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林草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林草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最早的时候还不会认字,那个时候就看小图画书,都是古代的人物故事,因为字都认不全,每次看的时候,看不懂的字就看偏旁部首,倒也看懂了许多.到大了一点,就开始看大部头的童话故事,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等等.那个时候简直学习能力太强了,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我会认的字已经远远超过了同龄人.不过我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能太懒,不背书什么的.
后来我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改变我的一生的老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接手我们的班主任.她每天下午放学后,把我留下来,告诉我,我非常非常的聪明,如果我认真学习,一定能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我其实也是似懂非懂的.但是听了她的鼓励,也就认真起来了,不过也还是很懒.经常晚上不做作业,到早上起来才做,后来她来家访,看到我们家徒四壁.父母出门了,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盏昏黄的灯泡,也没有说什么就走了.
可是我却懂事起来了,成绩就一路上升.最后就稳定在最优秀的行列.我们班的教学成绩也年年第一.后来她丈夫开始教我们数学,他们两个人把我们学校当成家一样地整修,照顾,把我们学生当自己孩子一样教育。我不论语文数学成绩都非常好,领了不少奖学金.但是后来又发生一件事情,让这位一直对我期望很高的老师深深失望了.我们那里每年会有采李子的季节,在农历的三四月,当时我家里没有劳动力,父母不在家,爷爷是残疾人,我和姐姐两个就请假去采李子,后来听同学说,老师非常生气,说我总想着钱,以后一辈子就耕田好了.可是我却很懵懂,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生气,也不叫我去改卷子了.后来才明白,她对我一直有特别的期望吧,她是真的失望了.也许正是她,告诉了我一个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从此,我就一直在尖子生的行列了.升了初中,我还是学校数一数二的尖子生,虽然如此,我在数学上的劣势也开始突显出来,学校考试能考第一,但是奥林匹克数学考试却总是比不过那几个男生.也许是琼瑶的小说看太多了,语文虽然一直第一的.但是心态也不那么稳定了.(我小学,初中,高中已经把所有的琼瑶的书看完了,不包括后来出的几本)加上几个男孩子写的情书什么的,我面临了青春期.
老师们的宠爱就不说了,(我已经习惯了,呵呵),因为学校不太,不像大城市的竞争压力那么大,我学习简直是轻松又享受的.终于在这个门槛面前折了,青春期的时候,简直无心向学.但是的班主任又和我谈话了,我要考虑将来,我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要静下心来学习.等等.唉,哪里听的进去,反正现在如果我有孩子,绝对不让她们看琼瑶了.后来没办法,成绩太差了,只能上普高了,我不服气,又读了一年,上了省重点.
后来的就不说了,这是关于书的帖子.但是学生嘛,看什么书总会和学习互相影响的.我小学就开始大量看杂志,书刊,有很多很多东西都是在书里获取的.很喜欢有漫画啊,侦探啊,当然还有琼瑶咯.这些都影响到后来的阅读习惯.我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是在我每天放学后那段时间,回到家(那是我们有新房子了),跑上一壶茶,捧出几把花生,坐在书桌前看小说.或者在门槛上借着夕阳看琼瑶的小说,看到动情处,流下泪来是很经常的.
后来我就已经觉得自己有点不同了.不论成绩也好,我的知识面也好,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相信那个时候我对书本是最虔诚的,心也是明净透彻的.和一般的同学也不太一样,心里面没有阴暗的角落.从不骄傲,从来不嫉妒别人,和同学相处的真的很好,也习惯了同学们围在身边,让我给标准答案,老师安排座位时第一个走进教室,挑自己喜欢的位子.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后来很多年后,还有同学谈论起我来,说那个谁怎么样了,我妈妈都会反馈给我,可我一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认识我.我却不认识他们.现在我真的明白了许多,书本真的能改变人的气质,胸怀,品质.
