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7/46206.html 郎咸平:金融战与产业战的灾难从今年开始 作者:郎咸平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10845 更新时间:2008-7-28 顶 热 荐 ★★★ 【字体:小 大】 郎咸平:金融战与产业战的灾难从今年开始 郎咸平把脉2008中国民营经济高峰论坛 2008年07月27日 焦点杭州房地产网 郎咸平: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到萧山和各位来宾朋友谈一谈2008年的经济形势的展望,如果各位朋友关切我的言论的话,应该知道我在去年股市和楼市最热的时候,我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这篇文章的点击率超过1亿次。那么在当时我就已经认定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去年所看到的所谓的楼市和股市泡沫的本质,不是我们经济更好了,而是更坏了,简单的讲就是我国制造业衰退的回光返照现象。 那么我想针对这个命题,和各位谈一谈到底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问题。大家想想,为什么去年股市、楼市会有这样现象出来?按照我们一般的经济学的理论,总是认为社会更赋予了,老百姓钱更多了,因此去买楼,楼价涨,买股票股价涨,但是我国的现象不是。相反的是,由于我国的经济情况更严峻,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更恶化,因此从制造业拿出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打到股市和楼市去炒楼、炒股,所以这就是一种泡沫现象。大家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所以无异味中国经济更好了。所以去年大量的投资者今年会遇到更多的麻烦,因为经济放缓了。 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按照去年预料的,我们江浙企业提供的占到了10%左右,广东企业达到了20%,在这个时刻,我们政府还不出来帮助企业脱离困境,那么我们可以这样预测:只要这样的倒闭现象持续出现,到了年底就很有可能到达30%、40%,甚至50%的水平。如果制造业到了那一天,那就是真正的冬天的开始,目前只是秋天。 今天的演讲我就和各位谈一谈秋天和冬天为什么会来。大家想一想,你感觉到中国经济是过热的吗?尤其是你们做制造业的企业家,我相信你的感觉刚好相反,从06天开始你所面临的投资环境是不断的恶化,利润率不断的下跌,05年还有10%,06年5%,07年2%,所以制造业的感受的是逐渐的箫条,可是政府为什么说经济过热,所以中央经济工作方法,使适度紧缩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紧缩,面对这个情况,我呼吁政府千万不能这么做。你只要持续的紧缩,我国的民营企业将面临重大的危机。很不幸,宏观调控持续,各位企业家的日子举步维艰,再加上汇率的上升,以及新《劳动合同法》的出现,都使情况不断的恶化,所以就不投资了,拿去炒楼、炒股去了,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状况。 其实我们过去对于我们经济的理解都是错的,中国经济根本不是过热,而不是所说的过冷,而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二元经济环境,也就是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哪些部门过冷呢?民营制造业基本过冷,哪些部门过热?是和地方政府推动GDP增长的部门是过热的,比如钢铁、水泥、政绩工程等等,这些部门是过热的,民营制造业基本过冷。这种畸形的奇怪二元经济形成了我国的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当你们看到我国每年增长10%的时候,不要高兴,因为这是一个畸形的产物,这就是地方政府拉动的中国经济这十几年的成长。 我们以大家熟悉的GDP为例,这是非常畸形的GDP,是欧美相比非常奇怪的。我们以日本为例,他们的GDP组成是以消费为主的,为什么以消费为主?我想喝矿泉水就生产矿泉水,我穿衣服你生产衣服,这就很正常,因此他们GDP当中消费的比重是70%,而我们不是,我们的消费只有别人的一半,只有35%。那么我们的GDP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我告诉各位的,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基础建设工程拉动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GDP几乎超过一半都是你们看到的高楼大厦、桥梁高架等等,叫做固定资产投资,而消费只有35%,因此我们是一个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这就使我们浙江的做出口的企业要转内销更困难,因为我们国内的消费太少。 