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来谈谈爱情(二) (2008-4-4) casussing · Prime Picks(2)-- Misery (by Stephen King) (2008-7-25) 孔武
· 我与黑头做斗争的心得体会 (2005-1-12) 蜻蜓 · ¡Viva España! (2009-4-6) joaqu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stina

图片对比中国改革开放40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9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eswu2000 发表于 2018-12-19 13:13
ID们怎么都会觉得中国又输了……

这是足迹的基本矛盾.有些人没有赶上中国发展红利...在澳洲又没有发展资源...所以心理特别苦...
这要原话说出去..就好比承认自己当年是傻子...只有不停的说中国的坏处,

追求更好生活无可厚非...但是转身就说翻嘴说前一国家是非....这有点  像某一种动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haron0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司机 发表于 2018-12-19 14:24
别认真,他们没在那个年代生活过。到现在所有当年要凭票供应都是我的最爱,鱼虾当年有钱可以买到的我一直 ...

煤球也是你的最爱?

发表于 2018-12-19 17: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v 发表于 2018-12-19 14:49
我国 世界第二强了,海外华人 也很强大了吧  

这样 白澳 应该 闻 澳国华人 丧胆 而消失了吧, 很强大 澳国华人 应该 在落后文明边缘的 澳国 可以当 一等公民 高高在上 了


你就是冲着这个自愿出来锻炼的吧?

发表于 2018-12-19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zds 发表于 2018-12-19 17:19
你就是冲着这个自愿出来锻炼的吧?

响应 我党 号召 到 最艰苦的地方去 锻炼

而 澳国 是 落后的文明边缘 ,应该 比 先进的我国 艰苦,是 锻炼成长 的好地方

发表于 2018-12-19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123456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123456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乱用空格,是个不符合中文习惯的坏毛病,一定要改正。不然会影响到和别人交流的

发表于 2018-12-19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s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s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乾坤离析 发表于 2018-12-19 12:51
一群四十年前还是精原细胞或者卵泡的人,在这里大谈回到四十年前多好?我看了我父亲80年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 ...

这是正常现象
你看占中那些说宁做英国狗,不做中国人的,基本上都是回归前都没出生或者没断奶的
不要说40年,30年前我家乡连自来水都没有,厕所是农村那种厕所里面的后边是一个粪山的那种,更别说下大雨瓦顶漏水,厨房水淹了
那些说要回去以前的现在回国应该对环境没什么好吐槽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18: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司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司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zds 发表于 2018-12-19 17:15
煤球也是你的最爱?

家里一直有暖气,很小家里就用煤气罐了,对煤球没有概念。另外北京用蜂窝煤。蜂窝煤要票吗?
加分怎么加?加满啊!分用完了?加金币啊!没金币?买啊!

发表于 2018-12-19 18: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qiangq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qiangq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llwong999 发表于 2018-12-19 15:52
最近李中堂很是活跃,在新加坡的脱稿演讲,那叫一个神采飞扬。习老大最近几次露面,都显得萎靡不振。 ...

不是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8-12-19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看日本,再看看中国,由衷感叹质素的差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bluesky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9 1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78年春8亿公社社员有1/3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_历史频道_凤凰网

不过,在北京城里,也会有例外。冬季寒冷干燥,万物不生,所以,家家户户都不会忘记漫漫冬季里的菜蔬。每年11月的第一周里,大街小巷便为大白菜所占据,城里百万人家,每一家至少会有一人走到街上,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每一家也至少会有一辆车子推到街上,或三轮平板车或两轮自行车或独轮手推车。大白菜每一公斤不过两分钱,一个四口之家花上四元钱买回小山似的一堆,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挖一个深坑存放在里面,或是用一些旧棉絮包起来,放在屋檐下面朝着太阳的地方,就可以吃上整整一个冬天。那些天里,白菜把整个北京城覆盖起来,车流与人流环绕其间,场面至为壮观。只不过,这样的购买浪潮每年只有一次,而且是为了以更加节俭的方式度过严冬。

