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好区的Unit还是差一档次区的house? **56~60楼坑已填!5月12日 Rowville看房报告 (2007-3-17) Mylittlelover · 在Oatley-Mortdale-Penshurst-Hurstville参观挑选Childcare center全记录—5楼已装修 (2010-1-16) 薰依草
· 我们所经历的状态; 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一种心态——三系列 (2007-1-16) purpleme · AUSTRALIAN IMMUNISATION中英大全 (2011-9-25) yassi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老衲

[澳洲资讯] 澳大利亚央行通过阻止政府增加土地供应来避免房地产市场的崩溃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2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lame21 于 2010-11-22 13:43 发表
澳洲空置率,尤其大城市,其实放在全世界都是很低的。
但移民政策、以及汇率等因素,导致今年以来移民和留学人数都下降,所以对房屋的刚性需求一下子少了很多。

金融危机时靠房价拉动的GDP,最终要还回去的。 ...


确实是的,你说的这些情况对房屋需求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醒着做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4:45 发表


确实是的,你说的这些情况对房屋需求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说明的确有泡沫存在。 而且有破灭的迹象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2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nxiu 于 2010-11-22 13:48 发表



说明的确有泡沫存在。 而且有破灭的迹象


只有要买卖交易,就存在泡沫的。我觉得只能说现在有些因素能够真正影响到房屋的价格,现在断言泡沫破灭过早。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0-11-2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4:53 发表


只有要买卖交易,就存在泡沫的。我觉得只能说现在有些因素能够真正影响到房屋的价格,现在断言泡沫破灭过早。


首次购房补贴终结+加息,也是给楼市cool down的因素。 政府再度限制外国人买房,已经冲销了 澳元带来的负面因素。如果仅仅就是留学生减少和汇率因素就开始动摇楼市,说明泡沫已经很大了。毕竟一个国家楼市主要的消费者是本国居民。 留学生和海外买家仅仅是一小部分。

发表于 2010-11-22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yl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yl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房地产市场肯定是有泡沫的,只是在合理的范围里,没有到一碰即破灭的程度。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22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haelb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haelb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政府要防止这个也不难吧只要适当的放松下移民政策即可,不过这几个月是感受到了房地产的不景气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nxiu 于 2010-11-22 14:17 发表


哪些利益集团?


狭隘地讲, 手上握有多套投资房的都属利益集团.

抛开这个不谈, 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有了房子的是不希望看到房价跌的.没有房子的人中买不起房的那部分人无所谓房价涨跌. 真正想房价跌的是想买房还没买房的人, 但这部分人一旦买了房后就成了第一种人. 足迹网上是如此, 整个澳洲社会也是如此.

所以房价大跌对澳洲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并没什么好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还能托起一个国家的GDP,执政党更没有理由任由房地产市场崩盘. 微调是肯定的,但指望大跌崩盘是不现实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22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tst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tst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论断同样适用与90年代的日本,08年的美国

发表于 2010-11-22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haelbbc 于 2010-11-22 15:19 发表
政府要防止这个也不难吧只要适当的放松下移民政策即可,不过这几个月是感受到了房地产的不景气


放松移民政策,关乎到执政党的支持率,不会有政党为了保护楼市而放松移民政策的。

发表于 2010-11-22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oyueji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oyueji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大家都偏激了,房价狂涨不好,但是崩溃也不好。你以为便宜了你会买房子?你会等着更便宜的时候再买,结果后来开始反弹,你觉得便宜的时候都没买,再等等也会会再跌下来,结果没跌下来,又涨上去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美国就是例子,房价跌的时候,可能你失业了,还买房?能吃饱肚子不错了。房地产后面是一连串的产业,金融,石油,钢铁,煤炭,电力,运输,家电,零售,家具,装修等等。房地产暴跌,会带来这么多行业的萧条,反过来,这些行业的工人收入减少,消费自然减少,导致食品,旅游,娱乐等行业也萧条,然后重复。所以很可怕。所以呀,维稳最重要。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5: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omer 于 2010-11-22 15:21 发表


狭隘地讲, 手上握有多套投资房的都属利益集团.

