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ph:库尔斯克战役或成最昂贵的错误 自2023年反攻失败以来,西方对泽连斯基总统取胜的希望已大幅下降。 尽管局势严峻,乌克兰被迫撤出库尔斯克反而增加了与俄罗斯展开和平谈判的可能性。 事实上,如果普京无法将乌克兰军队逐出该地区,他甚至不会考虑和平谈判,而是要求基辅先行撤出其控制的俄罗斯领土。这对泽连斯基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挑战,既要从占领的俄罗斯土地撤军,又要在战争中丧失大片本国领土。 普京如今占据主导地位,而库尔斯克攻势的战略目标之一为未来的和平谈判争取筹码,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成功。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最近几天谈论的重点已转向尽可能减少士兵伤亡,而非固守阵地。 基辅原本希望,通过进攻库尔斯克,迫使普京投入大量兵力进行反击,从而减轻顿巴斯战线的压力。然而,现实并未按照乌克兰的设想发展。俄罗斯仅用有限的兵力遏制并打击了库尔斯克突出部,同时从朝鲜征召部队以填补兵力空缺。而乌克兰方面,由于兵力紧缺,不得不从前线抽调部队参与库尔斯克战役。无法准确衡量这一战略的总体军事影响。 自去年8月库尔斯克攻势开始以来,俄罗斯在顿巴斯持续推进,尽管速度缓慢,但如果乌克兰未曾进攻库尔斯克,也许损失的领土会更多。 尽管战争中有时需要孤注一掷,但库尔斯克攻势的战略合理性一直受到质疑。乌克兰高层的决策或许更多受到政治因素的驱动,而非军事考虑。 行动发起之时,美国大选临近,基辅迫切希望同时争取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并维系欧洲的援助。 自2023年反攻失败以来,西方对乌克兰取胜的信心已经大幅下降,随后国际关注也转向中东局势。在库尔斯克,基辅希望通过复制2022年哈尔科夫(Kharkiv)和赫尔松(Kherson)反攻的成功模式,重新点燃国际社会的支持。 泽连斯基希望通过这场大胆的攻势向世界证明,乌克兰依然具备战斗力,只要获得足够的援助,就仍有胜算。 然而,这一切都为时已晚。美欧各国政府早已放弃乌克兰能够彻底击败俄罗斯的幻想,而是将重点转向促成某种谈判解决方案。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不足,是导致今天局势的根本原因。 自2022年2月普京发动全面入侵以来,美国总统拜登及其欧洲盟友因害怕普京的报复,仅向乌克兰提供了勉强足够的防御性武器,但远远不足以取胜。即便库尔斯克成为自二战以来首次入侵俄罗斯本土的战役,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谈判前展现实力至关重要,而西方过去三年对乌克兰军力的支持不足,恰恰导致了相反的局面。 库尔斯克战败成为乌克兰目前严峻形势的悲剧象征。 ![]() ![]() 来源: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 ... es-biggest-mistake/ Russia-Ukraine war, Kursk, Vladimir Putin, Volodymyr Zelenskyy 13 March 2025 5:59pm G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