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也来谈谈我十年的护肤历程 (2007-5-18) m_q1 · 读帖随感 - 算是过来人 (2014-8-17) acoke
· 自排車使用的注意事项 (2005-10-18) penicillin · 周末茶余饭后的随拍 (2013-10-7) yeu00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2200|回复: 98

[全澳] 华人孩子在体制内和体制外锻炼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1-2-22 10:56 编辑

准备找机会和时间去更新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37 收起 理由
limaaa + 6 感谢分享
zl-413 + 4 感谢分享
一条大鱼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3 0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ingting12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ingting12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低龄孩子家长没有建议,但是觉得你的实践和思考很赞

发表于 2020-7-3 0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赞同。

我一直在找相似的机会让娃参与。主要是觉得娃在小的时候得到了我们100%的关注,我担心娃太过自我。

可惜娃还小,只能让娃多做家务。我曾经去问过学校,有没有什么活动能够让娃去帮忙,学校说娃再大一些可以去给别的小朋友辅导功课,或者去教会帮忙。想想这两个环境倒是挺安全挺friendly的。

进一步思考个人价值观,我觉得debating很好,因为不能选择,抽到affirmative就只能是正方,抽到nagative就必须是反方,等于变相多角度思考问题。还有可能就是阅读,相关阅读能够inspire孩子思考,还有就是documentary吧,NG,BBC和SBS的都很好,但是就是有的题材得注意一下孩子年龄是否合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fhjp01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3 0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C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C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贵在坚持,为这样的孩子点个赞。

发表于 2020-7-3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di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di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20-7-3 10: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y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y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体制这个词,不是国内国家和除国家以外的工作的描述吗?
放在澳洲还形容养孩子,觉得有点别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3 11: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G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G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
1.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些年来关于AI取代未来人类的工作的思考和讨论越来越热烈。无论是赫拉里的《今日简史》,还是比尔盖茨等科学大家,甚至是这两天火遍朋友圈的李开复和女儿的对话都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医生,律师等华人家长现在看重的一些金饭碗都非常有可能被AI所取代。未来人们还能从事什么职业,现在谁也说不清,但大家的共识是那些依靠人类情感,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工作,是AI还不能胜任的。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软实力,实际是为他们的未来寻找一条立命安生之路。
2.视野来自于能力,能力来自于经验。大家都称赞别人家孩子取得的成功,也应该看到别人家孩子一步步从小事实践开始走过的路。体制外的成功也离不开体制内的锻炼。澳洲的教育大环境还是给孩子们在体制内提供了很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家长要是有心,也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机会。
3.父母对孩子的最大的关爱,是鼓励孩子们去关心他人。中国的古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也是同理。但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大的视野和胸怀。同理心是未来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石。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veralhx + 3 感谢分享
fhjp0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3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ya 发表于 2020-7-3 10:48
体制这个词,不是国内国家和除国家以外的工作的描述吗?
放在澳洲还形容养孩子,觉得有点别扭。 ...

如果从广义上去理解“体制”这个词汇,可能会对理解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澳洲也不例外。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3 1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呀!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呀!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呦,我都想不了这么多,我们家孩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今天早上,我家老二唱歌儿,我说:“哎呀,你应该参加学校合唱团的哟。”
她回答:“妈妈,我已经在学校的合唱团啦。”

我都不知道呀。。没敢接话儿,扭头走啦,怕她说我不关心她。

发表于 2020-7-3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ingting1228 发表于 2020-7-3 00:43
低龄孩子家长没有建议,但是觉得你的实践和思考很赞

觉得实践对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
我们华人花在学习上,考试上的时间真的不少。
如何去参与社会的实践,相对来说可能会弱一些。如果能平衡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孩子在未来会更加容易理解澳洲的文化。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3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觉得这个思考适合中学家长,而不是小学家长。小学的孩子,基本还是家长锻炼孩子,家长灌输价值观。到了中学,孩子才自己锻炼自己,自己思考人生价值,自己把实践经验与未来生活和工作联系起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3 22: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zururu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zururu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赞

发表于 2020-7-3 2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lkzhan 发表于 2020-7-3 22:29
个人觉得这个思考适合中学家长,而不是小学家长。小学的孩子,基本还是家长锻炼孩子,家长灌输价值观。到了 ...