那么消费有没有可能增加呢?目前没有可能。为什么没有可能,因为我们这么多年来,地方政府只是关心GDP工程,除了少数地方的政府会关心到老百姓的上学、就医、住房、环境污染等等之外,很多地方政府就是简单的以拉动GDP为最重要的施政原则。但是一个缺乏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经济,比如说生命怎么办?住房怎么办?退休怎么办,当这些安全体系不建立的时候,老百姓不会增加消费的。你们的父母如此的年迈,你担心不担心他会生病,在今天的这种医疗制度之下,你父母生病这可能是一个无底洞?因为你担心,因此就不看消费。所以我国消费低的原因就两个,第一是政府把资源都花在GDP的工程上去,消费少,另外一个我们缺乏一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两者都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因此大家不要有任何的幻想,我们的消费会不会突然的增加,我告诉大家,这是不会,只有缓慢的增加。你只有35%的消费,我们江浙两省这么多的工厂,生产这么多的产品,你卖给谁?自己消费太少,消费不了,因此不得不出口,变成出口创汇,实际上就是整个经济发展扭曲导致的。 出口过多,使得我国出口减掉进口的贸易顺差惊人,而日本比,他已经够惊人了,他们的比例占到了4.5%,我们更可怕,我们几乎是日本的两倍。大家大家知不知道造成深入结果?那就是外汇大量的积累,07年12月突破1.5万亿美元,现在已经超过1.8万亿美元,过几天可能就达到2万亿,这一切都是流血的出口创造的必定积累的美元外汇。 由于我们经济成长的扭曲,使外汇大量积累的必然结果,就是给欧美各国一个极好的借口,压迫人民币升值,越升越快。这个利率升值的现象,会来就打击二元经济里面过冷的制造业,尤其是出口制造业,使他们的日子更加艰难。这就是这个时刻,政府推出了新《劳动合同法》。这个新《劳动合同法》的本身意义是非常重大,所以你问我是否赞成新《劳动合同法》,我认为我们帮助弱势群体是非常应该的,所以我个人非常主张新《劳动合同法》,但是新《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太仓促:第一没有大面积的反响论证,第二影响这么大的法令既然没有做过试点。我个人感到不可思议,这种政策的措施造成了企业和工人双输的局面,而这一切本来都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可以公开公正的讨论这个法案,我相信全中国的企业家都会支持这个法案的,劳动者当然也会支持。我们再从一个企业,一个县的企业,一个市的企业,一个省的企业逐步的推行,碰到问题,解决问题,务必达到双赢的局面才能铺开。但是很不幸,仓促决策的效果是立刻大面积的铺开,造成不好的影响。目前是不是被有效的执行,只要这个新《劳动合同法》推出,企业家就会开始做详细计算,他就会考虑成本,考虑效益,当他认为成本过大之后,他们的决策就是关闭企业。所以新《劳动合同法》推出不推出,这已经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只要法案在,企业家就会做成本效益分析,就会影响他的决策,甚至做出关厂的决定。所以这么好的法令,精神上全国老百姓都会支持的法令,就是因为一个仓促的推出,形成双输的局面。所以在这个场合,我也希望我们政府能够对新《劳动合同法》进行一个更深入的思考论证,希望能够把我的意见能够形成一个政策,我们非常希望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可是我们就是要面对现实,立即推出了。 这个新《劳动合同法》的推出,配合上面的汇率的上升,进一步的打击了二元经济里面过冷民营企业部门,更不想干了。第三就是我一直反对的宏观调控政策。我们的宏观调控到底是以什么为目的呢?我相信各位看到的报纸杂志的报道都是这样说的,就是我们的社会流动性过剩,套用我们老百姓的语言就是“钱太多了。”这个钱多买股票就是股市泡沫,买楼房就是楼市泡沫,所以这样做一个简单的判断的话,发现我们中国经济很简单了。因为我们的宏调所作的,就是调整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你手上的钱不多了,你就不能炒股了,也不能炒楼了,也不买那么多的产品了,因此就没有通货膨胀了。如果我们的经济真的是因为钱太多而导致的这个现象的话,这个宏观调控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宏观调控。 我还记得南方人物周刊七八年前采访我的时候,我说今天中国的问题不是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都是错的。