其实,依照那个时候政府计划供应的食品数量,普通人家已经没有可能再节俭了。在城里,粮食从婴儿出生开始定量,每月三公斤,以后婴儿渐渐长成,定量亦渐渐增加,一般成人的粮食定量,最高限为每月十五公斤,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和军人,则可以吃到二十二点五公斤。在不了解中国的西方人看来,这些粮食大约不会太少。可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粮食为主,其他食物在他们只是一种极为有限的享受。其数量之少,不要说外国人,就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也难以想象。每人每月可以买二百五十克猪肉、四个鸡蛋、半小瓶豆油、一百克白糖、两块豆腐和五十克绿豆粉丝。把这些东西做成普通人家饭桌上的食物,再仿效政府的配给政策,来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天,则每个人可以吃到一个猪肉饺子或者一个直径不超过一厘米的猪肉丸子、一小口鸡蛋羹或者半小口炒鸡蛋、一勺豆腐、十根粉丝。除此之外,孩子可以按照规定喝到半磅牛奶,孕妇可以拿着一张特别的证明去买一公斤红糖,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可以买到半公斤牛肉或者半公斤羊肉。

八亿农民在五万个人民公社里轰轰烈烈地干了二十年,所能提供给城里人的食物,大体就是这些。不过,就算这些东西少得可怜,也还是乡下人向往的生活,天知道,那一年乡下的境况更惨。

弥漫于全中国的旱象,一直持续到1978年春天,竟无一丝缓解的迹象。我们的国家乃是建立在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之上,气候非旱即涝,其旱涝的转换,大致十余年为一周期。这一年就正是处在干旱的时节。北方无雨,河水断流者十有其九,南方本为多雨地区,这时候的库湖塘堰也纷纷干涸。湘鄂两省守着一条浩浩长江,向有千湖水乡之说,昔日由于水位之高已经超过地面,所以当地有着“水在房上行,车在河下过”的民谣。可是到了这一年春天,八百里洞庭湖水位,为二千年历史记载中的最低一点。汉水两岸一千四百七十台巨大的抽水机不分昼夜全力提水,仍无力缓解旱情。这一年农业的减产已成定局。依据各地官员的报告,粮食减产三十五亿公斤,棉花减产十三万担。仅从数量上看,仍为正常幅度之内。可是实际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政府用赈粮的办法来接济饥民,将各地余粮调往缺粮的地方,仍不足为济,所以只好打开国库,把原本准备用于战争的存粮也拿去放赈。世人皆知,准备打仗是共产党自六十年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战略,毛泽东生前曾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名言,周恩来逝去之前的最后一次手书,也就是写了这一句话。以领导人的这种心情来看,非到迫不得已,绝不至动用备战之储存。现在这样一来,就放出去一百亿公斤。当日中国农村八亿零三百二十万公社社员中,有三分之二的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初期,有三分之一则连三十年代也不如。

平均计,每一个人在一年之中可以吃到一百二十四公斤粮食,并且这些粮食全部都是未经加工的原粮,倘若农民要按照一般的标准来加工这些粮食并且精细到不丢一粒,则可以得到大约一百零五公斤粮食和若干麸糠,平均每天可以吃到二百八十克粮食和一把麸糠。这是平均的数字,那些穷地方则更加可怜:一亿户人家的粮食不够吃、四千万户人家的粮食只够吃半年,另外几百万人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粮食。他们依靠着政府的救济,而政府运来的粮食,常常只是在仓库埋藏多年的红薯干,漆黑一团,已经变质。据北京一位调查者的报告,他亲眼目睹了农家煮这些红薯干的过程,由于一股浓烈的苦涩,必须连续两次煮沸后又将水全部倒去,再以新水投入,长时间地蒸煮,方能食用。即便如此,当他本人试着吃了一顿这样的食物之后,立即开始拉稀。

