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s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爱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还没来得及认真享受...
仔细算算,来Melbourne整整3个月了,就在时间刚刚突破第一个心理防线时,幸运就降临了,让我感到格外突然。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这3个月的感受吧。
2月份,主要是办理各项必办事宜:银行开户、办税号、买车,到Centrelink申请LLNP和牛奶金,然后陪LP儿子到处走走玩玩...一个月时间匆匆而逝
3月份,LP带着儿子回国了,剩下我一人,开始到AMES上英语课,同时整理简历,开始发求职邮件。发了十几个,虽然我感觉好几个工作我都很合格,但结果是根本没人搭理.我想一定是我的简历写的太差,用词、语法、格式有问题,人家洋人一瞟就pass掉了。于是上网上找如何写简历的文章,仔细研读,发现我犯了2个错误:
1.格式: 第一部分要简明扼要的写明你的能力和目的,一句足以,先让浏览者能够抓住要点。第二部分,是你所掌握的技术要点。第三部分介绍工作经历,可以按照时间倒叙,也可以按照项目顺序来写。最后再写教育背景等等。这样才能诱导浏览者逐步深入的读你的简历。
2.语态:介绍以前的事,要用过去式。
于是我奋战了一个晚上,一直战斗到凌晨,终于完稿,同时发了几份.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上就收到一个一家中介的回复,让我给他打电话.天哪,我哪里会用英文打电话呀,但没有办法,万事开头难,硬着头皮上吧.于是第一次打电话给中介.让我欣慰的是,中介的话我基本能听懂,问了一些问题:
-你的身份?(有工作资格吗)
-你住在澳州吗
-来多长时间了?
-以前的工作经验都是中国的吗?(我在简历中没有写明公司的国籍,免得他们一看是全是中国工作背景,直接pass)
-你有xxx经验吗?那个项目设计这项经验?(他是按照雇主要求要点逐一确认)
最后,他说我的简历中没有说明我有COM/DCOM经验,我说我有,他说那你就些上,再发给我.这样一来一去,按照他的指点,我共改写了2遍.最后,他以找到了拥有更多COM/DCOM经验的人为由,拒绝我了.当我正在失望时,又收到了他的同事的邮件,说让我去一趟,有个3个月的短期合同工作,问我是否感兴趣.我当然感兴趣拉.于是立即前往.
第1届第1次面试
3月15日,终于第一次见到中介! 是一个很潇洒热情的小伙子,壮的像个运动员,他问了我这些问题:
-你的VISA是旅游的?还是别的什么的?
-你来澳州的目的?
-工作经验?并记录了雇主要求的几个经验的项目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现在在做什么?
-你的家人的情况?
-你希望的收入?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
-学历情况?
-这个工作没有培训,你能行吗?
由于是第一次和洋人谈论问题,我根本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语法错误的除外),主要以蹦单词的方式回答他的问题.回来后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问题基本能懂.可是没想到,一直没有回信.整整等了一周后,我想肯定是失败了,但我要知道为什么失败了,于是给中介发了一个邮件,没有直接问他结果,而是问他:你认为我的strong point和weakness是什么呢?以便我对自己有个认识! 他立即回信告诉我:你的工作经验没问题,但雇主需要一个good communicator...
让我高兴的是,他们认可了我的工作经验和简历;让我失望的是我的英文太差了.
接下来,我就开始老实认真的学习英语,很少发简历了.
第2届第1次面试
4月初,接到中介J的电话,说找了我很长时间了,给我发邮件发不过去,打电话总是每人接.气的我差点晕到:为什么不打我的手机呢? 另外,大家应该注意的是,这里与国内之间的网络是很慢,我访问我自己的虚拟主机经常会断,所以邮件服务器有时会有问题. 在电话中简单谈过之后,我给J留下了我的hotmail油箱并约定了面试时间.
中介公司位于city,不敢开车去,很久没有进城的我只好做trim了. 城里虽然热闹,但到处钢筋水泥,远不如乡下清净. 我吸取了上次面试失败的经验, 按照上次的问题,在心中准备好了完整的句子. 但谈到最后,J直率的告诉我,你的交流能力成问题,但我们还是试试吧,声明的工资降10000,以便增加一下竞争力. 我满口答应,千恩万谢之后又回到了安宁舒适的乡下.
2天后,J发来邮件,告诉我说他们同意对我进行面试了. 我顾不得激动的心情, 一直奋战到深夜,复习相关的技术术语,如同要高考一般.
