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印度经济能在没有中国帮助的情况下,繁荣起来吗? 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Cheyyar镇附近的一个测试设施里,马恒达集团(Mahindra Group)的一代新型车辆正在接受严格测试。 这家汽车制造商最新的旗舰SUV在高速赛道上疾驰,赛道上有陡峭的斜坡,泥泞的越野道路和模拟印度道路状况的坑洼车道。 在公司附近的研究中心,计划明年初推出的电动汽车原型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并配备最新的数字技术。 马恒达集团的未来主义车队不仅展示了印度汽车行业的崛起,还展示了印度总理莫迪的“自力更生印度”(Atmanirbhar Bharat Abhiyaan)运动。 电动汽车是与先进电池和微芯片一起,莫迪政府投入数十亿美元“生产关联激励”(PLIs)之一的工业部门,这些激励措施是为那些承诺在印度制造的公司提供的,以响应领导人的一项重要口号。 在错过了过去三十年推动中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型增长之后,印度决心赶上这个邻国和竞争对手,但严格按照自己的条件行事。这转化为对中国对印投资的一些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严格的限制。 自2020年以来,拥有中国股东的公司需要向新德里申请许可才能在印度投资,而这种许可很少被批准。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便是被莫迪政府拒绝在印度建厂的公司之一。 与此同时,印度禁止了数十款中国应用程序,并对中国手机制造商发起税收和法律打击。印度官员自豪地宣布,印度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中国社交媒体应用TikTok的国家。 印度还削减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使其成为亚洲少数几个中国人罕见的国家之一。 这些举措是在长期存在的印度保护主义倾向,与中国在喜马拉雅山的边界争端以及对允许北京在其消费市场,公司和高科技领域自由行事的安全风险的担忧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进行的。 但一些批评者警告称,印度对中国的强硬立场可能会使其失去成为主要制造大国所需的资本,组件和技术。 尽管莫迪政府努力限制中国投资和访问的流入,印度公司仍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马恒达的电动汽车,尽管其本地化的创造力,使用的是由比亚迪制造并从中国进口的电池单元。 中国商品还主导着其他行业,从太阳能电池板到药品中的活性药物成分。 在最近的财政年度,印度从中国的进口达到创纪录的1017亿美元,比七年前同期增长了66%。 中国现已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 耶鲁大学南亚研究讲师Sushant Singh说,“对中国的激烈言论导致了政治信息与经济需求之间的不一致,这种矛盾给新德里带来了压力。最终,印度不能没有与北京的密切经济联系。” 企业界形成了一种反对情绪。一些人认为,莫迪政府的反华情绪与其在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工业野心背道而驰。 他们表示,严格的规定阻碍了苹果等公司的供应商和技术人员的进入,导致他们在获得签证方面面临长时间的延误。 从阿达尼集团到塔塔集团的顶级企业集团都在推动为需要安装机械或设计工厂的中国工人提供签证。 一位高管说,“这个行业以前在印度不存在,所以专业知识必须来自其他地方”。 马恒达集团董事长,亿万富翁阿南德·马恒达(Anand Mahindra)承认,印度独自前行并不容易。 他说,“印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必须迅速行动,成为中国的替代品”。 在印度政府内部,关于这些限制是否会对一个渴望建立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国家构成障碍的辩论正在进行。官员们私下承认,要成为一个可信的“除中国外的一个”制造业目的地,印度,矛盾的是,需要来自中国的关键投入。 政府在7月发布的年度经济调查中指出,印度不可避免地需要将自己融入中国的供应链,以实现这一目标。 尽管企业界越来越希望放宽对中国资本的限制,但新德里的反华情绪仍然很高,在边界恢复正常之前,印度拒绝重置与北京的关系。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5月问一个企业观众:“你会与闯入你领地的人做生意吗?” 印度重新思考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20年,当时其经济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冠疫情暴露了印度对中国约70%大宗药物,如扑热息痛和成分的依赖,在邻国供应短缺后,药品供应减少。 大约在同一时间,在拉达克地区有争议的边界,印度和中国军队发生冲突,导致至少24人死亡,双边关系恶化。 即使在拉达克冲突之前,新德里就已寻求“遏制印度公司被投机性收购”。 在一项被称为《新闻稿3》的措施中,印度将所有来自“与印度接壤的国家”的投资都列为需要政府批准,并引入了一个印度政策制定者自己私下承认是不透明的官僚程序。 尽管该措施仅明确提到了孟加拉国和印度的主要敌人巴基斯坦,但广泛认为它主要是针对中国的防御。 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Tanvi Madan说,“中国在新冠时期的行动和边界危机是德里如何看待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目标不是脱钩而是去风险化,目的是识别和减少或缓解印度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关键领域,并建立一个更具弹性的经济。” 然而,官员们承认,这些举措不仅涉及印度的弱点,也涉及中国的优势。一位高级印度官员去年告诉《金融时报》:“中国不是一个市场经济,但世界却给了它市场经济的好处。他们用他们的商品充斥了我们的市场。” Marcellus Investment Managers经济学家Nandita Rajhansa表示,印度飙升的进口账单确实部分归因于中国经济放缓时的倾销。 她说,“他们有很多产能,但国内没有人消费”。印度公司应该“将此视为一个机会,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原材料,然后显然他们会从规模中受益。” 