的确是的。发完了才发现发到小学版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7-3 23: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c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c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ya 发表于 2020-7-3 09:48
体制这个词,不是国内国家和除国家以外的工作的描述吗?
放在澳洲还形容养孩子,觉得有点别扭。 ...

我也感觉这个词很生硬。与楼主想強调的思考不搭配。

发表于 2020-7-3 23: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nmen2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nmen2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只是小学的话,team sports应该是可以提高孩子soft skills

发表于 2020-7-4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践出真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4 10: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快乐的小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快乐的小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快乐的小旗 于 2020-7-4 09:41 编辑

哈佛等美国315所大学发布明年招生指引,招生官强调看重学生对社区的贡献,强调学生的参与。一部分是疫情时的贡献,范围很广,譬如可以是辅助疫情知识、病例接触追踪、支持老年人、帮助送餐等。另一部分是与疫情无关的,譬如选民登记、保护环境、反击种族不公正不公平、阻止网络恐吓等。

招生官强调,他们的兴趣不是学生是否创立了一个新项目,或者体现出了领导力。不是要让学生在公共服务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去比拼,而是看这个贡献是否发自内心的,是否是有意义的(authentic and meaningful)。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一条大鱼 + 5 感谢分享
fhjp01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7-4 1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valier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valier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要因人而异,引导为主。以自身的修养能力为。主所谓领导力被美国社会风气带偏了。已经太务虚了。了解一下就行了别太当真了,跟着掺和也只是个分母或者捧哏罢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7-4 13: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c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c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valier00 发表于 2020-7-4 10:32
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要因人而异,引导为主。以自身的修养能力为。主所谓领导力被美国社会风气带偏了。已经太 ...

同意。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家长能做的是适合自己孩子性格的,适时的鼓励。孩子的自信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无用的。

发表于 2020-7-4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avalier00 发表于 2020-7-4 11:32
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要因人而异,引导为主。以自身的修养能力为。主所谓领导力被美国社会风气带偏了。已经太 ...

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确提倡以 修身养性为主。

孩子生活在西方国家,我们还得兼顾大环境下,如何去有效地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作用。

如果不能适当地把你的想法和思维模式表达出来,那么,靠“酒深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方式,估计会让孩子失去很多包括学术上的机会。

Leadership, 所谓的领导力,可能不应该从字面上去通俗地理解: 领导的能力之类的。我更偏向于通过各类活动来帮助孩子去理解他人,在帮助或者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去完善自己的对“贡献”,对“爱心,对“合作”,”对“同理心”。。。等等的认识。

这些认识,靠简单的,独立的个体“自我完善” 的模式 可以在某个年龄,或者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之后可能可以醒悟到,但是,适当地在 Y9 之后让孩子去思考问题,那么可能就会比较容易在未来成长成为一个更加客观,更加包容的正常的“人”。
人生活在社会的网络中,孩子们除了“自我”发展和完善之外,需要跟不同的人群进行合作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4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顶着锅盖说几句:在这些方面,华人家庭的功利心还是太重了些。在澳洲参与过一些慈善义务性质的活动,感受到本地人(可能只是我接触到的这部分人)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早就融入他们的家庭生活。家长自己参与这些活动,带着孩子参与这些活动的时候根本没想过什么培养领导力,对他们来说只是寻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已。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成长,自然而然就会有领导者的思考力和魅力。我想说的是,有意识培养跟耳濡目染的生活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可能是有所不同的。当然,最后在医学院面试或者爬藤上的“效果”或许是一样的。一家之言,大家轻拍。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sdxz2002 + 3 我很赞同
bhua9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4 21: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ina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ina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0-7-4 19:49
我顶着锅盖说几句:在这些方面,华人家庭的功利心还是太重了些。在澳洲参与过一些慈善义务性质的活动,感受 ...

太对了
我就在我们社区中心工作,有同感。
认真做事 潇洒做人

发表于 2020-7-4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视野很开,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

非常赞,学习了。

发表于 2020-7-4 2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都教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都教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广受欢迎的项目,疫情没结束,怎么就终止了?恒心也是软实力

发表于 2020-7-4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0-7-4 21:28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0-7-4 20:49
我顶着锅盖说几句:在这些方面,华人家庭的功利心还是太重了些。在澳洲参与过一些慈善义务性质的活动,感受 ...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相对而言,我们华人可能“功利性”会重了些。

我最近4年多来,我参与或组织了一些华人和非华人为主的公益活动。
尤其是捐款活动。华人经常会问,为啥要捐?或者要捐多少钱合适?

