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杀器来了!超多图。 又败家了,更新瞄具在76楼。 (2012-11-18) Tacticool · 美味春卷的春卷DIY! (2007-6-24) 美味春卷
· Today’s best boy 今天最好的男孩子 (2008-9-2) cl2007 · 2019 联合航空UA154跳岛之旅(密克罗尼西亚,帕劳)(全文完) (2020-8-22) patpatchow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hj

[NSW] 针对目前的补习现象,NSW教育部门将对精英中学入学考试进行审核,从2019年起,精英中学入学考试可能会作重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4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七瓦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七瓦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现象罪魁祸首我认为是居然有医生这个单靠学习成绩就无风险稳定高薪的职业道路存在。那些学霸们有几个是读博做科学家工程师? 大部分还不是奔着医生的大道去的? 法律也类似但没有医生选的多,还不是道路没有医生那么清晰无风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4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aikru1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aikru1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7-24 09:53
咱们华人上头没人。

标准怎么定是看别人的“良心”。

你们华人得寸进尺搞得太过分,就只有把你们踢出局。

发表于 2017-7-24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88wor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88wor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7-23 18:18
几万可能有夸张。但是现在考精英,特别是对JR志在必得的那些孩子,同时补三四家是很正常的。就照四家算, ...


每家800,这是补一门课的钱?一星期上几次课?

发表于 2017-7-24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t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t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即便是华人的孩子占满了精英学校, 白人仍然是规则制定者,  这是文化的事和学习成绩无关。 华人主流文化还是为了安逸, 不当出头鸟, 不去和别人争,光内耗去了,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华人群体地位都一样,该挨欺负还是挨欺负,哪怕出了那么多富商和科学家 音乐家。 所以,华人虽然貌似是最功利最实际却也是最好管的,只有愚蠢的政府才会把精力放在一个对社会经济治安等多方面贡献巨大而又不会去挑战他们的群体。 一个聪明一点点的政府都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遏制那些既不学习不进步又要拿着懒惰当福利取款机并且制造治安问题的群体。

发表于 2017-7-24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jrlisa 于 2017-7-24 10:33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17-7-24 07:09
数量不重要,阅读质量才重要。孩子年纪越大,精读水平越发重要。


量变到质变。。。 词汇量从泛读里来。。。

参加了不少老师家长会面, 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建议娃在家精读, 从小学到中学, 老师对家长的的建议都是让孩子多读。

小学老师说得很简单: 只要娃在读就可以了。 对于我担心的娃的词汇量不够, 读不懂咋办, 老师依然认为, 只要他能继续读, 就说明看懂了大意, 偶尔的陌生词汇不影响他的理解。  小学生的精读在课堂里完成。

中学老师推荐了充满想象力的小说让娃在家里广泛阅读,并表示平日里多读些报纸上的文章也会对写作有帮助。 唯独没有提到精读。 而孩子们的英文课时间会有精读,分析作品。

发表于 2017-7-24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美猴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美猴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hj 发表于 2017-7-23 14:17
华人普遍认为补习是正当的。别人未必这么看。补习被看作Buying their way in。补习导致不公平竞争。很多 ...


"华人普遍认为补习是正当的。别人未必这么看。" --事实是最大的补习社不是华人开的. 这补习社就像TELSTRA 在澳洲通讯领域中的地位一样.

"补习导致不公平竞争。很多有天赋的贫穷孩子,只是因为没有能力参加补习而落选". --30%以上的录取率都考不进的话, 这是什么样的天赋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abuza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4 11: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jrlisa 发表于 2017-7-24 10:32
量变到质变。。。 词汇量从泛读里来。。。

参加了不少老师家长会面, 从来没有哪个老师建议娃在家精读, ...

精读和泛读不矛盾。说大概读懂就过去,这样很难提高阅读能力的,词汇量的积累也慢。精读需要更多努力去查字典啊,去思考推敲。正是这些基本功决定了未来孩子的文学功底。老师不建议是因为学校资源不足,也不敢对家长提太高要求。单靠课堂完成精读,我觉得不足够。如果是这样,难怪大家要送补习。

发表于 2017-7-24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ert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ert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注

发表于 2017-7-24 11: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7-24 10:41
精读和泛读不矛盾。说大概读懂就过去,这样很难提高阅读能力的,词汇量的积累也慢。精读需要更多努力去查 ...

补习班对文学修养帮助不大吧。不然华人的孩子都得远超西人的文学功底了。

发表于 2017-7-24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美猴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美猴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美猴王 于 2017-7-25 20:40 编辑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 两个关键问题:
1. 有没有必要设立精英中学?
2. 如何判定孩子优秀与否?

