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墨尔本的火车 (2005-10-5) goldenapple · 清蒸石斑!!绝对跟国内吃的味道一摸一样~~ (2005-5-3) liz
· 支持老陶,支持山寨__丹麦牛角包 (2009-7-22) 江南小茶 · 时令蔬果总动员-----栗子版的罗汉上素 (2011-5-6) cheseca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ekong

[其他] 从Sora的人才团队想到的中学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9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C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C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kong 发表于 2024-2-19 09:51
对,我注意到野心这件事。可能问题会尖锐一点,缺乏野心是性格问题和更好的环境,还是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 ...

有上进心的人不少,但是想拼了命去努力往上爬有野心的人可能和环境关系更大。就是说好强的人在富裕的生活状态中,缺乏不顾一切去努力的动力,当然成绩平平,反而在一个比较贫乏的地方,会比较容易出现全力以赴的努力情况,而后看到成果。移二代大多一脸阳光灿烂的样子,哪里会拼了命去追求梦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2-19 10: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若晓溪杨 发表于 2024-2-19 09:25
在大陆教育体系中,对于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重视和培养可能比较突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 ...

上过,那是十几年前了,现在接触的年轻人,STEM各个领域是非常突出的。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24-2-19 10: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CSE 发表于 2024-2-19 09:27
有上进心的人不少,但是想拼了命去努力往上爬有野心的人可能和环境关系更大。就是说好强的人在富裕的生活 ...

看了团队华人简历,觉得这些人家庭背景也不错的。
也不至于贫乏,现在不像以前,教育资源还是得优秀才能出人才。当然基数大了,天才也多是个前提,只是澳洲很多优秀的人才未必往这个方向走。

发表于 2024-2-19 10: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知道的一些喜欢stem的二代走了,还有想回国做stem的。但是还有很多人留下,前两年疫情,还有不少孩子不喜欢美国文化和风气。都是个例说明不了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2-19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来还想回答一下楼主最后一段提出的问题,但仔细一想,我不配。。。

发表于 2024-2-19 1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4-2-19 09:36
本来还想回答一下楼主最后一段提出的问题,但仔细一想,我不配。。。

别,绝对够格,回答一下吧。我娃要选中学了,想知道家长们的思路,没有配不配,只有肯不肯:)任何思路都是欢迎的,帖子拔太高,只是寻求上限和眼球lo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2-19 10: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4-2-19 10:09
这么说的话,那就是澳洲人口比例少,真正天才少呗。中国14亿出1000个天才,这一千个少说也有八成去了美帝 ...

真的。就是澳洲人才少,全国才2000多万,不够一个上海。
中国的smart kids比澳洲的kids都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billspace + 5 你太有才了。smart people比澳洲的people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C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C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kong 发表于 2024-2-19 10:29
看了团队华人简历,觉得这些人家庭背景也不错的。
也不至于贫乏,现在不像以前,教育资源还是得优秀才能 ...

嗯,贫乏只是部分,也有的身边的人有关吧,看到差不多的人成功了,优秀人才当然也不甘落后,有强烈上进心的会脱颖而出。移二代也有成功的,只是比起移一代机率要少。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2-19 1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想了一下:周围移民一代计算机比较厉害的,孩子也出色的,没有一个子承父业的。学医的最多,知道的就5,6个。其次是商,精算。近几年开始有学法律的。

发表于 2024-2-19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补充一个反面典型,老大刚开始大学生活之后的第一门课是数学补习班,说不然以后没法学。
现在越来越多孩子不喜欢学数学,STEM也就无从谈起。

发表于 2024-2-19 1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眼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眼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黑眼圈 于 2024-2-19 11:34 编辑

前几年,移二代里STEM 厉害的,都被周围亲朋好友劝着学医了。这就是为什么。
最近几年,才看见有家长讨论学数学物理计算机什么的。就现在,你可以在教育坛数数,讨论医学的帖子多,还是讨论AI的帖子多?
家长们的见识眼界,才是根本原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2-19 11: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4-2-19 09:56
其实人口真的是重要的。人多,想法多,交流多,想的多,才不会一眼障目。澳洲人口太小了,发展也单一,世界 ...

