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澳洲小生意攻略(鱼薯店篇,四--终结) (2008-7-14) 车友 · 老爸老妈旅澳趣事(温馨一笑,九篇) (2007-8-10) lilytop
· 美味模仿牌香辣牛肉酱来人! (2008-12-16) Auburn · 《爱和自由》读后感 (2004-12-16) sai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garyyang

谷歌超微软成全球市值第二大科技公司, 之我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8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lucai 发表于 2013-3-18 10:55
rt太贵,pro应该目标企业用户

是啊。 新版的win8, office全都涨价, 注定了这款平板只能做企业用户。
微软不涨价的话, 报表会很难看; 涨价后就这个下场。

归根到底还是CEO不行, 一个长得像屠夫一样的头头消费者能指望啥?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3-20 09:56 |显示全部楼层

一侧苹果小新闻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苹果高级工程师:公司两位“守门员”都不在了

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Businessinsider网站称,自去年10月底卸去苹果首席设计师一职,外界已经有4个多月不知道斯科特·福斯特(Scott Forstall)的动向了。苹果一位离职工程师麦克·李(Mike Lee)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乔布斯和福斯特是苹果公司的两位“守门员”,不知道失去了两位“守门员”的苹果,还能不能“守住”优质产品这道“关卡”。

李称,在研发人员眼中,福斯特是苹果第一号“大混蛋”(chief a-hole),但这个称号并没有贬义,因为这个称号用在乔布斯身上也是准确的。李继续解释道,当一个研发团队有产品创意时,只有最终通过乔布斯认可,产品才有希望“见到天日”——这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正常现象。但是,乔布斯是出了名的苛刻、坏脾气,获得他认可的产品都是“极品中的极品”——他因此也成了苹果优质产品的“守门员”。

不过,李说,并非每个产品创意或者研发人员都有机会见到乔布斯,因为在这位头号“守门员”下面,还有一位“守门员”——福斯特。福斯特也是苛刻之极,经常对一项产品创意说“不够好”或者“还不行”。而正是由于苹果有两大“守门员”,公司创造的产品才备受认可。

李表示,如今,乔布斯和福斯特都走了,剩下走“温和路线”的库克,不知道苹果的未来会是怎么样。可以想象的状况是,或许再也看不到员工“干劲十足、主动加班”的现象了。李认为,苹果地图危机是个“把关不严”的例子,但不是最好的例子。因为,地图出现问题确实是由于研发时间太赶了。最好的例子是,苹果推出Podcast服务。第一,苹果Podcast的界面存在一些特别重大的问题;第二,推出自主Podcast服务不但与苹果开发者构成了竞争——这是不理性的做法,而且它还没有第三方应用做得好。这种情况在乔布斯和福斯特时代是从未出现过的。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5 17:32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则挺重要的新闻: 谷歌研发Blink浏览器内核与苹果Webkit分道扬镳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4日消息,据TheNextWeb报道,谷歌宣布将与苹果的开源浏览器核心Webkit分道扬镳,在Chromium项目中自主研发Blink渲染引擎(即浏览器核心),内置于Chrome浏览器之中。

苹果在Safari中采用Webkit核心,并于2005年将Webkit公开为开源软件。谷歌当时采用苹果的Webkit核心打造了Chrome浏览器,Opera最近也宣布称将会转向Webkit核心,但是谷歌宣布此举后,Opera表示将会跟随谷歌采用其Blink浏览器核心。

谷歌转向自主研发Blink浏览器内核意义重大,谷歌此举欲降低Webkit即苹果在浏览器市场的影响力。截止2012年底,Webkit浏览器内核占总浏览器市场份额约40%。

谷歌解释称,Chromium多处理架构系统与其他Webkit浏览器很不相同。

谷歌工程师Adam Barth在博客中表示,随着浏览器的发展,苹果的Webkit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也有碍浏览器技术的创新步伐。但是他也表示,谷歌自主研发Blink内核绝非易事,但是新内核将会提升整个开源网络生态系统的机能。

谷歌做出此举之际,Mozilla与三星也达成合作协议开发“下一代”浏览器渲染引擎Servo。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3_04/04/23872275_0.shtml

=======================================================
我以前以为WebKit是苹果谷歌为主投资的开源浏览器内核, 没想到文中提到“苹果的Webkit”, 如果是真的令人敬佩因为WebKit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内核。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6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微软前高管撰文:微软应拆分为六个独立公司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ryyang 于 2013-4-6 23:07 编辑