相对而言,西人有多少钱就捐多少钱,少了 $20, 多了几百,相对会比较自然些。真的没有那么多的Why。

但是,如果去说华人有“问题”,可能对大家是不公平的。华人,包括中国,对捐款的意义的认识和反思,也是最近几年才慢慢地在媒体中不断地被提及到。这里有生存的条件,无安全感等因素影响着大家对公益事业的看法。

大家在消化公益事业的意义的同时,无论是带有功利性还是非功利性的思维方式,都会从群体的效应上形成比较良好的正面影响效果。时间长了,慢慢地会影响到更多的人群去积极地参与。

分享下个人最近几年来的体会: 无论是西人还是华人,都有不少带有功利性,或者“交易性”的思维模式来参与活动。
比如,我参与的一个西人委员会,过去 4年来,真正是从内心里(可能我现在还没有完全看明白)全力去参与和组织公益活动的只有一个人。其他(除了我之外,都是其它族群的人)的人几年来,来来往往,基本上都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

如何去公正客观地看待“功利性”,我私下也跟他们探讨过这个问题。
我们华人可能会更加偏向“道德”的层面去看问题,而西人好像更偏向于你“当下”为这个群体所做出贡献的现实性。

“水清无鱼”,无论是商业合作,或者是公益事业。没有单纯的“人”或者“群体”。 有各式各样的人群组成的活动或者群体,应该都是正常现象。

如何让一项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向前走,需要从小培养孩子Positive 的正面价值观,与此同时,也必须培养孩子相当高度的包容心和同理心,否则,无论是商业,学业合作,或者是公益事业都很难向前走的太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hua9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4 2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0-7-4 21:36 编辑

很多时候,大人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对问题的看法。
孩子成长过程的路线,一定是父母本身的反应。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4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都教授 发表于 2020-7-4 21:20
广受欢迎的项目,疫情没结束,怎么就终止了?恒心也是软实力

教授一开口,把孩子们都吓跑了,哪敢继续做公益事业啊。
哈哈哈,开玩笑,还好孩子们不来坛子里面混。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4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20-7-4 20:26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相对而言,我们华人可能“功利性”会重了些。

我最近4年多来,我参与或组 ...

澳洲人在“奉献”方面真的很慷慨。我身边大部分的同事或多或少都以某个方式服务自己的社区。分享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我们公司一个高管同时是某著名非牟利机构的独立董事。他说,随着慈善机构规模扩大,它们特别需要懂运作懂管理的人才坐镇董事会去确保慈善目标的实现。这个机构的八个董事来自各行各业,他们都不收分文,每月参加一次董事会,为这个机构确定发展策略和监管管理控制。我听完后得到不少启发。我们每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只要愿意,肯定能找到服务社会的方法。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以更活跃更积极的心态乐在其中,同时收获精神上的满足和财富。

发表于 2020-7-4 2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0-7-5 00:00 编辑
Pippa 发表于 2020-7-4 23:22
澳洲人在“奉献”方面真的很慷慨。我身边大部分的同事或多或少都以某个方式服务自己的社区。分享一个有意 ...


的确是这样的。只有参与进去,才会比较深刻地理解他们在做什么。
我最近几年在一个类似的董事会里参与了些事情,每次都看到来自各行业的独立董事们为了筹款抽出时间来出谋划策。
但是,也只有深入进去才会真正理解各自的目的(目标)是什么。
还有一点,如果作为旁观者,有时可能会太偏向理想,或者不理想等等,都是正常现象。
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家都是为了让这个生态大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20-7-5 00: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ckyvick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ckyvick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快乐的小旗 发表于 2020-7-4 09:40
哈佛等美国315所大学发布明年招生指引,招生官强调看重学生对社区的贡献,强调学生的参与。一部分是疫情时 ...

是的,这是我一直在反省觉得是OC精英教育中缺失的,孩子们的社区参与感不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