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咱也上个旧房改造 (2010-6-8) bobll_999 · 自己画的小俩口趣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_^ 11-14更新《小女人的傻问题》 (2009-10-30) 蓝小C
· 中游记之一: 偶遇 Jane Goodall (2004-12-19) 飞龙 · Swane Dural 玫瑰冬季修剪讲座笔记 (2018-7-28) bb_zhu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87|回复: 11

参加活动 - 2014预算之我见 [复制链接]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5-20 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联邦预算已经好几天了,几天来备受炮轰,看来这个预算不是很受欢迎。

老实说,这个预算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当然Surprise总还是有一些的。为什么我说这个预算是意料之中的?打个比方说,如果一个家庭负债累累,入不敷出,怎么办?继续花钱还是紧缩开支?有人说,开源节流。不错!但开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先卡住“流”的口子是当务之急。再说,一个新政府的任期大概三年,不得人心的政策一般是放在第一年的,如果老天有眼政策奏效,第二年可以稍微松一口气,第三年就可以给选民几个甜枣儿吃了。为政之道啊!如果反过来,第一年不大刀阔斧,等第三年发现财政赤字依旧那么吓人,对不起,选民只能让你下课了。

上届政府留下那么一笔烂账,记得当时的赤字每天增加一个多亿。你看的没错,每天增加一个多亿的赤字。现政府的核心政策就是消灭赤字,等第三年如果不能大幅度减少赤字,届时大选时就会落为反对党的口实。砍,是必须的。敛,也是必须的。

我没有逐条地分析今年的预算,准确地说我从没有逐条地分析过预算。看看报纸,逛逛论坛,基本上十之八九了。说这些的目的是,万一哪条说得不准确,见谅。

先评论一下争议最大的看病交钱这一点,之所以争议是看病从此不免费了。那天开车时ABC听众热线一位听众是这样说的:看病免费?几时看病免费过?医生不挣钱么?看病之所以不用从你的口袋里掏钱是因为有人替你付了这笔钱,谁付了钱?纳税人啊!纳税人付了税,用来支付医生的费用。这样说来,所谓的免费只是别人替你付了钱而已。

在大家痛骂自由党开历史先河,收GP费用的时候,殊不知当初霍克总理在91年就已经实行过了。1991年的联邦预算,提出看病收费3.5刀。按照20多年以后的通胀率来看,当时的3.5刀绝对比现今的7刀还要多。该政策实施时改成了2.5刀,几个月以后被夺权成功的基廷总理取消。我说这个的目的是,任何一个政党,在财政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尽办法摆脱困境。

再说一下所谓的“富人税”,这个应该是工党的政策啊,怎么怎么?这个Levy收得好,这点贡献是应该的。

增加燃油附加税应该是绿党的政策,慢慢促进大家使用公共交通。

对于医学研究增加拨款,我举双手赞成。澳洲的医学研究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保持这个水平,以往的政府(包括霍华德政府和后来的工党政府)做得很不够。

至于学校牧师增加拨款,在此不作评论,尽管政府辩解说并不是增加拨款而是原来的拨款刚好到期了。关于芭蕾舞演员的宿舍拨款100万,我相信是左翼记者故意挑出来恶心政府的或者是娱乐大众的。联邦预算五花八门的拨款肯定多得是,但拿出一个100万的拨款出来说事令人无语。

增加国防预算也有人不满意。一个国家能没有国防开支么?由此延伸说一下,一些人对澳洲与美国的防务关系十分不满。澳洲与美国的关系是澳洲两大政党的共识,不管谁执政这个现实改变不了。试想,如果没有美国做为澳洲防务的后盾,澳洲就有可能像某些国家一样强制服兵役。你愿意服兵役么?你愿意你的儿女服兵役么?我不愿意。

这个预算,大体上过得去。有些地方要经过参众两院反反复复的协商争吵妥协,最后应该大部分通过的。给阿宝一个扭转财政颓势的机会吧。

这里插一句,有人说财政赤字并不可怕,看人家美国。我想说的是,澳洲和美国不一样。美国是老大,美元是多数国家的外贸结算货币。美国有世界上最强的制造业,美国的地位是实打实的。澳洲是一个小国,只有那么一点人口,澳洲依赖外界的程度和美国不可同日而语。澳洲的赤字继续恶化下去的话,希腊就是前车之鉴。

