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X-Trail 墨尔本团购(后续购买和service请先阅一楼). (1% finance, 不过价格涨了, 想买的最好组个小队伍) (2012-5-3) cloudaus · 豉汁“蒸”红鲷鱼~ + 五香肉丁生菜包~ + 日式照烧鸡排~20分钟完成哦 (2007-11-22) hattie
· 柴油车DPF堵塞了怎么办?实例告诉你,千万不要乱投医 (2017-8-24) Simonjo · 【2楼详细做法+30张高清大图完美诠释】❤❤只为那一碗销魂的重庆豌杂面❤❤ (2013-11-13) 航迹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830|回复: 13

参加活动 — 养儿防老——之我见(考虑归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5 0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到了人生的那个阶段,这个话题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  如果按照我自己的看法,  不论有多难,  我都要尝试亲手照顾那辛苦把我养大和教育我的祖父母或父母。 不为其他,  就为求得心灵的一份无憾;  没有尝试不应该太快否定自己的能力嘛。

另一方面,  如果很久以后面临着自己的晚年, 面对着社会中越来越不可能养儿防老的残酷现状。 有时又不得不考虑将来如果自己没有子孙可靠, 如何安详地过完呢?  有人说老人院,  可惜在海外至今还没听说过有让老人觉得有归属感的老人院(对老年人来讲,海外的文化, 饮食习惯,语言等都会有难处)。 请保姆到家里照顾是不错的选择,  可惜这里的个人护理比国内高出无数倍不可能请到人24小时陪在家里。 自己年纪大了各种不方便。。。不到最后时刻永远不知道最佳答案。

每个普通的人都希望自己年纪到的那一天能老有所养有所依。  可是周围所眼见所听说的一个个好的不好的真实故事却又是一次次的使自己设计的老年生活目标被推翻。  计划赶不上变化, 大家都希望学习别人的优势为自己的将来好好计划。

养儿防老这个话题又可以引申出很多小话题; 鉴于篇幅和自己写作能力的限制,  就不打算扩展开来了。  主要谈谈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父母家人等经历吧。也会提出自己的暂时的倾向。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现在看到最成功的老年生活在国内(比较了我同学家里和我自己家里几对老年夫妻后): 几年前我的伯父伯母在广州的某高校退休了, 退休前伯伯是药学教授,  伯母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托我祖父的福), 退休工资很不错。 住房是15年前分配的校内房,位置非常好一出门就是花园加地铁。     伯父家加保姆一起3个人, 120平方的房子也够大。  医保什么的丝毫不担心,  学校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很多我祖父的学生都是内外科的专家级人物,  看病也省心。  刚退休时,  他们一时也找不到生活方向,家务都有保姆。 只能去儿子家给自己的儿子带下宝宝解闷,  说是解闷,  因为他们和儿子双方家里都有保姆,  那些麻烦活什么的都是保姆干。 无聊了几个月后,  他们很快的找到了退休生活的乐趣。

首先,  我伯母参加了老年人跳舞和音乐学习班;  开始各种爱好培养。  然后,  我伯父找到了几位同样退休闲着但又共同有旅游爱好的朋友。  从此,  他们的幸福生活就开始了。 一年之内几对老年朋友就相约着从国内开始,  什么张家界,新疆, 四川九寨沟, 云南昆明,广西桂林,安徽黄山,。。。 总之,  三山五岳都跑遍了。  然后,  就是普吉岛,  塞班,  日本,  东南亚;  再接着就是美国,  加拿大,  欧洲12国游。  一句话,  除了咱中国护照签不到的地方, 他们是什么国家地区都去过了, 什么风俗文化都见识过了, 什么美味都尝过了。   今年又准备去非洲试试。

他们对儿女态度是:房子都是靠自己解决的;  除非愿意陪父母出门玩,  父母愿意承担儿女一切旅游的费用。  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们对自己父母的态度是,  由于两人经常出门旅游,  不太适合照顾上一辈,  所以,  出钱请了保姆在上一辈自己想住的地方照顾(这一点上,我个人有保留看法)。

总之, 看到他们的生活,  我真的希望自己将来老了也可以享受到这种幸福充实健康的晚年;  而不是早早进老人院让自己各项身体功能都慢慢衰退掉。

也许等有足够的资本将来可以落叶归根去过这种生活吧。




[ 本帖最后由 morningsky 于 2012-5-5 02: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75 收起 理由
还可以 + 2 感谢分享
缓缓 + 10 感谢分享
john-2204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5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石墨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石墨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基础啊!国内多数老人达不到这个标准哟。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5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经济差的,可以国内游,市内游。只要有积极的晚年心态,什么都好说。

养老院不是给这样的老人家住的。

发表于 2012-5-5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rningsky 于 2012-5-5 01:00 发表
到了人生的那个阶段,这个话题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  如果按照我自己的看法,  不论有多难,  我都要尝试亲手照顾那辛苦把我养大和教育我的祖父母或父母。 不为其他,  就为求得心灵的一份无憾;  没有尝试不应该太快否定自 ...


