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在墨尔本第一次遭遇停电,情形颇为诡异。。。 (2005-6-21) 水月 · 大头家常菜 -- 虎皮酱凤爪 (2008-5-11) datou2z
· 推荐一盘我最喜欢的专辑 ---《 the Corrs unplugged 》 (2010-1-10) kimi · 更新:番外篇-租家具,选中介,拍卖技巧,SOLD。7个月老house里外翻新 (2020-4-18) gbdl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852|回复: 21

[史海钩沉] 近距离看美国.epub - 林达 - 懂的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读性很强,有点长,只看完了1和2
可惜没有找到西班牙的那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6 收起 理由
graceguo0609 + 2 感谢分享
葱油拌面 + 3 感谢分享
homepag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16 0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dar101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dar101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谢LZ分享!  不知道有没有 《民主的细节》 跟 梁文道 的书啊?

发表于 2011-5-17 19:5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radar1016 2# 帖子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CNEPUB啦,都有.

发表于 2011-5-19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上山下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上山下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7年就读林达的这一套系列之一,非常喜欢。后来又陆续看了后面的三部。 今年拜读了新的作品《扫起落叶好过冬》。真是好书,感谢三联书店。

发表于 2011-5-19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年的辛普森案就是从这套书里看到的。尽管近几年美剧看了无数,感性的认识也有了一些,但是能够对美国的制度设计,民主政治,社会系统最为通俗系统描述的,非林达夫妇莫属。

发表于 2011-5-21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题目没取好,估计没人敢入,敢入的估计都有书了,谁要链接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22 0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itagain 于 2011-5-21 14:41 发表
题目没取好,估计没人敢入,敢入的估计都有书了,谁要链接呢?


这类书,在新足迹上属于冷门货色,不指望有多少人喜欢。

发表于 2011-5-22 0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adar1016 于 2011-5-16 01:31 发表
多谢LZ分享!  不知道有没有 《民主的细节》 跟 梁文道 的书啊?


我有《送你一颗子弹》,不过是扫描版本的,感觉没有林达的写的好。
林达的文笔,概括能力都很强。
历史事件委委道来,让你不得不跟着他去思考。

发表于 2011-5-22 0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当当网都买了,电子版的还是不习惯.书写的不错,感觉作者对美国的制度还是深有体会.

发表于 2011-5-22 1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1-5-21 23:59 发表


这类书,在新足迹上属于冷门货色,不指望有多少人喜欢。


不觉得冷门,写的很浅显易懂的,本来书的目的就有点扫盲的味道。
应该大力推广而不是觉得看了些书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ilou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22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obei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obei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5-23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m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m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itagain 于 2011-5-22 11:16 发表


不觉得冷门,写的很浅显易懂的,本来书的目的就有点扫盲的味道。
应该大力推广而不是觉得看了些书就和别人不一样了。


冷门么,是相对而言的。新足迹本来就是个澳洲的生活论坛,政治贴么主要也是吵架为主。

至于“推广”,除非是对方有兴趣,否则改变成人的想法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

发表于 2011-5-23 2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imqiu 于 2011-5-22 23:12 发表


冷门么,是相对而言的。新足迹本来就是个澳洲的生活论坛,政治贴么主要也是吵架为主。

至于“推广”,除非是对方有兴趣,否则改变成人的想法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


看书和改变想法是两码事吧。

多了解点世界有什么不好,比如我物理不好,也看看时间简史的。

发表于 2011-5-24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达的书是我办移民时候的启蒙书,转眼N年过去了

发表于 2011-5-24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葱油拌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葱油拌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内容简介
《历史深处的忧虑》     
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
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
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
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国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共同谋生而产生的共同语言,也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
不少美国人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形中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地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   我们也有过被称之为“边缘人”的苦闷。我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这一块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进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显陌生。

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
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对“边缘人”的处境逐渐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么。冷静下来,
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这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
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   “边缘人”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
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
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
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因此,好像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辞相拒的决定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须去走。否则,轻易称“是”显得没有根据,动辄言“不”也容易文不对题。更何况,历史已经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永远回避。它们都已尝试过这样做,但是,眼看着毫无结果,于是,它们又试图相互走近。有时,如果不暂时和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生生拉开一段距离,就无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我们则是以一个普通新移民的身份去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家。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也别无选择。   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但是我们马上就明白自己必须从沾沾自喜中醒来,因为后来很快发现,这并不见得就一定是自己比美国人更高明且目光更敏锐。他们似乎也很清楚有这么一片阴影,他们只是迫不得已在承认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追求阳光,你就躲不开身后的阴影。我们开始奇怪,美国人在容忍这片阴影的时候(这种容忍常常使他们痛苦不堪),什么是他们心中不熄的光明呢?他们在寻求着什么,以至于不惜支付出沉重的代价呢?对于我们,这真是一个问题。在了解它的过程中,我们对这个历史短短的陌生国家产生了与日俱增的兴趣。   根据自己作为一个平民的经验,我们发现,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交往。不论一个大国看上去有着多么坚硬的外壳,它的人民都是一个个平平常常,而再大的大国也就是这些平常人组成的。当人民成为朋友,交流变成友谊,相互了解自然就开始了。任何一方,能以更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总是一件好事情。   去年,我们逐渐给自己在国内的好朋友写了这些信。希望能和朋友们分享我们的所读所见所闻所思。在此,衷心感谢三联书店的编辑和所有帮助这本书出版的朋友。   

《总统是靠不住的》  
对于我们来自大洋彼岸的平民来说,一踏上这块新大陆,自然感觉新鲜事就特别多。你就想想吧,就连“美国总统是什么”,都会成为一个问题,需要去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本书是《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的姐妹篇。作者继续以信件的形式,从“美国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我也有一个梦想》  封面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如彗星划过夜空》  封面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 本帖最后由 葱油拌面 于 2011-5-24 12:29 编辑 ]

发表于 2012-10-17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加分,单纯支持一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0-17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HB646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HB646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两年内有机会到美国,mark一下

发表于 2013-10-5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HB646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HB646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年过去了,去美国的时间更近了,mark一下!

发表于 2013-10-6 0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ben12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ben12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HB64668 发表于 2013-10-5 11:00
一年过去了,去美国的时间更近了,mark一下!

麻烦问下,那些书能下载到手机上吗?直接就可以看了吗?谢谢

发表于 2013-10-6 0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nben12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nben12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HB64668 发表于 2013-10-5 11:00
一年过去了,去美国的时间更近了,mark一下!

麻烦问下,那些书能下载到手机上吗?直接就可以看了吗?谢谢

发表于 2013-10-6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sponge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sponge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enben1208 发表于 2013-10-5 23:45
麻烦问下,那些书能下载到手机上吗?直接就可以看了吗?谢谢

*.epub 格式应该用 “多看” 可以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0-6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spongebo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spongebo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建国历程》,有声书,好像也是林达写的。听过一遍,知道了不少开国先贤,也算是给自己扫盲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