暴涨,今年有一个月我姐姐的MSN的名字叫“上海的房价日长夜大”。连外环线附近的普通房价已过万了,中心一些就更不得了,加上股票的收益,现在上海“百万富翁”的的确确是普遍现象。其他大城市我想也差不多吧。同学朋友谈房子时,我的感觉是两三百万随便说说,好像高级一些地段好一些的都在四五百万以上。不过如果你只有一套自住房的话,那么这些百万(钱)价值实际也没什么真正意义,因为一旦你卖出可能就再也买不回来了(即使它价值四五百万)。上海的朋友们得知澳洲的房价时,除了HOUSE没有可比性外,都说澳洲房子不贵不贵。所以你想想住在上海也挺倒霉的,如果没啥本事赚钱和投资,买房的压力太大了。你要竞争的对象不单是本地人,还有外省市的和外国人。上海的房价贵绝不是上海人本身炒上去的,而是全国人民(国内买家)和全世界人民(国际买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我认为如果悉尼的房子有要是国际买家的大肆介入,可能会升的更离谱吧,大家都说澳洲房价如何如何高,但我们还可以负担的起(海边HOUSE除外),上海和其他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对来打工和毕业四五年的人来说,可能接近MISSION IMPOSSIBLE。我可以说再过五年,上海的房子均价再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大家担心澳洲房价也会像上海那样疯狂,那么现在快点买吧。
一题外话,国内的房子(除非常高级的公寓和别墅)和澳洲的相比质量非常差,很多五六年新的房子无论是外面还里面都很旧了,水、电等管线设施出问题的很多,可能是用料和施工质量不行吧。我十二年前买的房子,现在已经旧的一塌糊涂了。
还有上海现在是小户型的房子好卖和单价高,如仙霞路水城路的旧公房两室一厅单价12000多,一室一厅可卖到14000多。这和有大量的外籍(外省和外国)人士在上海打工或子女在沪读书,和总价太高有关系。

20. 传统文化在国内正在复苏,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开放了,复古通过通俗化的方式来实现,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我逛书店,古籍、历史、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书籍都成为流行,这是一件好现象。大家在有钱的同时,“精神文明”就显的越发重要了(有点说教?),这大概就是胡主席说的“和谐社会”吧。虽然中国现在是很残酷的资本主义社会(澳洲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很多人指责这十年国内道德沦丧,金钱至上,贪污腐败成风,但是传统道德和文化的重新建立还是让人看到希望,我相信再过二十年,传统文化将全面复苏,中国国力的强大,要经济实力(多多的钱),也需要建立在普通百姓心中的传统文化。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1-1 16: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58 收起 理由
annah + 4 感谢分享
MJ0214 + 2 精品文章
ccj5124 + 5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1. 相较澳洲,上海的物价其实是非常贵的。我们去掉数字前面的货币单位来看,一个年薪五万的人,在澳洲的生活压力比在上海要小的多(具体的物价数字我就不例举了)。但是在国内有很多其他的消费选择从而降低生活开支,比如对穷人来说可以去档次低的地方消费甚至地摊,条件好一些的就能去家乐福,等级差别非常大。在澳洲好像都差不多或者说不明显,穷人富人可能都在WoolWorth, COles, BIGW, KMART & TARGET买东西。穷人在打折季节也能去MYER,DAVID JONES买高档货。这也是我喜欢澳洲的原因之一。
我的亲戚朋友都说上海物价涨的厉害,其实澳洲何尝不是呢?记得四年前我过来时,在WOOLIES买东西装满一个TROLLEY好像至多一百刀,现在我觉得要两百吧。这叫生活无处不艰辛。

22. 再说一趣事,我回上海买了五条裤子,我朋友说我在澳洲好惨啊,连裤子也买不起啊(我倒。。。)。本人腿短,在澳洲买的裤子都尺寸太长,大家应该知道在澳洲裁边(上海叫“拷边”)非常贵,经常是买一裤子30刀,拷边另要20刀。国内就不同了,都是免费加工的。所以我解释后,上海的朋友讲“哦,难怪老外的牛仔裤裤角都卷起来,原来是拷不起边,我们还以为是时尚呢”。不过虽然我这样解释,朋友们看到我买了五条总是心里怪怪的。

23. 这次也因公事去了南通,江阴和宜兴等地公干,强烈地觉得长江三角州的城乡差别正在迅速的减小,各地的城市化非常快。有些无处不“上海”的味道。中国的现代化正在有里至外,从乡镇到城市不可阻挡的进行着。光江阴一小城市,就有15家上市公司,市政建设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我一直觉得发达国家的标志之一就是城乡差别很小,城市概念弱化,如(Greater Sydney Metropolitan)。如国内发展如此,那是了不起的成就。

