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更新:番外篇-租家具,选中介,拍卖技巧,SOLD。7个月老house里外翻新 (2020-4-18) gbdlg · 2024年6月克里米亚,俄罗斯之行(更新至摩尔曼斯克) (2024-7-8) patpatchow
· 很简单、很便宜、很好吃的甜品——适合哺乳MM补钙! (2008-10-15) 仰望星空 · 落叶满地 (2011-11-20) 明河素月
查看: 961|回复: 2

文学创作是我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7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ew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ew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ameway114p012.jpg




学创作是我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
访业余文学创作家渡渡(杜国荣)
photoshopped.jpg
访 / 撰文 朱萸
部分图片由被採访者提供

期阅读《同路人》杂誌的读者朋友们应该会对这樣一个时常出现在「谈文說藝」版块中的笔名 ——「渡渡」感到熟悉。他的文章說不上精细,词章谈不上考究,然而,於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卻总能流露出对於生活的感恩。他不是专职的作家,如今的工作更是和文学沾不上半点边角,那么究竟是何等力量,能夠让他秉持儿时的梦想,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笔耕不辍並乐在其中?

学报章刊物奠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渡渡,本名杜国荣,1951年出生於香港新界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只念过几年的「卜卜斋」(广东人对书塾的俗称),卻写得一手好字。在渡渡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时常会给他将一些对联、平仄之类,无形中多少对他后来走上文学之路有所影响。不过,渡渡自言:跟传统书香门第家庭出身的人受家庭文化熏陶不同,自己对於文学的热爱更多的是受到当时(60年代)整个香港社会浓厚的文藝文学风气的影响。因而,彼时还在读中学(初中)的他,並沒有系统地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些经典著作或西方文学名著,他的文学启蒙读物,是当时香港或台湾出版的一些流行的文学报章刊物,如《当代文藝》、《纯文学》、《中国学生周报》等。

与当时那一辈人一樣,渡渡现在还保留著做剪贴本的习惯,厚厚一摞子剪贴本鐫刻了他大半辈子的文学生涯。其中有好些本都是和《中国学生周报》有关的 —— 渡渡說那是影响他走上文学之路的最重要的报刊之一。当时的新界可比乡村,很多东西都要从九龙运来,每逢出新报的时候,渡渡都会在报刊亭旁蹲点守候,一见著有了就迫不及待地买下来。《中国学生周报》主要针对像渡渡那樣的「文学青年」(中学生群体),其知识内容五花八门,涉及文学、哲学、电影、音乐等多个方面。渡渡笑道:「当年的心境犹如现今的粉丝追星,觉得能在上面发表文章是相当荣耀的事情!」这大概是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原动力。渡渡发表他的第一篇习作(一首名为《鸟》的诗歌)是在他读中学的时候,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渡渡依然记得,年轻的时候,他曾向《当代文藝》投过稿,因爲质量的问题沒有被採用,当时的编辑还给他回了一封信,鼓励他继续创作。「当时那个编辑实在是很用心,他知道年轻人对文学创作的激情是需要不断鼓励的,不像现在,投个稿往往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

无论环境如何变迁 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始终如一
学毕业以后,渡渡因著自己从小的文学创作梦想,就选择进入台湾的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就读。真正进入国文系之后,渡渡才明白成爲作家和唸中文系並沒有絕对直接的关联,卻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 大学扎实的古典文学学习对於他日后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写作不光是有激情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有思想,並能通过合适的文字和恰当的敍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思想和文字的功底除了来源於生活经验,更来源於文学知识的积累,多读书,读好书,学问越好,所写出来的文章也会越有深度!」读大学的那几年,渡渡开始了连续的文学写作,並在当时台湾的报章刊物上相继发表文章。他现在的笔名,也是那个时期起的,取「人生如浮萍,一叶小舟渡」之意。

学肄业以后,渡渡在台湾当了一年的国中语文教师,毕竟思乡情切,不久就回到香港,仍旧担任中学语文教师。这一做,就是20多年。除了教书的本职工作,他依然坚持每週写作。1994年,渡渡以中文教师的认证资格移民澳洲,在离开香港之前,他将多年以来发表过的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此时的心情》。

到墨尔本之后,渡渡先在週末的中文学校里教了一年的语文,众所周知,中文学校的工资是相对比较低的,而如果想要在澳洲当地的学校教书又必须拿到这裡的教师资格証,这对於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人来说也不容易。凡人毕竟不是神仙,饭总是要吃的,一家老小的生计也无法不管,做父母的也总是把儿女放在首位的,於是爲了家庭的责任,渡渡去到五金公司干活。从语文教师一下子变成五金工人,巨大的落差也让他有了一段时期的心理阴影,不过,对於渡渡而言,撇开基本的衣食住行,能夠靜下心来读书写作才是他人生真正的追求。「人在物质追求的欲望沟壑总是难以填满的,比来比去的结果只会更空虛,所以既然我物质上能有基本的保障,还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更为实在容易!」