"首先,  我伯母参加了老年人跳舞和音乐学习班;  开始各种爱好培养。  然后,  我伯父找到了几位同样退休闲着但又共同有旅游爱好的朋友。  从此,  他们的幸福生活就开始了。"

寻找一份爱好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是在退休前几年就开始准备.

对老年人来说,自已为自已作精神上养老是很有必要的,能得到子女支持,鼓励当然更好.

上海人有一说法: 有钞票,无钞票,各有各的活法.

退休后,有钱人可以遍访群山,周游世界; 无钱人亦可根据爱好周边转转,跳午唱歌打牌等自得其乐,安渡晚年,远离孤独.

发表于 2012-5-5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好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好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爹妈很简单 - 入教会, 去教堂。

教堂有很多活动,某些方面相当于社区功能,还有节日聚会,平时也有定期的活动。
对于他们来说 ,有个圈子也不错。
不过我对教会不感冒

[ 本帖最后由 好的 于 2012-5-5 16:36 编辑 ]

发表于 2012-5-5 23:5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石墨朱 2# 帖子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的是的,  不过要是留在澳洲养老也不便宜吧。 交给老人院的钱估计也大于回国请保姆的了。而且住老人院还各种不自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5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妈妈 3# 帖子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您支持, 说的太好了。  我这其实就是举个例子吧。  感觉就是心态很重要;  进老人院总是有进无出的;  还是自己请保姆有人身自由。  国内请得起,  这里请不起。哎

发表于 2012-5-5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ohn-2204 4# 帖子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您的支持, 您说的太对了。  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在澳洲除了进老人院不说, 不太好找象国内的这种背景和条件。  光请个住家保姆(personal carer)24小时照顾,一般人经济上都做不到吧。  所以,  才想到回归的。

发表于 2012-5-6 00: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好的 5# 帖子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也是个好办法。  感觉这里的某些教会都有很成功的社区组织和活动。

发表于 2012-5-6 0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rningsky 于 2012-5-5 01:00 发表
总之, 看到他们的生活,  我真的希望自己将来老了也可以享受到这种幸福充实健康的晚年;  而不是早早进老人院让自己各项身体功能都慢慢衰退掉。

也许等有足够的资本将来可以落叶归根去过这种生活吧。

楼主你说的是养老的2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幸福充实健康的晚年。
          经过年轻时的努力,或者运气好,大家也可以办到。不需要早早进养老院;我看也没有生活能独立的人会早早进养老 院等死
第二阶段:或进养老院。
          那时候身体功能都快快慢慢的在衰退,日常生活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无法健康,但如果脑子清楚,也还能自己创造幸福感,让自己充实。
最后,自然是进养老院。等待天国的召唤。

发表于 2012-5-6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运动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大家支持,  不过我举得例子可能容易引起误解。  好像在强调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了。

基本的经济保证固然重要。  但是一句话,  生命在于运动。  个人觉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不一定在于各种物质享受。  而在于在保证基本经济基础的条件下,  可以健康,  快乐,  知足放松的生活。 同时保持年轻随和的心态和一定体力上的活动或劳动。 要不然怎么说很多100岁以上的老人都生活在农村呢,而且还每天劳动。  活动=活力=生命力。


最后总结就是,  老人家如果无法靠儿女, 那就自己准备要有基本生活的老本, 最好是能互相依靠的老伴,  调节生活的个人老爱好,  还有可以互相聚一聚的老朋友。  那就是最理想的境界了。

[ 本帖最后由 morningsky 于 2012-5-5 23:23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6 00:3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IAOTUDOU 10# 帖子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您说的不一定。 进不进养老院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  有很多老人家明明还有自己生活的能力,  可就是让儿女们早早送进了老人院过没有自由的生活。  不然,  澳洲那些low care (hostel)的老人院怎么也住满了。

您说的是high care 的都生活不能自理要人喂饭的nursing  home ,  要是人有一天都那样了,  还考虑什么高质量的生活呢?简直就是跟住医院没两样了吧?

发表于 2012-5-6 0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rning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ning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IAOTUDOU 于 2012-5-5 23:13 发表

楼主你说的是养老的2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幸福充实健康的晚年。
          经过年轻时的努力,或者运气好,大家也可以办到。不需要早早进养老院;我看也没有生活能独立的人会早早进养老 院等死
第二阶段:或进养老院。
    ...


等待天国的召唤也好,  灵魂出窍去第6空间也好; 老年生活和临终状态应该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吧?  要是生活完全不自理,  那还有什么老年生活可以享受呢?  连自己的儿女都无力帮助,  那老人院的素不相识的忙得只想上完班回家的护工又如何指望她们充满爱心的想着老人家心里的想法呢?

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

发表于 2012-5-12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随遇而安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随遇而安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要回国养老的话,有很多前提条件。
有属于自己的住房。我们当年出国后,房子都给家人‘占领’了。
入籍的话,也不可能回国了。因为很难申请中国的绿卡。
还有看病怎么办?这里可以去公里医院,在中国又没有医保。
所以真是进退两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