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elena_sokolo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lena_sokolo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elena_sokolova 于 2019-6-1 21:05 编辑
IVF过程
2017年一月第一次见K医生,果然是像她的好友J医生一样,人非常友好热情,一看就是容易沟通又真心为病人着想的那种医生。一般医生回访都是15分钟,但她是30分钟,而且即使超了时间也完全没有赶人的意思,每次都是耐心回答完所有问题各方面都满意才结束。不过她比较年轻,大概40岁,2013年才加入Monash, 资历大概也算最浅之一,所以她轮班不是在Hawthorn或者Clayton, 而是大老远被发配到Geelong(至少我自己猜是这个原因)。不过她今年初开始已经不在Monash干了。而且IVF医生一般都有UNSW的Master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学位,而她现在还是在读,不过对于我这样不算疑难杂症的病人这个级别的医生已经足够了。而且她也只是年龄比较年轻而已,当初妇科医生资格考试时也是金奖获得者,也就是说是那年的最高分。
第一次见她就是聊了聊看以前的B超还有blood test各种结果,但她也给了很多单子让重新做很多blood test, 毕竟有的也隔了一年多了,而且IVF医生一般都更信自己信任的机构的结果。就是这次我发现AMH因为那个卵巢囊肿手术从20掉到10了,所以非常焦虑卵巢早衰问题,毕竟看卵子储量AMH是相对最准确的。K医生说的确因为手术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受损,但AMH其实也是像通过敲铁桶靠声音判断里面有多少水,也不是完全精确。我11月份做的B超看两边基础卵泡数量还都很好,而且什么时候绝经也跟遗传有关。反正不管她说这些是不是想安慰我而已,反正我是讨厌透了国内的医疗,做那个手术是我至今最后悔的决定之一。
维省要求各种police check才能做IVF,然后还要参加强制性的counselling. 2月份就是把这些事情搞定,包括见nurse, 因为Monash这个钱不少收服务却很差的机构什么事都是护士代劳,包括B超看卵泡。想跟自己的医生沟通也是通过护士传话。虽然官方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人护士是contact point, 但事实却是每次打电话基本都是个random护士。不过公平地讲给护士留言不管多蠢的问题她们都会过后回电话的,但收那么多钱如果这个都做不到也太差劲了。
K医生给我第一轮的用药已经安排好了,坐等到3月初例假full flow, IVF就开始了。她给我用的是现在最流行的长效药Elonva, 第二天打一针就能管整整一周,所以一开始我还想这个靠不靠谱,为什么以前都是听说每天都要打针。后来在网上查发现欧洲从好几年前就开始用,澳洲大概从2013年左右也开始用,国内没有只不过是因为太落后而已,而且这种长效针是未来IVF的大趋势。不过这个针也是针对特定人群效果最好,比如年龄36岁以下,体重不超过90公斤的,而且多囊卵巢的不能用。在打这个针的同时还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吃两个小药片,记得是增加雌激素的。
第一次打针自然是巨紧张。因为Elonva是一天当中随时都能打,所以我决定早晨上班前打,因为如果放在晚上打也许半天下不了手,早晨打毕竟要赶去上班,所以心一横就扎下去了。但神奇的是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大家普遍说的打针没有那么吓人,其实是真的。不过虽然这么说,之后的几针打之前我还是要默默给自己做心理工作鼓起勇气。其实打针的关键就是一定不要手软,一次扎进去,就没有感觉或者没那么疼。如果扎的时候手软,很可能就扎不进去,倒会各种折腾。
从第六天早晨开始打Orgalutran, 是防止排卵的药,因为IVF的关键就是生成诸多卵子,然后一定要hold到医院取卵的那一刻。如果自己排卵了就全完了。这个药一定要每天固定时间打,出入不超过一小时,否则卵巢就可能hold不住了。这个针我印象中比较疼,因为针头比较粗,而且打完后劲有点疼,不过也还好。
第9天早晨第一次B超卵泡监测,根据这个结果决定要不要top up. 给我安排的是225个单位的menopur, 要自己调配药水,不过也很简单。第11天又一次B超,卵泡生长很理想,然后下午就打电话说安排两天后取卵,然后晚上打trigger, 是250的Ovidrel.