他们说当全国专家都认为是流动性过剩的时候,郎咸平认为不是,那么到底是谁的对错?现在数据证明,我是唯一对的。那么宏观调控出了什么问题?宏观调控问题非常严重,那就是跟随着汇率上升,新《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后,宏观调控对于二元经济的打击是不可想象的。宏观调控什么意思?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问题不是这样的。在二元经济环境之下,宏观调控的推出将透过三个管道,使得我国经济进一步恶化: 第一管道,我相信大家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在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银行从民营企业部门大量收回流动性,然后打给过热的部门,比如地方政府,去搞开发去,去修桥铺路。这就是四年宏观调控下来,我国的信贷规模增长率和广义货币增长率依然维持在16%到18%的水平,而没有因为宏观调控下降。这是第一个管道无可避免的,使得资金从过冷的部门转到过热的部门,因此使得过冷的部门更冷,过热的部门更热。 第二个管道,那就是在汇率、新《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江浙、广东的企业家更做不下去了,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的,他们也不想干了,把很多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抽出来,从过冷的部门拿出,去打到过热的部门,去炒楼、炒股。这个行为使得过冷的部门更缺资金,过热的部门资金更多,所以更热。 第三个管道,简称海尔现象,就是原先在过冷的部门做家电制造的工厂做不下去了,因为萧条,因此从过冷的部门拿出大量的资金到过热部门自己做开发商,这种现象非常明显。第三个管道也同样的使得资金从过冷的部门流到过热的部门。 各位来宾想一想,第一个管道通过银行,第二、三管道是企业家自己的行为,这三个管道都不可避免的使得资金从过冷的部门转到过热的部门,所以过冷的部门更冷,更热的部门更热,而使得的四年宏观调控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这个股市、楼市的泡沫,就是敲响了制造业的警钟,回光返照。所以今年的股价、楼价的下跌,你不感到忧心忡忡吗?因为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制造业产生重大的危机。 这里大家要了解的,我自己看这个现象,我比你们都忧虑,你难以想象,如果大家都不做制造了,都去炒楼、炒股了,到时候会是什么下场?你将走向香港的老路。香港的经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炒楼、炒股的地方,就是这么简单。可是香港北靠大陆,它是可以的,因为它的很多供应都是大陆来的,所以他去炒楼、炒股无所谓。如果整个中国都不做制造业,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怎么办? 最近党中央的领导到江浙视察,到广东视察,我个人非常认可,因为我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真正的下基层,去了解我国制造业出了什么问题,不要简单的用宏观调控政策来应对,因为我国经济太复杂,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二元经济环境! 讲到这里,我相信各位都听懂了,二元经济环境使得股市、楼市泡沫现象产生,而不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那么第三个问题是什么呢?通货膨胀。过去我们认为,为什么通货膨胀呢?钱太多了吗?你买东西吗?买完东西就通货膨胀了?是这么简单吗?这么简单就好了。我告诉各位,目前政府公布的数据姑且不论真假,可是我告诉大家,食品上涨20%多,粮油上涨40%,猪肉上涨70%,实际的经验应该超过这个。此外,我们这三年购买的铁矿石的价格,第一年是76%的成长率,第二年19%,今年是95%,我国的93号汽油涨了13%,我们已经受不了了。香港的是我们的几倍?三倍左右,再加上大豆价格上涨,这些还没有反应出来,因此通货膨胀不容乐观。 那么今天我想告诉各位的是,通货膨胀不是流动性过剩。你看全国的通货膨胀率是7%左右,而食品高达20%多,猪肉高达70%,如果通货膨胀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也就是假设通货膨胀是钱太多造成的,那么这个合理吗?请问各位,如果你所说的钱多了,你会吃五碗饭吗?多吃五块猪肉吗?所以只要食品价格远远超过平均的通货膨胀率,一定不是流动性过剩。就是这么简单,今天也不要讲太复杂的经济理论,经膝盖想想就明白了。这个简单的数据,已经让流动性说法破产了。那是怎么造成的呢?