渡渡坦言,旁人都会觉得当语文老师比较容易和文学创作挂上勾,当五金工人看似与文学创作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做过语文老师的人应该能夠明白,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累人的工作,身心俱疲,平时的小作业、小测试不断,逢到考试要出考题、改试卷,带会考的班级更加吃力,加班那是常事,除了寒暑假,更本沒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文学创作。在澳洲当工人则不一樣,朝九晚五的上班制,体力活虽然也辛苦,但工作完了剩余的时间就都是自己的,可以去做喜欢的事,看看书,写写文章,反倒更惬意。「在澳洲的这些年,反而是我文学创作的相对高峰期!」渡渡写作所求不多,最大的希望莫过於纸字变铅字,於是,渡渡开始在墨尔本的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如《广告天下》、《大洋时报》和《同路人》杂誌等。

读书当反复体会文章当有情有理 写作当持之以恆
读书,读好书是进行文学创作的前提,随著年龄的增长,对同一本著作的领悟亦会有所精进。渡渡說现在重读《论语》成了他经常的功课,从中体会做人待物之道。

学创作分爲不同的种类,各有千秋,对於渡渡而言,诗歌和散文是他文学表达最常用的两种形式,渡渡喜爱情理兼备的文章,从古代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遙游》到现代台湾张晓风、光中的遊记散文,都是他长读之物。在文字语言方面,渡渡认爲,文言功底好的人,写白话文絕不会差,只会更精炼凝神。渡渡现在的文言功底,要归功於当年在香港所受的中学教育和在台湾国文系接受的正规训练,尽管如此,渡渡依然觉得读书积累得不夠多。渡渡感叹:现代的人写作,缺的恰恰就是文言的知识和功底。而现代的教育,又恰恰忽略了这方面的培训。「像当年,我读中学会考的时候,那是要考《大学》的,唸大学那会儿,光《论语》就要唸一年。现在大学里中文系的学生怕是连《大学》里的一句都讲不全!」

学创作贵在能持之以恆,渡渡认爲,他这么多年来,之所以能夠每日笔耕不辍,最爲重要的是,他已经将写作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他能从中感到无尽的乐趣,自然也就不会有枯燥或乏味厌烦一說。每每看到自己的手稿变成了印刷成品,那种愉悅的心情更是难以用言语表达!写作之人,都会有瓶颈之艰,渡渡的方式是,去到家门口的湖边走三四圈,心情舒畅了,文笔也就流利了。

五十知天命 余生唯文怡乐也
渡渡自言:年过五十,顿感时光流逝之迅速,人生变化之无常,常常思考生死的问题,人生余下的时间就越发得宝贵起来。趁著还能看得清字,还能提得动笔的时候,多读读之前沒有时间和机会而错过的书,多集中精力写写文章,让时光不至於虛度,临终不至於后悔,那是多麼享受的一件乐事!年歲渐大,便有了早起的习惯,有时候四五点钟起来,周围万籁俱靜,一个人坐在书房裡看书写作,常有天地间唯我之感。

及如今对子女文学方面的教育,渡渡說:年代不同,环境不同,要求自然也不同,孩子的发展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当然如果他们在自立之后对於文学仍有兴趣,当然再好不过!又问及将来是否会有再出专集的打算,渡渡笑著表示有这樣的愿望,不过还沒有现实的打算,一切随缘而行就好。

於渡渡自己而言,能夠在有生之年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在溫饱不愁的前提下用心地进行文学创作,已经是相当满足了。渡渡最喜欢哲学家唐君毅所著《青年与学问》中的一段话,认为那是读书做人最高的境界,也是自己现在尽力追求的胸襟目标,摘錄如下,亦作为本文的结尾,与大家共勉:

书易读,亦难读,读书以成学者易,坐能言起能行以致用难。读书以致用易,读书而真能自己受用,真有读书之乐难。有读书之乐,易;变化气质,难。变化气质而有学者之书卷气,易;化学者之书卷为圣贤之气,渐渐胸中无一字,难。渐渐胸中无一字,易;临终之际,对平生所著书所从事之事业,皆视如人间之公物,於我皆若浮云过太虛,只还父母生我之本来面目之身心於天地,难。」—— 摘自唐君毅所著《青年与学问》
同路人 / 路人悅雜誌全澳發行(每週五出版 / 免費贈閲)
www.sameway.com.a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7-29 17: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gmingruir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gmingruir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7-29 17: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gmingruiru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gmingruiru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书易读,亦难读,读书以成学者易,坐能言起能行以致用难。读书以致用易,读书而真能自己受用,真有读书之乐难。有读书之乐,易;变化气质,难。变化气质而有学者之书卷气,易;化学者之书卷为圣贤之气,渐渐胸中无一字,难。渐渐胸中无一字,易;临终之际,对平生所著书所从事之事业,皆视如人间之公物,於我皆若浮云过太虛,只还父母生我之本来面目之身心於天地,难。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