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tanbul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15-4-6 17:02 编辑
去出差前唯一做好的打算,是在Easter假期去Istanbul。因为他们那几天不放假,城市又大,适合多呆几天。所以早早买定了机票,Turkish Airlines,€190往返。
然后要在线申请e-visa。所谓申请,其实就是一个缴费的过程。价格辣手,澳洲护照要收你60块美金,而我同事美国护照只需20块,真不知道澳洲政府对土国都做了什么。所发签证是180天内多次入境、最长停留90天的(可我只需要4天呐)。如果不申请e-visa,机场入境前也有柜台可以申请,不过需要单独排队。Istanbul机场客流量很大,无论入境离境都需要特别预留排队时间,所以能少排一次尽量少排。
大约因为要散伙了,这次我们的出行阵容是史上最强,一共六人。不过大家都很懒,出门前照例什么准备也没做,报了一个市区一日游,主要景点算是有着落了。
出了海关,某同事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轻轨路线图,带我们去找轻轨站。站点离海关出口那叫一个远呐,简直像机场一日游一样。
该市的公共交通一律TRY3(A$1.5左右)一程,如果买公共交通卡只需TRY1.95,换乘还有优惠。我的同伴们一致认为,我们住在市中心Blue Mosque附近,去各处都很近,就非常豪爽的决定不买卡了。作为精打细算的亚洲人,我怕退卡麻烦耽误大家时间,也没有提出异议。后来发现,轻轨不同线路之间换乘,也要出闸再重新买一次票的。当然也可以在售票机上一次过买几张票,不过那个机器不是很灵光,第一次用就吞掉我一块钱。所以如果乘车次数多,还是用卡方便些。
因为景点可以跟tour去,可shopping不能等啊,所以第一天下午放下行李后,全天行程只剩下一项:去Grand Bazaar。Fay-Ban、Furberry们等着,我们来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啊。就连来自人口大国的我,一进去也被震住了。我的两个女同事刚进门就掉队了,以她们去Amsterdam两天能各买五双鞋的购物能力,我怀疑她们最终有没有走完门口第一条街。
直到半年后的今天,我还常常想起那些口音浓重的"Where are you from?""40 Lira! For you, my friend, 20 Lira!"见到亚洲人就会用中日韩三语轮流试探,大部分人中文就是“你好”“谢谢”的级别,有个小伙比较有创意,会喊“我爱你”,见我没停下来,又喊“我不爱你了”,挺可爱的。
Bazaar很大,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商品五花八门,特别是那些五颜六色的民族风产品,配色大多很好看。连我这种简约派,都想买些碟子回来,只是因为接下来要带着行李旅行才作罢。
别看店铺多,重复的商品也多,走了几条街后就会发现,大部分商品之前已经出现过了。走到一处cafe,坐下来喝杯茶。猛一抬头,还以为我家老爷爷在这里洗碗呢。
大理石做的饮水处,全场共有四个。
第二天就是市区景点一日游了。我们报的这个tour,US$75包午餐和景点门票,而后者可算是整个tour唯一的亮点了。因为在旅游旺季,各景点外的人龙非常恐怖,一个个排过来是会中暑的。
我们这个导游看起来知识渊博,但讲话声音非常小,加上一身灰黑色,走在人群里完全认不出来,所以对我们来说不算是个很好的体验。
第一站是Blue Mosque (Sultan Ahmed Mosque)。这是全市唯一一座有六个宣礼塔的清真寺,所以在各种示意图上很容易辨识出来。
这里因为内部瓷砖的颜色而被称为Blue Mosque,实际看起来并不蓝。
寺外的洗脚池,有信徒在洗脚准备礼拜。导游说这个钟点才来的人,明显不够虔诚。是啊,因为住得近,连我们都一大早被唤礼声叫醒,他们倒现在才来。
寺外的广场,就是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的旧址。赛马场早已不复存在,目前仅存几根碑柱。保存最好的是Obelisk of Thutmose III,据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公元四世纪由埃及运来。
Hagia Sophia本是东正教堂,在Constantinople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后转变成清真寺,二十世纪共和国建国后又转成现时的博物馆。场馆的一半地方搭着修复用的脚手架,上面积满了灰尘,衬着古老而斑驳的墙壁,有种阴森森的感觉。几幅巨大的伊斯兰牌匾,与零星可见的东正教马赛克神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们似乎在哪里见过?
