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poisson7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oisson7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让我顺理成章的记叙一篇文字,对我来说,很困难。因为我的思维就是散乱的。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很琐碎的一件事。那些点滴汇聚一处,就是一个风华正茂的人。
介绍一下小家伙吧。今年7周岁。男孩子。小学一年级。至于个人资料中的其他,都是变换着的,暂且就略过,比如身高和体重。爱好或者心情。
我不喜欢一个思路记录下去,会结合回忆与刚发生的。最近几天感冒了。咳嗽的厉害,于是,昨天晚上去打点滴。由儿子作陪。不去诊所不知感冒的病毒很泛滥。而泛滥的病毒疼了患者的钱包,却鼓胀了诊所老板的腰包并脸颊。没有嘘声问候,只有价格不菲的医药单子供你玩味。因为床位有限,排队的队伍又很狭长,我选择了先卧床,霸占一个床位再说,不然,轮到我的时候,肯定连屁股沾边的床沿都没了。留下小小的儿子在那里拿着药单排队。排了一会,他有点耐不住,就跑下楼来找到我,静等。过了7,8分钟,我催促他再去看看,他就蹦跳着上去了,少顷回来,说楼上的女人还是很忙,等会再去看。这样又过了7,8分钟,我又催促他上去看看,不然,打完点滴就会很晚了,影响他睡眠,第2天无法按时起床。他又上去了。过了一会,又沮丧的回来了。没等我问,就对我说:妈妈,她说马上就下来给你打。我点点头,闭目等待中。这样又过了5分钟,儿子望向药柜后面的老男人,对他说:喂,你们的护士怎么回事,服务太不及时了,我们都等了快半小时了,我妈妈都难受死了。老男人微笑着说:马上就下来了,今天人多。稍等会儿啊。他的问话引来别人的好奇,问:你怎么不去找楼上的白大褂护士,而找他呢?儿子很严肃的说:因为他是老板啊,护士肯定听他的。有问题得找头儿办。大家笑了起来。
后来点滴打上了。因为汁液冰冷,我感觉到一条手臂都冒着冷气。不禁打个哆嗦。儿子发现了,赶紧过来帮我把被子盖上,并轻轻的拍打几下。呵呵,顿时心里很受用,很温暖,很幸福。儿子的细致,引来别人的赞赏。也许在一些人的眼里,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认为,培养一个孩子对细节问题的看重,是很必要的。它会让你的孩子,学会在纷杂的世情里,保有一份敏锐的观察力。在平时生活的点滴里,注意加强孩子的模仿力。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每时每刻的。事多而杂,碎而乱。但是,每一个细节里,都有影射他内心的部分,这些内容,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一个朋友说:我宁愿让我孩子上最烂的学校,也不要让孩子知道原来他上的学是靠老爹走后门才进去的 。这样从小就会给他留下阴影。
我说,这可不行。我有时给他们老师送礼,就让我儿子去干。我就是要让他知道,这个社会的黑暗和苟且。我不隐瞒。我无法在这个社会里高尚,那就污浊吧,我儿子将来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我想让他知道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给他一个思想里的人生 。童话里的世界,只能作为孩子们幻想里的净土,而不能混淆了现实。他看见的一切阴暗的东西,没错,那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不会在孩子的面前,把那些事实指鹿为马。现实教育是一张活色生香的课本,一堂眼见为实的例证。这不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可以等上若干年,告诉他,其实我是你亲妈。这完全没必要。在孩子面前,不需要规避一些现实里,你认为很不美好的东西。既然迟早面对。不如选在最初。对他公平,对你也没弊端。