第2届第2次面试
第二次进城,见到了潇洒直率的team leader和他的两个技术人员.他们让我简单介绍一下以前从事的项目,然后就开始轮番提问,所有问题都是与该职位相关的基础性技术问题,但涉及面很宽,许多技术如果没有多年的实际经验,不可能答出.当然,有几个问题正好是我刚刚复习过的----吹牛地说,毕竟我也是经验丰富,知道这些是要点:) 最后,他们拿出3个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写出的3个程序,让我写出运行结果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都答对了! 于是他们又将这些程序变变样,继续给我出难题,估计是怕我是瞎朦. 当然,我也都答对了.
不幸的是,其中最愿意问问题的那个人的英语我一句都听不懂,要知道,我虽然很差,但一般人说的话我还是能抓住关键词,分析出大意的,但他讲话时,单词全部连在一起,我根本搞不清任何意思,倒是team leader比较爽快,立即换一种说法,用简洁清楚的英语再问我.
回来后,我不再随便发简历了.因为通过这次面试,我没有信心去应对那些自己不是很精的技术问题.不知道这种感觉是否是对大家的一个打击,是否就是许多IT找不到职位的原因.
2天后,收到J的电话,别的没听清,只听到unfortunately....大致是说技术可以,交流不行,好好上英语课,再去练6个月吧...我很失望,这么合适的工作都不接受我,看来我的口语的却太差了,我不再乱投简历,好好学e文吧.
几天后,我在seek上又发现了另一个中介的同样职位的广告,我报复性的发了申请,看看他们会不会理我. 很灵的是,他们真的打来电话,说雇主希望他们证实一下是不是上次面世过的那个家伙,我说没错,他们嫌我英语不好,不要我.并把上次面试的情况大概说了一下. 我感觉我们在电话中谈的比较不错.毕竟这已经是我和第4个中介电话交流了,他们问的问题我不用听就能听懂(有点吹牛,但毕竟熟能生巧),我想这个中介应该告诉雇主,这家伙的交流能力不是想象的那么差! 也许她真的和雇主讲了这些,因为事情终于发生了逆转.
一周后,也就是上周五,我收到J的电话,说雇主要对我再次过堂,换个人跟我谈谈. 于是,害的我苦读了3天的技术问题,当然,主要是背单词呀,找合适的单词描述我的工作经历. 这简直是一种折磨,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问我什么.
第2届第3次面试
周一,第三次进城,面试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他们告诉我,主要是看一下你的交流能力,随便谈吧,讲讲你从事过的工作...期间,他们也就一些项目问了几个技术问题,不如上次难.而另一个人主要问我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 为什么来澳大利亚呀?
- 你觉得这里怎样?
- 交通怎样?
- 你有家庭吗?
- 你的英语课上的怎样?(我说我才来3个月,上了1个半月课,很少有人跟我将英文,这次是第二次用英文将技术问题...言外之意,我没机会讲英语,能讲到这样就不错了)
周二,J休息, 害得我烦闷了一整天
周三,J打电话告所我,congratulation....后面的就不用说了...
第2届第4次面谈
周四,面见J,上缴护照复印件,推荐信,推荐人联系方式等. 然后又去面见直率潇洒的team leader,签offer,我在日期一栏写了5/5/5,多么吉利的数字! team leader 带我快速在公司转了一圈,告诉我周一上班,归最后面试我的那个team leader管.
总结
在第一个月中,我不断在改简历,开始没人理,后来接触了3个中介.第一个是只接到电话,第二个是见到了面,第三个使我见到了雇主.欣慰的是每一次都有进步,最后一个进步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留固定电话,不要只留手机号码,因为只有最后一个中介在看到有希望时才打手机的,但她认为已经成功后,才不再吝惜电话费,拼命打手机.
我感觉中介是在严格的按照雇主所要求的技术点来筛选,如果你缺少必备的经验,基本没戏.如果你符合条件,他们也决不会放过你.
今天享受了最后一天假期,结束了2个月full time english student的身份.以后的日子恐怕又倒退到从前的样子,朝9晚6,掰着手指头数还有几天是周六了...而且恐怕天天要坐车了...当然,这可是一家很不错的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呀,我既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感到了压力...最高兴的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LP交给我的艰巨任务,说实话,全职找工作的工作的确不好干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