取卵当天比较轻松,早晨到了医院各种谈话,护士,麻醉护士,手术医生,还有麻醉师。给我取卵的是Luk Rombauts, 给我感觉很好,话不多,但给人感觉人很踏实可靠技术也好。这里做手术是各种轻松,医护人员服务都巨好,有说有笑,比国内各方面好不要太多。早上有点冷,还有暖箱拿出来的袍子和毛巾被。全麻手术也没什么好说的,一针下去几秒钟就没感觉了,我一直觉得很神奇。醒来之后吃点三明治,Luk过来说取了26个卵,然后就回家了。
虽然我卵子很多,但整个促排过程其实没感到任何不适。不过这个也是因人而异,有人也许会感觉难受,但像我当初那个8厘米的卵巢囊肿也完全没感觉。取卵手术后也只是有一点钝痛的感觉,并不太难受。我取卵正好赶在周六,周日又休息了一天,其实周一上班已经没问题了,但我觉得自己周末什么都没干亏了,就又请了天病假歇着。。取卵之后最要防的是OHSS. 我卵子比较多按说风险很大,但最后一次blood test oestrogen数值是7900左右,据说8000以上风险比较高,所以我距离爆表还比较远不算太高风险,不过还是遵医嘱多喝水,我爱喝那些花花绿绿的sports drinks, 取卵之后吃了点流食,自我感觉基本就没问题了。而且我是取了26个卵,等于卵巢被扎26次。取卵少的不适感应该更小。
周一护士打来电话说26个卵子里有24个成熟的,其中16个通过ICSI受精。我之前还忘了说我们做的是ICSI+HA. HA是一种能吸引好精子的物质,Monash定价450, 纯自费没有任何rebate. 其他地方类似的服务也有叫PICSI的。其实这个HA对我们来讲并没有什么用,因为我老公的精子是真的不好,只有IMSI能救,但Monash的落后实验室并没有,后来我看City Fertility给每个人都免费用HA, Monash还找人要450.
第三天护士打电话来说16个受精卵全部活到第三天,实在是太好的结果,同时通知了移植时间。但由于我那几天自己做了功课,知道DNA碎片高的精子生成的受精卵第三天后会纷纷死掉,自己有些心理准备,并没有盲目乐观。所以第五天移植时embryologist说暂时只有三个blastocyst, 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是意料之中。但意料之外的就是赶上了个人品和手活都很差的印度医生.
其实第三天听护士说第五天移植的医生的名字就有些不爽,因为感觉是印度人的名字,而我以前已经看过不止一个业务和医德都很差的印度医生。虽然很多人总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堆人或者stereotype是不对的,但事实就是很多事都不是空穴来风,stereotype往往背后都有一定程度的真理。所以遇到多了之后我就尽量避免那个群体,也许5个里有一个好的,但我为什么要冒80%的风险。但Monash是排班制没法换而已,所以也没办法,而且想着好多人说移植就跟pap smear一样,所以觉得也不会出什么状况。
到了医院embryologist给我看了要移植的受精卵的照片,我问等级,她说是B级,但又说等级不是很有用。其实关于等级这个问题我也看过一些东西,一般情况下认为等级越好着床几率越大,但也不是等级高的就一定行,等级低的就一定不行。至于着床之后等级就不重要了,并不是说等级低的胎停之类几率更大。而且很多机构本身用的评级标准就不一样,也不是所有医生都会主动跟病人说等级,有时需要自己问,但不问眼不见心不烦也没什么不好的。Monash是ABC级,D级都是直接丢弃的。
还忘了说一般习惯让病人两小时前就开始喝水,但谁如果听了他们那就坑惨了。我因为做过太多阴超所以知道提前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喝水就可以。提前两小时必然后果就是到时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憋得难受到爆,又不能去厕所。
第一眼见当班医生印象就很一般,感觉并不是真正关心病人。他在下面鼓捣了一会儿插那些管。外面的管好像是叫speculum, 里面的软管叫catheter. 一会儿他让embryologist把受精卵拿出来。然后又在下面鼓捣了好长时间。然后又让embryologist换别的管,然后又鼓捣好长时间。我直觉感觉就不太对劲,但他也什么都不说。最后他说你的移植被cancel了,因为你要先做d&c, 否则放不进去,我会通知K医生的,然后就走人了,留下我愣愣地都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护士说你很失望吧之类的,然后我问这种事经常发生吗,她说是常事,其实根本是纯粹为安慰我骗人罢了。