坎宾1983年加盟微软,2002年退休。他最近出版了一部关于微软的著作《决心和意志:微软的“秘密权力掮客”打破他的沉默》(Resolve and Fortitude: Microsoft's `Secret Power Broker' Breaks His Silence)

十余年来,微软错失了大量的关键发展机遇,现在只能目睹自己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微软董事会本应当有一种紧迫感,他们早就应当调查公司为何会陷入落后,进而对公司结构进行调整。

自2008年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来,比尔·盖茨一直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现在大多数人将他称为慈善家,而很少提及他在微软的职责。这是否意味着盖茨已经不再关注这家他亲手创立的公司?外部人士和业内人士都曾表达怀疑和提出建议,但只有他本人能够真正回答这个问题。

微软现任CEO是史蒂夫·鲍尔默,他既是盖茨的好友,又是盖茨亲自指定的继任者,但我的怀疑正是来自于微软在鲍尔默领导下的运作方式。盖茨不仅将这家庞大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了鲍尔默,而且全权委托他来构造、运营和指导公司。这些年来,鲍尔默构建了一支主要由资深微软员工组成的高级领导团队,这些人在鲍尔默的指导下一直专注于给处于下滑态势的Windows和Office业务提供庇护,而且主要措施就是渐进式的产品更新。

在这种战略指导下,微软的营收和利润并未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微软公司变得膨胀和官僚化。早些年的活力已经消失不见,除了鲜见的例外情况,公司基本上满足于维持现状,尽管它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来打破这种模式。

复杂的结构

我在已出版的《决心与意志》一书中介绍了自己在微软工作近20年的经历和体会。这本关于微软的作品出版以来,我与很多前微软员工和现微软员工进行了交流,他们提到了这样一个共识:史蒂夫·鲍尔默构建了一种罕见的复杂的企业结构,自己周围围绕着一群阿谀奉承的人们。董事会或许认为他不可或缺。

从内部看,他善于应对公司的复杂性,但是正如同过去十年所体现的,他在预见、回应和做出市场改变与创新方面遇到了困难。甚至比尔·盖茨也在最近接受CBS采访时承认,微软错失了很多机遇,并且缺乏创新。这是否意味着微软即将采取具体行动?或者只是简单一说而已?

鲍尔默对企业结构的影响力随处可见。深得鲍尔默信任的首席运营官凯文·特纳(Kevin Turner)管理着超过50%的业务部门,包括销售和营销部门,而从他的简历来看,这正是令他最难堪的领域。与其他公司的同僚或者微软之前的COO相比,特纳对公司财务和人事活动没有控制权。

Windows部门负责人史蒂夫·辛诺夫斯基(Steve Sinofsky)离开公司之后,微软将该部门一分为二。目前,一个人负责营销与财务,另一个人负责开发。这是一种奇怪的分工方式,因为该公司已经有了一位首席财务官,另外其他开发团队的产品营销都取决于产品部门负责人。







管理失当

我可以继续对此进行分析,不过现在我们首先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看这家公司,讨论现在的管理风格。

我与微软员工的讨论中提到的另外一个共识就是,鲍尔默喜欢插手公司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地管理各个业务部门。因此,很多为高层领导工作的人觉得这种管理方式削弱了他们的权力。他们还经常受制于由委员会做出的决定,这种决定延长反应时间,而且导致责任不明确。更糟糕的是,盈利能力极强的Windows和Office业务正在扼杀创新能力和健康有益的偏执思维。这与IBM大型机业务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所处的形势非常类似。

由于公司董事会和CEO在技术领导方面能力欠缺,提供技术预见的责任就落到了高层领导身上。然而,过高的资历、过去的成就,以及不得不取悦于一位控制欲极强的CEO都使得这种预见变得很难。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同的部门之间仍在内斗,有时候给人一种诸候争霸的感觉,因此实施统一的战略几乎不可能实现。在我看来,微软本就复杂的结越来越紧,内部争斗和官僚作风给公司形成了严重的束缚。


解决方法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军入侵波斯帝国之后,也面临着同样复杂的挑战。我们都知道亚历山大大帝解开所谓的“戈耳迪之结”的方法:拔出宝剑,将其斩断。后来,有人称这种行为相当于欺骗,但我认为,这是一位勇敢领袖的选择,因为他的思维已经突破了面前盒子的限制。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继续自己的使命,征服了波斯。

正是这则故事,让我找到了微软重获优势、再次征服IT世界的良药。但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公司,它需要微软拆分成多个部门,真正为股东释放价值,实现人尽其才。现在,微软董事会应当主动将公司分拆为六个独立的公司:

1、服务器、桌面和移动设备的操作系统

2、面向所有平台的工具和语言

3、面向所有平台的办公和企业应用

4、面向所有游戏平台的游戏机和游戏软件

5、面向所有平台的咨询服务

6、面向所有平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包括浏览器、广告、搜索、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等)

除了第一个部门之外,其他部门都需要对业务进行水平拓展,为所有相关的操作系统平台(而不仅仅是Windows)开发软件或服务。Azure平台的开发团队将支持Phone Gap、Apache Hadoop和Android环境,此举正是遵循这种策略的做法。

第六个部门应当向谷歌学习,开发自有的优秀浏览器等。现在整合到Windows系统的IE浏览器只能用作其他浏览器的下载工具,因此功能应当减弱。

或许这个提议过于激进。但是这家公司的领导团队能力欠缺,或者说魄力不足,他们主要专注于保护自己的领地,忽略了更广阔的机遇。对于这样一家公司,还有其他方法能够为其重新注入企业精神吗?为了推动微软摆脱现在的困境,我认为除了将公司分拆为更易管理的小公司之外,别无他途。

当然,到底是应当分拆为四家还是六家公司,这都可以展开进一步讨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使新成立的公司对新机遇保持饥渴,同时要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令股东和华尔街满意。

此举还可以带来其他好处:降低成本,减少机构臃肿,因为这些独立部门当中,大多数无法再依赖Windows和Office业务。另外,现有的中心研究部门也需要进行相当的分拆,为新的主管领导负责,确保研发工作不仅面向客户,还要面向微软股东。

最后,这个举措,如果落实的话,将在微软管理层产生震动,有助于消除割据分封的现状。最有适者,才能生存!

==============================================
建议很中肯, 但只要还是一个长得像屠夫一样的政客在掌舵微软, 就没戏。 同样都是偏执狂, 但人家乔布斯首先是技术上面的天才, 然后才是一个成功的CEO, 图中除了cook其他公司的CEO也大致如此。真的很不明白比尔怎会让位给一位如此糟糕的人。
最后再次引用乔布斯的一段话,虽然他最终也把位置交给了一位销售人 :)
做销售的人经营公司,做产品的人就不再那么重要,其中很多人就失去了创造的激情。斯卡利加入后,苹果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是我的失误;鲍尔默接管微软后也是这样。苹果很幸运,能够东山再起,但我认为只要鲍尔默还在掌舵,微软就不会有什么起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bulaohu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7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rry Ellison也不能算技术出身的,Oracle能有今天是他的功劳,在业界名声糟糕也是因为他

发表于 2013-4-7 0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ulaohu 发表于 2013-4-6 23:14
Larry Ellison也不能算技术出身的,Oracle能有今天是他的功劳,在业界名声糟糕也是因为他  ...

谢谢加分。
larry有技术背景,

http://www.achievement.org/autodoc/page/ell0bio-1

For the next eight years, Ellison bounced from job to job, working as a technician for Fireman's Fund and Wells Fargo bank. As a programmer at Amdahl Corporation, he participated in building the first IBM-compatible mainframe system.


业界名声怎么糟糕了? 我知道了他杀死了java!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7 0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谢谢指出 :)

发表于 2013-4-19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Q1财报微软同比增长18.5% 谷歌16%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ryyang 于 2013-4-19 13:58 编辑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3_04/19/24390397_0.shtml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013_04/19/24392433_0.shtml

报告显示摩托罗拉业务净亏2.71亿美元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19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yang 发表于 2013-4-19 13:57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3_04/19/24390397_0.shtml

http://tech.ifeng.com/internet/detail_2 ...

Google improved its cost-per-click, a critical metric that refers to the price advertisers pay the Internet search giant, in the first quarter. The CPC rate declined 4 percent year-on-year in the first quarter, versus a 6 percent decline in the fourth quarter.

这是好现象,不过貌似市场反应目前来看一般,pre-market GOOG股价很平

发表于 2013-4-20 08: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19 21:48
Google improved its cost-per-click, a critical metric that refers to the price advertisers pay the ...

嗯。 谷歌苹果都跌破800,400. 不过今年有两样神器要发布(xphone, glass), 长远来看我觉得破千就是明后年的事情。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21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yang 发表于 2013-4-20 07:56
嗯。 谷歌苹果都跌破800,400. 不过今年有两样神器要发布(xphone, glass), 长远来看我觉得破千就是明后年 ...