你们都是富人,我就挺穷的……

发表于 2024-2-19 11: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24-2-19 11:22
你们都是富人,我就挺穷的……

哈哈哈,看你,说的自己都要相信了 :p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4-2-19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llspa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llspa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nweng 发表于 2024-2-19 10:23
国内能上清华的,再去美国深造的,还是有牛人的

这些人从智商上来说绝对是顶尖的人,不是一般的牛人。
澳洲华人的人口就那么点,顶点的人肯定少不少。并且澳洲华人很多都想着去学医,学律师啥的。

发表于 2024-2-19 11: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桔年 于 2024-2-20 18:21 编辑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Sora 研发主管 Tim Brooks 的经历。

除 AI 工作之外,还给国家地理拍过摄影,在百老汇演出过,得过阿卡佩拉 beatboxing 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aih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1: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Tim的微博评论有两条很有意思。

“这样的学生在衡水中学都上不了三本。“

“一般这样偏文艺的人内心都特别敏感脆弱,不一定会幸福。”

有种一阴一阳,珠联璧合的风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2-19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a1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a1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2-19 11:51
关于Tim的微博评论有两条很有意思。

“这样的学生在衡水中学都上不了三本。“

这事问微博意义不大。

这个人CMU本科, UC Berkeley PhD,工作从Meta到Google到Nvidia到OpenAI, 有足够的专业能力,走的是标准的科技精英路线。没必要过度解读业余爱好上的建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aihu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2-19 10:51
关于Tim的微博评论有两条很有意思。

“这样的学生在衡水中学都上不了三本。“

而且这种评论很大概率是fact。
不过这种judge就是另外的事情了,Tim的人生确实丰富多彩,AI行业像游戏行业,会吸收顶尖艺术类人才,才能使得算法更精准和展现更美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桔年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off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off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2-19 11:46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sora 研发主管 tim brooks 的经历。

除 ai 工作之外,还给国家地理拍过摄影,在百老汇演 ...

所以理科牛的人,也不耽误他文艺啊。这要是一般孩子不学习,玩摄影玩音乐,大部分家长要扼杀了

发表于 2024-2-19 1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面朝大海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面朝大海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娃大部分都自由长大,没被鸡,选方向都是以兴趣为主,钱不钱是其次的。因为整个社会都已经脱离温饱了,没有要高精尖,出人头地的氛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aoqiu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anya168 发表于 2024-2-19 10:58
这事问微博意义不大。

这个人CMU本科, UC Berkeley PhD,工作从Meta到Google到Nvidia到OpenAI, 有足够 ...

艺术与专业的完美结合。
人一眼看上去就是非常聪明不是靠硬学的那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2-19 12: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热爱数学和计算机的普娃很多,但智商跟不上理想。哈哈。

发表于 2024-2-19 12: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kong 发表于 2024-2-19 10:23
想到这个点,才引出后面那个问题,都去做什么了?Sora也算是顶尖创新团队了,澳洲的人口质量还是很高的, ...

澳洲顶尖人才去了学医啊。这不是很明显么。

发表于 2024-2-19 12: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kong 发表于 2024-2-19 11:59
而且这种评论很大概率是fact。
不过这种judge就是另外的事情了,Tim的人生确实丰富多彩,AI行业像游戏行 ...

对,我也这么觉得。艺术有时候和科技相辅相成。记得乔布斯大从大学辍学后去学了书法,于是有了MAC漂亮的字体。 这些大牛的辍学经历很难在华人群体或者东亚群体中找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anya168 发表于 2024-2-19 11:58
这事问微博意义不大。

这个人CMU本科, UC Berkeley PhD,工作从Meta到Google到Nvidia到OpenAI, 有足够 ...

是的,科班出身的技术人才。真佩服他,业余爱好都能达到了这么高水平。一点达芬奇的影子。

发表于 2024-2-19 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4-2-19 11:04
其实热爱数学和计算机的普娃很多,但智商跟不上理想。哈哈。

真扎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2-19 12: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桔年 于 2024-2-20 18:19 编辑
icoffee 发表于 2024-2-19 12:00
所以理科牛的人,也不耽误他文艺啊。这要是一般孩子不学习,玩摄影玩音乐,大部分家长要扼杀了  ...


玩音乐可能不会被扼杀,毕竟从小钢琴小提琴走起。摄影倒有可能不太支持,器材不便宜,还有去很偏远的地方(参考Tim拿得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奖)。得有钱有闲(另一个例子是富兰克林罗斯福)。 希望有机会看看他的自传,看看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ekong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2: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4-2-19 11:06
澳洲顶尖人才去了学医啊。这不是很明显么。

学医是澳洲的鼓励还是华人的鼓励?对STEM兴趣很深的大牛多不多?结合上面Tim的例子,海外二代们,有多少走这种路字的?
印度同事说,在印度,就是男当工程师,女的学医,成功人生。跟我们太像了。

发表于 2024-2-19 1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面朝大海3 发表于 2024-2-19 11:00
澳洲娃大部分都自由长大,没被鸡,选方向都是以兴趣为主,钱不钱是其次的。因为整个社会都已经脱离温饱了, ...

这就是上面Tim的例子给的启示,也不像被鸡出来的,也不缺钱,像是人生各方面获取了最佳的教育体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桔年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2-19 12: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ody 发表于 2024-2-19 08:27
那么澳洲学计算机的移二代有没有必要去美国呢?机会,竞争力如何?

我也关心这个,还没看见有人出来分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