我可以告诉各位,非常非常非常的复杂,两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前面的二元经济,第二大原因进口通货膨胀。 二元的经济环境,怎样的通货膨胀?我们说二元经济环境是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过热的部门当然有过热了,搞建设的有钢材、水泥,这里就膨胀了;那么过冷的部门,应该价格下跌,可是不是这样的,过冷的价格照样涨了,因为供应不足,比如猪肉,就是这个原因。猪肉价格怎么上涨的?两大原因,第一是进口饲料价格上涨,第二是猪瘟,使得养猪的民营企业家面临的投资环境下降。所以他就应该把投资的钱不投资,拿去炒楼、炒股,也就是说把应该去投资在小猪身上的钱不投了,去集资炒楼炒股,这种现象使得农村的养猪户由供应者变成了消费者,就是这么简单。 虽然政府看到了同样的问题,也有了一些政府补贴,但是他们还是不养,为什么?因为补贴无法弥补投资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损失。同样的话,送给各位企业家,我们民营制造业面临的投资环境恶化,不会因为政府的补贴而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当你的利润率为负的时候,政府推出的两大政策,一个是融资的优惠,第二是税收的减免,这两个政策太宏观了,不会对制造业有太大的提拔。所以如果政府简单的推出融资和税收见面,就像政府补贴养猪户的结果应该是雷同的,那就是是无法使得投资增加。道路很简单,因为他们赔钱了。 大家想一想,这一种过冷的现象,既然也造成通货膨胀,那真是倒霉了。过热的膨胀还好理解,过冷的也膨胀,怎么办?所以二元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打击之重是无法想象的。现在我们世界的经济学已经这么发达了,从来没有人谈过二元经济。因此我们在美国学习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假设一元经济,就是要膨胀都膨胀,要箫条就箫条,只有中国是既膨胀又箫条。所以美国的领导人很简单,调整一个利率就好了,不用调整准备金率,很简单,因为他们是一元经济,利率的调升非常具体,而中国就不是。你把美国大学生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拿到中国,就是推行现在的宏观调控,所面对的就是二元经济,越调越糟糕,越调过热部门越热,过冷部门越冷。如果只是二元经济造成膨胀的话,还可以医疗,但是我们到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这个国家遭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灾,简单的讲就是金融超限战,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不要说政府没有经历过,全世界的美国、欧洲的政府也没有经历过。金融超限战,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所学的理论都是错的。 举例来说,都知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就上涨,所以我们还是简单的以为价格上升是需要太多了,价格下降是供给太多了,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决定了价格。那么很不幸的告诉各位,把宏观经济学拿到中国是错的,微观经济学也是错的。今天的价格不是供需决定的了,我举例来说。最近这几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大涨,你认为是需求多吗?不是的,2008年-2009年度全世界的总产量21.6亿,粮食的需求量21.5亿吨,明显的供过于求,同时库存还有3.4亿吨。按照我们学校学的经济理论,当然这是错的。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但是怎么上升了呢?这是无法揭示了。还有石油,石油价格飞涨,从70多到140多块,现在又跌落回来,我们根本看不懂,因为道理很简单,每日的需求供给差不多,有的时候供给多一些,每天的供给有时候到达8700万桶之间,我们没有看到大范围的供不应求现象,但是这个价格飞涨。现在石油生产国都说供过于求,没有必要生产了。 那么为什么石油供过于求价格不跌反涨?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是200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发生,金融超限战,也就是说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怎么操纵?这个操纵的手法之高明,我的水平虽然不行,但是研究他们还是可以的。大家想一想,炒股的都懂这个道理,你今天想炒股赚钱,比如说买了A股票,为什么能够赚钱?