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香菇鸡汤是王道——附送一碗银耳枸杞羹。 (2007-6-19) 华丽丽的那个谁 · 女儿的演出 (2007-5-25) Eating
· 零难度!无糖!健康低脂的奶盐苏打小饼干——上班上学的随手小零食哦 (2010-12-4) feicunzic · 六一儿童节的礼物,珍珠白 HONDA CRV VTI-S 2.4L AWD 提车 (2013-6-1) zqfall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aniello

[其他信息] 参加活动:从买房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1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脸茫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脸茫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iello 发表于 2015-5-10 21:51
要0首付贷款好像不容易吧?

澳洲不可能0首付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11 23: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spma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spma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ul5277 发表于 2015-5-10 21:32
"西人对房子的讲究和品味,是很多华人要好长的时间,也许要好几代才有可能达到的。"
我对这句话有不同意见 ...

赞同!气候环境等等因素造成中西生活方式的不同,没有必要分出优劣,我们来到这里,是想尝试体验他们的生活,但不能因此对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有一点质疑!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脸茫然 发表于 2015-5-11 21:50
澳洲不可能0首付吧。。

好像是可以的,如果收入情况很好,目前的贷款又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一脸茫然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mt 发表于 2015-5-11 13:57
青花瓷始于元代,宋朝崇尚素瓷!

感谢扫盲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men 发表于 2015-5-11 10:13
完全同意LZ的意见,分析到位。
再补充一点,华人买房特别是对房屋的style根本没有概念,对Edwardians, Vict ...

只知道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其他的都不知道啊,可以专门介绍一下吗?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发表于 2015-5-12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摇滚的大象 发表于 2015-5-10 13:23
历史上,华人变有钱全靠修身养息,勤劳和储蓄。洋人变有钱全靠武力掠夺

简直是胡说八道,够16岁了么
从古至今,华人发财一定要靠官府,勤劳致富经商致富而不投靠官府找背景的一定被官府洗劫
我与她们曾经共同生活在阴沟里,区别只在于自我拯救方式的不同。一些人忙于搅动阴沟中的污泥浊水,我则始终仰望遥远的星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12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k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k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mba 发表于 2015-5-10 20:13
个人觉得华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会觉得不安全,所以一代又一代地用各种方法努力"创造财富",同时”勤俭 ...

同意,但真实的事实是:
进入工业社会,社会变革接连不断.社会财富分配不断进行.
上一辈还有留下财富吗?很多以为是财富的东东变成废物一堆.
大多都当了炮灰.

发表于 2015-5-12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都教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都教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摇滚的大象 发表于 2015-5-10 13:23
历史上,华人变有钱全靠修身养息,勤劳和储蓄。洋人变有钱全靠武力掠夺

建议把“全”改成“基本上”。

发表于 2015-5-12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vd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vd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5-5-12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k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k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ul5277 发表于 2015-5-10 21:32
"西人对房子的讲究和品味,是很多华人要好长的时间,也许要好几代才有可能达到的。"
我对这句话有不同意见 ...

撇开民族感情不谈,华人的审美的确是有问题的.
为何呢?上一代,这一代基本木有受过良好的美术训练和熏陶,49年后有钱有讲究的又都被干掉打跑了.
如何可能有品位?问题确实存在.

发表于 2015-5-12 14: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菩萨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菩萨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值得细细读来,先收藏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12 2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脸茫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脸茫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iello 发表于 2015-5-12 13:25
好像是可以的,如果收入情况很好,目前的贷款又不多。

原来是这样啊。。涨知识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2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脸茫然 发表于 2015-5-12 20:12
原来是这样啊。。涨知识

找BORKER咨询一下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发表于 2015-5-12 2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m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m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iello 发表于 2015-5-12 13:26
只知道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其他的都不知道啊,可以专门介绍一下吗?  ...

上Google 搜下就知道,大部分近内城的老区,还有传统高尚区这类房子很多,这类房子的特点是高门楼,高屋顶,高天花板,进入这种的街区,感觉是不一样的,高尚,洋气。当然比较贵,如已重新装修更新,那就更贵了。我们华人常买的区域往往少有这类房了,整个街区往往只有一个个盒子样子的房子,没有品位,只有住家的功能。品味首先是要懂得,同时也是要花钱。花钱买品位,华人自然不愿意。

发表于 2015-5-12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m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m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ameskg 发表于 2015-5-12 14:20
撇开民族感情不谈,华人的审美的确是有问题的.
为何呢?上一代,这一代基本木有受过良好的美术训练和熏陶,49 ...

同意楼上的。
现在主连宰华人社会都是49年的人,哪里懂得,哪里见过,自然不懂行賞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2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men 发表于 2015-5-12 20:41
上Google 搜下就知道,大部分近内城的老区,还有传统高尚区这类房子很多,这类房子的特点是高门楼,高屋 ...

好的,谢谢。

品味要养成可不是短期的事,花了好多年,才学会欣赏维多利亚建筑,别的建筑要花更多时间学习才行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12 2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m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m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iello 发表于 2015-5-12 20:45
好的,谢谢。

品味要养成可不是短期的事,花了好多年,才学会欣赏维多利亚建筑,别的建筑要花更多时间学 ...

喜欢上这类房子,其它房就看不上了。好比在北京擁有一幢四合院,在上海有独幢洋房或石库门,再好的学区房也不会动心了。

发表于 2015-5-12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lazhu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lazhu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是囤积症,文化先天的某种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发表于 2015-5-12 2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ha101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ha101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5-5-12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m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m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概是需要时间来改变,多久就不好说了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5-5-12 2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iel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iel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men 发表于 2015-5-12 21:18
大概是需要时间来改变,多久就不好说了

而且还要看这个人愿不愿意被改变和提高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12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村夫村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村夫村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