讲到这些人的现金收入,就更加难以启齿。如果不分成人与孩子平均计算,这一年的农村,有一亿一千二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一分钱,有一亿九千一百万人每天挣一角三分七,有二亿七千一百六十万人每天挣一角六分四。收入最低的地方为山西省平鲁县,每人每天大约六分。另外还有大约二亿人属于农村中的高收入阶层,但实际的现金也不会超过每天二角。尽管当时物价低廉,这一点钱也实在买不到什么东西。它大约可以买一包最差劲的香烟;一支蜡烛;一个小学生练习本;一包卫生纸;三块蜂窝煤;或者到澡堂子里洗一次澡。不过,农民根本用不着这些。把乡下所有人全都算上,每人每日用于衣食的支出不过二角五分五厘(其中食物二角一分八厘,衣着三分七厘),他们不会花钱去买那些东西,那都是城里人的玩艺儿。乡下人虽然抽烟很凶,可是他们只不过把自己种的烟叶碾碾碎,在不论什么地方拽一张满是油墨的宣传纸,卷一卷就行了。至少有一半的农家是没有电的,有电的地方也常常停电。可是蜡烛毕竟太贵,点油灯已经足够。政府要求孩子上学,大多数孩子却根本没有进过学校的门,因为没有钱,还要帮助大人劳动,也有的是因为根本就没有学校。即使进了学校的孩子,用树枝在地上划一划也就学了写字,哪里用得上练习本。燃料是田野山梁上的树枝灌草,一早一晚拣回来。洗澡在农家是一种毫无用处的事情,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个习惯,一年甚至一生都不洗一次澡乃是正常。至于说到卫生纸,那简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六十年代后期,城里的中学生们纷纷到乡下来安家,与农民朝夕相处。农民最看不惯这些城里孩子的事情之一,是他们在拉完了屎之后,竟然要用一种灰白色的纸来擦屁股。农家之不讲卫生虽然还不至于到拉屎不擦屁股的地步,但他们大都是顺手拣一块砖头瓦片或者撅一截黍秸秆,伸到下面刮一刮就算完事。砖瓦在乡下仍属稀有之物,因为农家的居所大都是由土坯垒墙并以茅草麦秸来覆盖,能够大范围地使用砖瓦于建筑,还是几年以后的事。黍秸秆是玉米打净之后留下来的秆和叶,农家常把它做成厕所的围栏,在农村这东西取之不尽又不用花钱,所以,乡间厕所的黍秸围墙总是被人撅得少了上半截。

农民们省下了这一切,却绝对不能省下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这些农民用以延续生命的最基本的用品,说起来令人惊讶。那一年冬季,甘肃省的天气格外阴冷,可是榆中县上庄公社的社员宋同安一家的炕上,连一张炕席都没有。他和他的一儿一女,以两个纸制的水泥袋为铺垫,三人蜷缩在一起合裹一床被子。除了这两个水泥袋和这床烂被,宋家全部财产还有一个案板、一口小锅、三个破了边的瓷碗、几双柳枝做成的筷子和一个粮柜。这粮柜历几十年风尘沧桑,外面已经不见了原本的漆色,里面则从来没有装满过。在距离宋家不远的地方,另一个公社社员张伦青,二十多年前是赴朝作战的志愿军军人,昔日人称“最可爱的人”,可是如今家境似乎更窘,因为他连水泥袋也无缘拣到。每到夜晚,夫妻二人拥着四个孩子,凭着一条棉被度过寒冷的冬天,这是二十年前他从部队带回来的,现在已然经纬不分,脏烂不堪。当外人走进他家时,他就用身体挡住那床军用的破被,仿佛这昔日给他带来荣耀的被子,今天令他感到耻辱。在他周围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他的乡亲父老的贫穷更甚于他,在他所居住的这个国家,至少有几亿人的生活之艰难与他难分伯仲。《农业经济丛刊》的编辑称他们是“缺衣少食的人民”。两年以后,两位青年学者谈到了当日宋同安和张伦青的家乡:

“距省会兰州市仅四十公里的甘肃省榆中县上庄公社,所有生产队人均口粮才四十到一百斤!老百姓靠借账买返销粮。仅国家贷款一项,人均欠债一百零二元六角之多。全公社四十九个生产队,有四十八个队人均收入四十元以下;家产在三十元以下的有一百八十八户;在十五元以下的四十一户(这就意味着除去一张破席,一团烂棉花和锅碗筷外一无所有了)。全社七千多人,竟有四千三百七十一人没有棉衣裤或者棉衣裤破烂不堪。一到晴天,很多孩子都趴在草堆、田埂上晒屁股!并且这些缺衣少食的人民,都是在海拔二千三百至二千八百米的高寒阴湿山区生活着。”(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第2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甘肃在地域上属中国西部,十几年后,在中国东部经济疾速地起飞,并且把西部远远甩在后面的时候,人人都知道西部是一个穷地方。可是在1978年的这个冬天,贫困是横行于全国的魔鬼,全中国至少有几亿人的生活之艰难与宋同安和张伦青的家乡相似。虽然舞台上那些表演各民族大团结的演出中,一群一群的青年男女身着五彩缤纷的服饰载歌载舞,令人感到五千多万少数民族同胞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定生活得幸福无比。可是当新华社的一位记者来到真正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时候,他所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在云南省与越南相邻的边界附近,这位记者走进一个苗家山寨。百姓的生活所给予他的第一个印象是“一团漆黑”。草棚只有一尺见方的小窗,没有玻璃,用一块塑料纸蒙在上面,将这惟一的光线挡住。里面没有任何照明设备,所以这位记者走进去的时候,因瞳孔的来不及放大一时间竟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稍待片刻,他借助炉灶口里闪闪烁烁的一丝火光,看到两团黑乎乎的东西在一堆稻草里面蠕动。几分钟后,他终于可以看清这里全部的东西:一个炕和一团破棉絮,墙角一堆稻草,稻草中一个孩子和一头小猪依偎着相互取暖,孩子一丝不挂,浑身污垢,和那灰黑色的小猪全然一个颜色。他蹲下身去看那孩子和小猪,忽然有一种异常的酸楚,接着就是一滴眼泪从眼眶里落下。他后来说:“我见过无数的穷人,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个人的境遇能够悲惨到如此地步。”可是当他站起身回到门口的时候,看到的一幅画面就更加令他吃惊。那里坐着一个姑娘,是古人诗歌中赞美的那种年轻女郎。可是,她的目光呆呆地跟着他,裸露着的上身搭着一块破布,下面着一短裙,裙子上面隐隐显出的花色,令他想到北京大舞台上那些五彩缤纷的服饰。只是眼前这一条实在太脏,脏得几乎不能辨认本来的颜色。然后他就看到一大群苍蝇环绕着姑娘飞来飞去,这时他才想到,这间屋子里面如飞机盘旋一般的嗡嗡声,原来竟是苍蝇的合唱。那些苍蝇居然可以肆无忌惮地落在姑娘的身上,爬来爬去,而姑娘毫无知觉。他带着一种强烈的惊奇再次蹲下身来,数了数姑娘双腿上的苍蝇,一共八只。“简直不能相信这是一个活人”,他后来在日记中感叹:“可是,她确实是活人。”

农村的破败真是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位苗家姑娘毕竟还有一条衣裙遮羞。在贵州省安顺地区,有一个关岭县,许多姑娘甚至没有裤子穿。那年冬天,阴雨连绵,这些赤裸裸的姑娘,双腿冻得通红,家家都是漏雨透风的泥草房,人畜同居,所有的孩子都是赤身露体,缩在火堆旁瑟瑟颤抖。三年以后,这里的境况大有改善,据报纸的报道,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也增加了一倍,可是其贫困的程度依然令人吃惊:在全县最贫穷的二百一十五个生产队中,这一年每人可以吃到一百三十八公斤粮食,挣到三十九元钱,有一件半衣服穿。在一个公社的九十一户人家里,有九十一条被子,一家一条,平均由五个半人合盖;另一个公社的一千三百六十八人里,恰好有一千三百六十八件上衣和相同数量的裤子,合一人一套;还有一个公社,每十家里面就有一家没有被子,每十人中有八人从未买过鞋子,只穿着草鞋度过春夏秋冬。(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第2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但是,另外一些人可能会对贵州的一切无动于衷。他们会说:“是的,这些人很穷,不过,我们更穷!我们甚至连漏雨透风的泥草房子也没有呢!”这些人是新疆的牧民。报刊上仅仅有一次把他们的情况透露出来:在较为富裕的北疆,八万多户牧民中有一万六千户的毡房破烂得几乎支撑不起来了;南疆则又逊一筹,四万一千户牧民中,有一万四千户根本没有毡房,终年露宿于山上坡下,到了冬季最冷的时候,就挖一个土洞钻在里面挨过寒夜。

