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deng,
你好!那时的你可能对这个称呼还是很陌生吧!是的,这就是2008年时给你的一个新的称呼: Mingdeng, 希望自己的心能够得到不断的历练, 最终成为自己行动准则的一盏明灯!
现在回头看那时的你,才觉得你是那样的青涩.不用不服气,我是知道你的, 因为我就是你自己啊. 当时的你是那样的血气方刚, 用”初生牛犊不怕虎”来形容你是比较合适的!等等,你不会是以为我在表扬你吧…是啊,想想当时你也是有很多东西值得”骄傲”的: 在大学里是团委的骨干,又因为不愿入党,与学院的管学生工作的院主任交恶,从而成为学院的”风云人物”…毕业后,又进入家族生意,帮助家里打理生意.当时倒是走南创北, 没有什么干不了的, 从而成为身边朋友的”榜样”…
真是可笑,无知啊! 你可知道当你在同学面前吹嘘自己敢于学院主任对着干的”丰功伟绩”的时候,你给学院的学生工作带来了多大的不便, 你又给同学们树立了一个怎样的榜样. 我很难想像你当时组织团队事物的质量…你又可知道你能走南闯北是为什么?那时因为你身边总是有一个地方部门经理跟着,你走的只是一个过场啊,而你的能力是根本没有得到任何锻炼的…你知道这些吗? 不知道, 你知道只是自己能力很强...真是可笑,无知啊…
不过不用难过,不要失去信心.因为你是幸运的,来到澳洲给了你一次真正认识你自己的机会. 因为之后的几年里,我很清楚地看到你一步一步的成长…
对于即将到来的2004年, 你将收获的是: 真诚及诚信. 对于刚到澳洲的你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都又充满着很多很多的疑惑. 你不知该如何融入到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去, 但又不愿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 于是乎浮夸, 浮躁, 轻浮变成为你当时的集中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是你虚容心理的一种表现方式. 在朋友面前则是吹嘘着自己那自以为是的能力, 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在学习上则是毫无上进, 但在别人面前又表现出是那样博学…在生活上则是有”一掷千金”的气魄, 殊不知钱是有一天会花完的…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 作出的承诺终有一天是要兑现的,只是不知何时罢了. 终于, 在年底的时候, 学习的成绩没有达到要求; 银行帐户中余额已经仅仅数月的正常开销; 而让人最无法忍受的是身边那些人的眼光: 那是一种极度不信任, 甚至是轻视的眼光…对于你这个自信心如此强的人,这样的结果是你无法承受的…于是乎便有了12月某日,独自在墨尔本某学生公寓的一整夜的流泪…在我记忆中,你流泪的次数是很少的,但那次你确实哭了,而且是整整一夜…于是乎,又有了那一通电话, 打给当时在国内还是女友的她. 第一次把我在澳洲一年来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向某人倾诉…我还深深地记得她当时告诉我的一句话: 我们还年轻, 还是有资本放错误地. 不怕, 我们重新来, 还有时间…我不记得后面的一段时间是怎么度过的了, 但我记得当我再次在大家面前出现的时候, 话更少了, 倾听他人的时间多了, 理性的思考多了, 越来越把别人的事看地重了, 会真正地为别人设想了…现在我体味那种感觉, 应该是人人之前的一种真诚, 一种信任…
在2005年, 你收获是一种自身能力的提高: 意识到框架性, 系统性, 逻辑性的对做一件事的重要性, 同时意识到细节量化对把一件事付诸实践的重要性.当时你正在攻读工程管理的课程, 现在的你已经开始是真正的在读书了. 你对现代管理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个工程的执行开始于: 对一件工程的主要内在特性的客观分析; 从而提炼出决定此工程的决定因素(KPI); 然后根据分析出这些决定因素的相互重要性,从而进行相应的支援分配(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设备资源, 材料资源, 等等); 以便使工程结果最终到达在成本(COST), 时间(TIME), 质量(QUALITY)上的最佳平衡, 从而使这个工程达到最优化. 这个过程从某个角度上看,就是细节量化的表现. 然后要让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好,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执行框架性, 系统性, 逻辑性…
你学的是相当不错的, 不仅表现在成绩上 (当时的成绩突进至前三名), 而且还表现在你把这种知识用在了在日常生活的管理上. 你客观地分析了你自身的情况, 从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以及相应产生的机遇和危机四个方面. 你把对自己的管理分为:学习工作, 自身素质, 和朋友社群三方面. 学习工作又分为专业知识和行业咨询两方面; 自身素质又细分为外在素质(与别人交谈,相处的能力)和内在素质(各类知识,咨询的学习和理解); 朋友社群则包括澳洲本地朋友群, 同学群, 相同兴趣朋友群 和老乡群…
你当时建立起了一个我现在看起来都很不错的发展框架, 在加上主观意识上的积极实施, 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发生作用, 使你的能力在2005年有了一个相当的提高,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一直推进着你向前…
2006年来了, 好像离现在的我不是那样的遥远了. 想知道你在这一年你收获了什么吗? 是责任感! 这一年延续了2005年的趋势: 你的自身素质持续稳定不断提高, 朋友社群一个个的建立. 越来越来的人走到了你身边.你将看到原来越多的人抱成了团, 彼此互相交流,分享…由于你的有心和用心,自然成为了诸多朋友圈子的核心,这一现象推着你走到了责任面前…而也这是这一年,你将和已经与一同你走过过去6年的她走入那神圣的殿堂…是的, 你的身份由单身变为了丈夫, 它意味着责任, 不同寻常的责任…
