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gracew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racew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racewq 于 2017-3-21 18:08 编辑
Day7 Orchha奥查古城--Agra 宿Arga
第二天一早去了奥查古城。奥查是拉杰普特土邦的旧称,1500年左右创立。在1531年至1783年间,奥查是本德拉.拉其普特王国(BundelaRajput)的首府。
奥查,是一个在印度全国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中央邦的一个小城镇,位于Betwa河的岸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镇,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诸多中世纪的寺庙和宫殿。它代表着远远领先于当时印度其他城市的建筑艺术。从我们的酒店穿过一条狭窄弯曲的土路,走过小摊铺夹道的土路,上一座大石桥,前面就是奥查古堡。桥上有几个“苦行僧”,脸上涂着红黄的染料,等着人们拍照,然后他再走过来,索要小费。桥下的大河叫“贝德瓦河”。
相比前一天精致的性庙群,奥查古城雄壮有余,细致不足。晶晶小姐也许会喜欢粗旷一些的,我还是更欣赏精细的。
城堡边有一个清真寺,给需要的人发食品,每人可以领5个馕和一勺咖喱。很多人安静的排队,没有拥挤,没有争吵。
神龛里供了一瓶芬达,这是儿子非要拍的,这是他认为最好玩的,很多朋友问我怎么跟儿子的解释真经的姿势,其实不用担心,第一他没那么高,看不清,第二小孩子对这种人文景观丝毫没兴趣
下午1点的火车从占西开往Agra.行程应该只有3小时不到, 结果火车晚点1个半小时到,开得也慢,最后到Agra的时候天都黑了,本来还打算如果准点到还可以先看看Agra Fort. 该死的印度火车!
晚上在住在Agra泰姬陵边上的酒店,就是为了第二天一早可以看泰姬陵的日出。到了酒店反正已经无事可做,就叫司机找个中餐馆好好补一顿。找到了一家颇有气势的中餐馆, 外面写着大大的中文字“祥园“, 进去一看服务生都是印度人,忐忑不安的问了一句:‘厨子是中国人吗?’。回答:‘是尼泊尔人,在中国呆过’。 好吧,也没什么选择了。吃了在印度唯一的一顿羊肉,味道不错。
印度的酒店普遍条件较差,最基本的卫生很多地方也不能保证,但价格很便宜,我们这次在印度只有2个酒店还比较满意。我会在后面提到, 其他的就不说了,唉。。。
Day8 Agra泰姬陵--Agra Fort--Jarpur斋普尔, 宿斋普尔
今天的景点时印度之行的重中之重--泰姬陵!据说一天之中看泰姬陵的最佳时间就是清晨日出时或者傍晚日落时。太阳的光辉会把泰姬陵染成粉红色的。看了天气预报早上6:30左右日出,所以要赶在6:30之前到达。
伟大的印度人民的incredible的智商再一次辉煌的显露, 泰姬陵的售票处和大门门口的检票处距离超过1公里,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赶到门口排了很久的队发现售票处远在天边。我们之前看了攻略知道2者是分开的,但由于途中没有任何显著的标识告知哪个方向是售票处,哪个方向是检票口,我们也走了一段弯路,还好后来觉得不对兵分2路, 一路去排队,一路去买票。泰姬陵的票价也显示出它的高贵,1000卢比/人。 顺便说一句,在售票处和检票口的路上有很多人力车,我们为了赶时间,也只好做了, 50卢比。我觉得这2个地方分开这么远就是为了创造这么多就业机会的。
在排队安检过后终于进了大门,天已经亮了。非常不好的事今天是阴天, 没有太阳,早上又挺冷的,但,这一切比起泰姬陵的美,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泰姬陵,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永恒的泪珠,世界上最美最震撼的陵墓,每个来印度的人必去的地方,人们歌颂泰姬陵,无非是歌颂皇帝沙贾汗和皇后芭奴的爱情,但我却觉得恰恰是泰姬陵的壮丽精美而成全了这段传奇爱情,如果泰姬陵没有这么精美绝伦,那么后世对着皇族的爱情,也就没有那般歌颂了。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皇帝沙贾汗为爱妃泰姬·玛哈尔所造的陵墓。玛哈尔嫁给沙贾汗的20多年里,两人形影不离,当1622年她38岁时生第14个孩子难产死去时,皇帝悲痛欲绝。她的最后愿望就是长眠在一座美丽的陵墓中,于是沙贾汗亲自设计,动用了几万工人,耗费巨资,花了22年时间建成泰姬陵。沙贾汗本想在河对岸为自己建造一座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并在两者之间建一座黑白相间的桥,但他的儿子发动政变夺取了王位,并把他囚禁在阿格拉堡。