后来我越想越沮丧和生气。而且Monash这种排班的就是,一切都好的时候没什么问题,像我的取卵,但出了问题之后你很难找到答案,因为不能直接联系自己的医生,只能通过护士或者clinic的前台传话留言。而你的医生因为不是亲自给你做的,她也不具体清楚发生了什么问题。所以我后来给护士打电话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由她在中间传话得到的答案就是既然当班医生说要做d&c, 那说明就要做d&c. 所以这样根本没法跟自己的医生交流,所以我又打clinic电话说我要一个appointment面对面交流,结果说最早的appointment也要几周后了,气得我要死。K医生门诊少是真,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找不到人我真是非常不爽。前台说把我放到waitlist上,后来转天下午打电话说给我安排了下周一早晨8点的appointment, 当时感觉还好些。
但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取卵已经五天了,不适基本已经没了,可不知道是因为这天我实在太生气,还是腹水就是容易在几天后发作,反正我开始感觉有些难受了。躺床上翻个身感觉五脏六腑都压过来,然后咳咳咳,弯腰捡个东西也咳咳咳,感觉就是肺里有积水。而且中午吃了个肉卷,结果剩下一小时都难受,明显感觉食物消化的过程中就好像没有空间似的,所以器官挤得难受,肚子也比以前大,就跟怀孕4个月似的。这应该就是腹水,估计跟超级生气有关,也跟我自己感觉好了就停止喝那些饮料有关,所以水和饮料即使感觉好了还是要多喝几天。然后见K医生的时候她用听诊器听我的背,让我说99,证实了肺下部有一些积水。
见到K医生她还是那么亲切友好,所以我的气倒是消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关于d&c那个手术的讨论。d&c全名叫dilatation and curettage, 一般人听这个都是胎停刮宫,他们要给我做的这个貌似是要把cervix削下去一块,然后那个管就容易放了。K医生说当班医生说要做,那就证明要做。这是个很简单的手术,没什么风险,转天就能上班,你也不用自费,我会直接bill你的保险公司。我说钱不钱不是问题,您也知道我在中国做的那堆手术,所以我现在非常反感手术,没必要的手术我不想做。我也不想听排班医生的一面之词,我想让您或者另外一个医生给我做个mock transfer, 看我是不是真不削宫颈就放不进去。
其实我也是因为听说在宫颈上做手术以后可能有其他副作用,比如cervical incompetence, 而且后来发现孕期B超的确会看宫颈以往做没做过手术,所以不好的影响真的可能存在。如果没有中国那堆事我可能就直接听K医生的做了,但经过国内手术我有经验学精了。她说mock transfer是可以的,但就是不知道具体怎么安排。Mock transfer就是光拿管和B超比划,不真的用受精卵。先是问了护士,护士问了Monash财务部,答案是按正式移植收费,也就是说我要自费2000澳元,抢钱简直,而且还不知道又会赶上什么轮班野鸡医生。所以K医生说要不你来Geelong吧,我们那儿没那么多病人,B超机随便用,而且是我亲自给你做,就收你一个普通appointment钱,我说好。
所以等到4月中旬去Geelong找她,人家几分钟就给放进去了。B超上看的确我的cervix有个小弧度,不是直来直去,所以手活烂的就放不进去了。K医生也不知道是干什么都手活本来就好,还是因为Geelong只有4个医生经常要轮班移植练就的,不像Monash本部也许一个月才轮上一天,手早生了。反正K医生说绝对不需要手术,我也拍了照。但我还是不爽,因为Monash轮班你永远不知道下个医生是不是也野鸡,自己的医生说什么都没用,因为她反正不能到时去救你。所以我决定下次不给我放进去我就不走,不像上次糊里糊涂就走人了。所以这方面的确国内有优势,人多手就熟。不过这边正经的IVF Melbourne, Genea这样自己的病人自己做的医生应该也问题不大,毕竟基本天天要做,只有Monash这种奇葩的排班制里面的手臭医生会出现这种问题。
然后就是坐等下次例假冻卵移植,比平常晚了两周,应该是跟促排对卵巢刺激有关,不过这次周期排卵就正常了,恢复还挺快。子宫内膜厚度之类如果没问题,冻卵移植真不要太简单,不用吃任何药,都不用去医院,就随便找个离家近的lab抽血检测排卵就行了。到时候就直接去移植,完全是按照正常周期的样子,就是放个之前就做好的受精卵而已。
而且冻卵移植还有个好处就是给身体休息的机会。我前面说的那些腹水,例假一来就全部跑光光了。但如果当轮移植鲜胚成功了腹水就得一直带着,first trimester快结束才能消得差不多,挺辛苦的。还得总插黄体酮也麻烦,因为促排那轮卵是靠扎卵巢取出来的,人体没有自然排卵的过程,所以孕激素不会自己上升,就只能人工插药维持。