还有一些人也不会认为贵州的老百姓是最倒霉的一群,他们也会说:“是的,他们很穷,不过,我们更穷!我们的粮食还要更加少呢!”这些人是山西省五台县的农民。当日他们贫穷的程度,报刊上始终未予公开。所以人们知之甚少。人们知道五台,多是因为那地方自古以来为佛教著名的朝圣之地,在本世纪的四十年代,又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指挥部所在的地方。到了1978年的那个冬季,生活在这个佛教圣地和八路军总部的黎民百姓,吃的是一种黑乎乎的东西,其成分中大部是山上生长的各种野菜和草类,粮食只占十中之二三。农家把这些东西和在一起碾碎,再揉成一个个的团子晒干,他们就是吃着这样的东西度过整个冬天。然而在那个地方,这并非最悲惨的生活。倘若旱情过甚,山上寸草不生,农民之维持生命的办法之悲惨,常人难以想象。五台山向东延伸,即为河北省境内,这里有一个武安县,其乡民竟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血来度日的。有个刘庄公社,六千零八十二个社员中,卖血者一千六百三十一人,其中包括九百二十五个男子和七百零六个女子。为了加入卖血者的行列,老人向医院缩小自己的年龄,孩子则极力装得像个大人。按照当日医院的规定,一个人在一年中的抽血,不能超过四次,并且每次不能超过三百毫升。否则卖血者的生理将不能维持正常,其血浆品质亦不能保证合格。可是这些血换来的钱,仍然不能维持卖血者的家用。所以相当多的人出卖血液的数量,至少一倍于此。武义忠的大儿子,从一家医院跑到另一家医院,在一日当中居然抽血三次,共得三百元,然后就到集市上去换回三百四十一公斤玉米。他摇摇晃晃走进家门的时候,一家六口都张大嘴等着这些粮食。破衣漏室本来已经不能使这些可怜的人获得温暖,现在又失去了身上的血液,其度日之艰辛可想而知。于是又有人说,女性卖血较男人更为适宜,因为女性之造血机能强于男性。这样一来,卖血者中妇女日众。她们肯定是过分相信自己的生理机能,结果悲剧接二连三:刘双新的妻子怀孕的时候还在不断地卖血,最后一次是在分娩前的两个月。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儿子坠下地来就死了,那个小小的身体里面几乎没有血在流动,而她本人也再没有活过来。另一个妇女,张堂第,生下女儿之后第二十天,出去卖血,归途上晕死过去,一命呜呼。她把她这一条命卖了一百二十八元。

那一个冬天,流浪在全国各地靠乞讨为生的公社社员有几百万人,其情景之惨,今天人们可能已经不再记得,但是安徽省滁县的农民朱成友是记得的。十几年后,他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和人民日报社的一位记者谈到那时他四处讨饭的日子时,双手还在颤抖。另外一个老农,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顺德县人,此地一向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如今老人家徒四壁。北京来的一位官员问他对什么事情最不满意,他说道:“三十年了,人民公社一是不让我们吃饱,二是不让我们说话”。又问他什么时候生活最好,他说是陈济棠时代。陈济棠是三十年代当地军政首脑,所以这件事让北京的官员惊讶万分。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18-12-19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乡下的人民公社已经沦落到如此地步,但在当时,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中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人仍然极少。李富春是其中一个。他说:“‘文化大革命’给了我们很深的教训,为什么那么多的民众把矛头对准我们的干部?因为共产党欠账太多了。”另一个人是万里,那一年的冬末春初,他是安徽省的省委书记,他和一个叫花子的对话,也令他永世难忘。当他私访他治下的淮北农村时,偶遇一个青年,上身着一棉袄,里面光着身子,外面扎一草绳,从破烂的地方绽出棉花。万里问道:

“你有什么要求?”

小伙子拉开棉袄,拍拍光肚皮:

“吃饱肚子!”

“你这个要求太低了,还有什么要求?”

小伙子又拉开棉袄,再一次拍拍光肚皮;

“把地瓜干换成粮食!”