下一站是Topkapı Palace。进了大门(Imperial Gate),在顺着人流向中门挪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座很明显的东正教堂,Church of Hagia Eirene。据说Constantinople被征服后,这里被划成军械库,才得以保存至今。
中门(Gate of Salutation)其实是很气派的,可前面好多人,我要把相机举过头顶,才刚好拍下这两座塔尖。
进了中门就是皇宫的正式入口了。注意这里的行李扫描器与行人闸口距离很远,所以一定要尽快入闸,同时看好自己的包包。
皇宫本身倒不怎么impressive。建筑和装饰并没有特别好看,有各样的展览,军械、珠宝、历届苏丹画像等。(其实那几十个苏丹,头巾一包,看起来模样都差不多。)后宫需要单独的门票,我们没有去,据说是很豪华的。
倒是二楼有个露台,可以看到Marmara海,很美。
真是一个神奇的喷泉呢。
午饭后去Basilica Cistern参观。以前看人写这座地下宫殿的入口像一个公厕,而门口排队的人像是等着上厕所的,一看之下果然形象。
这里在旧时用作地下蓄水池,现在只留有很浅的水,但仍可以听到潺潺的水声。一天下来,我们一致表示最喜欢这里,大概在这个本身就很有异域风情的城市,这座地下宫殿是最新奇、最exotic的一种建筑了吧。
侧放和倒置的Medusa的头:
因为住处离海边不远,晚餐前我与两名小伙伴一起沿着Kennedy Avenue在海边走了一段。真是个美丽的城市,海就在这么触手可及的地方。
海的另一面是亚洲:
第三天我们乘船出海。游船由新城区的Kabataş出发,沿着Bosphorus海峡向北开,中途经停欧亚大陆各两三个景点,一直开到黑海出海口再折返。本身这条线路并不是以景点取胜的,可我们玩得非常开心。原因之一,是导游声音洪亮,穿着一双很好辨认的橙色鞋子,有了前一天的经历作对比,我们立刻就喜欢上他了。
船一从码头开出,就经过号称极尽奢华之能事的Dolmabahçe Palace。因为我们假期只剩周一一天,而这里周一不开门,我们这次是与它无缘了,只能拍照留念。
Ortaköy小镇上的猫:
海豚:
从海上看Küçüksu Palace:
对于我的几个同伴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到亚洲,都挺兴奋的,还做V字手势留影。这个宫殿不大,就是过去苏丹打猎时休息的地方。
欧洲一侧的Rumeli Hisarı Fortress,据说是根据Muhammad的阿拉伯文字形状(محمّد)设计的。
这个城堡在Bosphorus海峡最窄处,是15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为攻打Constantinople而建,只用了不到五个月就建成了。
在山上走一圈,可以眺望海峡、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或回看城堡本身。游客不算多,我们爬高爬低,玩得很尽兴。
塔楼全部大门紧闭。据我一个没有登山的同事说,山下有一个监狱是开放参观的,因为城堡17世纪时曾用来关押囚犯。
回到船上,船继续向黑海前进,我们也开始午餐。想照例一人点一瓶当地特产Efes啤酒,被告知没有库存了,不过他们可以请人买了送上来。一刻钟以后,我们发现船慢慢的靠向岸边,而我们的导游正拎着两大袋啤酒在岸上走!一片欢呼声("They stopped a boat for us!")中,导游给我们送来了啤酒。教人怎能不爱他!
船驶至入海口,导游问,有没有人想在黑海游泳的?见一船人都是懒骨头,就带我们去了一个叫Anadolu Kavağı的小镇,稍作停留后折返。
回程中的Fatih Sultan Mehmet Bridge:
上岸后同伴们都准备回酒店,为最后一夜的疯狂休养生息。我想难得来一次新城区,怎能不去见识一下İstiklal Avenue呢。
果不其然非常热闹。我在街边买了传说中的土耳其雪糕(Dondurma),黏黏的,质感很特别。最主要是,我被摊主耍得团团转,他的每一个trick都能骗到我……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土共”了吧:
来到Taksim广场,看着好像有个集会,连防爆盾牌都出动了,连忙躲在一边看。结果从大巴上下来几个人,人群开始热烈的鼓掌。看来是个和平集会,热闹没看成,我悻悻的走了。
最后一天是大家的购物日。我没有很多东西要买,就安排了几个清真寺的行程,三个男同事说反正离集市不远,也跟我一起去看看。
第一间是New Mosque (Yeni Cami)。看到这里,已经有两名同事感叹,所有清真寺都是一样的。
第二间Rüstem Pasha Mosque,比Blue Mosque看起来还要蓝些。
这时,最后一名同事也遗憾的通知我 "You just lost me."
于是我自己一个人上山,去Suleymaniye Mosque。一早听说这里是全城最美的清真寺,亲眼见到,还是很震撼的。
寺的东北角有个两截楼梯,楼下有个保卫处一样的岗亭。我以为这里不开放,谁知里面的工作人员冲我挥挥手,示意我可以上去。站在高处,可以望到非常好的Golden Horn(金角湾)景色。也不知道是因为几经辛苦终于看到了想看的景致,还是为自己能在人群中找到一方独处空间而感到幸运,那一刻我还挺想哭的。
下山后与同伴在Spice Bazaar会合,结果大家一进去又拔不动脚了。我还心心念念想去Chora Church,匆匆买了点Turkish delight就出来了。
在金角湾边走了走。
寻找公交车站未果,只得挨贵价taxi上山。Chora Church在一个相对偏远的suburb里,去那里的游客大多跟团,司机很难载到返程客人。总之大部分司机都听不懂我要去哪里,听得懂的又不肯打开meter。下山时可以去附近的宾馆,请前台帮忙叫车。
Chora Church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完整的保存了拜占庭时期的内部装饰。现存的建筑是在11世纪开始建造的,而大规模的用马赛克和壁画装饰则是在14世纪。这里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后曾被改造成清真寺,后来将清真寺所用的灰泥剥掉,马赛克和壁画才得以重见天日。
临离开前,在Blue Mosque对面草坪上看到一只特别的羊。如果你去过Istanbul,说不定你也遇见过它。
吃:市区的夜生活很丰富,基本上看着热闹的店走进去,食物都不差的。喝Efes,吃烤肉,抽hookah,每天只睡三小时,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那么好的精力。跟这班朋友以后很难再见面了,愿他们一切都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