24. 我女儿来澳是5岁不到,现在Year 2。也是第一次回出生地。好像没有我那样Enjoy Shanghai。原因之一她是一(中)文盲,普通话一般,上海话通通忘记了。我去外地出差两天回家一进门,一通ENGLISH BLAH,BLAH,BLAH...我妈妈说两天没讲英文大概难受吧。在上海我很忙,晚上经常出去“腐败”,女儿每隔一小时打手机,问我抽了几枝烟呀,喝了几杯酒啊?不到9点必一电话来催,提醒好回家了。我朋友都说我惨了,她比老婆厉害多了。我只能解释,我们在悉尼买酒很不容易(得上专门的Bottle SHop去买),烟酒都巨贵无比,所以在澳洲不舍得。因为澳洲晚上没什么夜市面,每天9:00PM就洗洗睡了。当然女儿看到老爸回国"大腐败",夜夜晚回家,心里就会想东想西。她说你喝太多酒了,醉了谁带我会悉尼呀?
总的来说她是吧上海当外国来看待,所以在心理上有些Overwhelming and Panic。我想每一个为人父母的移民当孩子大一些时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吧,孩子的认知是,你的故乡可不是他/她的,所以有条件的话,多带孩子回去总是好的。
哦,她倒是说上海有一点MUCH BETTER THAN SYDNEY。国内电视频道多,少儿节目很多。相对澳洲就单调很多,除非花钱装FOXTEL或卫星电视。不过在我看来有点太多了,不知看什么好。国内的信息传媒有点“爆炸”的感觉,铺天盖地。

25.有筒子说“文中没有提到父母的问题,这对新一代移民可是个最大的问题,兄弟姐妹少到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就算是办团聚移民时间也越来越长,加上国内生活条件还可以的特别是沪京大城市父母更不太愿意长期生活在澳洲,双方加起来可有4个老人了,年纪越来越大总是需要子女在身边的,希望LZ也能分享下这方面的经验感受”。
我和我老婆幸运之处是都有姐姐在上海可以照顾双方父母,我们就安心很多了。但这不代表没矛盾,我们都是尽量做的公平一些,我的父母来一年,老婆父母来一年,这个好解决。但是如果有来自于父母关于移民的压力或你本身想办这件事,我是建议一定要慎重。在我看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公平,你很难给大家四位老人都办,大部分人经济情况无法支持。哪怕你有钱付费移民,四位老人住哪呢,如果你的钱多到再买两个房给父母住,那这也不会有什么上述烦恼了。
我自己个人对这事是很消极的,这里面涉及了太多问题了,经济状况,父母性格,家庭关系,孩子教育等等。常常安慰自己说,想有什么用呢,其实你什么也做不了。所以这次回上海,我是很避免和双方父母议论这些话题。当然现在上海出国移民的越来越多,父母朋友之间也会相互议论,相互攀比,压力难免会有。心要狠一些,一定要听听就算了。实话实说,很多在父母面前的承诺往往会被我们不自觉地放到最后最不重要的位置,汗哪。。。
古人说“父母在,不远行”,既然一开始出国就已不孝,以后的事就看开一些吧。
(不过刚刚又想起另一句“子欲孝,而亲不在”,两难哪。。。)
所以我有一次和老婆谈论这个话题后,我说了一番心里话,“我们将来老了一定自己靠自己,千万不要依赖子女,只要你想想现在我们是怎样对待父母的,你就会知道我们的女儿大概会怎样对待我们”。再说的白一些,我首先是某人的丈夫,再是某人的父亲,然后才是某人和某人的儿子,孰轻孰重,可以看清了吧。其实最后和你过一辈子的是那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啊!
不好意思,有点离经叛道,大家不要拍砖啊!但在澳洲这样的西方世界,这样的想法大概也是稀松平常的吧。。。



我老婆讲过,澳大利亚的好,你是要出国后(不一定是去中国哦)才能知道,一直待在澳洲你不会觉得。这次我是体会到了。回国腐败一星期后,我开始想念悉尼了,想念澳洲的平静规律的生活。国内朋友对我讲,PATRICK我们真是佩服你一待四年,澳洲多无聊啊也没有什么夜生活,说实在的对我这个奔四年纪的人,真的兴趣不大。我回来看和同学朋友的合影,好像我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度是最好的,其他人都显老和有点憔悴,因为他们太忙了,节奏太快了。

国内朋友问,澳洲到底好在那里?我的认知是这样的:
在国内你拼搏赚钱,说到底,是想要一个好的生活,无论对自己和家庭。可是在现阶段,你得花很多钱来“买”一般意义上的Quality Life。而在澳洲,你并不需要等同的钱,就可以享受到相对好的生活。这一点对杰出人物或特别有钱意义不大,但是对能力一般的人(如上海人说的“小白领”)就不同了。再说了,即便你很有钱了事业很成功了,要保持住在国内是需要你巨大的付出和持续的拼搏,而在澳洲就相较好一些。That could be a shortcut to approach the quality life。这也是为什么澳洲继续保持着对来自中国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巨大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我们回悉尼在Melbourne经停时,我女儿很高兴地说了一句半中半洋的话:"Eventually, 我们回到了a perfect world",我听了好笑。但回到家门口时看到Jacaranda一地紫色时,我自己真得很高兴终于“回家了"。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0-30 11: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2积分 +158 收起 理由
pentaur + 4 感谢分享
aussky + 3 感谢分享
Bubblegal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沙发自己坐!

后记:
- 欢迎大家来发表意见和加分!!!