责任, 是你将在这一年体味最深的一样东西…它让你有时感到很累, 但当你看到它换来的那一切时,你又会是如此的开心,幸福, 甚至温暖…也正是有了它, 你将会觉得人生中那更深刻的蕴意…
2006年过的很快, 但却是那样让人难忘…带着这种难忘, 你步入了2007年…
2007年的你在05和06年的积累下, 重新又恢复了你往日的自信, 而且这次的自信是有内容的,是真实的. 但不论是怎样的自信, 只要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自负…
在2007里你将收获的是: 做成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过程,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而这一点并不以你的自身能力的强弱带来任何的改变… 这一年是你在澳洲步入社会的第一年. 当你仔细通过自己分析自己, 把整理出的一条条你的能力,经验,成绩, 荣誉写入简历的时候, 你的过分的自信逐步转化为了自负. 因为你给工作订了一个过高的高度, 一个不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高度…可以想想, 一份份建立的投出, 得到的仅仅是一个个拒绝的回复…当时的你充满了疑惑, 躁动, 不安…尤其可笑的是, 当身边很多同学找到工作, 并积极帮你推荐工作的情况下, 你做出的反应是他们给自己定的起点太低, 并不可取! 你坚定以自己的能力, 应该可以从一个更高的高度开始, 从而断然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你那时并没有意识到职业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逐步量化的过程, 达到一个相对高的职位是要在充分量化的基础上产生质变…你并没有考虑到你过去的工作经验是否能真地反应你的能力, 又是否能够用在澳洲的实际情况, 又是否真正的与你所希望的工作相一致…所有的这些, 你没有很深入的思考, 最终造成你迟迟不能开启职业的那道门…
没有工作的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你已经有了家庭. 你毕竟是更成熟了, 你意识到你自己的定位存在问题, 并开始主动和身边的人交流, 分析…有时发现你真地很幸运, 因为你身边有一个如此特殊的她. 当时她还在读书, 同时由于自尊心的驱使, 我不愿把自己工作上的不顺利过多地在她面前提起…但其实这一切她却是都看在眼里的…
记得那天我和朋友外出谈心回来(主要是谈论工作上的问题), 静静坐在电视前整理思路的时候, 她默默地坐倒了我身边. 你看着她说:”你怎么出来了, 看完书了吗?” 她说:”累了, 出来走走.” 她说:” 和大家出去聚地如何, 大家好吗?” 你说:” 挺好的.” 那时你又思考起和朋友谈论的内容了. 你静静地想着, 她就静静地坐在你身边…突然你不自觉地轻声叹了一口气…她说话了:”还没有想清楚吗?” 你好奇地问道:”想清楚什么?” 她说道:”我给你说一个故事吧. 以前我练拉丁舞地时候,有这么一个舞友, 她和别人不太一样. 她跳的很好, 一看就知道是有基础的. 然而别人在学过几堂基础课后变匆匆忙忙地拉着老师交套路的时候, 她却静静的在一边重复着那枯燥的基础步伐. 别人很奇怪的问她, 你基础这么好, 你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练基础, 如果你学套路,肯定很快就可以学会的. 她微笑地说道, 我是跳国标的, 所以对跳舞是有基础的. 但你们必须知道, 拉丁舞和国标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我跳国标的经验告诉我, 要把一种舞练好, 一定要把这种舞的基础练好, 一步一步地逐步提高…也不能把国标舞的基础完全照搬到拉丁舞上, 否则会变成四不象的….” 她说到这里停了停, 看了看我, 接着说道:” 她后来参加了国内的黑池业余组的比赛, 得了第三名…是我们班里唯一的一个…:” 我记得当时你不容她说完, 紧紧地握住她地双手, 当时你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是啊, 你终于悟到了这个道理: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客观地方展过程, 在质变之前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地量变之路…
身边的朋友多是从我的定位的利弊方面分析, 却很少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轨迹上分析…于是你改变了你的定位, 并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了找到了你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
2008年, 也就是我现在所处的时间了. 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你的收获是:懂得了个人理财和保持一颗平常心的重要性. 你将会在这一年找到一个叫”足迹网”的网站. 而在那你将会发现原来有这么一个大家愿意真诚的彼此分享个人知识, 信息的地方. 而就是在那, 你懂得了个人理财的重要性, 也找到了一个能让你的心保持平静的港湾, 也是你新的称呼: Mingdeng 诞生的摇篮…
2008年还未过去, 很多很多的想法和感受还未经提炼, 暂时还不能系统的告诉你什么. 但是记住经济是上层建筑, 是一切的基础. 一个好的个人理财的规划和执行方针是相当重要的. 然后, 由于你接触的事务越来越多, 要思考的事务越来越烦杂, 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便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写到这里,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希望你能看到这封五年后的你写给你的信, 也希望你不用走太多的弯路. 但其实走走弯路又未尝不可, 这也是一种历练,只要不是太大的弯路就好…你自己保重,珍惜…
来自: 五年后的你
[ 本帖最后由 MingDeng 于 2008-11-23 12:5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