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3-6-12 14:09 编辑
继续补充:
感冒发烧的参考对策 ——清鼻涕:受凉了,多喝温开水,喝姜糖水(有中医认为小儿不宜用生姜,需谨慎),泡脚,不吃寒凉品。 ——浓鼻涕:有寒又遇热,肺热。泡脚,搓脚心,搓上背部,搓大鱼际,不吃上火食品。 ——流鼻血:身弱,上火了。搓脚心,喝淡盐水,内热大的可用大蒜泥敷脚心(注意隔纱布和油,不然会烫伤) ——刚感冒,手脚发凉时,一岁以内用红糖水,一岁以上用生姜红糖水(有中医认为小儿不宜用生姜,需谨慎)。泡脚,多喝温开水。 ——刚感冒,手脚不发凉,舌苔不白时,用淡盐水,捏脊,泡脚,搓脚心50下,多喝温开水。 ——发烧:一岁半以下的,用手心捂前囟门到头出汗,喂温开水或红糖水。两岁以上可按摩,先搓脚心再到小腿再手和胳膊,后背,耳朵,最后搓百会穴。 ——发烧时手脚发冷,舌苔白,生姜红糖葱白水。 ——发烧时手脚不冷,面红咽痛,苔黄,是内热重,喝大量温开水或淡盐水。 ——咳嗽和感冒类似,把葱换成大蒜。 ——一般只要鼻塞就是着凉了(感寒),用葱豉汤,很轻时只搓后背。如果流清鼻涕,但是睡觉不鼻塞,很可能是肺热,绿豆汤就好。个人实际体会:感冒即便只用葱豉汤,葱多了都会散卫气太过,伤肺,导致咳嗽。所以,不鼻塞,不高烧,只用豆豉汤。 ——带须葱白+淡豆豉烧水,对付风寒发烧退烧神速。 葱头带须一个,淡豆豉三十粒为最轻剂。(小葱的话,就葱白连须3-5根。淡豆豉药店有卖。)如脉虚气弱者(脸色黄,唇干,精神不好胃口不好等),豆豉改用黄豆最妥。凡用葱豉汤,舌有黄苔,无论润燥,均用。如外感初时恶寒(就是怕冷),后虽单发热(无咳嗽),只要鼻塞身痛头痛,仍宜用之。)
孩子咳嗽了怎么办?——中医博士罗大伦
其实孩子咳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医里面分的证型很多,但是这又是一个很容易治的病,因为孩子身体每天都在生长,恢复得很快,如果及时用药,会迅速恢复的。今天我们讲外感咳嗽。
大家记住了,凡是外感病,我们自己第一时间的反应非常的重要,如果刚刚发现迹象,马上采取措施,很快就可以给堵截回去,如果楞了一下,或者抱着再看看的想法,等到病势已成,则就复杂多了,发起烧来了,咳嗽也厉害了,此时再到处找名医,可是名医也不是神仙,所以往往是治疗很长时间,患者折腾掉一层皮。
所以我一再的提醒大家,外感病的最初阶段很重要,就像要着火了,刚刚有个小火苗的时候,一杯水或者拿衣服一扑,就灭了,但是整个屋子都着起来的时候,甭犹豫了,快跑吧,除了消防队谁都灭不了它的。
我对于咳嗽的看法,和感冒一样,我认为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受了寒,一定是身上冷,流清鼻涕,痰是白色的,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了这些症状,其实此时处理是很简单的,我介绍过,用苏叶,这是我们可以作为食物的药品,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可以了,再小的孩子三克即可,然后放入一点橘子皮,就是水果摊上卖的橘子,很多朋友问我,到底是桔子还是橙子什么的?我的回答是都可以,橘子类植物的药用相似,我曾经用橙子皮给一个朋友的孩子治疗咳嗽,配合其他的药物,当时手头没有陈皮什么的,看到他们家的美国橙子,灵机一动,就切了用,效果也不错。一般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有的小贩为了美观,往橘子皮上涂油类物质,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外皮削去一层),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
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一定不要多熬,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实际要的是它里面挥发物质。
这个水,可以给孩子当做平时喝的水,就像茶一样的喝,但是一定要温热的时候喝。
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然后兑入温水中,给孩子泡脚,让他的身体暖过来,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如果能够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是可以抵抗回去的。
但是,如果大家没有注意,这一个阶段过去了(有时候第一阶段时间很短,大家没有把握住),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此时外邪开始和身体斗争,身体内出现了热证,这叫外寒里热的阶段,此时鼻涕开始黄了,或者黄白相间,一会儿是清的,一会儿是黄的,这是寒热错杂了,痰也是,很多孩子不会咳痰,但是可以听到声音大起来了,痰声很大,如果痰咳嗽出来,也是黄色的,或者黄白相间的。
绝大多数的家长,带着孩子去治疗的时候,都是这个阶段了,基本没有上一个阶段的。
很多家长问我,此时能不能介绍一些成药,这样孩子服用方便,汤药孩子往往不喜欢喝。
在平时,我也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我给开方子,有的时候,就让买中成药,但是我也没有注意过都有哪些药,往往是朋友到了药店,打电话给我,把他能看到的药物的说明书念给我,我听哪些药物符合孩子的情况,就告诉他,就是这个药了。
为了给大家介绍,我昨天特别去了同仁堂,还好,十一他们也不休息,于是我把我认为适合的中成药的名字就抄了下来,介绍给各位家长。