你就一定要确定明后天有一个人同样买A股,而且以更高的价格去买才能赚钱,就是这么简单。你设身处地的想想国际炒家,他们的思维也是这样的,当他手上我有千亿万亿的美元的时候,他会把炒股的思维用在大宗物资。他们这个世界上是不是有一个国家,他买什么什么涨价?有的,那就是中国,中国就13亿人口,你买什么什么涨价,这是一定的。所以根据这个理论,只要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因此他们只要抢先一步就可以了,先买下来,把价格炒得老高,然后中国人就来了,就卖给它,他们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场金融超限战,但是除此之外,他们操纵手法更复杂,他们操纵大米。大米和小麦相比,一般而言吃大米的很多都是“贫穷落后愚昧”的,相对而言吃小麦的国家不同,因此要从大米开始,要对付这些弱国。怎么对付?第一步就在大米的期货市场上把价格拉高,价格拉高是怎样的下场呢?很多贫穷落后的国家大米进口过买不起大米了。各位来宾知不知道买不起大米是什么下场?那就是饿死了,接下来是什么下场?饿死之前就会有大面积的暴动,会使得当地的政局发生变动,甚至发生政府的倒台,东南亚的国家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东南亚国家一看到大米价格飞涨,这些出口国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刻禁止大米出口,因为要保证本国的老百姓有大米吃。 那么想想,走到这一步我们就中了圈套了,为什么?当越南、泰国等出口国一旦禁止大米出口,价格就更飞涨,所以配合国际炒家的阴谋,使得大米的价格涨得更厉害,而这个结果就是,那些贫穷落后的大米进口国更买不起了。如果更买不起,就有更多的人饿死,而更多人饿死的结果就是政府倒台。如果政府不想倒台呢?他就必须砸锅卖铁,弄一些钱出来,马上到国际市场就最高的价格买大米。大家知道,今天这个股价怎么决定?因为有人在交易,所以当大米进口国在最高的价格一购买大米,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这个市场价就不是出口国决定的的,而是国际炒家决定的。 所以最近这几个月的金融战,我总结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2008年开始的金融超限战,他们的目的就是取得产品的定价权。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企业家都要理解。而定价权和供给、需求物管,他们说是多少那就是多少。从此以后大宗物品的价格,是由国家炒家定价,就是这么悲惨。 那么我国在国际金融超限战操纵之下,水平高低立刻显现出来了。举例说,2007年底美国商业银行宣布美国次贷危机遭到重大损失,但是建行的上市让他们赚到了1300个亿,也就是各位都为他们付出了100块的收入。为了他们可以赚这么多,因为当建行上市的时候,上市的价格是谁定的?国际金融炒家以及他们的马前卒决定的,也就是IPO的价格是他们定的,也就是说国际金融炒家取得了建行上市的定价权,才让他们赚到了1300个亿。 当我们不懂定价权,我们有1.8万亿的外汇,你就是待宰的羔羊,因为你不理解金融炒家的目的是取得定价权,所以中国的外汇投资公司以及相关的公司,最近出了几个大僻陋,我相信政府一定会严格的法办,那就是我们的投资黑石几乎全亏了,此外20%的外汇投资在了美国的两家地产,恐怕也是血本无归。这就是我们的金融战的水平。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江浙赚3000多亿美元是多少的困难啊,而我们却是亏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金融超限战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相信在这个时刻,每一个来宾都要知道,我们如何能在金融超限战方面取得先机?需要什么本领? 第一,你必须有充足的流动性的国际资金,这个我们有。第二,你需要有一流的国际金融的操作人才,这一点我们完全没有,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中国13亿人口没有一个高手。没有高手的结果,就是黑石的投资水平,就是美地美的投资水平,没有一个人。我们没有资格参与国际金融战,因为我们缺乏人才。 今天送给各位来宾一句话,西方帝国主义150年前的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是以东印度公司为前导,炮舰为后盾,而今天他们的战略原则,就是以国际化为先导,金融为后盾,而它的目的是一样的,150年前和今天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殖民地。而我们不懂金融,就顺着国际金融炒家以及他们马前卒的建议,不断的银行上市,不断的开放金融,甚至大家都不知道你出了100元给美国银行,连怎么输的都不知道。