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美味桃酥香迷Kindergarten (2007-6-1) poloand · 利用旧柜子改建猪窝 (2021-2-11) jz1215
· 桂林散记 (2004-12-13) leeshine · 【馋猫懒厨房】~小菜一碟之❤蟹肉粉丝煲(干身)❤麻辣小龙虾,糟卤凤爪,木瓜银耳羹~更新wk3~12/7!=^..^= (2013-6-13) Kittymeo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第一名

爱与自由 ---- 笔记 (坑填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7 13:01 发表
专注与耐心

大家还记得我一直说6岁之前不打算让孩子背唐诗啊学这学那的。我想培养的是孩子的专注和耐心。跟我学琴的小朋友,其实智力上都是些聪明的孩子,但是专注与否的品性决定了他们学的成果。两个相反品性的孩 ...

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和耐心,我还以为练琴是一个方法呢. 看了叶多妈妈对神游和练琴的时间分配,开始

那么请问叶多妈妈,你同意由父母逼着练琴吗?

如果让孩子自己决定,估计没有几个孩子愿意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之所以记得7岁的那个特别的神游,是因为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

我是父母逼着练琴,后来有了争强好胜之心才开始主动练琴。其实每个孩子都愿意弹琴,但是弹琴跟练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等他们明白这回事后,就连弹都不愿意弹了。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第二遍越看越觉得爱与自由这本书不够谨严。尽管我还是很赞同书中的观点,但是有瑕疵啊。郁闷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又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孙瑞雪的书,base在10年来,她的众多幼儿园的大量教案上,理论、实践相结合而编写的。比起市面上纯理论的或是很多从自身育儿经验上写的书,譬如林怡、小巫等人,已经是相当的严谨了。”

更郁闷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18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蓝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蓝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7 23:12 发表

我有时候会觉得当时在做的事说的话,好像曾经发生过。场景重现


我以前经常有这种感觉, 后来年纪越大发生的机会越少了, 因为整天的忙忙碌碌根本没时间神游了

BTW,不知道我儿子练琴的时候会不会神游~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zt一段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蒙特梭利教育法施行步骤:

1.预备环境:为孩子准备一个适合他们生命发展的环境

2.发现意愿
儿童表现在外的行为,往往是内在需求的反应,尤其是幼儿时期会在某一阶段对某种需求有特别的“敏感期”。如果能掌握这一时期的需要而予以教育,对孩子的启发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

3.协调意愿
蒙特梭利老师与传统教师最大的差别,在于蒙特梭利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教”学生,而是教具、儿童及学习意愿的协调者。她必须依孩子的需要而整理环境,并且观察孩子的需要和意愿,提出适当的教具来让孩子“工作”

4.延长工作周期
如果孩子已经专心进入“工作”情境,启导员就该鼓励他继续操作,以“延长他的工作周期”,让孩子酌情的反复操作,以培养孩子的专心和耐力。”

因为儿童知道如何使用教具,只不过是教具的功能开始显现的阶段而已。孩子能对教具产生尽情的反复操作,才会使儿童发生“真正的成长”,这种尽情“反复”操作的情况,只有当儿童感到“工作”的乐趣,且能够符合他的“内在需要”时才会发生。

5“观察—实施—记录—研究—发现—重新针对他们的需要进步而对教育计划的再设计”的循环施为。
由于孩子的不断成长和他们之间的个别差异,以及敏感期各有不同,使老师的教育规划需要不断改进。惟有透过实际的观察、记录、研究,才能深入切实的发现儿童内在的需要,而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使其生命更美好的成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蓝蓝 于 2008-9-18 13:11 发表


我以前经常有这种感觉, 后来年纪越大发生的机会越少了, 因为整天的忙忙碌碌根本没时间神游了

BTW,不知道我儿子练琴的时候会不会神游~

神游不是指这种场景重现的感觉(这是跑题的同学们干的),神游具体在3楼。看贴不仔细,要罚你给我点分!

你儿子要是练琴是老上厕所喝水就说明他不专注。我有祖传专治小儿练琴神游的偏方。一手交分一手交方子吧。。。

[ 本帖最后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8 13:24 编辑 ]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人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人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以上各位妈妈比起来,特别是叶多妈妈,我立即缩小不见了。从来没有看过幼教方面的书,对孩子教育碰到的问题很多,但总没有想起来要研究研究,惭愧,惭愧!