……

这位省委书记那时上任不久,又是微服简从,所以青年人并不知道他是何人。不过,一年以后,全中国的农民都会知道他的名字,因为他成为在农村里发起改革的关键人物。此刻,他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满足这个小伙子的愿望。据随行的人员后来的描述,他良久无语,热泪长流。毫无疑问,他所见到的事情令他对人民公社的信念发生了根本动摇。因为就在当夜,他对随行的人员提起此事时说:“你看看!一个种地的,自己吃不饱肚子,我们共产党干了三十年,连人家这么—个要求都不然满足!我们再不让他们吃饱饭,总会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吃不饱饭。”这还算是客气的说法,不久,他在国务院召开的高层会议上再次提到乡下的贫穷,话说得更加尖刻:“如果这些情况让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知道了,不推翻共产党才怪呢!”

华国锋这时候的想法,是要将毛泽东生前提出的农业机械化的设想加以推进。按照这个计划,中国农业的机械化要在1980年完成,这当然并非外人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劳动技术的改进。事实上,按照当日共产党人的设计,农业劳动改由机械完成,是将土地大规模地连接在一起的基础。千百万农民的劳动,亦将由此集中于统一的意志之下。所以,机械的最重要的意义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可以成为一种统治人的力量,甚至还可以造成一种压力,让人民公社的土地制度更快地转向国家所有的制度。这个计划在毛泽东时代已经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到了1977年,有记载说,乡下的拖拉机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五万台,并且拥有大约一亿八千万马力的机械总动力。就总量来看,低于美国和苏联而居第三,但若平均到耕地之上,则就少得可怜,而且其中大部分仅为纸面上的统计,实际的机械则有相当部分因没有配套或者损坏严重而不能使用。所以,在1978年1月4日,华国锋就召开了一次全国的会议,试图以激昂的号召鼓励属下认真对待这件事情。陈永贵在这一天宣布说,现在“已经到了决战的阶段”,因为,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遗志“只剩下三年的时间”。陈此时是新领导中位居第八的副总理,他的农民出身和经历,使得他的演说洋溢着农民的感情,也刺激了台下那些乡村官员的热情。一时间,大厅里掌声雷鸣,山摇地动,其情景仿佛象征着党的号召与农民的心愿融为一体。第二天清晨,报界一起开动起来,呼喊着“夺取三年决战的胜利”。人民日报的社论还说,这是全国农民的最迫切的愿望。(《人民日报》1978年1月5日。)不过,用不了多久,所有的中国人就会知道,所谓“决战”的计划,与乡下实际的情形和农民的心愿相去何其遥远。

党中央的部署已经下达,“三年决战”也已经拉开序幕,可是,万里却说:“我们把农民忘了。”在他所领导的安徽省,情形也挺奇怪。农业机械化的诱人蓝图没有什么反响,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议论由省委发下来的一个文件。这文件的条款共有六项,所以人们后来都把它叫作“六条”。内容在今天已经不足为奇,可是在当日,几乎全都牵涉着最有争议的问题。包括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要规范起来;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减轻社员负担;粮食分配要兼顾个人的利益;允许和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已经收回的“自留地”如数归还社员。令人惊讶的是,“六条”之中,居然将“农业机械化”弃之不顾,更不要说鼓动农民去展开什么“三年决战”。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韩钢,原题为:艰难的转型:一九七八年中央工作会议的农业议题,本文为节选

全国的情况如此,自然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更为严重。贵州省委第一书记马力介绍,全省旱涝保收农田只有600多万亩,人均只有2分6厘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去年粮食社会占有量人均不足500斤,比全国人均少100多斤。人均口粮在300斤以下的生产队占百分之三四十,社员的收入人均只有46元,是全国最低的。今年夏季预分,有的生产队每个劳动力只得2分钱。①

国务院副总理王震说得更直白。他这年去过贵州,说那里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他们当年长征经过的时候。②

陕西省委书记于明涛说,从1968年起,陕西由粮食调出省变成粮食调入省;1950年至1975年调入粮食31亿多斤,调出27亿多斤。1977年,全省粮食亩产仅333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人均口粮处于50年代的水平,年人均粮食354斤,低于全国平均413斤的水平。革命老区的35个县,600 多万人,年人均口粮只有296斤,农民年人均收入仅26元。③在2300万农业人口中,人均口粮在300斤以下者约765万人。④