沙贾汗的余生就在阿格拉堡中度过,透过一扇小窗日夜遥望着泰姬陵。 凡是见过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洁白晶莹、玲珑剔透的身影所倾倒。这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宫殿式陵园,是一件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古代经典作品,泰戈尔曾赞美道:泰姬陵是“时间面颊上的一滴泪”。在世人眼中,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宏伟陵墓,正如万里长城一样,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 泰姬陵百看不厌,它仍旧能使人惊讶。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自然光线中显现出不同的特色。虽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却没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间浮动。它的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估计有2万名工匠参与了泰姬陵的建造,历时22年才完成。据说一位法国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参与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没有一位建筑师被记录肯定参与了陵墓的建造——这对这个建筑物是很适宜的,因为建造它的本意在于让人们只记住在陵墓里的人。 00 朝霞升起时分,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朱木拿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睡梦中唤醒,此时的它显得静静的。中午时分,泰姬陵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南亚一向耀眼的阳光映衬下,更出落得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傍晚,泰姬陵迎来了它一天中最妩媚的时刻,斜阳夕照下,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在月色朦胧中,泰姬陵显得格外高雅别致和皎洁迷人,犹如美人泰姬在含情沉思。据称,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朗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陵寝,在月光映照下会发出淡淡的紫色,清雅出尘,美得仿佛下凡的仙女。
登上泰姬陵的台阶必须光脚,鞋套就派上用场了,从这里开始某家心理就有压力了。之前高晓松说泰姬陵里一股臭脚丫子的味道,他在里面呆了没两分钟就冲出来了。这个确实是真的,我也就憋着气稍微的跟着人群转了一圈就奔出来狂吸新鲜空气...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里面的大理石棺是复制品,真正的在地宫里,里面不如外面好看。.
从泰姬陵出来,昨天约好的司机来接我们便赶往Agra Fort。今天是大半天,晚上要住在Jarpur。费用6000卢比。
在极富盛名的泰姬陵的映衬下,阿格拉堡显得很低调,其实这座拥有400多年的历史的建筑是强盛的莫卧儿王朝时期最精美的城堡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由红砂岩构成,又被称为“红堡”,与德里的“红堡”齐名。这座伟大的建筑由著名的阿克巴大帝开始建造,信仰伊斯兰教的他是印度历史上一位致力于宗教平等、改革社会陋习、促进印度各种文化融合的英明君主,因为在位期间印度国土空前辽阔,他也是印度千年历史上仅两位有资格被称为“皇帝”的其中一人。
阿格拉堡建筑风格壮丽大气,高达20m的城墙威武雄伟,由印度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沙石筑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宏伟霸气。这座总长2.5km的庞大建筑包含数百座如迷宫般的宫殿、大厅、高塔和清真寺、虽然大部分建筑年久失修,墙壁上的石雕和镶嵌画却依然精美。城堡内建筑物曾多达500多座。这里每天晚上还有配合音乐和灯光讲述阿格拉堡历史的声光秀,但效果一般,并不推荐。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很多可爱的小松鼠甚至野生猴子出没。走个题啊,在印度看到好多小松鼠,跟澳洲的不一样,个头小,但尾巴特别大,是灰白条纹的,非常可爱,也不怕人,联想到在最后一段的火车上居然看到的恶心de老鼠,充分体现了颜值的重要性。