对于第一点, 我认为很有必要设立精英中学, 这是为大学,科研和生产积蓄和培养后备力量. 体育界,科技界也有类似的选拔培养机制, 澳洲大公司也有graduate program实现这个目标.
对于第二点, 每年要选出1400多优秀学生(OC班), 如果像某些TX说的要做专业的IQ测试. 且不说只看重IQ并不合适, 具体实施也是不可行的. 请专家做测试? 那要花费多少钱多长时间才能办成? 事业有成, 除了IQ外, 态度和毅力等等都是关键要素.
既要选出优秀孩子, 又要能够可行, 还要公正, 难道还有比考试更好的方式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zjrlisa + 5 暂时没有。。。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7-24 1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7-7-24 10:41
精读和泛读不矛盾。说大概读懂就过去,这样很难提高阅读能力的,词汇量的积累也慢。精读需要更多努力去查 ...


两者当然不矛盾, 相辅相成。 所谓的精读, 不是说每个单词读懂了就算精读; 泛读, 也不是大概读懂了就算。特别感兴趣的小说, 孩子会自发多读几遍, 或者追着作者, 追着同一个系列往下看。 孩子的水平没到, 碰到读不下去的书,他们自然会放弃。 所以小学阶段找到合适自己的书很重要。

我强调的是:在家里的阅读, 不需要纠结泛读还是精读, 只要在读就行。

孩子在课外阅读的时候, 碰到每一个生词就要去查字典, 会打断他的思路, 应该让他自己决定如何处理。大多数情况下,联系上下文, 靠猜就可以。 一个生词在不同的文章里看到6,7遍, 大意基本能领略了。 再加上学校的精读, 核心词汇自然不是问题。


不要老是想着补习。 我家的娃就是靠泛读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英文水平,阅读速度也不错。在班里的阅读理解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4 1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g3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g3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的精英中学每年收那么多学生,真正的gifted 孩子没那么多吧。一定有一(大)部分是智商不出众但勤奋的孩子。

爱怎么改怎么改。咱自己的娃就是要家长看好了,从小培养好学习习惯,广泛阅读,每周固定时间去上个补习班或家长在家教些新知识,做错的题不会的知识点好好弄明白了,对待学校里的作业和project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不变应万变。

发表于 2017-7-24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美猴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美猴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美猴王 于 2017-7-24 11:33 编辑

说补习是作弊的, 我只想举例子反驳.
为了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 中国和前东欧国家都是采用国家体制, 举全国之力拼奖牌, 这个跟西方国家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为何西方国家和运动员不认为是不公平而抵制中国运动员参赛呢?
国际体育盛事的奥运会夺奖牌尚且可以开小灶, 怎么为入精英中学就不能补习呢?

发表于 2017-7-24 1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rthwind79 发表于 2017-7-24 10:58
补习班对文学修养帮助不大吧。不然华人的孩子都得远超西人的文学功底了。 ...

我的意思是阅读太快速太大概就失去了通过阅读达到词汇和写作能力积累的优势,出现书读了很多但英文还是不行的情况。很多家长就送补习班了。其实阅读得法的话,是能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提高文学功底和修养的。

发表于 2017-7-24 12: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forjewelle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forjewelle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呀  可能会影响到我儿子,不过无论如何 鼓励阅读应该没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该到时候能有应对方法

发表于 2017-7-24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jrli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jrli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zjrlisa 于 2017-7-24 11:55 编辑

如果 单靠IQ来选拔,或许 穷人更没希望。。。

真想这么干的话, 教育部应该先在小学里广泛试点IQ测试。  看看落后地区学校的学生的IQ值和排名靠前的学校学生比较。 如果两者分布大致相当, 才可以说IQ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有机会让穷人家的,没钱补习的孩子看到希望。

但学习这件事儿, 单有IQ是远远不够的。。。

IQ不够, 读书来凑, 勤能补拙不是说说而已。 图书馆对所有人都敞开大门, 穷人没钱补习, 去图书馆泡书海也有补习的效果, 还学会了自学, 多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4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tt.songg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tt.songg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cott.songgps 于 2017-7-24 12:07 编辑

其实,政府可以考虑参照一些美国大学的招生原则,就是拿出一部分配比,每个OC,精英甚至大学都分配一些各个族裔的学生,在这些份额内,学生是和自己的同族学生竞争,在份额外的,就像现在这样。等再开学的时候就在学生面孔上能看到他们所说的CULTURAL DIVERSITY 了,他们就不会再有“国将不国”了的感觉了。

造成现在状况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创建OC,精英制度的群体,他们不去变革,过着懒散的生活,一个个OC,精英,HSC的烂题多少年来回用,就连ICAS和AMC这类竞赛也是一样,你只要做几套PAST PAPER好成绩就可以保证了,你说不荒唐可笑吗?(几年的ICAS SCIENCE PAPER 竟有4,5道题,一两年前出现过,致使28 OUT OF 30 才能得到HD,23 个才是C,人们都在刷题,谁的错?)

