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防务新闻:我们确定中国对海权的看法与西方相同吗? 解放军海军现在包括多种战舰类型、第五代战斗机和不断扩大的潜艇部队。正如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Samuel Paparo上将所言,这些手段与非法、强制、侵略和欺骗性的海上灰色地带活动结合在一起,似乎表明中国的战略目标显而易见。 然而,仔细审视后,战略家们有理由质疑美国,或更广泛地说,西方是否理解中国在多大程度上将海权视为大国战略的促进者。 我们是否在将我们的合理和理性期望投射到北京身上? 镜像问题在于,它催生了旨在引发某些行为的政策,前提是假设两个行为体思维方式相同。这种镜像可能是制度化或缺乏想象力的产物,就像冷战期间西方海军分析师花了几十年才发现的那样。甚至将中国称为美国的战略“步调挑战”也暗示了一种通过相互比较来进行镜像的成分。 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提出三个问题,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对海权的看法,从而制定合理的海军战略并为未来优化资源。 首先,为什么中国不像我们那样使用其海军力量?中国在建造航空母舰,但建造与操作并不相同。大量证据表明,中国将以不同于美国或英国海军的方式使用其舰船。 例如,中国航母几乎只在所谓的近海航行,很少越过第一岛链,这条链从日本的东海岛屿一直延伸到菲律宾。这令人好奇,因为这些水域大多被中国邻国的武器区所包围。 相反,西方海军学说优先保护高价值资产,在公海上使用航母以对广阔区域实施海上和空中控制。 此外,西方海军用航母进行力量投射,而中国似乎用航母来保护其他海军力量。中国已经用远程反舰导弹武装了性能优越的055型导弹驱逐舰(北约代号:Renhai-class cruiser),这使得这艘舰艇而不是航母成为作战编队的核心。 一些评估认为,中国的航空母舰计划是一种“宣传展示”。也许中国的海军扩建是为了达到数量上的平等,或者是另一种模仿行为。或者也许中国认为航母是超级大国地位的标志。 无论其理由如何,如果我们假设挂着不同旗帜的类似舰船会以相似方式运作,就会陷入镜像的陷阱。 其次,为什么中国不像我们那样寻求海上伙伴关系?美国海军重视印太地区的多边海上伙伴关系,并通过交流、演习、联合行动和行业合作来加强这些关系。中国并未采取同样的能力建设方法。 虽然中国定期与伊朗和俄罗斯在印度洋进行演习,但其承诺最多是温和的;2021年,中国没有出现。美国及其盟友所实践的互操作性仍超出中国海军的野心范围。 最近,中国拒绝参加红海的繁荣守护行动(Operation Prosperity Guardian),这是一个海上多边主义的机会。这一举动凸显了北京单边且持怀疑态度的做法,可能是因为担心在拥挤的海上空间丢脸,或者认为伙伴关系是负担而不是促进者。 通过假设建立伙伴关系是所有区域海军战略的基石,西方海军有可能将盟友的外交和军事期望投射到中国身上。 第三,为什么中国不像我们那样使用其海外海军设施?全球蓝水海军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友好国家的基地和港口访问协议网络。西方舰队利用外国港口延长作战耐力并维持前沿存在。 尽管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海洋元素已有大量报道,包括吉布提和巴基斯坦的建设项目,但港口和基地之间有区别;长滩不是圣地亚哥。 中国在吉布提的军事设施是其唯一的海外基地,但仅由中国三舰中东特遣部队定期使用。尽管据称该基地的水文条件和码头可以容纳航母,但至今没有航母进入印度洋。 中国更倾向于直接商业投资而不是军事设施建设。因此,它在印度洋的海上影响力相对较小。尽管中国战舰在斯里兰卡加油,但维修和重新武装都是在国内进行的。 镜像发生在我们期望中国将其海外设施用作其海军力量的延伸时。这些假设可能成为美国政策决定的基础,从而分配时间和有限资源。 公平地说,犯下镜像谬误是很容易的。对于一个没有受过训练的眼睛来说,中国的战舰、飞机、武器甚至制服看起来都非常相似。其针锋相对的记分和记录在案的好战行为使人很容易假设最坏的情况。 然而,事实可能是我们对海权的看法根本不同。只需看看中国使用“准海军”民兵来执行海洋政策,这种策略与西方对海上法治的概念背道而驰。 中国的“第二海军”规模和影响是巨大的:其海警队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而其渔船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鉴于涉及到两个核大国的利益,分析必须清醒。 因此,当美国及其盟友为未来定位其政策和平台时,我们应该明智地认识到何时以及是否我们可能将我们的认知投射到竞争对手身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欣赏到海权的美丽可能在观者的眼中。 本文作者:Cmdr. Douglas Robb 和 Lt. Cmdr. Andrew Ward Robb曾指挥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Spruance号,目前是牛津大学的美国海军研究员。 Ward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官员,目前是牛津大学的皇家海军哈德森研究员。 来源: https://www.defensenews.com/opin ... -way-the-west-does/ By Cmdr. Douglas Robb and Lt. Cmdr. Andrew Ward Jun 14, 2024, 06:58 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