5月份移植我赶上的医生是Nicole Hope, 以前听说过,名气至少比上次的大多了,所以心里稍微有了点底。移植当天我反复强调我的cervix可能不太好放,但我自己的K医生放进去了,所以您可一定得给我放进去。还有移植开始前embryologist委婉地说我们解冻了你两个受精卵,得到了一个,我说也就是说上次那个B级的死了?她又嗯了嗯说是的。所以我挺失望,因为我剩下的两个都是C级。前面说过那个B级的死掉跟上次操作失误是脱不了干系的。受精卵储存的温度是有严格要求的,需要是体温。操作都是管全插好才把受精卵拿出来直接放进去,暴露在室温不超过半分钟。而我那次印度排班医生以为自己插好了,让embryologist把卵拿出来,然后才发现根本没插好,鼓捣来鼓捣去,同时我的受精卵就在室温中晾着,温度差了十几二十度了。几分钟他鼓捣不好才让embryologist拿回去冻上,这时受精卵估计早就死了,所以解冻出来自然也死了。其实这几年冷冻技术先进了很多,正常冻卵解冻成功率得有95%以上。
Nicole Hope一开始也是按正常程序鼓捣,然后也让embryologist拿了一个别的管,然后还是不行。至此为止跟上次都是一样的,唯一不同就是我的受精卵还安全地在实验室。所以上次让我很生气的就是他并没有检查他到底有没有把管放好。他如果手活不行放不进去放弃也没问题,我跟K医生做完mock transfer等下个月换别人。可他以为自己放好了就把我的受精卵拿出来,结果受精卵白白死了。时间快进几个月英文论坛上有人问他的feedback, 我就说了一下我的经历。结果两周后管理员把我的留言删除,说当事人看见了说我污蔑他扬言采取法律行动。我都没投诉他或者去他那里主动写差评还被他反咬一口。天天不干正事就搜差评,怪不得手活那么差。所以对于小人医生,真是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不过排班制的医院,你是没办法躲的,因为当天就那么一个医生当班。
因为我坚持一定要把受精卵放进去,Nicole Hope说那咱们换一个工具,有点疼,你不要看。但我还是看见了,是个挺长的大钳子。原理大概就是伸进去把cervix加直,然后就容易放了。具体操作的确挺疼,那个部位被夹非常妙不可言,我躺在那儿就想我到底是做了什么坏事非得受这种待遇,不过不管怎么说是给放进去了,医生和护士都欢呼。做完之后一看护士的托盘里一堆血水,不过我这个人痛点很高,所以也还好。之后还点点滴滴出血几天,毕竟是被带刺的钳子夹了。
还忘了说从4月份我就开始做两手准备,准备换到Melbourne IVF, 因为觉得三个等级不高的blastocyst成功率实在不会太高,还是要借助IMSI. 我自己找了网评很高的Polyakov医生,评论都说他医术精湛态度也好,但我去见了他个人感觉态度并不热情,比K医生差了很多,当然也没什么不好的,没有任何small talk, 甚至听我讲俄语也没露出任何惊讶的表情,上来就问病历以及为什么来见他,专业倒是很专业。我说我还剩三个blastocyst, 想都用完之后转到Melbourne IVF用IMSI技术再做一轮。他说你年龄在这里摆着,不至于三个blastocyst都不会成功,先回Monash移植再说吧,我说借您吉言。
移植之后就请了半天假,转天就上班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由于受精卵是C级我期望值很低,就想着赶紧把最后一个剩下的也用完,就能跟Monash彻底拜拜了,所以没有疑神疑鬼有没有早孕反应,更没有在家自己测,就直接两周后去抽血。然后回单位我还跟同事说这次肯定没戏,但下午一个陌生护士打来电话核对完信息后说“Congratulations, you're pregnant!", 完全是意料之外。而且可能因为太顺利了我也没觉得激动,就跟护士说没想到,然后护士说往往就是没想到的时候容易成功。
之后又是连续两周回Monash抽血,看hcg翻倍程度之类,每次都收100多。我自己觉得这种常规抽血不应该这么贵,就问做过IVF成功着床5次的同事有没有medicare rebate. 她说没有,反正她没有申请过。但我还是决定自己去查medicare的item number, 结果发现是有rebate的,几十块钱,只不过是要自己申请而已。然后就想几十块钱也是钱,不要白不要。结果打到我账户上是两笔100多块一共200多块。原来IVF促排自费太多达到了safety net, 80%自费部分都返回来了。所以这个一定不要忘了申请。好多事还是靠自己查最靠谱,别管问的那个人看起来经验多丰富。不过我后来也没告我同事是有rebate的,因为反正她以前的也申请不了了,以后她也不会再做IVF了,告诉她让她知道她5次一共少要了1000多块倒是给她添堵。
IVF到此就算是结束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