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体质不同,有的孩子爱发烧,感冒免不了就发烧。而有的孩子极少发烧,却爱闹消化系统的毛病,比如我家女儿。这些与生俱来的先天体质,影响着我们父母对孩子的养育重点。女儿从不到两个月的第一次腹泻开始,我就不得不自学腹泻知识了,那一次最严重也最为害怕。之后有了经验,虽然时不时仍会有消化方面的动荡,但都在掌握之中,通过对饮食的调整,竟然能把孩子的病治好,最重要是免去看医生的麻烦和用药的副作用,其实是小有成就感的。今天把我这方面的小经验与大家分享,或许能帮到一些新妈妈。但这些仅仅是我自己个人的体会和总结,本人非医生,只是对各种自然科学包括中医有点兴趣而已。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还请各位妈妈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酌情采纳,毕竟个体不同,适合甲的方案对乙不一定适用。
为此贴,特地翻查了自己以前的博客,其中一段现在看了都不由感慨:咋这么有才啊!先贴上来看看:
我的经验:感冒初起和腹泻的应对、脾胃的调养
养育孩子是个大学问,做妈妈的都这么说。光看书本和过来人的经验不够,还得在实践中摸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有模式套用!对于松子,感冒发烧一类的毛病几乎没有过(或许以后接触外人多了才会有。偶尔受凉流鼻涕了,赶紧给喝生姜葱白红糖水,按中医书的方法帮她按摩穴位和经络,再不行就吃点保婴丹贴个肚脐药贴,别等病发起来赶紧灭掉一般就没事了。),让我担心的是她的消化吸收。因为她不到两个月时就因为我的大意(第一次户外活动就时间太长且吹了冷风)拉了近半个月的肚子。那一次我搜遍网上有用的信息,终于实践出行之有效的腹泻对策,关键这些方法不是吃药打针按了葫芦翘起瓢,全是天然食疗对身体几乎没有副作用。
本来就是天生的瘦肉猪,再加上这么小就让肠胃受了伤,我自然要担心她消化吸收。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而六个月到一岁之间是调养脾胃的最佳阶段。于是我把从中医养生书上学到的照搬下来,买了淮山和薏米打磨成粉,经常给喝淮山薏米粥、常喝胡萝卜煮水、每天吃粥以养脾胃、一个月吃一次益生菌、隔一个月发现舌苔白厚了就吃一次王氏保赤丸以消积食(此药目前出现争议,请妈妈们自己做主,国内市面仍然有售)。。。如此这般,还好,直到一岁零一个月,松子没再闹过毛病,偶尔大便偏稀马上喝次胡萝卜煮水就正常了。13个月以内称得上是病的也就两次,一次是不到两个月时的腹泻,一次是十个多月时的幼儿急疹,都是不药而愈。(看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特效穴位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不生病的智慧》等,有些家常小毛病只要自己简单的按两下穴位和经络就能不药而愈。)
