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美国海军价值3480亿美元的哥伦比亚级潜艇噩梦 好消息:美国海军的哥伦比亚级潜艇将取代老化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成为美国国家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艘哥伦比亚级潜艇将配备16个潜射弹道导弹(SLBM)发射管,而俄亥俄级潜艇有24个。 此外,哥伦比亚级潜艇将采用由美英联合开发的通用导弹舱(CMC)。 坏消息:然而,哥伦比亚级潜艇项目面临长达16个月的延迟,主要由于承包商的问题,例如船首和涡轮发电机的交付延迟。 延迟可能迫使海军延长俄亥俄级潜艇的服役期限,这引起了立法者的担忧。 哥伦比亚级潜艇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估计将达到3480亿美元。 哥伦比亚级潜艇:延迟威胁美国海军的核威慑力 美国海军未来的哥伦比亚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这些潜艇将取代老化的俄亥俄级潜艇,将最终成为国家核三位一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计划建造的12艘哥伦比亚级潜艇中的每一艘都将配备16个潜射弹道导弹发射管,而俄亥俄级潜艇则有24个发射管。 这一改变旨在降低建造,运营和维护成本。 此外,这些新型弹道导弹潜艇将使用美英联合开发的通用导弹舱(CMC),这种舱也将安装在英国皇家海军的新型无畏级潜艇上。该导弹舱专为发射三叉戟II D5洲际弹道导弹(ICBM)而设计。据报道,这一联合努力为两国节省了数亿美元。 从理论上讲,哥伦比亚级潜艇正是美国海军完成其核威慑任务所需的装备。 然而,现实情况却相当严峻。 问题在于,首艘潜艇,未来的“哥伦比亚号”(USS District of Columbia,SSBN-826)的交付现在已经延迟了多达16个月。 据此前报道,该潜艇可能会在2028财年(FY28)交付,而不是最初计划的2027财年。 根据几个月前彭博社的报道,未来的SSBN-826潜艇的延迟长达16个月,主要是因为承包商在交付船体前部和发电机方面的延误,这是根据内部评估得出的结论。 立法者的关注 哥伦比亚级潜艇的延迟被视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这可能迫使美国海军让俄亥俄级潜艇比预期更长时间地服役。原计划是在2027年开始退役第一艘俄亥俄级潜艇,每年再退役一艘,直到2040年。海军官员表示,可能会将至少五艘俄亥俄级潜艇的服役时间各延长两到三年,这样在2024年到2053年之间,潜艇数量将始终保持在12艘或以上,仅有三年除外。 然而,这对国会山的立法者来说可能不够好,众议院武装服务委员会海上力量分委员会周三举行了一次听证会,审查海军2025财年的造船计划以及本月对海军舰船项目的审查。 承包商问题,不断的延误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通用动力公司(General Dynamics Corp.)和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HII)负责设计和建造这12艘潜艇,总预算约为1300亿美元,每艘潜艇由六个大型船体段组装而成。 在建造过程中,这些所谓的“超级模块”在最终组装前由通用动力公司分别安装系统和连接部件。理想情况下,这将加快生产速度。 然而,HII原计划在2025年5月从其位于弗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的船厂将船首运送到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通用动力设施,现在预计推迟到2026年6月,比原计划晚了13个月,延迟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布。 HI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在“进行复杂焊接序列的首艘潜艇遇到了挑战”,因此需要修改计划,重新设计“美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潜艇”。该公司进一步表示,修改后的计划已成功执行,并已应用于后续潜艇的建造中。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 此外,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 Corp.)原计划在2021年11月前交付首艘潜艇的涡轮发电机,为这些组件的安装留出几个月的时间。然而,涡轮发电机预计将推迟到2025年初交付,这进一步影响了进度。每艘潜艇有两台发电机,为潜艇的推进和电力需求提供动力。 值得等待吗? 虽然这些潜艇的交付可能会延迟,但最终可能是值得的——前提是它们真的能按预期交付。《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的玛雅·卡林(Maya Carlin)也警告说,哥伦比亚级潜艇正朝着成为五角大楼有史以来最昂贵的项目之一的方向迈进。 尽管整个哥伦比亚级潜艇的生命周期总成本预计将接近3480亿美元,其中包括开发和采购12艘潜艇并维持到2040年代初期的预计成本,但如果它们未能完成任务,美国海军将不仅仅损失时间和金钱。 本文作者:Peter Suciu Peter 是密歇根州的一位作家。在二十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他为四十多家杂志,报纸和网站撰稿,发表3200多篇文章。他经常撰写有关军事硬件,枪支历史,网络安全,治和国际事务的文章。 Peter 还是《福布斯》和 Clearance Jobs 的特约撰稿人。 ![]() ![]() 来源: https://nationalinterest.org/blo ... ne-nightmare-210626 by Peter Suciu Follow PeterSuciu on Twitte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