苹果已死,还是坚持我一月份的预测,年底去100美金。

貌似xphone是个便宜货,可穿戴智能设备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还很难预测,本人对google的产业转型的前途还是那四个字“谨慎乐观”,乐观是因为google的执行能力,谨慎是因为现在的听到看到的都是忽悠大于实际。说白了,我觉得可穿戴设备大行其道必须要在万物网的基础上,万物互联目前看来遥遥无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21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s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s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21 21:16
苹果已死,还是坚持我一月份的预测,年底去100美金。

貌似xphone是个便宜货,可穿戴智能设备能产生多少 ...

你预测的通常准吗?
给你mark下留念。

发表于 2013-4-21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21 21:16
苹果已死,还是坚持我一月份的预测,年底去100美金。

貌似xphone是个便宜货,可穿戴智能设备能产生多少 ...

赶紧的, 改个头像呗

没那么悲观,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21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isco 发表于 2013-4-21 21:19
你预测的通常准吗?
给你mark下留念。

头一回预测,多谢捧场,

这年头预测还管准的话就没有新闻版这么多砖家预测新闻了,

不过话说回来,苹果的确死了,jobs死了以后就没新产品了,老本吃了2年,耗尽了市场的耐心,这种momentum一旦过去了再想弄回来就不容易咯。

发表于 2013-4-21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yang 发表于 2013-4-21 21:22
赶紧的, 改个头像呗

没那么悲观,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jobs是jobs,苹果是苹果,不能混为一谈了

发表于 2013-4-21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s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s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isco 于 2013-4-21 21:42 编辑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21 21:23
头一回预测,多谢捧场,

这年头预测还管准的话就没有新闻版这么多砖家预测新闻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苹果随便一个分支的业务都能顶一个世界500强。
搞砸了iphone,还有ipad,砸了ipad,还有ipod, mac, itunes etc

很多人一直有用盗版的习惯,不了解ios生态系统的强大。但真正大多数西方用户是不用盗版的。各种app,音乐,几年的积累上千刀的成本。转换生态系统太难了。again,用盗版习惯的肯定想不到这点。

我澳洲,美国两个tomtom就近百刀了,就因为这两个app, 我肯定不会离开ios.

而且现在美国本土随着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发布iphone, andriod的占有率已经再逐月下降。ios逐步上升。
Andriod初期的发展,全托了AT&T 5年独家发售iphone的福了。Verizon等其他运营商为了跟AT&T竞争,猛推andriod.
那5年合同苹果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21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yang 于 2013-4-21 22:22 编辑
cisco 发表于 2013-4-21 21:39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苹果随便一个分支的业务都能顶一个世界500强。
搞砸了iphone,还有ipad,砸了ipad ...


如果你能回答苹果怎么吸引新的用户这个问题,你就明白为啥苹果已死。

FYI:作为曾经的果粉,我在iphone上花了不下500美金的软件,你说的两个tomtom我都有,不是照样换到android?

发表于 2013-4-21 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rnand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rnand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类似硬件配置的iPhone比Android贵好几百刀 ,那点软件的价格可以忽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lingyang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4-22 0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s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s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isco 于 2013-4-21 23:37 编辑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21 22:18
如果你能回答苹果怎么吸引新的用户这个问题,你就明白为啥苹果已死。

FYI:作为曾经的果粉,我在iphone ...


苹果过去,现在一直都在吸引新用户,从来没停止过。iphone销售季季创新高。
根本不需要讲原因,看事实就好了。

还有你照样换andriod只能说明你赚的比我多

发表于 2013-4-22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传苹果正秘密寻找库克替代者 避免走上惠普老路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3-4-22 17: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2745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2745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帖子居然又被翻出来?我怎么记得苹果从股票500多跌了到400多时,没几天就跌了Google的总市值出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23 07: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isco 发表于 2013-4-21 23:36
苹果过去,现在一直都在吸引新用户,从来没停止过。iphone销售季季创新高。
根本不需要讲原因,看事实就 ...


idevices销售变缓,吸引力下降是事实,看明天的财报吧,

因为吸引力下降才不够justify为啥要多掏200-300块买iphone,继续用iphone的才是赚的多的

发表于 2013-4-23 1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yang 发表于 2013-4-23 06:23
idevices销售变缓,吸引力下降是事实,看明天的财报吧,

因为吸引力下降才不够justify为啥要多掏2 ...

恭喜你, 脱去了国王的新衣!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23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yang 于 2013-4-23 10:26 编辑
garyyang 发表于 2013-4-23 10:16
恭喜你, 脱去了国王的新衣!


