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chermsi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msi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的维多利亚女王号,让我回想起一年前看QM2那份激动的心情。翻出日记,真的,我曾经这样为她雀跃过。
---------------------------------------------
2007年2月20日,星期二,晴朗
早晨七点,三声汽笛划破悉尼的薄雾。许多悉尼人赶紧打开电视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七点半,悉尼港里早就是人头攒动,所有水上消防艇朝着一个方向喷出十米高的水柱来致敬。两位勇敢的裸体者在前面划水带路,难以掩饰他们的兴奋。
八点半,悉尼的蓝天,各个地区,同时有喷气飞机写出“QUEEN MARY 2”。
Massive. Bloody ship. 悉尼人这样形容QM2。她雍容华贵地停靠进悉尼港,Garden Island码头。当今世界最大的邮轮,24层楼高,350米长,15万吨排水量,5个游泳池,10个餐厅。从佛罗里达开始她的环游世界的处女航。环游世界的票价28000-250000澳币。且不谈船上的人都是非富即贵,单是QM2自身,已足以让悉尼人观礼膜拜。Macquarie Chair 是绝佳的观景位置,整个一天全是喧闹的人流。港湾里,无数的船有秩序地绕着QM2观看。天上,直升飞机没有停过。路面交通彻底瘫痪,许多人把车停在港湾大桥上,探身远眺QM2。
我惊讶于悉尼人这样的万人空巷。就连媒体,也大为惊叹这样的影响力,她只是一条船啊,就引发了这样的人潮?有一早就站在港口欢迎她的到来的,有带着小宝宝在公园野餐并看船的,有亲友相约来聚会的,有下班后急急忙忙赶来的,也有我这样接了孩子放学还提前从公司早退赶来的,也有晚上看船上的万家灯火的。我想说,悉尼人经常让我有这样的惊讶,在21世纪,在网络时代,依然,悉尼人为一些人类社会的奇迹而感动,而且那不止是感动,还掺杂了许多别的,是敬仰,是给自己看世界的机会。当然,悉尼人也是幸运的,很少有港口城市可以容纳15万吨排水量的巨轮直接进来。所以,QM2就那样自然的,让自己融进了悉尼的画面,和悉尼歌剧院、港湾大桥、曲折的港湾结合在了一起。说是我们看船,可船上的人,不也是举起相机,对着悉尼的地标拍个够。
晚七点半,人群再次喧闹起来,姐妹船 Queen Elizabeth 2 缓缓驶进悉尼港。这是自二战以后,两艘船的第一次交会。上一次二战其间,她们的妈妈们也曾经见面,当时运送的都是部队。QE2在正对QM2的垂直方向停下,首先鸣笛三声致意。QM2同样回报三声鸣笛,我要说,我被吓了一跳,没想到汽笛可以这样响,直直穿进我的耳朵。拥有这两条船的CUNARD公司,真是可以满足的一笑了。花絮:CUNARD公司收购了拥有TITANIC的WHITE STAR公司。
晚八点,许多蝙蝠飞出,这在夏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在今天,它们也象是排队来向QM2致意的。
晚八点五十分,悉尼港大放烟火,庆祝QM2来到悉尼。CBD的灯火辉煌、水里的烟花和天上的灿烂交相辉映,高高耸立的船身上QUEEN MARY 2字样分外明亮而骄傲。依然,QM2用三声鸣笛来致谢悉尼人的热情。
晚十一点,夜深了,依然有人目送着她,这一次她没有鸣笛,QM2离开了悉尼港,去下一站香港。悉尼人,不打扰你们的好梦了,晚安!今天,我是全城唯一的主角,谢谢你们带给我的荣耀感。带着满足和对即将开始新航程的期待,我回到了大海。
有个古老的谜语:人类造出来的最大的可以移动的东西是什么?
是船。
注:QM2曾经到过上海,但不曾引起过这样的轰动,因为她只能停靠在外高桥码头(距离上海市中心八十公里)。
链接。2008年2月24日,三船相会在悉尼。Queen Victoria, Queen Elizabeth 2, Sun Princess.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p;extra=#pid1405260
[ 本帖最后由 chermside 于 2008-2-25 14:49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