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十年磨一剑,名成天下知 - 我看功夫 (2005-1-30) noin · 全文完!(再次更新)第六部分结束-一个apartment的小房主跟建筑商打官司的经历 (2015-7-31) 真是个无聊的人
· 参加活动 佳能220试镜 小兄妹 (2013-8-2) cisco · 看中医遭非礼 257楼更新投诉结果 (2010-10-10) leilei82101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bats

[NSW] 大新闻:精英考试名额20%会给弱势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9 17: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育厅长的任期可否让出20%给弱视群体的人士出任呢?州长可否让出两个月任期让我过过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7: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kc_zhang 于 2022-7-19 16:40 编辑
SleepyCat 发表于 2022-7-19 15:50
我没觉得华人是通过精英中学逆袭了。没有精英,这些孩子放普通中学里也不会是学渣。 ...


照你这么说,悉尼完全没必要建立这么多所精英中学啊,可以跟墨尔本学在东南西北各建四所精英,大家爱考不考,对大部分人,追求教育质量的咬牙去自费私校(或者去拼少的可怜的奖学金名额。悉尼私校奖学金之所以比墨尔本给的名额多不少,精英中学功不可没,私校为了不被精英中学碾压也愿意花血本大量给奖学金抢优秀学生,在悉尼成绩好的孩子很幸福,既可以拿到奖学金,又能选择去top精英,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学校,读得不满意还可以半路考出来插班),要么就花钱买在学区好一点的普高,总之都要花钱,私校要钱学区房也要钱。当然相比现在大家都去补习,补习费用还是低很多。考上精英还要每天背着大书包全市换火车,费时费力。

发表于 2022-7-19 17: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19 14:54
那政府明知道弱势群体没有那么高的比例,为啥改革一上来就一刀切划了那么高的比例?就不能循序渐进,先从 ...

我觉得教育局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很明显就是数据显示就是有20%的人等着。
或者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目标,填进去20%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人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7: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5:19
所以你是支持这种政策,还是支持阶层固化。

当然不赞成阶级固化。现在悉尼的精英中学制度暂且不算一个完美的方案,但是起码对打破阶级固化有帮助,除非有一个更好的方案替代,否则沿用现在的精英中学制度可能更好。就像中国的高考,被人诟病了几十年,最后发现这套凭分数考试的选拔体系还是最好的,任何现有的替代政策改革方案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公平。

发表于 2022-7-19 1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19 16:30
照你这么说,悉尼完全没必要建立这么多所精英中学啊,可以跟墨尔本学在偏远地区建四所精英,大家爱考不考 ...

完全同意。新州的所谓精英制度并没有实现初衷。我赞成取消,鸡娃水平立即下降,新州孩子会有个更正常的童年。要竞争可以到中学再搞(反正一直都有竞争)。

发表于 2022-7-19 17: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6:31
我觉得教育局不会干这么傻的事情,很明显就是数据显示就是有20%的人等着。
或者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目标, ...

如果是教育局经过调查,真的有20%弱势群体的孩子每年考试都落后正常家庭孩子们10%分数,那真的精准,我没意见。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7: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需要为了替弱势学生说话而以极端成功的个例来为很差的普通中学开脱。 我也举个个例,有位从我们这学校毕业的学生去唸我们这边的中学 (这个中学,大部份的家长都会避开), 小孩被霸凌无法就学, 是小学校长帮忙出面协调转到别区中学, 能在校风差的中学生存,除了本身能力也有运气, 有人能生存下来,也有人从此因为这样的生活郁郁寡欢。悉尼的中学差异性很大, 不需要为所有的一般公校开脱。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boysp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19 17: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19 16:37
如果是教育局经过调查,真的有20%弱势群体的孩子每年考试都落后正常家庭孩子们10%分数,那真的精准,我没 ...

以我对澳洲人的了解,不可能没有数据支持就说一个这么准确的数字。基本上这4类人加起来是接近这个数字的。当然看今年的招生情况,也许不够明年就会加,太多说不定就会减少。教育局肯定比我们掌握更多信息,我不相信一群人在一起从18年讨论到今天会一拍脑袋想个政策出来。只是今年是最适合的时机,选举不利,留学生产业减少,国内钱流不进来,刚好拿华人开刀。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7: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6Sydney 发表于 2022-7-19 16:39
不需要为了替弱势学生说话而以极端成功的个例来为很差的普通中学开脱。 我也举个个例,有位从我们这学校毕 ...