①于光远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笔记。

②王震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西北组的发言(1978年11月28日)。

③于明涛:《历史的丰碑》,参见郑惠主编:《中国命运大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亲历》,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年,第208页。

④于光远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笔记。 [​IMG]

杨继绳:站在新的三十年的门口_爱思想

改革以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的农村一贫如洗。不仅农民家中一无所有,连村子周围的树木都砍光烧尽。1978年新华社记者沈祖润等到安徽的定远、凤阳、嘉山去采访,看到的情况使他们心酸。凤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有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有40多人没有棉裤。当过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史成德,7个孩子,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碗。据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统计,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平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农民生活水平不如五十年代,有三分之一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如三十年代。

  处于工农差距有利一方的工人怎么样呢?以天津为例:1975年,工厂的生产第一线70%以上是二级工,月薪为41.5元,再没有其它收入。职工家里没有任何财产,成了名符其实的“无产阶级”。1950年,天津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下降到3平方米。五十年代初为工人修建的工棚式临时住宅,一直住到八十年代后期。

  除了贫穷以外,还有不自由。农民终生活动半径不超过100公里。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19 1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sktop 发表于 2018-12-19 11:50
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回到当年那种没有空气污染,人们内心淳朴善良的时代

饿几顿就不想了

发表于 2018-12-19 2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d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d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司机 发表于 2018-12-19 18:19
家里一直有暖气,很小家里就用煤气罐了,对煤球没有概念。另外北京用蜂窝煤。蜂窝煤要票吗? ...

北京不知道,别的地方散煤、煤球、蜂窝煤基本都是要票的

发表于 2018-12-19 2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红尘刀客 发表于 2018-12-19 16:08
祖国强大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好像前几年祖国还没有那么强大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代购,没有那么多的大妈到处丢人现眼,
我们还没有遭到那么多的白眼,
强大了,出来旅游的人多了,负面影响倒是很多,对我们这些海外华人真的
不觉得有什么好处。。。。。关键是什么?经济强大了可是人的素质一点都没有提高,
一条腿走路。。。。。。不说了,说多了会被扔砖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U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9 2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乾坤离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乾坤离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sky 发表于 2018-12-19 19:04
好像前几年祖国还没有那么强大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代购,没有那么多的大妈到处丢人现眼,
我们还没有遭 ...

没有三代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回国九个月了,各种人都接触了,有些人就是这样我行我素。幼儿园干净地板,吧唧一口唾沫。下去。。
我走了,祝你们投资愉快。赚钱就好了。干货什么的,就算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20: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zz20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zz20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sktop 发表于 2018-12-19 11:50
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回到当年那种没有空气污染,人们内心淳朴善良的时代

有同感,当时饭是可以吃饱的。30斤粮票一个人一个月,绝对饱了。同时也感觉日本人战后45年到85年,生活提高的更快。中国还是管理得不好,人民辛苦所得,贪污了不少,浪费了不少。人民这么勤劳,应当有更好的生活。

发表于 2018-12-19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s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s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luesky 于 2018-12-19 20:12 编辑
乾坤离析 发表于 2018-12-19 20:08
没有三代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回国九个月了,各种人都接触了,有些人就是这样我行我素。幼儿园干净地板, ...


按照这样的趋势,估计九代也解决不了,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孩子们都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
当然也会成为那样的人,他们的孩子也都认为这样是很正常的状态。。。

发表于 2018-12-19 2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sky 发表于 2018-12-19 19:11
按照这样的趋势,估计九代也解决不了,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 ...

刚回国了一周,日本也去玩了一周。。说的一点没错。。国内的那些外乡劳工边走路边吸烟也就算了。。还时不时咳一下。。一口痰就随便吐下去,这是最恶心的了。。

其他的什么插队,大声嚷嚷那已经是小问题了。。不谈了。。确实几代人都改不了。。烂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luesky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9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乾坤离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乾坤离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sky 发表于 2018-12-19 19:11
按照这样的趋势,估计九代也解决不了,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 ...