记的他6周岁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有一次,儿子偷偷从他爸爸的钱包里,拿走了20元钱。买了陀螺。他的陀螺有好几个,都是我买的,但是那天作业以后,他出去玩,拿着的分明不是我买的。我拉住他,问他这是谁的?他得意洋洋的说,是我的。我说你怎么拥有的?买的?哪来的钱?他明亮的眼睛,突然就闪烁起来。我继续追问他,他一下子抱住我,低低的哀求:妈妈,如果我告诉你,你千万别揍我。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并知道我会发火。我说:好,那你说吧。怎么回事。儿子说:昨天早上,我看见爸爸的钱包放在床边,我就拿了过来,看见里面有许多钱,我就想拿一些。我问,爸爸的钱包里有多少钱?他说,很多,我拿了一张5元的,感觉太少了,就放回去了,又拿了一张100元的,认为太多了,没敢拿,就拿了10元的,后来感觉10元也不多,就又拿了一张10元的。我问他,为什么没有拿50元的?他说没有。从这个对话里,我第一次震惊到,原来儿子已经学会权衡了。从这里,已经很明显的端倪到他小小的内心世界里的挣扎和选择。原来,孩子的长大,是不经意间的。你的发现,只是某个触手不及的瞬间。
这一次,我遵守了自己的承诺。没有动手,只是动口。什么是苦口婆心?就是对一个你必须负责的概念,不厌其烦的对同一个人翻来覆去。他很安静的听我的训导。我告诉他,这次我既然答应你不打你,就一定不打你,但若有再犯,一定从重处理。表面上,他遵从了我的意见和说教。但是欲望的吸引力是无限大的,我知道,这些和颜悦色的背后,是他暂时的乖巧和收敛。必须在随口的几天里,对他严加防范。如果,知错必改,自然最好,如果父母自以为成功而及时的教育了孩子,那可能是你对人性里的贪婪不甚了解。成年人,尚艰难否,安孩子乎?在孩子犯错后,就近时段内,对同一个问题的紧密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果然,3天后,他再次就范。这次,他的魔掌伸向了我的钱包。这次,他拿了10元。买了两个陀螺,一个自用,一个给了别人。我不容分说。将他拉进卧室,一顿暴打。是史上最凶狠最残暴的一次猛揍。在他撕声裂肺的喊叫和求饶里,我在他的屁股上留下了人类史上的地图。然后,留下他独自一人在那里抽泣。我的心在抽搐,我也在自问,需要这么凶狠么?另一个声音却在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记性。于是,我 狠下心来,去做别的,让他一个人长久的疼痛和反思吧。决不表现出心疼,让他细细的慢慢的品位这个惩罚吧。(这是第一次这么凶狠的打他)
打过孩子的父母切记,绝对不要打过以后,自己主动就去哄宠孩子。打个巴掌,给个甜枣的话,你又何必扮演那个类似后母的角色?一定要给他充足的时间用来自省和悔悟。让他主动找你,承认错误,或者巴结你。让他来拉近你们的关系,促进你们的和谐,重返曾经的亲爱。
一小时以后,儿子从房间里走出来,机警的眼神迅速的巡望了一下,瞥见了我。其实,作为打过孩子的父母,疼痛并不比孩子少。在等待孩子回归靠近你的过程里,是最大的煎熬。他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低垂着眼睑。两只小手紧紧的握拳,又变换着轮换的抚摩。过了5分钟,我们都没有打破僵局。看着他可怜的样子,脸上哭过的痕迹五彩纷呈,眼睛里还略有晶莹,我终于软下心来。对着他说:过来。他急急的跑过来。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紧紧的抱住我,呜咽着说,妈妈,我错了,绝没有下次了。如果再有下次,你就打死我也活该。我的心百感交集,痛了又痛,软了又软。我对他说:妈妈的爱,只给好孩子,不给偷东西的坏孩子。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没有孩子,也不要一个坏孩子。儿子沾有泪水的小脸,紧贴着我的脸,对我说,妈妈。别说了,你就看我的行动吧。夜晚,儿子熟睡后。我掀开被子,翻过他的小身体,看着赤道一样纵横交错的抽打纹路,肿胀的皮肉,我的泪水终于汹涌,并决堤。
这里面还涉及另外一个问题,细心的父母不知有没有洞悉到的。那就是孩子随意送东西给别人。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