我选出来的,有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在制方的时候,一定都考虑到了外寒里热的情况,所以都用麻黄来散外寒,宣肺,这是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思路,然后用一些清热的药物来清里热,一般的孩子的咳嗽,只要服用这些药物,基本都可以逐步恢复,不至于发展。
这三个品种分别是:
一:【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儿童清肺口服液(厂家:同仁堂)
【成 份】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橘红、紫苏子(炒)、葶苈子、紫苏叶、细辛、薄荷、枇杷叶(蜜炙)、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青礞石(煅)。辅料为
【性 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气凉香,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二:【药品名称】: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生产企业】: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组方】:麻杏石甘汤、双黄连、白虎汤
【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芪、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味苦、微甜。
【四大功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适应症】:消热解毒,宣肺化痰。儿童感冒、发烧、反复咳嗽,用子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症。
三:【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商品名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 成 份 】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
【 适应症 】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另外,如果孩子的舌苔很厚,口中有味,同时大便不爽,臭,肚子胀,家长回忆,又有吃什么东西过多的历史的,一般同时会有积食的情况,此时可以用焦三仙各九克熬水,这个要熬的时间长一些,熬二十分钟即可,在服药的同时,给孩子喝。
也可以选用下面的中成药:
【 药品名称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成分】
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
【适应症】
清热理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痰热证,症见: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等。
当这个外寒里热的阶段过去后,很多孩子往往会回到外寒的阶段,此时余邪未尽,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鼻涕又清了,痰是白色的,没有大的症状了,可能鼻子声还有点重,这是邪气又重新回到外表了,这是第三个阶段。
此时,可以用中医里面一个著名的方子,叫止嗽散,方子是: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可以加入款冬花,一般每味药的用量都是三克,这是五六岁的孩子的用量,最好让附近的中医给加减一下,这样才安全。
而且这样的药物不要多服,一般二三天即可,千万别一下子服用一个月,那就错了。
这个方子是清代医学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创立的方子,他自己说的“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记住,熬药的时候也是先把药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七八分钟即可,不用多熬。
特别提示:孩子的咳嗽,如果进入外寒里热阶段(就是我说的第二阶段),服用中成药,两三天没有任何好转,而且有加重的趋势,记住不要耽误了,一定去医院,这说明此次外邪来势凶猛,并非口服成药可以解决,需要医生来处理了,这是一个原则,家长切记。
再谈孩子感冒后的残余咳嗽:烤橘子与川贝炖梨——中医博士罗大伦
很多家长对孩子感冒后的咳嗽很是头疼,虽然我写过一些文章,但是大家还是不断地提问,那么,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到朋友们呢?
今天,我介绍两个大家比较熟悉的方法,让大家加深了解。
中医分析一个疾病,一定要从两方面来考虑,古人认为疾病一定会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古人把这个事情做了两分法,把事情简单化,这就是阴阳,具体而论,可能就落实在寒热上了,他们认为,一种情况,是身体向着热的方向发展了,另一个情况,有可能向寒的方向发展了。
这可能是由体质决定的,比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吃肉,平素身体壮实,那么很有可能,外感了,最后就向着热的方向发展了,另外一个孩子,平时总是闹肚子,脾胃虚弱,容易受寒,那么患病以后就容易向寒的方向发展了。
有的时候,这与邪气的性质也有关系,比如冬天天气寒冷就容易受寒,夏天容易化热等。
而且,这也有可能是疾病不同的阶段,比如感冒开始的时候一般都是受寒,在身体激烈抵抗的时候,往往化热等。
估计大家一听,就晕了,这中医怎么这么复杂啊?