凡事经历一次再就是熟手了,所以人家说养两个孩子费的精力并不是简单的乘以二,第二个孩子往往要感觉容易带得多。松子不到两个月就拉了近半个月的肚子,有了那次经验,这次我一点没怕。首先观察大便的情况:不臭、色淡、黄色,感觉就是没消化好的样子。然后不断听到她有腹鸣,偶尔有鼻涕,突然厌食。对照网上不同原因腹泻的症状,回忆松子最近的情况,我这个假中医得出结论,八成是风寒腹泻加脾虚型腹泻。排除了细菌和病毒因素,我可大大松口气了,因为只有这两种是需要去看医生用药的。别的原因都可以也应该通过自己调理来恢复。但要慢慢来,不可能一下子就好,或者几天或者一周。于是,对症的,一、用白胡椒碾碎沾酒贴在肚脐以驱风寒,晚上我还给贴了从国内带来的治小儿腹泻的肚脐药贴,我想原理大致相同吧。二、每日吃益生菌帮助肠道恢复正常菌群。三、每日喝胡萝卜和苹果煮的水,吃煮完的苹果,这些都有止泻作用。四、不吃大鱼大肉类,少许瘦肉打得极碎极碎煮粥加极细的菜泥,不能再无谓增加肠胃负担了。(现在的孩子几乎天天鱼肉虾不断,时间长了是会吃不消的,积食了食物在身体里代谢不出去,就容易厌食或者生各种病。中医书里讲鱼虾一周两次足够,常吃牛肉鸡肉。)五、不吃生冷包括水果,水果用温热的果汁代替。六、肚子部位决不能再受凉。七、按中医书的指导按摩相关穴位和经络。
经过这样调理,这次虽然拉的时间不短,前后能有四天多,但看松子的小脸并没瘦下来,吃睡玩都很好。只是脾胃这东西,一旦伤过一次,恢复是缓慢的,急也没用,慢慢来吧。
半岁以下小婴儿的脾胃调养
先讲讲还在喝奶的小婴儿。因为只能喝奶,没有其它副食,应对方法会与大孩子不同。最起码,各种药物是必须慎之又慎!在饮食调理方面:舌苔白厚是积食,积食严重就会腹泻,不要让积食发展。奶要定时喂,不要喂得太勤了,母乳大概2.5小时就可以。每次只吃一点,没一会就又要吃,这样最不好,肠胃总也得不到适当休息。如果积食的话,可以在奶里加点益生菌,国内有不少这种产品,国外不知道有没有,一岁内自身不会产生益生菌,外界补充是很好的。没有益生菌也不怕,喂完奶喝点白水或米汤,等到加辅食就好了,过一段积食下去就好了。剖宫产容易缺乏益生菌,满月后吃益生菌。新生儿大便放屁会比较痛苦,一般正常,主要是消化不良造成屁多。腹泻一定要给足够的水,否则造成脱水就麻烦了,小的婴儿腹泻可以喝煮的胡萝卜水,很见效。大点的婴儿可以用大米、小米、胡萝卜、山药煮粥给他喝,如果还不够,给他白水喝,水里放少量盐和葡萄糖。肚子响是消化不好或着凉,也会引起腹泻,注意保暖,可以两颗白胡椒碾碎贴在肚脐上。对受风引发的腹泻很用效。以我的经验,几个月的小婴儿,只要平时奶具注意卫生了,很少因为细菌感染而腹泻,更多是消化不良型的。如果非要拿大便去化验,多少都会有点白细胞一类的异常,我觉得稍微异常并不代表肯定是细菌感染,因为消化不良造成腹泻也会引发肠壁受损而出现炎性症状。
小儿腹泻的应对(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部分信息来自网上):
1、小儿腹泻是常有的事情,也没有特效药,主要是肠胃尚未健全,尤其6个月内的腹泻不用太担心,多数情况用调理的方法而不是药物治疗,少让宝宝受罪,也避免治疗不当造成的迁延性腹泻,80%的宝宝严重腹泻是错误用药造成的。6个月以后的宝宝患秋季腹泻的可能性增加,感冒、发热、腹泻症状同时出现要特别注意。小儿腹泻不好治,用对药很快就好,用错药,迁延难愈。你自己要有个原则:腹泻食疗最好,特别是汤水,益生菌治疗对身体有益无害,思密达不能多用,中成药一定要对症,抗生素尽量不用。
2、先化验大便,确定是否有病菌或病毒感染,如果医生提出用消炎药,切记必须做大便培养后用相应抗生素。很多宝宝都首先被使用消炎药,以至造成严重腹泻的后果,而且消化道正常菌群平衡被药物打乱。要知道致病菌是永远存在的,但只要身体健康,益生菌活跃,致病菌就难以在体内起作用,所以首先想到的是让人体健康而不是盲目杀菌,不能动辄用抗生素。
3/、宝宝肠胃不健,肠内湿气、腐食聚集,或剖腹产婴儿,肠道内益生菌失调,稀少,就会便秘、腹泻、消化不良。首先服用益生菌,妈咪爱、金双岐、合生元都可以,尤其后两者效果更好。益生菌除了肠胃出问题时服用,以后也应当定期适量服用,保证肠道菌群稳定。我女儿来澳洲时大约十个月,我带了一点益生菌过来,时不时吃点,到一岁停。因为一岁后已经可以通过吃酸奶,自身消化道也能产生益生菌了。
