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报道:中印竞争,中国暂时领先的“秘密武器”在于? 教育 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几乎在同一时间,即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外开放。 尽管两国都快速增长,带动了数亿人脱贫,但按购买力调整后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收入如今已是印度的两倍多。 这种差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北京和新德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全球化道路。一个国家的目标是成为“世界工厂”,从玩具和电子产品起步,逐步发展到电动汽车和半导体。 另一个则强调计算机软件等服务业。 两国人口结构也不同。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了明显的年轻人口激增,使中国在老龄化到来之前几乎达到了富裕国家水平。而印度的人口红利正开始显现,但缺乏足够的岗位来吸纳过剩的农业劳动力。 此外,政治制度的差异也显著:中国是一党制国家,而印度则是一个多党制的民主选举国家。 这是一种传统的观点。然而,若将目光投向表面之下,两国在接受现代教育的漫长历史中出现了显著差异。 这便是巴黎经济学院“全球不平等实验室”研究员库马尔·巴尔蒂(Nitin Kumar Bharti)和李阳(Li Yang)在论文《21世纪的中国和印度的形成》中提出的论点。 这两位学者分析了两国自1900年以来的官方报告和年鉴,编制了有关谁学习了什么,学习多长时间以及学习内容的数据库。 过去一百年中中国和印度在教育路径上的差异,可能带来了人力资本和生产力方面显著的不同。 巴尔蒂和李阳的研究发现,由于接触西方教育的时间早了50年,20世纪初印度的在校学生人数是中国的八倍。 中国只有在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告别儒家思想后才开始迎头赶上。 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在总体入学率上已与印度持平。 1950年代,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稳步扩展教育,即便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也未阻碍中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这个动荡的十年对高等教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1980年代初,印度的大学入学比例是中国的五倍。 然而,到202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有更大比例的适龄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 这些不同的教育轨迹源于历史。19世纪晚期的清朝统治者需要具备职业技能的人力来处理军事相关生产。而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并无发展制造业的意图,因此教育系统更倾向于培养文员和低级行政人员。 只有富裕阶层才有机会获得政府工作以及相应的教育资源,1947年独立后,印度继续侧重于高等教育,投资精英学院,忽视了基础读写和数学技能。 印度强调高等教育的决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 巴尔蒂-李阳研究显示,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印度人中有一半可能保持文盲,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10%。大多数印度适龄儿童早早辍学(甚至从未入学),要么因为没有老师来他们的村庄授课,要么因为需要帮助家庭劳动。 而中国则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策略,首先让大量儿童接受五年教育,然后逐步增加高中生的比例,最终实现16年教育。 该研究的另一项显著发现是大学专业的差异。 历史上,印度的本科教育中以社会科学专业为主,而中国则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减少人文学科,法律和商业领域的比例,更多培养教师,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农业专家。 这或许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 1991年墨菲(Kevin Murphy),施莱弗(Andrei Shleifer)和维什尼(Robert Vishny)的论文表明,一个想要快速发展的国家需要更多工程师而非律师。(在经济改革创造了对这些领域人力需求后,中国的法律和经济学也有所复兴。) 美国普遍认为印度是“工程师之国”。确实,许多科技行业的创始人和高管,包括微软和字母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在印度出生并受教育的。然而,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以及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显示,巴尔蒂和李阳可能发现了中国竞争力的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来源。 两位作者表示:“中国更高比例的工程和职业教育毕业生,加上更高比例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毕业生,更容易推动制造业的发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表明了中国愿意与西方资本合作的意愿,同时保留了共产党主导地位。 就在几个月前,时任印度财政部长辛格(Manmohan Singh)也决定打破长期以来的苏联式社会主义和孤立主义。 他宣称,印度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力量。 辛格引用雨果(Victor Hugo)的话说道,“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个时机已到的想法”。 然而,历史遗留问题往往难以摆脱。 英国在印度教育体系中植入的自上而下,精英主义的倾向依然存在。 巴尔蒂-李阳研究的最后一个发现正好说明了这一点:1976年,中国有1.6亿人参加成人教育补课,而印度仅有100万人。 这1.59亿额外识字的中国人,或许在超过印度的增长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 ... ?srnd=homepage-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