4.x以来和iOS的gap越来越小了(我指的是用户体验方面),android我是越用越喜欢,唯一的遗憾就是选择太多等一款android的好机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企业方面iOS对android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也许这是开源的硬伤吧。

作为一个曾经的果粉,从过去几个月的android使用经验和零售用户的角度来看,我不得不说苹果打造的生态系统其实很脆弱。

也许这是最大的一件皇帝的新衣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bulaohu + 12 给真心话加分
garyyang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4-23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j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j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点这种公司就好了,百花齐放,消费者受益

发表于 2013-4-23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c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c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越走越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4-24 00: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isco 发表于 2013-4-21 21:39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苹果随便一个分支的业务都能顶一个世界500强。
搞砸了iphone,还有ipad,砸了ipad ...


当一个公司指望着用户锁定来维持的时候,这个公司就要有,或者已经有大麻烦了

发表于 2013-4-29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皇帝的新衣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aryyang 于 2013-4-29 11:49 编辑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篇我一年半前的贴关于皇帝新衣,到目前为止,我是正确的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d=405711&page=1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4-29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第二大广告公司CEO:Google等是伪装的科技公司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全球第二大广告集团的老板最近调侃了Google, Facebook和Twitter一把,他说,这三家公司“本质是媒体所有者”,却伪装成了科技公司。

WPP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rtin Sorrell是在FT数字媒体大会上发表这番言论的。尽管听起来像是把这几家公司拉下了云端,但是这句话背后,却是数字广告的强劲增长。因此,这个结论倒不能说是件坏事,尤其是对于Google来说。

在WPP一年730亿美元的广告费用中,新闻集团占据了25亿美元,比其他公司都要高。不过第二名是Google。Sorrell称,他的公司去年花费了20亿美金在Google上购买广告,相比去年增涨了25%。

尽管Facebook和Twitter被一同贴上广告公司的标签,但它们实际上的获益却小得多。WPP去年在AOL/Yahoo!上购买广告的开销为5亿美金,Facebook上仅有2亿美金,至于Twitter,用Sorrell的原话说,仅仅吸引了一个“非常小的数额”。

好消息是,这些花费在将来只会增加。Sorrell说,预测到2014年,WPP花费在购买Google广告上的费用,会比其在默多克新闻集团里购买广告的费用还要多。

“Google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是一张‘有五条腿支撑的凳子’(five legs to its stool):搜索、展示、视频、社交和移动。”在视频领域,Google已经借助YouTube渗透进电视市场,而在移动领域,Android和AdMob都不可小觑。

相信Google的粉丝会有大量的证据来反驳Sorrel的言论以证明Google绝对是家科技公司,比如云服务、无人驾驶汽车、Google Glass等,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Google的大部分收入确实依赖着旗下网站所售出的广告,而Facebook和Twitter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Sorrell把 Google看成一个媒体集团,Facebook、Twitter都是如此。“他们所拥有的是媒体,但都伪装成科技公司。Google卖的是Google,Facebook 卖的是Facebook,Twitter卖的是Twitter。”

而Sorrell也承认现在已经进入“Google时代”。要知道,数字内容占据了WPP广告投放总额的34%,在十年间就从零增长到了三分之一。Sorrell说,广告商在平面广告上花费的太多了,其实消费者只会花7%到10%的时间来阅读报纸和杂志,但是广告预算仍然有20%花在平面广告上。互联网耗费了消费者三分之一的时间,但是网络的广告预算只占了20%。

“假如我需要投资所有的这些股票,我需要把我的钱投资到哪里?Google 和Amazon。如果是为了我孙子去购买,那这两家公司就是我会投资的地方。”Sorrell称。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于 2013-5-1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周二发行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债券,数额高达170亿美元

此文章由 gary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过去一周里,苹果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对其股东现金返还策略调整后,苹果以4130亿美元的市值重新坐上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

尽管苹果拥有1450亿美元现金储备,而其中仅有450亿美元可在美国市场使用,这意味苹果需在未来三年内筹集约600亿美元资金,才得以缓解其股东资本返还计划需求。

分析人士认为,苹果此时发行债券融资非常有意义,因为当前融资成本处于低位——目前利率接近于历史低位。

但在此次债券发行交易中,苹果未能获得来自评级机构的“AAA”评级:标普将苹果债务评级定为了“AA+”,而穆迪则将其评级定为“Aa1”。



http://tech.ifeng.com/it/detail_2013_05/01/24833411_0.shtml
88足迹, 一个无聊多于乐趣的地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