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篇
此文章由 philg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hilg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philguo 于 2016-3-15 13:08 编辑
股票没完,都只是些开头。我的操作手法看起来很笨很简单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是你们不喜欢的方法不等于是错的。你们可以不用,我们以结果说话
先说外汇,
我的方法:重仓长线为主,看大势, 资金链,对冲
从一些非官方渠道获得的信息是中长线的盈利客户远远多于短线交易者,这就是为什么交易商或是你的代理总是鼓励你炒短线的原因,当然交易费也是重要因素。短线交易者只有弱于11分之一的人能挣钱。实际上外汇和股票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作趋势,中长线为主。即设了点位,不用去管,一天看一次,如果发现盈利了会很高兴。这也是我说的为什么外汇股票应该是副业的原因。
第一次出国的时候没经验,因为母亲工作的原因家里有不少美元,带着厚厚的几叠美元出去,刚到的时候记得镑美1.6都闲汇率不好,专门跑到伦敦去换。几年后要从国内拿钱买资产忽然发现英镑已经1.9了,心想等等。没想到越等越高,超过2了,开始研究外汇。看了几本书,和一些炒外汇的同时交流,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公司的工作实际上说轻松也轻松,说累也累,要分析大量的数据。而且足球大部分是晚上开始,经常要轮值到晚上工作。那个时候手机还只是智能机的雏形,刚刚出现msn这种app,工作时候只能偶尔看一下汇率。所以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不能做那种盯盘日线交易者。我这个行业年轻人居多,大部分同事基本上都炒外汇,很多甚至用的都是50+的杠杆。有一个我们都昵称老头的40岁的同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对我的风格也有极大的影响。
我唯一一次差点爆仓发生在我炒汇的第2个月,当时小波浪判断错了,大概用了20多倍的杠杆,最差的时候只要再多50点就爆了,正好那天晚上我俩在公司老头叫我做对冲,先避免了爆仓,指出我的大趋势是对的,但是忽略了反弹的力度,所以杠杆一定不能太高。从那次后,我的杠杆再也没超过10倍。我现在的操作手法很多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允值,老头交流的时候说基本上所有的G10货币在大势确定的时候,反弹波动值在历史上从来没超过当时公允值的20%,这个数值就是我长线5倍杠杆的由来。比如说,英镑在2的时候经济政策基本面向下,大势已确定,公允值大概是1.87几,最多绝对不会涨到2.25做空的时候留够保证金就可以了。我澳美0.98进入做空的时候,澳币最多不会突破1.14几。所以大势判断对的前提下,计算好保证金就可以开始做中长线了。2006-2009年我平均每年的交易不超过20次,当然2009年后我不在那里工作,有了充足的时间后半年的交易量超过了我过去的几年。对于我自己的交易历史,我的总结是。在确定大势后,反复做小波浪所获利基本上和我在大势开始的时候重仓做中长线相等。有的人喜欢快,那时你们自己的风格,我的风格就是大势确定下以中长线重仓为主,留够保证金,在小波浪下作对冲降低风险。我的操作手法看起来很笨很简单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是你们不喜欢的方法不等于是错的。你们可以不用,我们以结果说话。
我是个搞数据的,但是炒外汇股票我确不是技术流。用的最笨的而且最保守的方法。外汇看线我基本上就是2条最基本的,股票也基本上就是一条MA30,一开始很多老手都说我的方法笨,资金回流慢,但是一年下来同样的舱位我的回报率居然比他们高。一波行情100点能抓到60甚至50就是成功的了。没人能超到顶或是底。当然如果形势不明朗的时候就不要开仓,大势我想决大部分人都能看准吧!比如说去年美元要加息,镑日澳新等货币随便选一个重仓做空都能盈利。
去年年初的瑞郎黑天鹅事件后,我现在都要加一个1000点左右的强止损(enforced stop)。
第一次重仓长线就是08年初在报纸天天报道多少万家庭资不抵债等金融负面消息的时候做空英镑。那时候英镑还在2左右的高位,但是已经摇摇欲坠,当时的本钱小,心一直在嗓子眼,天天只要一有时间就看看汇率。头几个月英镑还是涨了,我一直补仓,最后平均2.01左右做空英镑,一共有7手左右,没想到08年下半年形势急转直下,半年多就到了一点三几。我在1.5左右全部平仓。这是我到那时候为止在外汇上挣到的最大一单。当然以后被2次打破。
基本上这个时候,澳币进入了我的视野,工签5年后决定离开英国开始新的尝试,当时要来澳州,2009年2月把所有的英镑换澳币,汇率是2.25,4万亿的新闻出来后,就决定来一次上一手的反向操作。利用对冲成功的把平均仓位开在了0.65左右总共17手,可惜的是没想到矿业潮的威力会这么大,根据历史经验在2009年末0.95左右逐渐平掉仓位。虽然没能抄到顶,但是节约了时间成本,资金拿出来用在了股市和其他投资。
2011年澳币过了1之后就开始重复以前的操作,不过入场早了些,0.98就开始进了3手,最后利用对冲和补仓平均到了1.05左右总共23手。那时候没有过瑞郎黑天鹅,保证金我只留20%,基本上下来几百点心态就已经非常轻松了。不过这次远没有前两次那么顺利,直到2014年末,我才松了一口气,最终在2015年8月平均0.69-0.7平仓,库存费用是一笔大的支出,其间利用对冲挣取了大概20%的利润覆盖了库存费。
接下来的2016或许是17,我准备再来一次长线重仓做多澳美,起始点预计是0.65, 目标0.85-0.9,这次最多50手。风控措施强止损,资金链加上对冲。
关于对冲,运用得当可以大大的降低风险. 我相信这里很多老手,并不需要我来说如何操作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