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中医是特别简单的,您基本可以不管其他因素,只要分析孩子现在是寒的状态,还是热的状态就可以了,说到头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握这个寒热就可以了。
比如这个感冒过后的咳嗽,如果还有感冒的情况,那您尽管去治疗感冒,感冒好了,咳嗽很容易就消失了,因为咳嗽只是感冒带来一个症状而已。
可是,有的时候,感冒基本好了,就是剩余一点咳嗽,总是不好,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此时,就是分清一个寒热,因为体质、邪气性质的不同,天气的不同,会造成寒热两种状态。
一种是寒证,此时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身体没有办法自己清除,这多半是自己体内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无法清除残余寒邪,此时,可以采用我讲过的泡脚的方法,也可以,用一个大家或许听说过的方法,就是吃烤橘子。
具体的做法是:用橘子一个,颜色微微发红一点的好,然后把炉灶的煤气打开,放中火,然后用筷子,把橘子放在炉灶上烤,很快,接触火的地方,就会变黑,然后,要用筷子反转橘子,让其他地方接触火苗,等橘子全部黑的时候,就可以闭火了,把橘子拿下来,放温,然后剥开橘子,让孩子吃里面的橘子肉。每次吃一个,一天吃两个,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胃口来决定。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橘子皮的颜色变黑就可以了,不要烧成炭了。
一般情况,对于寒咳,这种方法很快就可以把咳嗽止住,效果很好。除了感冒后残余的咳嗽,对于刚刚被寒风呛到,开始咳嗽的孩子,这个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因为,橘子的皮,中医里面会分出两个中药,带里面白色的橘络的,叫陈皮,也叫橘皮,有和中理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如果把里面的白色的肉刮掉,烘干,就叫橘红,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可以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情况。所以,橘红对外感风寒而导致的咳嗽,效果比较好,但是我们一般用的橘红都是干的,而新鲜的橘子皮,则药性更好,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越陈旧越好,散寒是要辛发之性,越新鲜,越好,所谓“生者尤良”是也。
而我们在烤橘子的时候,细心的人,会观察到,在橘子表面接触火焰的地方,会有像火山喷发一样的火苗从橘子表面升起,这有点像太阳表面的那种火焰喷发,其实在橘子的里面,我们相信也有很多这种喷发,此时,橘皮里面的药性成分,会蒸发到橘子肉上,这样,橘子肉就带有了橘皮的药性,而橘子肉孩子又比较喜欢吃,虽然这样烤过的,微微带点苦味,但是总比其他药物要好吃多了。
前几天一个孩子感冒几天后残余咳嗽,问我怎么办,我告诉给孩子吃烤橘子,结果前一天孩子还频频咳嗽,吃了一个橘子,第二天,咳嗽就很少了,可见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感冒后期,残余寒邪的机会比较多,大家也可以具体参考症状,比如,孩子流清鼻涕,手脚凉,微微怕冷,怕风,舌苔淡白,舌质淡白等等。
前面讲过的是有寒邪残余,那么,如果有热邪残余该怎么办呢?
此时,如果有黄痰,黄鼻涕,则需要继续清除外邪,这是邪气还较盛的表现。这个时候就要请医生开方子或者服用一些中成药。
如果,此时没有什么痰了,或者痰很少,但是很黏稠,往往是干咳,而孩子的舌质是红的,大便容易干,手脚容易发热,尿容易黄等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则可以判断剩下了一点残余的热,此时往往是燥热为患。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川贝炖梨了。
具体的做法是:用川贝粉三克左右,同时把一个白梨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把川贝粉放入,然后再盖上,把梨放入一个碗里面,碗里面添些水,然后放入蒸锅内开始隔水蒸三十分钟左右。
最后,把碗拿出放温,吃梨喝汤。
这里面,因为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因此加入梨以后,润燥的效果更好。
这个方子我也常用,比如,曾经有个大人,感冒后咳嗽不止,缠绵了快两个月了,我就给用这个小方法,结果三天就不咳嗽了。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感冒后一般寒邪残留的居多,有热邪残留的,往往是这个人的体质偏热,或者最近上火了,或者夏秋天气燥热,或者是冬天北方暖气燥热等等,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需要分辨一下。
今天把这两个方法放在一起讲,就是要告诉大家,中医对每种病,都会分出阴阳的,具体可能会落实到寒热上,因此,大家千万要有这个概念,千万不能一见咳嗽,要么就是川贝炖梨治一切咳嗽,要么就是烤橘子治一切咳嗽,用一个方法来处理一切情况,那就犯错误了。
每天有很多朋友在博客,在微博里面问我这些问题,基本都是孩子咳嗽该怎么办。其实,孩子的咳嗽特别的容易控制,我讲过好多孩子咳嗽的各个阶段,以及寒热的状态了,只要分清这些,一般孩子的身体恢复是很快的,这些内容,需要孩子家长仔细学习,好好掌握,这样对孩子的健康会更有利。
希望大家多多学习健康知识,让健康随时陪伴孩子!
顺便说句,这些方法,大人有类似的情况,也可以使用的,因为医理相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