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盖房记(2/3已经完成) (2008-7-3) 柯柯 · 如果生如夏花 (2005-3-31) dangdelangdang
· Milford Track和Routeburn Track(完) (2023-2-9) shine_on · 回忆《Tasmania 三天两夜》2009.04 (2010-12-5) joycesu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GG

[中国(含港澳台)] 沿河西走廊,走一段丝绸之路 (兰州 – 张掖 – 敦煌 2024年6月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4 17: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4-7-24 12:05
万人演唱会唱什么歌呢?

呵呵,什么都有,第一首是Beyond的,走的时候听到的是小苹果,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和国内的流行音乐已经断层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7-31 18: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nny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nny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照片拍得真美。请问一下微信绑定外卡需要先身份(护照)验证吗?要不然可以用国内亲人的卡绑定是不是可以避免手续费?另外为什么要有国内号码才能扫码呢?

发表于 2024-7-31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nnykp 发表于 2024-7-31 17:55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照片拍得真美。请问一下微信绑定外卡需要先身份(护照)验证吗?要不然可以用国内亲人 ...

谢谢! 绑定外卡需要护照验证,能否使用国内亲人的银行卡,这个就不清楚了。有些服务程序扫码以后,需要国内手机号码接收验证码,否则无法注册或者使用,这是问题所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ennykp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8-15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zb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zb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兰州牛肉面最棒了

发表于 2024-8-18 2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G 于 2024-8-19 16:15 编辑

敦煌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是计划外的产物。原本计划是从敦煌坐高铁去瓜州,然后乘车去榆林窑。可惜那边修路工程延误,无法通行,只有放弃,实为此次最大的遗憾。

北魏陶盘口瓶 - 一如既往的北魏清秀风。




唐代的围棋子





唐代镇墓兽 - 觉得它们应该是各种游戏,电影怪兽元素的老祖宗











唐代彩绘陶俑,最生动的表情君们。













展厅出来,沿着螺旋楼梯往下出去,顶部的“藻井”用的是敦煌独一无二的“三兔共耳”图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7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7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8-19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G 于 2024-8-19 18:13 编辑

敦煌白马塔 - 让人啼笑皆非的去处

从敦煌博物馆出来,打车返回市区。司机大哥说附近有个白马塔,很不错,要不去看看。司机大哥和蔼可亲,介绍起白马塔头头是道,言语之间还透露出对佛法的亲近,头脑一热,就被带到了着白马塔。

相传后秦(公元384-417年)时,著名译经大师龟兹人鸠摩罗什东传佛教时,道经敦煌城,所乘白马病死,而埋在此处,建塔纪念。如果不知道鸠摩罗什,大部分人都应该听说过“心经”,也为大师所译。

时值正午,此塔又地处偏远,游客罕见。15元的门票还包括讲解,心里暗叹怎么这么便宜。讲解员一番操作,听其言语,不上不下,覌周围环境,翻新的不伦不类,心里顿生疑惑。结束前,讲解员推荐可以买个许愿牌,挂到塔周,我问多少钱,她说20元,我说不用了,她马上说道,门票是含有一个许愿牌的,但是先要去一个老师那,他帮你看看,应该挂到什么方位。

我绝对是贪小便宜了,现在回想起来,她的话术真是惊人,看到你不买,就说是免费的,但要先去算算,真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我就随她去了一个侧间,里面坐着两三位像算命一样的先生,走走流程,说了些逻辑中情理中都不会让你挑出大毛病的话,也就是废话,重点来了,最后请你随喜功德,也就是捐钱,然后拿出一个本子,给你看看别人都捐了多少钱,笔迹都是一模一样,捐的数目让人瞠目结舌,我虽愚痴,还不至于蠢到这个地步,这位大师看见我在犹豫,开始反复强调一定要自愿,千万不要勉强,这心理学拿捏的真是杠杠的,我不禁笑了起来,算了,我承认我面子薄心软,做不到拂袖而去,既然之前说一个牌子要20块,我就给20吧,就当买个心安理得。

大师说我的牌子要挂在西北边,我也去挂了,出来的时候我那个讲解员早已经不见人影。

在路边等车的时候,看见一个出租车放下一个游客,就招手拦车,可那出租车一溜烟的从我面前就开跑了,我真怀疑是同一个司机,做贼心虚吧。

一路走来,还是第一次遇到个这么个事情,所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4 收起 理由
yeqingyezhunan + 2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7 感谢分享
shine_on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2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G 于 2025-1-2 22:52 编辑

敦煌莫高窟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就写不出敦煌莫高窟呢,该写些什么呢,每个人大概都知道敦煌莫高窟,可去了那里,语言却仿佛丧失了它的功能,无法描述出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

因为没有影像记录,它的那种魔力,那种张力,那些太多太多的细节只能让你在脑海里反复去回忆,去琢磨,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对莫高窟那么着迷,流连忘返,一去再去。

我们的导游说的好,每进入到一个洞窟,都是在和时空长廊的一场对话,人文,历史,宗教,建筑,美学,生活,方方面面,它都能给你彰显出你要寻找的,探索的那个惊喜和发现。

季羡林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没有比季老的这番总结更能到处敦煌莫高度独一无二的存在和价值了。

那天我们的导游大姐是敦煌研究院的一个“老人“,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在她不留痕迹的”诱导“中,我们这只随缘组成的参观小队中不少人买了这本”敦煌“图文集。它的重量也反映了它的价格,从敦煌到武汉,再到墨尔本,它现在就安置在家里的茶几上。

从敦煌回兰州的软卧上,室友正好也是敦煌 研究院的,我激动在和他讨论莫高窟的所见所闻中,才知道原来这种”推荐“行为现在院里已经被禁止了,但是这位大姐还敢顶风作案,也是仰仗的她的专业素养让我们买的心服口服。我甚至很感谢她给我推荐了这本书。闲暇之余,我经常会翻翻看看,若不是它,有时都在怀疑我是否真的去了莫高窟,有了它,那些美好的记忆又被擦拭了一番,看着 它,心里又欢喜了一番。

那位导游大姐在推荐商品的时候,说到敦煌莫高窟,还有藏经洞中那些丢失的宝贝最好的在法国,最多的在英国,当然还有别的国家,因此研究人员去到国外采编成集,和我的那本合到一起,就是完整的敦煌莫高窟了,问我们要不要也买下来,我当时毫不犹豫的拒接了,因为心中暗暗的愿到,我自己一定要去到法国,去到英国看看它们,圆我自己的一个敦煌莫高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6 感谢分享
shine_on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1-2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G 发表于 2024-8-19 18:02
敦煌白马塔 - 让人啼笑皆非的去处

从敦煌博物馆出来,打车返回市区。司机大哥说附近有个白马塔,很不错, ...

哈哈这一节以前没看过,真是骗的好可爱啊,“一模一样的字迹”

发表于 2025-1-3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2 23:08
哈哈这一节以前没看过,真是骗的好可爱啊,“一模一样的字迹”

你这么一说,我都笑了,是啊,可不是呢,西北人民的骗术也显得笨拙朴实一些。

发表于 2025-1-6 15: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mpvie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mpvie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4-7-4 10:32
你们年龄都很小,大概不记得这杂志本来叫《读者文摘》,被美国Reader's Digest告了所以改了名
我爸是忠实 ...

我从中国带了些读者合订本,很有些历史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