最后说一下,如果有钱谁不愿意做一个“好人”,一个受百姓欢迎的好人?谁愿意去做恶人?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做恶人,佩服!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38 收起 理由
yinjiayi88 + 2 感谢分享
astina + 12 感谢分享
冬迹之樱 + 11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garysu  在2014-5-21 00:12  +50分  并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5-20 0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utd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utd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赞成你的观点,领导澳洲的处境决定了比希腊还高风险,希腊不行了还有欧盟去救了。澳洲真到那地步指望谁来救?新西兰来救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姜姜 + 1 明白人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0 0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od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od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大学增加学费,作为个体对我家有影响,但我理解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能等到仓廪空虚国家破产才惊醒。
动了谁的奶酪都不开心,但还是得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况且已能觉察到危机四伏了。

发表于 2014-5-20 0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utdance 发表于 2014-5-19 23:44
我赞成你的观点,领导澳洲的处境决定了比希腊还高风险,希腊不行了还有欧盟去救了。澳洲真到那地步指望谁来 ...

没这么可怕,澳洲不是希腊。

另,按这个预算按三年也很难盈余的。

发表于 2014-5-20 0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ody 发表于 2014-5-19 23:55
还有大学增加学费,作为个体对我家有影响,但我理解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能等到仓廪空虚国家破产才惊醒 ...

大学不增加学费,国家会破产啊。

发表于 2014-5-20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英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英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LZ的观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0 1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赞同
你分多,我就不给你加了

发表于 2014-5-20 12: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风 发表于 2014-5-20 11:19
赞同
你分多,我就不给你加了

那就给我加点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5-20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风 发表于 2014-5-20 11:19
赞同
你分多,我就不给你加了

这不是歧视么?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4-5-21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部分主流媒体人真心是在激化矛盾,仗着自己有那渠道,发布一些骗眼球的言论。最后连标准普尔都不得不出来辟谣了。

新闻达人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5-21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u 发表于 2014-5-20 23:16
部分主流媒体人真心是在激化矛盾,仗着自己有那渠道,发布一些骗眼球的言论。最后连标准普尔都不得不出来辟 ...

知识分子自持清高,左倾的多一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5-21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节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节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节操 于 2014-5-21 10:18 编辑
ys98 发表于 2014-5-20 23:20
知识分子自持清高,左倾的多一点。


的确如此,左派人士喜欢喊口号,最典型的是主义大于人性,你那边都火烧眉毛了这边还各种人生理想。
最典型的就是斯大林和太祖爷,太祖爷最先搞了个三面红旗别说治病不要钱,连吃饭都不要钱了,结果呢?

右派人士多半务实,但是有的时候会抠到守财奴的状态,思想太保守不愿意花钱。
简单的说,极左和极右都是法西斯。
搞的好经济的多半是左翼政党中的右派,比如克林顿,或者右翼政党中的左派,比如里根。

顺便贴下里根的政策,以古视今可以找到一些踪迹。

里根第一届任期的主要目标便是复苏美国的经济,当时美国经济处于所谓的滞胀(经济发展停滞加上高通货膨胀)。里根所下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联邦政府对石油价格的控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为了解决两位数的通货膨胀,里根支持了联邦储备系统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以戏剧性提升银行利率来达成减缩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计划。经济学家米尔顿·佛利民描述当时里根了解到“若要成功遏止通货膨胀,金融的管制和短暂的经济衰退是不可避免的”。里根利用紧缩货币供应配合全面减税的方法来刺激商业的投资(依据里根的说法:“芝加哥经济学派、供应面经济学,随便你怎么称呼它。我注意到有些人甚至称它为里根经济学,直到它开始生效为止...”)。里根的对手嘲笑这是“巫毒经济”、“涓滴效应”、和“里根经济学”,但里根成功的展开全面减税,1981年推行的减税法案规模是美国史上前所未见的。减税不但将所得税率大幅降低,也消除了税赋制度的许多漏洞。

为了终结通货膨胀而紧缩货币的供应,使美国经济在1981年7月开始急剧的衰退,并在1982年11月降到谷底,衰退几乎打破了大萧条的纪录。然而,美国经济在历经1981年-1982年的衰退后,于1983年开始了戏剧性的茁壮复苏,这波经济成长还继续维持了好几年,直到里根任期结束前都还未停止,成为美国史上为期最久的经济扩张,原本高涨的失业率于1984年中旬已经降回了1981年早期的数字,并且在接下来几年里也持续下降。

有没有觉得有点相似?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Y叔 + 8 你太有才了
姜姜 + 1 最后一分献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