抛开这个不谈, 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有了房子的是不希望看到房价跌的.没有房子的人中买不起房的那部分人无所谓房价涨跌. 真正想房价跌的是想买房还没买房的人, 但这部 ...

“房价大跌对澳洲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并没什么好处”这种怪论就是来自神奇国度的利益集团用来恐吓老百姓的论调之一。

日本香港美国都发生过房价大跌,也没见过人家有什么坏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oyuejiao 于 2010-11-22 15:38 发表
其实大家都偏激了,房价狂涨不好,但是崩溃也不好。你以为便宜了你会买房子?你会等着更便宜的时候再买,结果后来开始反弹,你觉得便宜的时候都没买,再等等也会会再跌下来,结果没跌下来,又涨上去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美国就是例 ...


你说的没错。但是维稳不容易,利率调升,增加土地供应,都是一些手段。 这些手段都是在泡沫出现后,相关部门的措施。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维稳----狂涨还是崩溃后维稳?

商品有升有跌是经济规律,让经济规律起作用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否则迟早会受经济规律的惩罚。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Echo2006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2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s 于 2010-11-22 15:46 发表
维稳----狂涨还是崩溃后维稳?

商品有升有跌是经济规律,让经济规律起作用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否则迟早会受经济规律的惩罚。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完全自由经济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区别。但是 遇到非常时刻,不管大政府小政府都会用政策干预,因为要迎合选民预期。恰当的干预也是有好处的。一战后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多亏罗斯福政府的干预。 当然,主导经济走向的,还是其自身的周期因素。 澳洲经济就靠繁荣的矿业和移民的增加推动。这是澳洲经济的特色。

发表于 2010-11-22 16: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s 于 2010-11-22 15:46 发表
维稳----狂涨还是崩溃后维稳?

商品有升有跌是经济规律,让经济规律起作用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否则迟早会受经济规律的惩罚。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呵呵, 你这个论调同样不新鲜, 翻翻论坛的老贴, 多军和空军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还是那句话, 屁股决定脑袋, 现在的空军就是未来的多军.

真的那一天到来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omer 于 2010-11-22 16:07 发表


呵呵, 你这个论调同样不新鲜, 翻翻论坛的老贴, 多军和空军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还是那句话, 屁股决定脑袋, 现在的空军就是未来的多军.

真的那一天到来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

就让空军都变成多军坐等新军抬轿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nxiu 于 2010-11-22 15:58 发表


完全自由经济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只有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区别。但是 遇到非常时刻,不管大政府小政府都会用政策干预,因为要迎合选民预期。恰当的干预也是有好处的。一战后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多亏罗斯福政府的干预。 当然, ...

就看谁倒霉,为那些吹泡的行政手段卖单。

发表于 2010-11-22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n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n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omer 于 2010-11-22 16:07 发表


呵呵, 你这个论调同样不新鲜, 翻翻论坛的老贴, 多军和空军的战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还是那句话, 屁股决定脑袋, 现在的空军就是未来的多军.

真的那一天到来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


的确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轻易相信‘专家’的话,专家唱多,说不定就是手里不少房子要出货。

发表于 2010-11-22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A管得挺多。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2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anxiu 于 2010-11-22 15:20 发表


的确是这个道理。所以不能轻易相信‘专家’的话,专家唱多,说不定就是手里不少房子要出货。


那如果“专家”唱空,说不定就是想要入货?专家之说本就是飘渺的,重点是对于当前的市场有自己的主见。

我觉得现在从执政党来说,最希望的应该是房价维稳,事实上一个稳定的房屋市场是最有好处的,就像40楼说的,它可以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华人普遍喜欢有买房的文化,也是投资房的主力军,稳定的房市对同胞来讲应该是最好的,如果真的出现房市雪崩,首先受到冲击的也是这群人。
醒着做梦