新德里的鹰派立场在欧盟、美国等其他国家也在采取措施增强对中国在芯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弹性之时显得先见之明。 但在印度内部,对政府的反华立场的智慧越来越多的质疑声。 一位政府官员说,“一般来说,有一种讨论是是否应该取消《新闻稿3》,是否会损害在这里建立制造业。如果你想要苹果在这里,但你不让供应商进来,价值增加将永远很低。” 6月,电子行业抱怨成千上万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签证积压。印度蜂窝和电子协会主席Pankaj Mohindroo告诉《金融时报》,瓶颈不仅影响中国公司,还影响美国,英国,台湾,日本和国内公司,这些公司正在印度建立能力,需要中国专家来设立或运营生产线。 塔塔电力公司在三月开设的蒂鲁内尔维利太阳能电池板工厂生产印度绿色电力的一些核心建设模块。 根据三位政府官员的说法,苹果供应商,Luxshare的中国制造商在尝试扩大在印度的业务时因《新闻稿3》受阻,转而将计划的投资转移到越南。作为部分修正,莫迪政府近年来加快了为符合印度PLIs的中国公民提供签证的速度。 根据另一位政府官员的说法,内部存在分歧。 外交和内政部支持更强硬的立场,而经济技术官员则主张更大的灵活性。 该官员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说服他们,如果不为中国工程师提供签证,我们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好处。这对我们自己来说是自我伤害。” 除了中国在关键行业的主导地位以及其在这些行业中投入的更大补贴,北京还拥有更多的关键矿产,如锂。 在这里,莫迪政府也在阿根廷等地积极争取采矿权,尽管目前成果有限。 莫迪政府显然在推动一些希望在印度工作的中国投资者与当地利益组成合资企业,这类似于北京几十年前在汽车制造等领域要求合作以确保技能和知识产权转移的政策。 三月份,中国的上汽集团(SAIC Motor),拥有MG品牌,宣布与印度钢铁制造商JWS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印度生产和销售汽车。根据印度政府官员的说法,一些通过其台湾合同制造商为苹果供货的中国大陆公司,也与印度合作伙伴组成了合资企业并获得了政府批准,尽管不清楚有多少公司实际在运营。 但在7月底,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告诉记者,政府并未重新考虑其对中国投资的整体鹰派立场。 布鲁金斯学会的Madan说:“印度可能会做出例外,但不太可能全面解除限制。” “印度与中国的竞争和对中国的担忧将持续存在。” 与此同时,一些公司正在悄悄地努力从中国供应链中解脱出来。 在马恒达研究和测试设施所在的泰米尔纳德邦南部350多英里之外,塔塔电力公司正在其三月开设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制造印度绿色电力的一些核心建设模块。 随着该国的电力需求以每年约8%的速度增长,比经济增长略快,Tirunelveli崭新的工厂具有至关重要的国家重要性。 在一条高度机械化的生产线上,工厂的大多数女性工人正在监督大型太阳能组件的组装,塔塔作为印度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企业集团之一,将成为这些组件的最大客户。 我们将停止进口电池单元,我们需要供应的安全性。 但这些组件中使用的电池单元大多仍然是中国制造的,组装它们的许多机器也是由这家著名的印度工业集团制造的。 这一切即将改变:塔塔将于本月在Tirunelveli开设自己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单元,之后将仅依赖于印度制造的电池单元。 塔塔电力首席执行官Praveer Sinha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我们将停止进口电池单元。我们需要供应的安全性。” 在建立不依赖中国的新供应链方面,新德里找到了盟友,尤其是华盛顿,华盛顿正与印度紧密合作开发替代方案: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去年批准了对Tirunelveli工厂4.25亿美元的融资。 印度政府为支持工厂延长了PLI补贴,泰米尔纳德邦,这个印度最具商业友好性的州之一,也为工厂提供了激励措施。这些支持将有助于印度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国内自给自足的目标,根据印度国家太阳能能源联合会的说法。 印度太阳能能源联合会首席执行官Subrahmanyan Pulipaka说:“毫无疑问,印度正走向一个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我们将大幅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地位。” 印度的经济调查还指出,玩具等领域的制造业增长,中国进口从十年前的2.14亿美元下降到如今的4160万美元。 然而,在其他行业,补贴似乎并未发挥其魔力。最近一个财政年度,中国的散装药物和前体的出货量增长了5.9%。 即使是那些几乎不从中国进口的公司,如世界最大的疫苗生产商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也认为当地制造商在短期内将继续依赖从对岸进口的廉价原材料。 印度血清研究所的亿万富翁继承人和首席执行官Adar Poonawalla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无论是疫苗还是药品,他们都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利润率。” 然而,他补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会有一个重大转变。五年后,如果你问我同样的问题,你可能会看到至少一半的依赖减少。” 这种转变已经在印度主要公司中积极推动,包括马恒达集团,其高管们正在考虑建立一个国内电动汽车电池厂。 阿南德·马恒达说:“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必须努力成为全球供应链中更有附加值的参与者,尤其是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领域。” 来源: https://www.ft.com/content/5a2b4491-5687-4b11-872d-a4f51121bbb2 Chris Kay in Cheyyar and John Reed in Tirunelve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