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lengm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ngm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engmo 于 2021-7-29 14:12 编辑
Cyberpunk 发表于 2021-7-29 12: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第一个长文回帖就说了,电动车完全是全新的架构,动力系统不用说了,最主要控制系统是集中化的,所以它 ...
嗯, 你的话很长, 但是说服力就差了一点, 因为缺乏事实论据和逻辑推断. 很多"就会",但没有讲出来"就会"背后的充分必要逻辑,也没有用事实论证.
我第一个长文回帖就说了,电动车完全是全新的架构,动力系统不用说了,最主要控制系统是集中化的,所以它可以快速迭代进化。而传统燃油车是补丁摞补丁的分散结构,各个系统来自不同供应商,软件、芯片都是从属于各个子模块,而车企本身并没有能力升级和进化。就像国内大多数安卓手机厂商,只是个组装厂而已。燃油车企的真正核心竞争力在于动力系统,以及这些复杂零部件的整合调试能力。但随着燃油动力的取消,他们这些技能也就变成无用了,剩下的底盘调教、内装这些东西,毫无壁垒可言。我给你发了链接,特斯拉和奔驰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对比,估计你也没看,那就是它们在新的竞争领域的真实差距。
我没有看到全新的架构, 除了底盘上的动力部件以外 ,无论结构外形布局还是内装都是一样. 车这个东西和手机不同, 大部分的部件软件并不需要频繁迭代因为他们都非常成熟了并且关乎人命, 没有新手那么多bug. 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快速迭代这个需求??? 比如开了这么多年X5 5系我不觉得他们的自适应悬挂刹车变速箱软件逻辑需要改变, 并且我不愿意承担这些重要部件的软件改变带来的哪怕一丝的风险.[事实论据]
自动驾驶的差别, 我认为还来自于各自设计上的scope,一个是在法规框架内设计, 要能立刻量产投入市场, 一个无视法规先上再说, 慢慢再去改变法规. 这是一个是否激进的问题.[主观推测]
电子设备、电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机械结构高得多,这是常识。人们常说的机械比电子可靠,那都是主观错觉,比如觉得手动挡比自动挡可靠,无非就是手动挡结构简单,感觉上坏了好修,但这不是可靠性的定义。机械结构越少,活动部件越少,接触性摩擦越少,可靠性越高。
这个我非常不同意, 我开车十几年换了车八九辆, 去dealer修车90%是因为电子设备故障. 要么摄像头不工作, 要么黑屏, 要么雨量感应器抽风, 要么hud不显示. 机械悬挂出问题就一个, 空气悬挂漏气了. 论坛里讨论德国车问题绝大多数也是这些小毛病. [事实论据]
当车子扔掉了最昂贵最复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以及复杂的传动机构之后,价格大幅降低是必然的,现在不降,只是车企在吃先发优势的红利,也是在回收研发投入。等到电动车普及了,价格战才会真正打响。那时候,虽然依然会有高端、低端的区别,但就不是现在5万和15万的区别,而是1万和3万的区别了,虽然都是3倍的差距,但15万的东西勉强可以拿出来彰显一下身份,3万的东西还能吗?
朋友, 我请你再看一遍你自己说的话.当真的? 丰田单车利润一千多刀,奔驰宝马也就几千刀. 扔掉内燃机总成不假, 你还要加上电池系统成本也是真的.特斯拉单车利润是高也不过3000欧元吧. 还能成倍的降价? 对不起我无法理解或者你是说三十年以后的事情?.
拿例子反证最实际, 卖5万的CX5高配, 内燃机总成满打满算2万; 卖15万的X7,GLS 普卡宴, 内燃机动力总成满打满算5万. 拿掉这些, 分别还剩3万和10万, 别忘了你还要加上多出来的电池系统成本, 我在这儿就给你直接白送了忽略不计了. 都还要卖3万和10万, 你给我个理由卖1万和3万去? 10万的东西对比3万的东西, 依然有巨大分层优势.
何况你就算那满身的高强度钢板玻璃皮革塑料的成本在不断的上涨, 也不支持你1万块一辆车的愿望.非要买买个五菱吧.[逻辑反证]+ [事实论据]
最后说商业模式,电动车的电池报废后还可以用做储能,还可以回收利用,特斯拉运营储能电站,运营充电站都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利润点,包括自动驾驶的订阅费用,包括未来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的收益等等,玩法就很多了,加上直销模式、供应链整合等等优势,这些都是可以互相补贴用来打价格战的。传统车企扔掉发动机、变速箱后,可以说核心竞争力都拱手让给配件供应商了,比如博世、比如Nvidia、比如Waymo,就像电脑一样,最早品牌是属于IBM的,但随后就变成Intel Inside了,谁还会关心电脑品牌。这些车企一旦沦落为组装厂,利润率大幅下降,那就是恶性循环。
谈论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不喜欢, 空想不能做论据, 只能说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并且你有的增长点传统车企也可以有啊, 又不是只有你会造电车啊 tycan i4不是特斯拉造的呀.
至于什么电脑ibm的, 前面已经说了,汽车行业不同于电子行业, 品牌很重要. 大家谈车是谈丰田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的车怎么样,不是在谈谁的某个bosch的应急刹车配件怎么样. 并且同一样部件给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结果. ZF8速变速箱满大街都在用, 但还是BMW用起来用的最好, 其他都是弟弟.相同的东西给不同的厂商组装能玩出不一样的花. 大众,奥迪,保时捷通用部件多呢, 雷克萨斯丰田通用部件多呢. 何况, 就算是你说的电脑也有外星人也有apple这些品牌的存在都有受众, 不是每个人都跑去装机的, 广告设计影视图形行业, 你不用apple? 外星人那么多人买都是白花钱? 设计不值钱? 美感不值钱?[事实论据]
最后,我也没说传统车企都要死掉,即便手机、家电,也不是传统品牌都死掉了,只是说市场格局改变了,品牌形象也改变了,不能再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未来的格局。智能手机刚兴起的时候,索尼、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也都推出过自己的产品啊,也有很多人买啊,就像现在的电动车一样,传统品牌的光环对于大多数不懂行的消费者还是有用的,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力会越来越弱,那时候就必须靠产品说话了。如果奔驰、宝马连续推出几款失败的车型,那这个牌子该完蛋也还是会完蛋。我相信这些企业的领导人都不会像你这么乐观,你从他们的动作就能看出他们一丁点都不敢懈怠。
任何一个企业推出几款失败的产品都要受伤, 这不是传统企业特定的问题, 特斯拉也面对这样的风险. 并且就目前有的动真格的产品比如tycan i4来看, 看不到会有多失败, 产品本身和特斯拉的竞品比较一个水准甚至某些方面更好. [事实论据]
一再拿手机比汽车行业, 我也就不多说了,为什么不能比已经从事实和逻辑两个角度分析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