如果他们能变换题目,让人们不容易FOLLOW,就比如干掉一部分多项选择,把它们变成解答题,那考试就合理了,人们学习知识的纯洁性和重点都会从应试转向基础教育,人们也就不抓狂了,补习的高烧就会得到缓解!
love maths

发表于 2017-7-24 13: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就精读和泛读来说。个人觉得从小培养精读的习惯很重要。泛读很容易养成不求细解的毛病。理解能力上去了,泛读不在话下。我自己阅读理解能力(英语)比那家里那个三代NBC不要强太多。就阅读速度他比我快多了。不过更多时候是不愿意去读去理解。觉得太累了。习惯从小养成太重要了。而且全听老师的不如不听。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7-7-24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den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den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7-23 18:18
几万可能有夸张。但是现在考精英,特别是对JR志在必得的那些孩子,同时补三四家是很正常的。就照四家算, ...

再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同时补习两家也已经很艰难了,怎么可能同时补四五家?就算同时补两空,一年一万块应该是够的了,单在补习上实在是不可能一年几万块的。

发表于 2017-7-24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risty_B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risty_B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aden2014 发表于 2017-7-24 12:10
再学习效率高的孩子,同时补习两家也已经很艰难了,怎么可能同时补四五家?就算同时补两空,一年一万块应 ...

前一阵有个帖子,是年花费四万在补习上。当然是高中一对一

发表于 2017-7-24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bo_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bo_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elenazy 发表于 2017-7-24 09:12
乒乓球,那是因为几个大国都不流行玩这个。参赛的基本都是欧洲几个人口少的国家,人家也是业余打打,不是 ...

德国日本都有乒乓球职业联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7-24 14: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g303 发表于 2017-7-24 11:25
目前的精英中学每年收那么多学生,真正的gifted 孩子没那么多吧。一定有一(大)部分是智商不出众但勤奋的 ...

智商不出众但勤奋。。。我觉得关键不是勤奋,勤奋的小朋友将来一定会出色。

应该是智商不出众但听话。。。

发表于 2017-7-24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oinsett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insett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ocal 都是私教
华人都是培训班
What is the difference?

这里小学教育有中国一半严格,作业有中国一半,就真的不用补习 了。
鬼老上私校的,不上私校的,都在说,这里的英文很落后,science也排的很差。
鬼老都满意不了他们的教育系统。别说我们华人。

教育部不考虑怎么改革学校内的教育,想着cut这个cut那个。力用错地方!!!!!

发表于 2017-7-24 14: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dnee 发表于 2017-7-23 19:07
一家一学期800?

补习飞涨……

James An十个星期1200

发表于 2017-7-24 14: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Q test不一样是考试?先看看IQ测试的构成再说吧。只能说澳洲教育界的cognitive 的圣人(懒人)太多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7-24 14: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aikru1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aikru1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17-7-24 13:10
智商不出众但勤奋。。。我觉得关键不是勤奋,勤奋的小朋友将来一定会出色。

应该是智商不出众但听话。。 ...

呵呵,是智商不出众,但不敢反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7-7-24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7-7-24 14:30 编辑

楼主也说了:这次精英中学入学考试调整的目的不是反对补习,而是希望消除补习造成的虚高成绩,使入学试成绩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智力水平。也就是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也有同学补充了:除了gifted and talented,还要有成绩, 是HIGH PERFORMING的学生。

我也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补课?再深入一些思考是这项改革到底是为了什么?
从某方面理解:

是因为:亚裔占据了精英中学绝大部分名额,然后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精英,所以政府对这个选拔方式不满,所以要改?
(出足二代看来,精英毕业后发展都不错啊~)

还是因为:亚裔占据了精英中学绝大部分名额,不管毕业以后是否出色,当地主流都不满意,所以要改?

对于前者,我支持!
对于后者,我反对!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17-7-24 15: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g3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g3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aikru100 发表于 2017-7-24 13:46
呵呵,是智商不出众,但不敢反抗。

上补习班的小朋友都是因为听家长话不敢反抗?这也太绝对了吧。也许低年级小孩不懂,可到小学高年级懂事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有的孩子是愿意为上他们理想的学校付出一些额外努力的。

发表于 2017-7-24 15: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g3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g3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17-7-24 13:10
智商不出众但勤奋。。。我觉得关键不是勤奋,勤奋的小朋友将来一定会出色。

应该是智商不出众但听话。。 ...

我觉得到五六年级或更大应该能看出孩子是否勤奋努力了。那时已经过了完全听父母话的年龄了。我是回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家娃还小没实战经验。

发表于 2017-7-24 15: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bert_s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bert_s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考试回会该成adaptive,对孩子的能力有更准确的评估,防止考试辅导机构记题,分析题,教孩子应试技巧。

和naplan一样,naplan2018年走adaptive,但是两个考试的adaptive model不一样.
签名请勿外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