上了高中,也算是另一个层次了吧,这时候我的偏科就太严重了,数学不及格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及格了才奇怪呢.我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要用那些公式,也永远不明白学这个有什么用?那个时候,韩寒火了,他和我同岁,也在高中,居然就出了本书,反对现在的教育制度,对现在很多的社会现象进行抨击.我的心有开始动荡了,加上语文老师的鼓励,我就开始自己写东西,其实很无聊的,也不想发表,也没想做作家,就是在混沌中度过了高考,我高考语文考的很好,说实话,我的卷子通篇我对过答案,最多错三条,不过作文就不知道了,可是数学就完了,具体分数不说了.在省平均线下,把我最终的高考成绩拖了几十分是有的.好在我幸运,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学英语.其实,家里经济环境对我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细节就不说了.
上了大学,其实挺失望,图书馆里很多书都借不到,我拖了一箱书上的大学,后来还想再看我以前看过的书,基本上就找不到了,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情人>>等等.好在有租书店,言情就不说了,还有许多的好书.这个时候,我发觉自己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改变了,以前是什么都看,什么都吸收,现在有时候翻开一本书,就闻到了作者的酸味.所谓批判地吸收就说这种情况吧,没办法,开始看哲学书,比较有点深度,其实说实话,我是越看越痛苦,越看越茫然,越看越虚无了.呵呵,不过我也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存在即合理之类的.嘻嘻.卡夫卡的书也看过,基本上没看懂,哈哈.就在这高不成,低不就的时候,我遇到了最喜欢的作家--亦舒
初遇亦舒,那是一个冬天的寒夜,我坐在自习室,是阶梯教室,很大,还没有暖气,写完作业,开始看朋友转借给我的从小市场租的小说,看完了两本,还有一本,名字叫<<喜宝>>,我到现在还记得书皮很漂亮,内容更漂亮.我看完了以后,心里的感觉太难形容了.惊艳,欣喜,酣畅淋漓,甚至是幸福的满足.喜宝甚至成了我的偶像.这正是我想要的书,书里的人物精灵剔透,近乎完美,他们追求理想,又立足实际.
我开始很注意这个作家,在小市场租完她的小说后,又四处寻找,终于在一家租书店找到了她许多套的小说,当时的心情难以形容,是那种抱起书来,贴在胸口,眯起眼睛,甚至呀地一声叫出来的那种惊喜和满足.后来就一直租,每次还书的时候,都有点害怕,我怕这个作家和别的作家一样,看完了就没有。像一块最好的蛋糕,吃了一口就少了一口的感觉.租书店里亦舒的小说大概有几十本,都是她早期的作品.
后来也不段地在书店看她的书,毕业了在北京工作啊,经常下午没事的时候,就跑到王府井书店里面去看亦舒的书,外面风大雨大不要紧,这里有最好的精神大餐.当时想的是,如果有个男的,把亦舒所有的作品买下来,送给我的话,我就一定和他结婚,哈哈.把书店的亦舒的作品又看完了,怎么办?后来就从网上看,现在我还在看.还没有看完,个人比较喜欢她的长篇.短篇小郭探案集.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不太喜欢<<玫瑰的故事>>.这个应该是我唯一不喜欢的亦舒的作品了.
现在在网上也经常看,只是没有了以前的狂热,现在有些书她也写的不是太好的.质量比较参差.有部<<痴情司>>,是写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到了现在会是什么样子的,写的很好很好,很大胆,很新鲜,也很有现实的考量,不过最后,黛玉似乎成了社交花一样的,有点让我啼笑皆非.亦舒也太大胆了,但这可能真的就是黛玉在现代社会能找到的位置.这就是亦舒,天才的亦舒,倔强的亦舒,坚强的亦舒.每次看完亦舒的书,我都会找回许多的勇气,给自己的脑袋加点油,心怀也开拓了许多.只是不知道她是否也能开拓她自己的心怀?
不管如何,这是关于书的故事,从小到大,我看的书很多,多的我也记不清,我看的书也很少,少得让我不能不继续我的读书历程.书让我看到世界,也让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立足,找到自己.
谢谢斑竹,题目真的很好,写的不好,离题万里请不要见怪.谢谢.
[ 本帖最后由 林草123 于 2008-5-20 19:4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