人家有私校做后路,你就别和人家纠结了。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人家非要反过来说,你能怎么办。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发表于 2022-7-19 18: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ruka82 发表于 2022-7-19 16:57
人家有私校做后路,你就别和人家纠结了。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人家非要反过来说,你能怎么办。 ...

我们申请到了隔壁区的普通中学(也是华人看不上眼的学校,胜在这几年校风纯朴),和教会学校当备案,所以我没有其他家长焦虑。 如果我没有这些备案,我也会很焦虑。 新政策的立意是良善的,但好或不好还是需要时间去证明, 但真的不需要为这政策说话,硬帮普通中学开脱,这样并不会让人信服。
我选的三间 selective 都是以距离和交通为原则, 某些牛娃家长可能连保底都看不上, 想靠精英逆袭的一定有,但我们选择去考精英就只是贪环境单纯,我相信和我差不多想法的家长也不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kurai_dai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19 1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leepy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leepy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leepyCat 于 2022-7-19 17:30 编辑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19 16:30
照你这么说,悉尼完全没必要建立这么多所精英中学啊,可以跟墨尔本学在东南西北各建四所精英,大家爱考不 ...


我确实觉得新州的精英制度没必要。除了造成小孩子小学时候的内卷,完全没意义。墨尔本的孩子考大学比新州难么?墨尔本的高中毕业生水平比新州差么?
这个制度除了让悉尼的孩子失去了小学6年,不知道得到了什么。
没有精英,这些孩子在普通中学,10年级开始补一下高考,发奋一下,我觉得也不会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dianfang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8: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呀,名额数据清清楚楚的摆在眼前的。
事实上就是只有四分之一不到的华人孩子读精英嘛!
就只有4000个名额啊!

所以闹的也就是这少数华人家长。
四分之三的华人还是乖乖的找个片区中学或者报私校。

大家要以数据为依据嘛!
现在闹的就是少数人,
大多数华人家长都跟4000个名额没关系的。

所以你们看看就是华人家长内部都有很多要求取消精英的呼声,
就是因为大多数华人孩子根本就跟这4000个没关系。

少数派叫得声音大,
可是终归只是少数派,只占四分之一的票数。

发表于 2022-7-19 18: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7-19 16:37
如果是教育局经过调查,真的有20%弱势群体的孩子每年考试都落后正常家庭孩子们10%分数,那真的精准,我没 ...

还真有数据disadvantaged students 与advantaged students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差2.5年的gap。 这个gap是可以通过教育弥补的,但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差距累计,他们能更加边缘化。种族也是disadvantage 的一方面,虽然新闻没有详细解释,但是对于学校里有详细解释的。看看你们孩子的report上有没有EAL/D学生的说明。说句不爱听的,我们自己的孩子入学就比本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帮助,我们这个民族很能吃苦,所以我们把资源分给了我们的孩子。

发表于 2022-7-19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还是觉得这个是一个好政策,看你怎么看。 澳洲强调的是终身学习,并不是说你上了精英或者私校就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我在实际生活中看到了许多老外通过其他途径成为医生,为什么我们就要卷成这样,为什么就觉得我们自己的孩子找不到他们人生目标,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push。
很多年前,看到许多朋友晒私校,晒精英,还有一些朋友干脆早早躺平,今年大学入学,私校,精英,普通中学一家亲,大家悉尼大学同一个专业。我当时在想哪个更是孩子想要的童年。但是不可否认,去精英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羡慕,另外去私校的妈妈被贴上富裕的标签。个人的一点小思考, 不喜勿喷,人怂胆小。

发表于 2022-7-19 1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7:39
还真有数据disadvantaged students 与advantaged students 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差2.5年的gap。 这个gap是 ...

除了黑民出生的移民家长,大家都是靠专业移民或者来这里读大学留下来的。

能从事专业工作或者有高等学历的父母自认为Disadvantaged family这也太夸张了。

发表于 2022-7-19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2-7-19 15:20
如果是这样,精英中学只会更低吧。

精英中学实际上去年数据表明,属于富裕的那边。因为教育也是投资,需要家庭的投资。好像去年有新闻的,说精英的孩子家庭收入属于高收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7:55
精英中学实际上去年数据表明,属于富裕的那边。因为教育也是投资,需要家庭的投资。好像去年有新闻的,说 ...