还行,我感觉大多数孩子可以塑造的。主要集中还是老爷爷那辈。也就是40年前那代。孩子还是不错的,感谢幼儿园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luesky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我走了,祝你们投资愉快。赚钱就好了。干货什么的,就算了。

发表于 2018-12-19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有钱当然比没钱好,吃饱了也比饿肚子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乾坤离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乾坤离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 发表于 2018-12-19 19:27
刚回国了一周,日本也去玩了一周。。说的一点没错。。国内的那些外乡劳工边走路边吸烟也就算了。。还时不 ...

这种话,最好还是不要说,我有一个观点,你们享受的都不是自己付出建立的体系,张嘴就来的反差其实很弱。
能做的就是,自己怎么做。比如我,我在餐厅吃饭,有人在我附近抽烟,我起身就是过去和他说这里是餐厅不能抽烟。
路上有垃圾,我能捡就捡。

另外什么叫 外乡劳工路边吸烟,路边吸烟有什么问题,澳洲在电线杆抽烟不行?
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前缀,外乡劳工,恕我直言,他们比大多数城市负资产阶级可爱多了。肝胆的很。

还几代人,到你这代都已经放弃跑了,躺在前人的体系上挥霍,有些人喜欢说国内人是蛆,我觉得有些人出国了,比蛆还不如,是蛔。

当然不是针对你,我聊的是一种生活氛围,典型的就是城市负资产阶级,那种先入为主高高在上的自我感觉。这批人最难沟通,
说教育吧,普遍都有良好的教育,但是就是说不听,可能独生子女,觉得自己ok天下无敌。

我走了,祝你们投资愉快。赚钱就好了。干货什么的,就算了。

发表于 2018-12-19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着一帮马甲假装忧国忧民,也挺逗的

发表于 2018-12-19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乾坤离析 发表于 2018-12-19 19:39
这种话,最好还是不要说,我有一个观点,你们享受的都不是自己付出建立的体系,张嘴就来的反差其实很弱。 ...

所以说多说无益,但看多了这种情况基本上属于无药可救了。很多事情当然是从我做起,但人家跟你不是一个脑回路的。

发表于 2018-12-19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fy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fy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sktop 发表于 2018-12-19 11:50
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回到当年那种没有空气污染,人们内心淳朴善良的时代

空气污染,将来一定可以巨幅降低的,中国科技的进步,再生能源甚至受控核聚变成为主要能源,汽车又全部转成电动的。环保科技控制住工厂的排放,空气质量一定会如从前一样好。

人心,这个就真说不准了,贪婪其实也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原动力,没有之一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a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a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DEON 发表于 2018-12-19 14:04
49年建国,为什么78年开始发展?

补一下历史吧,二战后的冷战,东西方两大阵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a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a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v 发表于 2018-12-19 13:08
那您 甘于 来 澳国 受 外族统治了,而 不留在 祖国 受 本族统治啰

你在坛子的说话被当做历史的嘈杂音,和你解释再多无用,阴暗的人无论在怎样的阳光下始终是黑暗因为选择失明;
无论嘈杂音多么想都会遭到历史车轮的碾压,

被时代抛弃的人总是会躲在角落里说些风凉话,你是台湾的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anya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anya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握草 发表于 2018-12-19 14:33
中国的改革开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并且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实际上,中国 ...

别提政改,吓人的玩意,吓人倒算了,还没用

为了政改而政改不是犯傻么,哪个比哪个好,都在国外呆着呢,没数吗

哪个国家被西方世界牵着政改的不是改得乱套,生活过好了比啥都强,who care

发表于 2018-12-19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好为人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好为人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anya99 发表于 2018-12-19 21:24
别提政改,吓人的玩意,吓人倒算了,还没用

为了政改而政改不是犯傻么,哪个比哪个好,都在国外呆着呢, ...

你这就不是和党保持一致了,党还说要建设民主和法治,你这就吃饱了不care 了
你说得不对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12-19 21: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enividivic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enividivic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蚝 发表于 2018-12-19 11:53
不知道为什么,怎么觉得老照片更好看呢?

现在的人眼神都不对,好多东西在里面 ...

看眼神就知道,哪个时代更幸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