- 有些话和有些看法可能和大家有分歧,我觉得没关系,一个人只能看到一小小的部分,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不可能有什么意见是Universally Applied。但是上述我的叙述就是我亲历所看到和所想的。比如回悉尼后和澳洲朋友YUMCHA,我把最后一段讲给他们听,和我们一样要立志留下来的,听了很高兴。打算身份搞定回国的,听了默默无语。。。

- 我老婆替我修改了很多话,因为她说里边有太多的上海腔,别人会不喜欢。不过我倒是认为也会有很多人“欢喜”。

- 在我老婆替我修改时,她说我的思维太跳跃了,有很多地方not linked closely。好像只有聪明人才会如此,我听了很是高兴。其实上,是我拼音打字太慢,刚打了前半句,脑中后半句已经忘了(汗。。。)。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0-25 14: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56 收起 理由
nicolemeng + 3 感谢分享
act_nan + 2 我很赞同
Paul5005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板凳沙发都自己坐!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0-25 14:55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Ops,
坐的有点多。。。

补一下关于购物的信息。
如果在上海要去类似于襄阳路一样的地方。有两个地方推荐:
1. 静安小亭,在愚园路近胶州路。
2.地铁二号线浦东上海科技馆站里(很大)。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0-26 15: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阳光小帅★ + 1 我是进才的,以前周末那里坐地铁感觉很小
jt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25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fie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fie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好看,真正的“散”文。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0-25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总结得很详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0-25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多地方有共鸣

澳洲的好,是要出国才明白的 --  其实是针对把澳洲当家的人来说的,哪里能好过家给你的平静和自在呢?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0-25 16: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的生活是和这里非常不同的,所以和以前的朋友,同学,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也就是念个旧情,就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知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少交集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0-25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ulie_m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ulie_m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7-10-25 15:02 发表
国内的生活是和这里非常不同的,所以和以前的朋友,同学,共同语言越来越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也就是念个旧情,就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知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少交集了

Sigh.....

发表于 2007-10-25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好!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7-10-25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ffbffbf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ffbffbf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ally good one LZ!!!

Reading and studying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07-10-25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10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10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对游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人;对生意人来讲上海到处都是商机;对投资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钱 但交通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市中心情况还好,违章必罚款,其它地方就比较糟糕,而且路况复杂,时时在测试你的车技和胆量。我回上海至今都不敢独自驾车出去,怕回不来 :si83

[ 本帖最后由 alex1031 于 2007-10-25 15:29 编辑 ]
签名被屏蔽

退役斑竹 愚人节奖章

发表于 2007-10-25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好!很多地方不仅适用于上海,也适用于全国。另外上海也逐步摆脱了原来的本地化色彩,而逐步成为国际化都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0-25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reych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reych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ery good push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0-25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ex1031 于 2007-10-25 15:04 发表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對遊客來講上海到處都是人;對生意人來講上海到處都是商機;對投資客來講上海到處都是錢但交通狀況實在不敢恭維,市中心情況還好,違章必罰款,其他地方就比較糟糕,而且路況複雜,時時在 ...


繁体字看的可真够累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于 2007-10-25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很不错的文章

发表于 2007-10-25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好

这是我最近看到的写的最好的文章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0-25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olq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olq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真会总结。。。我也要回上海了,到时候好好体验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0-25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zzypigg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zzypigg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ce articl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07-10-25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10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10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7-10-25 15:11 发表


繁体字看的可真够累的

:si51老大,我改,我改还不成吗:si55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对游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人;对生意人来讲上海到处都是商机;对投资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钱 但交通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市中心情况还好,违章必罚款,其它地方就比较糟糕,而且路况复杂,时时在测试你的车技和胆量:si57我回上海至今都不敢独自驾车出去,怕回不来
签名被屏蔽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07-10-25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ex1031 于 2007-10-25 15:28 发表

:si51老大,我改,我改还不成吗:si55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对游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人;对生意人来讲上海到处都是商机;对投资客来讲上海到处都是钱 但交通状况实在不敢恭维,市中心情况还好,违章必罚款,其它地 ...


真难为你了,重新type了一遍吗?
于无声处听惊雷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0-25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夢回唐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夢回唐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拜读了,总结的不错

发表于 2007-10-25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sm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sm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总的来说写得很客观,看着很有共鸣,感谢费了这么多笔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0-25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l1624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l1624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好,原来是师兄啊,呵呵~

发表于 2007-10-25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锄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锄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实在的
你写的真是实在啊!
比以往其他人写的回锅游记要实在
顶!!!
很庆幸这辈子有机会来澳洲过简单自在的生活
又很庆幸这辈子是中国人可以自在的感受中国的繁荣!
搞定身份后我也要回锅去!
呆烦了就回澳洲来省省心
在澳洲闷腻了就回中国去轧闹猛
哈哈!
爽就一个字!
日日 好心情!

发表于 2007-10-25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回来2个月已经呆烦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0-25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锄禾 于 2007-10-25 15:39 发表
在澳洲闷腻了就回中国去轧闹猛

嗯,上海腔还是有人“欢喜”的,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