是的,据我所知,精英是悉尼很多中产的选择。

比较富裕的家庭会报名私校然后裸考精英。还有就是鸡娃必须考上精英的。

发表于 2022-7-19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o-summer 于 2022-7-19 18:08 编辑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22-7-19 17:53
除了黑民出生的移民家长,大家都是靠专业移民或者来这里读大学留下来的。

能从事专业工作或者有高等学历 ...


从民族上来讲是属于弱势,我们的culture 也是弱势,又不是我认定的。
在国内我同学家里富的留油,人家少数民族也给加分,又没有因为家庭富裕就不给加分。
所以我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个弱势群体权重比怎么分配。是民族呢,还是SES, social economic status。

发表于 2022-7-19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22-7-19 18:00
是的,据我所知,精英是悉尼很多中产的选择。

比较富裕的家庭会报名私校然后裸考精英。还有就是鸡娃必须 ...

私校也补习的,我喜欢私校的一点是教了钱以后,12年纪可以晚自修到8点。
我喜欢公校的一点不花钱,性价比高,享受与私校一样的curriculum,还有额外的12年纪实践课。
以前澳洲只有私校有高中的,澳洲教育现在打破了这点,可以让每个人有书读。
请勿喷公校私校,都是个人选择。
我有个朋友自认上流社会,无法接受与普通人家孩子一起教育,所以就送私校了。
但是这只是个别例子。

发表于 2022-7-19 1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na-go 于 2022-7-19 18:22 编辑

随便挑了几个学校看看icsea那个分。

第一名,Sydney grammar
第二名,James ruse
第三名,abb

这三个是1200+ 的 遥遥领先

1150-1200的,那就太多太多了,各类私校和很多公校,顶私也好,好区公校也好 这个分数其实差别不大的。

比如说,shore和neutral bay public 几乎差不多的

Pymble lady和pymble public 几乎差不多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boysp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19 19: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7:50
我还是觉得这个是一个好政策,看你怎么看。 澳洲强调的是终身学习,并不是说你上了精英或者私校就能取得人 ...

我身边有很多正能量例子。分享一个顺手的: 小女孩我看着长大的,典型学渣,为此父母送去教会学校,结果被严重欺凌,科科挂彩。后转回普通中学也没有补习过(家里兄弟姐妹太多,没余钱)。上年入读悉尼大学心理学。15岁开始假期打工,现在已经做到时尚品牌的副店长了,才大二。这样的孩子未来毕业从事专业工作,我觉得不会差。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yo-summer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1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6Sydn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6Sydn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8:00
从民族上来讲是属于弱势,我们的culture 也是弱势,又不是我认定的。
在国内我同学家里富的留油,人家少 ...

分四類

1.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2. Aboriginal,
3.students with a disability and
4. students from rural and remote areas.

发表于 2022-7-19 1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tor_gao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tor_gao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ctor_gaozhan 于 2022-7-19 18:57 编辑

刷楼看到很多支持这次改变的理由,个人认为,规则就是规则,比赛结束后就是不能动了。

没有一种选拔是完美的。改革的必要性,大家可以深入讨论。但是,既然建立了选拔的平台,教育部的操作,应该保持在现有的规则下,公平和民主,这是对所有这届考生的尊重。

今年精英中学的比赛已经结束,成绩即将公布。那么,这个录取规则就不允许被修改;否则,就是对本次所有的考生最大的不尊重,注意:是“所有”的考生,无论他哪个群体,不管弱势不弱势。因为大家填写志愿的策略都会因为这种规则的改变而变化。但现在临时改规则,明显会偏离考生当初报考志愿的想法。

至于修改规则的目的性,合理性,可行性,各种阴谋假设论,各种美好的期望,和这种猴急的、吃相难看的、近似于作弊的改革实施,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些觉得改不改不重要的,不差分的,等等诸如此类,面对这种无赖的操作,表示出各种麻木。相信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总有一次,也会让你们命中于某受害者人群的震中,希望依然保持住这种随遇而安的佛系心境。