4、3个月以前仅喝胡萝卜米汤。3个月以后的宝宝,用食疗的方法可以健脾胃、止腹泻、防脱水。主要以大米为基础,一般情况放胡萝卜、山药。有湿疹、湿热泻下等湿气不化的现象放薏米,消化不良可以放山楂干,久病、虚弱的宝宝可以放黄芪,这些东西煮粥,当水喝,加辅食后可以吃里面的东西。应该长期用各种配方增减进行食疗,不要总考虑吃药。
5、 6个月以后的宝宝腹泻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考虑吃中药,醒脾养儿颗粒(健兴)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健脾、养血、安神,对于脾虚、贫血、夜啼、哭闹的宝宝效果不错,身体虚弱的宝宝可以吃参苓白术散。
6、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腹泻因为母乳不耐受而腹泻,没有特好的办法,但对身体影响不大,只要精神好、身体发育正常就可以,比乱治疗安全多了。中医有母子同喝土茯苓汤的药方,但有减奶的危险,所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喝。母乳喂养的母婴补充叶酸也可以防治腹泻。
调理肠胃的几件宝:
大米:大米用来做食疗基础,性温和,可以和胃气、补脾虚、和五脏。
薏米:薏米仁可以健脾胃,性味甘、微寒,可以利水渗湿,祛风湿,清热排脓,健脾止泻,对湿气不化的症状(湿热腹泻、湿疹等)有效。性微寒,故不宜久食。
胡萝卜:营养丰富,性味甘辛,微温,无毒,入肺、脾经,小儿常喝可以润肺止咳,健脾止泻。
山药:有健脾、除湿、益肺固肾,益精补气之功效。温和滋补。
白胡椒:辛、大热、无毒。能助火,散寒、健胃、温中。外用,买白胡椒粒自己碾碎最好。逢小儿着凉马上贴,可以防止因寒引起的感冒、腹泻,对应风寒腹泻、感冒、消化不良、痢疾等症。
附子理中丸:健脾温中,适合脾虚泄泻,但附子有毒,小儿不能吃。可以用1/4蜜丸加两滴黄酒贴肚脐。
叶酸:叶酸帮助身体神经系统发育,临床上对腹泻治疗也有疗效。
益生菌: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和杀死有害菌,防止伤食、细菌等影响导致的腹泻,但剖腹产的宝宝和生病、使用抗生素的宝宝都造成菌群失调,而且婴儿体内益生菌的生存环境尚不健全,所以要经常补充益生菌,市面上主要的益生菌有妈咪爱、金双岐、合生元、培菲康等,注意的是金双岐、培菲康保存需要冷藏。
腹泻用药的注意事项:
抗生素:多数婴儿腹泻不是细菌感染,即使白血球高,也不代表细菌感染,所以一定要做细菌培养后才用相应的抗生素,不能上来就用或用广谱抗生素,不得已使用后一定要补充益生菌;
思密达:陶土一样的东西,能迅速固肠止泻,保护肠道粘膜,但对娇嫩的肠胃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很多情况是吃的时候止泻,一旦停药,继续腹泻,还可能出现恶心、便秘、消化不良等情况。所以只是在严重腹泻,细菌、病毒感染,便血丝等情况下用。
中药:腹泻时不要随便使用中成药,一方面不对症使用中药会造成病情加重(现在很多医生并不知道中药如何对症用),一方面过小的孩子服用中药,反而造成肠胃和其他器官的负担,并不一定能见效。建议6个月以后再根据情况服用中药。
我女儿的腹泻与治疗经历
前面都是精华性的总结。它们来自于我上网查看书查,还有最重要的,自己女儿亲身的生病体会。为了更好的给大家参考,我从博客中把当时的日记摘下来。
一、出生不到两个月时,严重腹泻:
