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新闻汇总 查看内容

新预算案每周减税5澳元虽少,却是明智之举

2025-3-26 07:16|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1920| 原文链接

SMH:新预算案每周减税5澳元虽少,却是明智之举

联邦预算中的减税措施可以用“面包屑”来形容。

它们很小,但每一块都会引导你走向下一块,目的是帮助我们走出黑暗的困境,走向光明的好时光。至少对工党来说是好时光,他们希望这点滴让利能帮他们赢得连任。

到底有多小?对年收入约7.9万澳元的工薪族来说,第一轮减税只有268澳元,相当于涨薪0.33%。

第二轮减税大约是这个数的两倍,政府自己都称这笔减税“幅度不大”。

不过,事情本可以更糟。

如果阿尔巴尼斯(Albanese)政府慌了手脚,搞出什么“大派发”而不是小口施恩,就会加剧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端出的是一大碗“魔法布丁”,储备银行就得出手收紧货币政策,也就是加息。这样既会打击经济,也会带来政治灾难。

所以这套减税设计,其实挺聪明的。三年内累计减少税收170亿澳元,听起来不少。

但第一轮要15个月后才开始,第二轮再往后一整年,所以对通胀压力几乎为零。

而且,选举前撒钱也救不了政府。霍华德拼命撒钱都没救回他的政权,吉拉德和莫里森也没成功。

这些总理发现,选民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愚蠢或贪婪。

当财政部长查默斯被问到,为什么每周减税5澳元不该被视为“侮辱人”,他答道,选民应该从长期来看这个问题。

加上去年的那一轮,三次减税加起来,到2027-28年,普通工薪族总共可以获得2190澳元的减税。

请在日历上记下27个月后的某一天,然后停下来感恩一下。

政府把这种“分期给”的安排说成是“负责任的经济管理”。

减税只是整个联邦预算的一部分。整份预算其实是“由焦点小组设计”的。政党常用焦点小组来测试政策,通常是8到10位尚未表态的选民,坐在桌子边,喝点茶吃点饼干,讲些掏心窝的话。

看看本次预算中最优先的几个事项,其实就是过去几个月工党总部委托焦点小组反馈的内容。

财政部长预算演讲中提到的优先事项是:

缓解生活成本压力、加强全民医保(Medicare)、兴建更多住房、加大教育投入,最后再附上一句:增强经济韧性。

这些,正是最近所有焦点小组都强调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恰恰相反,对大多数澳洲人来说,通胀已经实打实地侵蚀了生活水平。

前商业委员会主席韦斯塔科特(Jennifer Westacott)这周的说法最为到位。

据The Daily Telegraph报道,她说:“我们现在必须暂停一下,重新聚焦生活成本问题,这不只是个麻烦,而是一场灾难。”

她还警告说,如果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些问题会爆发,甚至会导致暴力,导致人们做出他们一辈子从未想过会做的事”。

美国就是一个明摆的案例:过去三十年,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停滞甚至下降。

所以政府决定在下半年再发一次150澳元的电费补贴,耗资18亿澳元,加上这轮减税,正是对大多数澳洲人现实处境的回应。

新的Medicare改革也是在全力维持全民医保系统的重要举措。

不过,焦点小组虽然能反映未表态选民的关注,但不能指导政府该承担的更大责任。

比如说,眼下全球正经历自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一次地缘政治重组。

澳洲面临双重风险:既要面对习近平谋求全球主导地位的野心,也要面对特朗普对国际承诺的惊人背弃。

这些地壳运动般的变化,或许不在焦点小组选民的考虑范围,但阿尔巴尼斯政府很清楚风险所在。

应对办法有两个:澳洲必须打造更有实力,更独立的国防力量,同时也要为一场经济衰退做好准备。

政府声称现有国防计划已经足够;但反对党和一些国防专家,包括工党元老毕兹利都不同意。预算中象征性地调整了10亿澳元的国防支出时间表,但总额并未增加。

政府还称自己“财政审慎”,意思是说有足够的预算空间应对经济冲击。

这个说法从赤字规模上看说得过去,但从整体债务情况来看却不成立。

今年预算赤字预计为420亿澳元,占GDP的1.5%。这个数字在选举年算是克制的。

怎么个克制法?疫情前,联盟党曾连续三年赤字都高于这个数字,不能拿新冠当借口。

而陆克文,吉拉德领导下的工党政府也连续四年赤字更高。

但如果考虑政府“账外”支出安排,情况就变了。这些被归类为“投资”的项目,如NBN(国家宽带网)、学生债务减免、Housing Australia等,还要再加上230亿澳元的债务负担,仅这一年。

这份预算,透露出的更多是政府选举前的政治盘算,而不是一个正视全球巨变,未雨绸缪的当政者应有的表现。



来源:

https://www.smh.com.au/politics/ ... 0250319-p5lkwp.html

Peter Hartcher
Political and international editor
March 25, 2025 — 7.32pm
Sav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