从来没有一种比赛或者考试(哪怕规则有不足之处),是在比赛结束之后,公布成绩之前,突然大改规则的,而且还把透明的成绩给模糊化——哪怕再美好的包装理由,都是在耍流氓。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 收起 理由
佘太君122 + 2 我很赞同
happen2see + 3 我很赞同
哈呼呼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19 1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怎么办嘛?
总共就是4000个名额,
这还包括了华人不去的二三流精英和远区精英呢。
所以算下来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华人孩子去读精英。
那超过四分之三的华人孩子反正都是去读片区公校和私校的,
所以哪怕砍50%的精英名额,
也和大多数华人没有关系。

这个就是客观的事实。
4000个名额再去掉华人不去的二三流精英和远区精英,
只剩2000个名额了。
和大多数华人有啥关系呢?

发表于 2022-7-19 19: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tor_gaozhan 发表于 2022-7-19 18:36
刷楼看到很多支持这次改变的理由,个人认为,规则就是规则,比赛结束后就是不能动了。

没有一种选拔是完美 ...

同意,即使要改革,也要提前说明,不能马后炮

发表于 2022-7-19 2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ymyyoy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ymyyoy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2-7-19 18:15
我身边有很多正能量例子。分享一个顺手的: 小女孩我看着长大的,典型学渣,为此父母送去教会学校,结果 ...

送去教会学校被欺凌啊,我还以为教会学校普遍比较友善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7-19 2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ymyyoyo 发表于 2022-7-19 19:03
送去教会学校被欺凌啊,我还以为教会学校普遍比较友善呢

据说是白人比较多的学校,肤色歧视。当时孩子情况很糟糕,转回公立之后慢慢好起来。后来她考上悉尼大学还是挺让我意外的。

发表于 2022-7-19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ctor_gaozhan 发表于 2022-7-19 18:36
刷楼看到很多支持这次改变的理由,个人认为,规则就是规则,比赛结束后就是不能动了。

没有一种选拔是完美 ...

作为弱势群体的我们没有规则制定的权力。
哪怕在祖国,我们也不是规则的制定者。
我觉得要想想怎么样让更多人听到我们这个群体的声音才是正经事

发表于 2022-7-19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summ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summ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6Sydney 发表于 2022-7-19 18:35
分四類

1.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新闻只有大概,我个人是认为有更多详细政策出来的,不好意思说一下,我也是disadvantage的受惠者,心存感激。如果不在澳洲,我的生活根本不敢想象。

不过哪怕只有这四个不用担心。
比如这土著,摆烂成功的典型。我就不被洗脑,我就要做我自己。他们至今不认同西方这套,说白了老子不吃这套。他们参与竞争的可能性很少。
残疾,看什么残疾,如果残疾孩子行为有问题,再聪明,可能也通不过。这个行为问题是有暴力倾,或者自残等。如果肢体残障的孩子,能低十分入取我服。怎么看也没有父母为了学校,把孩子搞残疾吧。
边缘地区,我不相信他们为了孩子能翻山越岭送来JR吧。但是有人说搬家,我相信会有更多详细规则出来,政策制定者不是傻子。举例说明,澳洲新冠政策,当年多少人骂娘的,跑回国的。
低收入的孩子。我相信低收入这块文章最大,大家可以举例很多人吃福利什么,但是我们只能责备这个体系不完美,但是责备完了,我们能干什么。话说白了,我们本身也是人家手下讨生活,依赖他们的规则而活。另外,想说的是,吃福利的毕竟是少数,绝大数低收入群体还是实际受惠的,我们不应该一些少数人做不好的事,而不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吧

最后,我们再论坛吵翻天也没什么用,希望兄弟姐妹们天天开心,吵吵有益,我们需要更多的声音在主流社会发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ing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7-19 2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7-19 21:02 编辑
yo-summer 发表于 2022-7-19 14:50
你不能把这个归罪在不努力工作。我最好的朋友,白人,单亲,父亲未知,她妈因为没什么学历,一直做低收入 ...


你在我的言论上做了错误的推论,我的意思请不要过度解读,努力当然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努力只是重要条件之一。

特殊例子比比皆是,很多人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普通人不靠自己拼搏过更好的生活,难道靠天上砸馅饼么?

而且你举得例子也很有意思,你的这位朋友成功靠得仅仅是智商和人品么?或你说的行为够好?她的成功难道不需要她比别人多点努力付出的么?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