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下半年, 早在07年中,我们就开始计划买地建房了, 所以利用我们便利的条件,因为居住在point cook, 随意看建筑商的演示房非常方便, 在看了不少point cook,还有Tarneit的建筑商演示房,还有他们的各种房型之后,我们决定要修两层的房子, 但是由于我们不想买太大的土地, 所以决定了土地的前宽要求是14m-15m之间, 有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看中的第一个建筑商是Metricon.
1. Metricon的经历
我们看中的是Metricon的原因是设计很漂亮,而且价格还比较便宜. 我们当时喜欢的房型是Tribeca 36, 见下图
这个房型设计很特别, 正好演示房内部装修是中国风, 那个亲切啊, 让我们欲罢不能, 所以决定基本就是这个房子了,因为当时土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所以考虑等买了地以后在过去和他们谈, 记得当时的标价是 $237,000, 还有很多的Promotion, 并且听说Metricon是最大的建筑商之一, 质量很好. 当然他们告诉我们如果那时候不签,肯定要涨价, 我们想了想,你半年能涨价多少啊, 所以准备07年底再来谈.
房子的外观
房型的plan
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 包括在Williams Landing买地交定金又放弃, 卖了我们的首个房子, 到最后在Alamanda买好地就已经是08年3月了,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找他们, 发现一切都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多了,特别是价钱,8个月中,随着经济危机到政府救市,Metricon也不知道是发了什么疯, 所有的房型基础价格猛涨了差不多10%-15%, Tribeca 36已经从 $237,000涨到了$259,000, 一下子多出来2万多, 再加上我们经验明显不足, 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在基本价的基础上还有很多费用, 谈下来, 包括site cost, facade, flooring, driveway, landscaping etc 加起来超过了6万, 总价格一下子冲到了32万, 这跟我们的心理价位差别有点忒大了, 特别是中间有个小插曲, 一个自称是Metricon上班的华人女性和他的老公说是Metricon的承包商告诉我们, Metricon涨价太多,根本划不来, 特别是他们在和中国的开放商正在搞中国国内市场, 怪不得那么有恃无恐, 价格从合理到了完全不合理. 原来是找到了好的金矿. 只好选择放弃了Metricon. 这就开始了我们新一轮的burbank历程.投了porter davis lifestyle了,不知道以后还有多少困难再等着我们。
2. Burbank的徘徊
对与Burbank,我们可以用设计时尚,现代感强来形容. 最早看他们的演示房是在07年初,但是帮我朋友一起看房子, 那个漂亮啊, 至今记忆犹新, Burbank房子的特点是气派, 房顶特别高, 而且很多Void区域, 特别是两层的房子, 让人觉得视野很开阔, 而且他们公司很多的标准配制放到其他公司都是升级以后的东西, 比如说high ceiling, Sales跟我说他们的两层标准Ceiling是2740mm,这在其他公司只有2440, 这就差不多是5K-6K的价格了. 所以我们对Burbank很感兴趣, 特别在Metricon狂涨价以后, Burbank成为了我们的第二选择. 我们选择的房型是Stoneleigh 38, 基础价格为$236,000,图如下
房子的外观
房型的Plan
当我们看到Stoneleigh 38的video以后, 我们那时非常满意啊, 特别是后面厨房和dinning的设计, 整个厨房上面的第二层全是Void,这样的设计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感觉, 顶特别高, 站在第二层可以遥望后院的开阔区域, 一个词来形容漂亮. 所以我们决定以后直接杀到Tarneit的Sales center, 和他们的Sales谈. 不谈还好,一谈什么问题都来了.
首先, 那个Sales实在是让我们觉得很不爽, 当时正好是Melbourne 连续40多度的时候,那天星期六,正好是最热的48度, 我们顶着这样的酷暑去找他们,可见是很有诚意的, 结果那个Sales看是男的, 但确实应该是一个同性恋, 看我的眼神都有点怪怪的, 还好我们不歧视别人的性趋向. 但是那么热的天,他居然说冷, 然后我们一进去,把舒服的冷空调给我们关了, 把我们给热得, 外面48度啊, 他居然喊冷, 结果我老婆给我来了句经典的, "他是不是有艾滋, 听说有艾滋的人怕冷..." 偶暴寒 -_-'''. 接下来就基本没什么兴趣听他扯了. 当然这到是次要的, 主要问题是burbank的Promotion太少了, 送1万的升级,基本上什么都没有. 然后基本facade丑陋无比, 我们不得不加上Facade, 但是15000太贵了. 然后再加上flooring, site cost etc等升级项目, 差不多是6万, 结果没比metricon少多少, 已经飞到了29万. 本来我们还想将就一下算了,结果2分钟后又被告之Alamanda我们那里有规定, 5个Lots范围之内, Facade不能类似, 必须要加Facade到他们最贵的一个, 25000, 因为已经有人在我们土地范围内建了一个类似的15000的facade, 我们顿时无语了. 莫名其妙又涨了1万, 这些我们实在难以马上接受了,只好回去再做考虑.图如下
贵死了的Facade
经过这一次谈, 我们基本对价格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就是建筑商们喜欢玩游戏, 这里便宜的,那里就用贵的给你加回来, 反正最终的结果, 同样大小的房子, 同样的配置,最终的价格是差不多的(其实这时候我们还是幼稚, 根本不知道后面还有更多的陷阱等着我们, 那就要看我们和simonds的斗智斗勇了). 这样权衡下来, 我们发现burbank的38 SQ, 实际使用面积特别是第二层少得可怜, 那些Void,我们以为不算的,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也算在面积里面, 本来是38, 结果变成了34, 成本突然就显得还比较贵了, 那些原来是好处的设计, 最后变成了我们否决他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小插曲是我老婆做了个梦, 在梦里面, 她从那个看上去不怎么结实的二楼围拦掉到了一楼厨房, 这下它就被我们彻底否决了,毫无保留. 接下来我们进入了爱恨交加的Simonds
[ 本帖最后由 starchu 于 2009-8-18 10:4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