我有个自卑的童年,能想到给孩子们的,是不让他们自卑,和一些成人世界的准则。看了叶多妈妈的贴,顿时明白了。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人民 于 2008-9-18 13:24 发表
跟以上各位妈妈比起来,特别是叶多妈妈,我立即缩小不见了。从来没有看过幼教方面的书,对孩子教育碰到的问题很多,但总没有想起来要研究研究,惭愧,惭愧!

我有个自卑的童年,能想到给孩子们的,是不让他们自卑 ...


我没有实践只有看书得来的理解。你有实践,所以应该比我有发言权。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18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蓝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蓝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8 13:13 发表

神游不是指这种场景重现的感觉(这是跑题的同学们干的),神游具体在3楼。看贴不仔细,要罚你给我点分!

你儿子要是练琴是老上厕所喝水就说明他不专注。我有祖传专治小儿练琴神游的偏方。一手交分一手交 ...


我儿子是一弹琴就要上厕所的, 快说偏方, 一说就加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年头买卖不好做

其实不只是学琴,学什么都一样。那就是你要跟着学,陪着练。你知道得越多就越能把他引导到正确的练习途径,比如说你知道这个地方是节奏的问题,并且也知道对的节奏是什么样的,你们俩就可以有的放矢。这样练琴效率一定会高,几次下来他就能体会到专注的乐趣 --- 不再只是妈妈的唠叨,而是能实际解决问题。我知道这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很难办到,因为你首先要陪着上课,并向老师问清楚你不懂得的具体细节问题。然后还要有时间陪。但是恐怕是唯一的方法。除非他的老师不单是钢琴老师而且是教育家。其实就算是这样,我也不能肯定家长是否就能放手。靠放手让孩子(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自己练琴来培养其独立能力,到现在为止我没见过一例是成功的(我没见过不代表绝对,所以不排除成功的可能性)。

更正一下,特别有天赋的孩子例外。生来就对音乐极度敏感的孩子,不让练都不行。我这里指的普通的孩子,再聪明也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8 14: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37 收起 理由
旋木 + 15 我很赞同
海蓝蓝 + 20 谢谢奉献
spicypi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9-18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ch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ch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最近也开始看这本书, LZ可以找找另外一本叫<捕捉儿童的敏感期>.这本书有大量的案例,配合<爱与自由>一起看,可能比较好. 我觉得所有的幼教书的理论都不可能很严谨,毕竟大家是在研究和探讨.它只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觉得这两本书好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这些成人去理解小孩子那些所谓的"怪异行为".如果我们一味地加以阻止,而不是好好利用的话,或许就错过了开启他人生的一个闪光点. 我最近也在推荐我的朋友看这两本书.希望大家有空常交流啊.

发表于 2008-9-18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in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in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着一起练。

以前听朋友讲过妈妈要跟着一起学,一起练。还觉得她们太认真,现在  

最后只关心一个问题了,一起教妈妈宝宝不知钢琴老师如叶多妈妈 会不会收费加倍。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5: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hinara 于 2008-9-18 14:46 发表
跟着一起练。

以前听朋友讲过妈妈要跟着一起学,一起练。还觉得她们太认真,现在  

最后只关心一个问题了,一起教妈妈宝宝不知钢琴老师如叶多妈妈 会不会收费加倍。


不会,我鼓励一起学。其实家长不可能是真正地学,只是知道课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回去要做什么,什么是对的,即可。

你们回过头想想那些英文数学,难道都考孩子自己一人完成吗,没有问问题?没有关心过细节?不同的是英文数学我们都会,乐器则不然。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18 16: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08-9-17 23:16 发表
我总是被某些场景迷惑,总觉得自己在哪里讲过这样的话,是按照一个既定的顺序这样动作,讲话,表情的。很恍惚


me 2...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9-18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icypi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icypi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过我觉得“察言观色讨好大人”,有时是小孩的天性。

比如,我最近发现,我们家猪仔,有时,他知道他外婆要给他肉吃的时候,他就去给外婆捶背,外婆把肉给他了,他就去亲外婆。如果看到爸爸下班回来手上有薯条,他知道爸爸爱看电视,他会马上去把电视遥控器拿给他爸爸,然后等着分块薯条给他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picypig 于 2008-9-18 15:27 发表
不过我觉得“察言观色讨好大人”,有时是小孩的天性。

比如,我最近发现,我们家猪仔,有时,他知道他外婆要给他肉吃的时候,他就去给外婆捶背,外婆把肉给他了,他就去亲外婆。如果看到爸爸下班回来手上有薯条, ...