去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货币战争》,千万不要看,都是错的。如果国际金融炒家是那样的水平,我们就偷笑了。我可以告诉大家,他们的水平是那本书上的百倍、前倍的水平。这个里面最可笑的话,就是国际金融炒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连续杀了几个美国总统,这真是胡说八道,你想想一个真正一流的国际金融炒家还会杀总统,这真是好笑了。他们现在大米价格炒老高,是我们内地的四倍,铁矿石更不用讲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广东省走私就变样了,过去是海外走私进口中国,现在从中国走私大米出口,更有利可图。大家最近去市场、超市,有没有买大豆油?现在大豆油的价格飞涨,你以为是供需的原因吗?如果你听完我的演讲以后,这一切都是国际阴谋,连大豆油都是阴谋。有这么复杂吗?大家还是复杂一点好。0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一万亿斤,总需求量10350亿斤,那么多出来的350亿斤是什么?对了,就是大豆。我们知道过去有东北黄金大豆,但是那是过去了,因为一旦我们允许了美国的大豆进口,美国的大豆比我们东北黄金大豆便宜12%,而储油量高达23%,因此可以轻松的打败我国的黄金大豆,按照市场原理,肯定会买美国的大豆。那都已经过去了,一旦开放大豆市场,我们的大豆市场的价格都已经被国际金融炒家操纵了。所以大豆价格一飞涨,我们立刻感受到冲击,我们的大豆价格飞涨,同时带动其他的价格。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有价格飞涨14%的原因,实际还不止。 一个简单的大豆油都有这么深厚的理论在里面,真的是很难啊。这种全面性的、国际性的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变成进口通货膨胀,而这个进口通货膨胀而二元经济勾结在一起,变成一个极难克服的问题。比如猪肉价格上涨是供给不足,可是部分原因是进口饲料大涨,所以这个所谓的国际的力量,和我们二元经济的各种力量勾结在一起,我根本都不相信可以应付。太复杂了。所以在我们内地的经济学家是很容易的,胡说八道就可以了,所以都是错的,你们只要听完我的演讲什么都明白了,也明白为什么世界各国的政府,包括我们中国政策,都束手无策,因为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超限战,而且是2008年开始的,过去都没有。 金融超限战,我们是稳居下风,你不要有丝毫的怀疑。 很多人都问我,能不能指导两招?我们应该看什么书才能成为金融炒家?你们想知道吗?我告诉你,看什么书都没用,因为它是师徒制,看书没用的。我们中国人没有机会成为金融炒家,因为我们没有,只有被宰的份。形势就是这么的严峻。我再举个例子,我是建行的客户,现在建行的服务态度又不怎么好,我为什么要当它的客户呢?因为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到处都有分行,非常的方便。没有银行这么方便的。这就是建行的最大竞争力,他自己不知道。建行现在搞了一个改制上市,我01年、02年写文章批评过,他们这是多此一举,你改制上市是不是中了国际金融炒家的圈套?我们如果完全自由竞争,自由开放,让美国的花旗银行进来,都开这么多的1万6千个分行,这样你要买多少房地产,你要花多少时间做软件和硬件的改造?你要花多少时间招募人员做培训?你只要想想这么大的工程,你就没有敌手?所以可以说,只要把建行放在中国,花旗等银行都不是对手,因为他们不可能开这么多分行,只要想想每个分行的成本是多少,乘以一万六就知道,这是一级天文数字,根本开不起。像我这种水分的人都理解了,美国的金融炒家都不理解吗?我这个人优点不多,但是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我自己有多笨。我都知道了,金融炒家肯定都知道了。 因此金融炒家鼓励我们进行改制上市,而这些受益者都是金融炒家、他们的马前卒,而他们都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在美国,它的中央银行都是民营企业,除了美国政府和美国邮局之外,其他的都是民营企业,包括美国的中央银行,包括美国的武器制造商,都是民营企业。很多你们所熟悉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他们就是美国中央银行的股东。他们帮我们设计改制上市的方案,更重要的是,他们取得了定价权。所以让建行上市,我们不但赚到了1300亿,同时他们取得了每一件分行、支行的20%的股权,所以他们不必再看支行了,上市他们就用最便宜取得了一万六千家银行的20%的股权。所以中国人越勤劳,美国人越赚钱。这就是我们的金融水平。我们接下来还有银行会上市,定价权谁决定?都是国际金融炒家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