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灌溉系统的探索和完善
其实,如果按传统的种菜法,人工浇水,定时施肥,是不是就不用这么折腾,早就可以吃上菜了?也许是吧。但是,从一开始种菜开始,就没想过要按传统的方法来,每天不辞劳苦,起早贪黑地浇水施肥。如果要这么辛苦,才能吃上菜,那代价也太大了。一开始的设想就是利用自动灌溉,肥水一体,达到省心省力又有吃不完蔬菜的结果,只不过没想到种蔬菜,尤其是在自家里用菜床种蔬菜的灌溉系统,和种花种果树的大不相同,最后花了这么多时间,反反复复地折腾。
第一个版本的灌溉系统,是最常规的Dripping Tube,有2lm滴头,也有3ml滴头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因为菜床里的土基本是砂性土,滴头的渗透直径只有不到10CM, 而每个滴头的间距有30CM,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地方没有水;即使加大滴灌时间也没有用,因为水还是不会往更大的范围渗透,而是从菜床底部流走,白白浪费。
第二个版本,改用涌泉式地喷。
不行,根本无法做到覆盖均匀,有些地方积水成洼,有些地方根本没水,而且个子矮的菜苗会被个子高的菜苗挡住,没有水。
第三个版本,是用滴灌+地喷。
也不行。
第四个版本还是回到滴灌的思路上来,既然滴灌的渗透范围小,就增加滴灌头,买了4lm的滴管头,在滴灌管原有两个滴灌头中间加一个。
结果是均匀度还是不够,很多地方还是没水,而且,滴管头很容易堵塞。
第五个版本,再次抛开滴灌管,用可调式滴管头,做比较大范围的喷洒。这个是北美种菜专家兔妈的经验。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05/60080/10000.html
但是兔妈的经验不太适用于我们家,我们的问题在于可调式滴头太多,水压不够用,造成有些滴头有水,有些滴头没水。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最简单的方法是将不同的菜床分先后来灌溉,就能解决水压问题。但是这样太麻烦,还不如手工浇水算了。买了很多的可调式滴头,应该都算浪费了
还有买回来还没来得及试验,就被淘汰的顶喷配件
从第六个版本开始,使用“Weeper Hose”,或者叫“Soaker Hose”,即整条水管的渗透,这样的好处在于理论上渗透范围大而且均匀,大约左右各有5-7CM的渗透范围,而且整条管都有,没有死角,适用家庭菜床密集型的种菜。
第七到最后一个版本,都在如何完善“Weeper Hose”灌溉系统,使之可以均匀安全地灌溉,因为各个菜床面积不同,使用水管的长度也不同,而各个菜床水流的入口离总阀门也有远近之分,这样会造成水压分布不均,有些菜床水流大,有些菜床水流小。更有甚者,某些菜床里,不同水管的出水量也不均匀。还有一些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比如,不同品牌的“weeper hose”出水量也不同。在最后一个版本,取消总水阀的Pressure Reducer,改为为每个菜床单独设立一个根据灌溉长度而确定的节流器,调节水压后,总算基本实现所有菜床的均匀灌溉。
重要的独立节流器
这是功成身退,取下来不用的 Pressure Reduce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