也许有个程度的问题,或者大人平时无意间露出过类似的要求。。。嗯。没研究过不敢妄下定论

[ 本帖最后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8 15:37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而那些真正聪明的孩子,你过来的时候,他看都不看你一眼,专注地做他手上的事。

很小就知道"专注"的孩子很少很少。
一般的孩子如果经常很“专注”的话,在大人来看也许会担心,因为我小时候的记忆大人们把这个叫做“木”(上海话)。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书里也没提到有什么程式化的方法,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不干扰孩子,不说教,不给意见,在行为上给孩子绝对的自由。孩子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的,就会反复去做这件事(可能就是件很小的事,比如把装满水的杯子从厨房移到餐桌上等),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地感知并把握事物的规律,然后顺从这种规律 ---- 最早的纪律就形成了。

叶多妈妈勿怪,这个我要反对一下。
这是一件可能很有风险的事情。
恕我直言,这样的做法实践里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除非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控制。
可惜大部分家长也都是普通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冒这个“风险”。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6: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8-9-18 15:52 发表

叶多妈妈勿怪,这个我要反对一下。
这是一件可能很有风险的事情。
恕我直言,这样的做法实践里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除非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控制。
可惜大部分家长也都是普通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冒这个“风险”。


不怪,本来就是讨论

为什么是风险?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7: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书里讲的事情都很有道理,但是自己能否做到是个大大的疑问。
关键就在这里“能否做到”这四个字。
如果不能坚持,再好的理论也没用。
如果一个理论很难让人坚持,那就不是一个“实用”的东西,就不适和大部分普通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8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理解是,只要是个好理论,就算不能百分百做到,那么做到10%是不是也比0%好呢。

发表于 2008-9-18 1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仰望星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仰望星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改天我也写个感受出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9-18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蓝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蓝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8 14:10 发表
这年头买卖不好做

其实不只是学琴,学什么都一样。那就是你要跟着学,陪着练。你知道得越多就越能把他引导到正确的练习途径,比如说你知道这个地方是节奏的问题,并且也知道对的节奏是什么样的,你们俩就 ...


很自豪的说一下, 我就是这么做到的,从他开始学, 我基本上就是陪学,甚至他的曲子我能弹,一部分原因是我小时候学过手风琴,只是五线谱没学过, 其他基本的问题, 对付他还是行的。

但是每天坐在旁边陪他也是很折磨的一件事情, 特别是心里想着足迹,或者有电视要开始了, 我感觉就像重新接受一次教育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旋木 + 5 给好马麻加分!

查看全部评分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9 1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smanzhu 于 2008-9-18 18:32 发表
改天我也写个感受出来。


你赶快的麻利的。我感觉一个人自说自话,要讨论啊要对比啊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9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蓝蓝 于 2008-9-18 18:52 发表


很自豪的说一下, 我就是这么做到的,从他开始学, 我基本上就是陪学,甚至他的曲子我能弹,一部分原因是我小时候学过手风琴,只是五线谱没学过, 其他基本的问题, 对付他还是行的。

但是每天坐在旁边陪他也 ...


那他不应该会神游 ---- 客观条件不允许, 好可怜

你也在场,要分析一下原因,也许是因为当时的练琴问题解决不了而产生的烦躁。也许还有其他原因。还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断了他的后路。练琴前不管渴不渴急不急先喝水上厕所,然后再开始。不过如果连你都觉得陪练难熬,你会不会也想喝水上厕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9-19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zsand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zsand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8-9-17 23:12 发表

我有时候会觉得当时在做的事说的话,好像曾经发生过。场景重现



我也会这样啊!有时候会意识到重复了不下5次呢?

发表于 2008-9-19 1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zsand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zsand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8-9-18 15:52 发表

叶多妈妈勿怪,这个我要反对一下。
这是一件可能很有风险的事情。
恕我直言,这样的做法实践里我认为是不可能的,除非家长有“足够的能力”控制。
可惜大部分家长也都是普通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冒这个“风险”。


同意!我经常说我孩子,不只是你喜欢的事情你就做,你不喜欢的你就不做,或者很不高兴地去做。
不管怎么说,人这一辈子从会遇到被迫做的事。所以“自由”这个东西要有度。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9-19 1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nzsandra 于 2008-9-19 10:55 发表


同意!我经常说我孩子,不只是你喜欢的事情你就做,你不喜欢的你就不做,或者很不高兴地去做。
不管怎么说,人这一辈子从会遇到被迫做的事。所以“自由”这个东西要有度。


你说的这个自由不是我说的自由。不一回事。

发表于 2008-9-19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renez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renez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游这事也老发生在我身上。那时候走路上课甚至考试都能神游啊!奇怪的是边神游还边能做题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