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研究者新开发的蚊子数量控制法下,有毒的雄蚊子会用精液毒害雌蚊子。 这个办法涉及基因改造雄蚊子,让它体内产生蜘蛛和海葵毒液蛋白,并在交配期间将把这些毒液射入到雌性蚊子体内,从而缩短雌性蚊子的寿命。 麦考瑞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一种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和其他病毒的蚊子身上进行“毒性雄性技术”测试,之前用果蝇测试的结果经同行审议后已经发表在《自然通达》期刊上。 第一作者Sam Beach说这种针对特定物种的办法可以用来迅速抑制诸如登革热等蚊子传播的疾病 - 登革热每年造成3.9亿个病例 - 而不需喷海量可杀死当地昆虫的杀虫剂。 他说:“理想情况下,我们想要取得的成果是:一只雄蚊子同雌蚊子交配,后者立刻死亡。” 他还说用微小的玻璃针将新基因注入刚产下的蚊子卵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只有雌蚊子才吸血。她们往往孵化后24-48小时就交配,但是可以继续存活并叮咬数周,这可让疾病持续传播。 此项研究说有毒雄性技术可减少40-60%的吸血率。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5/jan/07/male-mosquito-semen-poison-females-australian-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