Agra fort后来成了太子囚禁他父亲的古堡; 据说当年沙·贾汗(就是修泰姬陵的那个败家皇帝)就是透过这扇小窗,日夜遥望着泰姬陵。 日夜思念着远方的泰姬陵,无心理朝,演绎了远古时期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凄美爱情故事; 门票550卢比,凭当天的泰姬陵门票少收50卢比。
在印度每个著名的景点都有无数导游缠着你,非常烦,跟他说了我家人不懂英文,他就说我告诉你,你翻译给他们。从进门开始就有很多这样的人,大部分情况我们自己照着圣经lonely planet看看就可以了,该讲的景点都讲了。我们只用过一次这种导游,好处是他们确实可以带给你看一些书上没讲的地方,坏处是不停的加价,最后还要小费,还问你要用过的门票(他们肯定是能卖掉会做其他事)
从Agra fort出来,往斋普尔开的路上有一个必经之地--
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堡,又被称作“胜利之城”,爱玛,一路古堡看的太多,居然差点忘了这个, 刚才看在泰姬陵买的一本书时候才想起这个古堡。它是阿格拉的又一座世界遗产。这座宏伟广阔的古迹位于阿格拉以西约40公里处,位于阿格拉去往斋普尔的路上,城墙三面总长为6km,是阿克巴大帝的另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群体,包含数座宫殿、政府行政机关、清真寺等宗教设施,以及花园、图书馆和医院等。
虽然阿格拉市内有交通更为便利的阿格拉堡可以参观,但比起法塔赫布尔西格里,还是在规模上逊色一些,而且游人众多较为拥挤。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堡所在的古城主要入口是高达54m全亚洲最高门——胜利之门(Buland Darwaza)
这座城堡于1571年到1585年间曾短暂作为莫卧儿王朝都城,198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虽然它低调地被泰姬陵和和阿格拉红堡淹没了它的光彩,但其实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当时阿克巴大帝一直没有子嗣,他向圣人Sheikh Salim Chishti祈求。据说圣人牺牲了自己6个月大的儿子,把他的孩子的灵魂送进王后的子宫,后来阿克巴的第一位皇子出生后,阿克巴为表示感激之情,建造了这座城堡,并命名为Fatehpur Sikri,意为“胜利之城”,然后迁都于此。不过阿克巴在此定都仅14年,然后因水源问题废弃了这座城市而迁回阿格拉,而成为一座荒城。
宫殿的西南侧是一个外形壮观面积宽广的清真寺,广场中央照例是一个大水池供教徒清洗手脚,广场左侧是教徒祈祷的内殿,和德里的贾玛清真寺非常相像;穿过广场右侧的长廊,就会看到非常多的石棺,是皇宫贵族的墓地,根据老幼男女分开安葬。墓地的尽头有一个小小的隧道入口,是当年国王修建的一条直达阿格拉堡的密道,如今已被政府封锁。
广场中央非常醒目的纯白色大理石陵墓就是那位穆斯林先知Sheikh Salim Chishti之墓,如今许多人们纷纷来到此,同样寻求着先知的保佑。进入陵墓,需要用围巾或披肩包住头,或戴上入口处的简易帽子。祈福的人们会在陵墓内的窗棂上系上红线,许下他们的心愿。整座陵墓四周的落地雕花窗设计得非常巧妙,从外看不到里面,但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而且每一扇花窗是由一整块大理石雕刻出来的, 叹为观止。
从清真寺出来后,往北爬一个小小的坡,就来到了宫殿。阿克巴大帝主要有三个妻子,分别来自拉贾斯坦信奉印度教、来自土耳其信奉穆斯林教和来自果阿信奉基督教。阿克巴按照妻子不同的信仰和喜好,分别为她们建造了不同风格的寝宫,其中以印度教妻子的宫殿最大,不仅分为夏宫和冬宫,还有专门祈祷的地方。为了可以享受到地道的土耳其沐浴,阿克巴在土耳其妻子的寝宫旁建造了一个很大的土耳其式浴室,专供土耳其爱妻使用。果阿基督教的寝宫小而精致,内部刻有非常美丽的花纹。可见国王为了讨不同皇后的欢心,可算是花费了心机。
宫殿中央的大型水池是当年国王大臣欣赏歌舞表演的地方,国王自己的寝宫就在水池的后方。水池前的广场上有一块块的方格,是国王和妻子下棋的地方,棋子由仆人来扮演。宫殿的最里面是Diwan- i-Am(Hall of Public Audience)公共议事厅,阿克巴大帝就是在这接见其臣民;Diwan-i-Khas(Hall of Private Audience),私人议事厅,是阿克巴和重要官员秘密会谈的场所。
由于今天的司机故意磨蹭,不想绕路带我们去月亮水井,一会儿说没啥看头,一会儿说来不及。和他争吵了半天见我们执意要去,到最后才发力,等到了月亮水井天已经全黑了。
晚上大约8点才到jarpu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