发表于 2010-11-22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6:28 发表

我觉得现在从执政党来说,最希望的应该是房价维稳,事实上一个稳定的房屋市场是最有好处的,就像40楼说的,它可以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有一点没想通,澳洲又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也没有大批旧屋拆掉盖高层,就是原有的楼炒来炒去,如何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资金都在房产和银行里转来转去,抑制消费需求倒是真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0-11-22 16: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猎梦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猎梦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0-11-22 15:36 发表


有一点没想通,澳洲又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也没有大批旧屋拆掉盖高层,就是原有的楼炒来炒去,如何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资金都在房产和银行里转来转去,抑制消费需求倒是真的. ...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个人的一点看法:

比如最常见的房屋买卖吧,首先会通过房屋中介交易、律师,然后正常的话搬进去前会请人做清洁、进行一些装修、购买一些家具,搬家时要请搬家公司,而在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到汽油消费等等。

就上面这些例子,已经涉及到为不少行业创造利润了,而如果说是买旧屋推倒重建的话则涉及到的行业就更多了。

[ 本帖最后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5:44 编辑 ]
醒着做梦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0-11-22 16:36 发表


有一点没想通,澳洲又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也没有大批旧屋拆掉盖高层,就是原有的楼炒来炒去,如何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资金都在房产和银行里转来转去,抑制消费需求倒是真的. ...

请多了几个吹水中介,多打几次催买家加价的电话,所以还是带动了骗子行业,教育行业和通讯行业。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11-22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0-11-22 16:36 发表

有一点没想通,澳洲又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也没有大批旧屋拆掉盖高层,就是原有的楼炒来炒去,如何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资金都在房产和银行里转来转去,抑制消费需求倒是真的. ...

澳洲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si71

http://www.theage.com.au/busines ... 20101121-182kb.html


:si17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岁 月 如 歌

欢迎到我的博客澳洲新闻小屋坐坐

发表于 2010-11-22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自游自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自游自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楼花还是不少的

发表于 2010-11-22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Echo2006 于 2010-11-22 16:42 发表

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个人的一点看法:

比如最常见的房屋买卖吧,首先会通过房屋中介交易、律师,然后正常的话搬进去前会请人做清洁、进行一些装修、购买一些家具,搬家时要请搬家公司,而在运输过程中会涉及到汽油消 ...


哦,明白了,就是折腾出来的费用.

在我的理解中,生产主要指的是初级产品的产出,再加工,以及高新科技的发展.
澳洲么,主要也就是卖卖矿产,卖卖羊毛,卖卖蓝印户口,卖卖风光.
房产怎么看来也只是个内循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11-22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villa 于 2010-11-22 16:43 发表

澳洲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si71

http://www.theage.com.au/busines ... 20101121-182kb.html
:si170


Sorry,我主要是跟大兴土木的天朝比较,天朝的房地产倒是真正的支柱产业.

发表于 2010-11-22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新房开工率
房屋贷款变化情况
这些一直都是重要的国家经济指标
房地产在很多国家都是很重要的产业

新地的审批,开发一直都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jimqiu + 3 原谅俺的无知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11-22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bournei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bournei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0-11-22 16:36 发表
有一点没想通,澳洲又没有地皮放出来盖新楼,也没有大批旧屋拆掉盖高层,就是原有的楼炒来炒去,如何带动一连串的产业?
资金都在房产和银行里转来转去,抑制消费需求倒是真的.


新房的带动肯定比旧房带动的多得多,所以政府在补贴新房的时候要比旧房多得多;

另外,地皮还是有房出来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周边地区,中心城区的地皮主要靠开发商的背景。
2016, There is a lot to look forward to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0-11-22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0-11-22 16:53 发表


哦,明白了,就是折腾出来的费用.

在我的理解中,生产主要指的是初级产品的产出,再加工,以及高新科技的发展.
澳洲么,主要也就是卖卖矿产,卖卖羊毛,卖卖蓝印户口,卖卖风光.
房产怎么看来也只是个内循环. ...

不折腾,那能混水摸鱼,才不管能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无论中介,律师,政府都希望你们买卖房子就好想买菜每周来一次,看看那位下周可能要下台的维省省长警告反对党(大意):如果减少印花税,医院就要关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