刚刚五十天的松子经受了腹泻的考验。带松子出外晒太阳之后不过两天(估计是一下子出去时间长了,可能吹了风),原本很漂亮的的金黄糊状的便便,突然又稀又绿又有奶块,情况越来越坏,奶块一直不断,越来越稀,甚至偶尔有粘液,一天能达八九次。但松子精神头很好,没见哭闹。等待一整天不见她自然好转,开始给吃妈咪爱,并上网查找腹泻知识,得知这么小的宝宝尽量不要跑医院而且轻易不要吃抗生素,应该首先化验大便以排除细菌和病毒感染,然后尽量用益生菌促其自然恢复。拉肚第三天让LG只带宝宝的大便去化验,结果除可见1-3个白细胞外,其他正常,医生说没事,只吃妈咪爱和思密达。如此相信应该是外出太久受风引致的消化不良。今天拉肚第五天,大便已经好转不少,最后还是参考网上经验,肚脐贴了白胡椒(把白胡椒弄碎沾点酒用胶布贴肚脐上)再加上喝胡萝卜煮水,没几天就好了。其实胡萝卜煮水平日经常喝喝对肠胃很好。只是洗澡时感觉宝宝明显瘦了,皮都松松垮垮了,不由得心痛,再有几天要去两个月体检了,想必要不达标了吧。
经历此事,知道了宝宝还娇嫩,不能丝毫大意。病来了不要惊慌胡乱求医,用药必须谨慎,是药三分毒,不能让孩子从小中毒丧失天生的抵抗力。病一场也算是孩子经受一次自然考验,并不全是坏事。多学习过来人的经验教训,育儿是门大学问,处处都要从头学起。以下是偶这几天猛攻的关于小儿腹泻的知识,转抄过来,提醒自己也给新妈咪们学习(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9966-0-2176-0.html,
http://babyclub.women.sohu.com/r-doctors-19137-0-1941-0.html,http://jiajia214.bb.iyaya.com/biji-1991208.html): 另这个儿科医生博的确很不错http://tingzixie.blog.sohu.com/
二、一岁一个月时,明显厌食,然后腹泻:
突然厌食之后腹泻
最近为松子忙活好一阵。先是厌食,达到一见勺子伸过去立即调头摇头甚至用手打。大人的饭菜倒是还有点兴趣。我也上网查再请教别人,结论是可能吃腻了同样的食物、厌烦了餐餐同样的勺子和碗、想学着自己吃饭不要人喂了。。。可是,费心思换了花样煮了照样不吃!我火大呀!小祖宗,我得这么和你一勺一勺的斗争,啥时是头?两岁?三岁?七八岁好象都有厌食的吧?厌食到顶峰时,就有点拉稀了。起初我仍不以为意,大意的给吃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黄瓜、薯条等等,傍晚带她散步时更是被吹了一阵冷风。终于发展为正式腹泻,以从前的经验,我镇定应对,调养了四天就好了。
腹泻了食欲大开 让我意外的是,拉了肚子,松子的食欲又回来啦!看来之前是积食了,估计是把肚子清干净了吧,每次看到饭碗不赶紧喂上就急得闹喳喳,吃了多少个月的粥也不腻了,用了多少个月的小碗小勺也不烦了。其实,过后分析,她的突然的厌食是有原因的,那是肠胃不负重荷的警告,吃下的营养长期过多,肠胃长期疲劳直到最后罢工,肠胃传递信号告诉大脑不要再分泌产生食欲的激素了,于是松子就没了食欲,肠胃借此休息。可是,我们大人不明所以,强迫着也要给孩子吃,岂不知,饿一顿两顿绝对饿不坏,反而常常是撑出毛病来!所以,孩子若偶尔出现不爱吃肉或菜,不必勉强,等身体需要时自然就食欲大开。记得谁曾说过:人体本身是非常聪明精妙的系统。
[ 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1-4-18 13:2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