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澳洲和世界时政 查看内容

以色列的扩张主义既危及他人,也危及自身

2025-3-31 07:21| 发布者: dootbear | 查看: 380| 原文链接

经济学人社论:以色列的扩张主义既危及他人,也危及自身  

以色列的自以为是自负可能酿成灾难

如今很难想象,18个月前的以色列正处于危险边缘。那时它被敌人包围,与美国这个主要盟友关系紧张,哈马斯的袭击造成了该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让这个犹太国家陷入混乱与脆弱之中。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以色列咄咄逼人。它仍在作战,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时有冲突,在约旦河西岸则持续打击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而在加沙,战事更是升级,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已经破裂。但这一次,以色列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作战,而且得到了美国的全力支持。表面上看,这意味着它又安全了,但实际上,这种重新获得的军事优势伴随着过度扩张的风险以及国内日益激烈的分裂。当前政府的激进行动,极可能把自负转变为灾难。

以色列的安全状况的确显著改善,这点值得欢迎。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恐袭以来,以色列重创了哈马斯。它还在黎巴嫩打击真主党,并取得关键成果。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大幅削弱,其在加沙、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代理势力纷纷受挫。在美国协助下,以色列还成功抵御了伊朗两轮大规模导弹袭击,并对伊朗的防空系统实施反击。

然而,以色列政府从这一连串成功中得出了两个令人忧虑的结论。

第一,残酷手段“行之有效”。以色列在加沙已造成数万平民死亡,如今再次切断人道援助和基本服务供应,这种做法可能违反国际法。在加沙,以色列正筹备重返占领,可能会发动新一轮大规模地面行动。更令人震惊的是,有关“种族清洗”的主张正在流行。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美国接管”和重新安置加沙居民的构想鼓励下,以色列政府已批准成立一个推动巴勒斯坦人“自愿”离开的新机构。自去年以来,以色列还在约旦河西岸进行实质性吞并,扩建定居点,迫使数万名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并纵容激进定居者肆意施暴。正式吞并的呼声也在不断升高。

第二个结论是,在去年10月7日威慑体系崩溃之后,以色列认为必须通过建立缓冲区和先发制人地打击潜在威胁来自保。尽管此举削弱了那些试图阻止真主党掌权的黎巴嫩政治力量,以军仍持续空袭黎巴嫩。它不愿观望叙利亚政局是否会稳定重建,干脆直接轰炸叙利亚。同样的逻辑可能推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以防其获得核武器。在以色列持续空袭下,伊朗的防空系统已是几十年来最为脆弱的状态。

这种激进路线对以色列而言极具风险,无论是在地区层面、对巴勒斯坦人的政策,还是以国内局势而言。地区层面,如果对军力的依赖过高,以色列恐难以维持优势。以色列依靠的是一支由公民组成的后备役部队,他们只有在国家危急时刻才服役。这些士兵有家庭、有事业,若长期被征召,将无法正常生活。此外,以色列仍需依赖美国投射力量。但特朗普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盟友,尤其当对伊朗的战争拖得太久时更是如此。即便特朗普继续支持,但2029年民主党可能再次执政,他们对吞并行为容忍度更低。再者,以色列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动袭击,将引发更广泛的民众反弹,阿拉伯领导人最终也会开始反映民众敌意,这可能动摇以色列与埃及、约旦以及通过“亚伯拉罕协议”建立的阿拉伯国家关系。

至于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无法凭一己之力“取消”他们对建立家园的渴望。经历了10月7日的血腥事件后,大多数以色列人反对建立巴勒斯坦国,也不接受巴勒斯坦人作为以色列的完整公民。但除此之外的选择更糟:

正式吞并巴勒斯坦土地将带来三种可怕结局,要么进行种族清洗,要么制造大量没有完整公民权的非公民,要么将巴勒斯坦人继续困在狭小、毫无生机的“迷你国度”中。如果这些政策实施,将彻底背离以色列建国的基本价值。

最具腐蚀性的后果可能出现在以色列国内。10月7日的创伤原本有望凝聚社会共识,但国家再次分裂。多数以色列人支持与哈马斯谈判,并主张从加沙撤军以换回剩余人质。他们认为,内塔尼亚胡打这场战争,只是为了讨好极右翼势力,以防政府倒台。越来越多的后备役军人开始怀疑自己打的是“国家之战”,还是在替少数掌权集团服务。

与此同时,政府正在显露出令人担忧的威权倾向。它以强硬手段削弱以色列机构的独立性。最近,内阁批准解雇国内安全机构(辛贝特,Shin Bet)负责人和司法部长,引发强烈争议。而这两人都牵涉到对内塔尼亚胡亲信的腐败调查。在以色列危机的核心,是一场由宗教锡安主义者推动的运动,他们希望以色列成为一个涵盖圣经中“亚撒”、“犹大”和“撒马利亚”(即现今的巴勒斯坦领土)在内的宗教国家,却被国家的世俗制度所阻碍。

以色列表面看起来很强大,但军队已疲惫,政治高度分裂。

与此同时,支撑以色列经济最具活力的科技行业具有高度流动性。早在10月7日之前,许多科技人才已因国内政治撕裂和法治滑坡而威胁要出走海外。或许有一天他们真的会这么做。

多年来,以色列一直依赖美国盟友在关键时刻让它“收手”。

如今,特朗普在白宫,这种制衡机制已经消失。

以色列现在需要拥有克制的智慧。






来源:

https://www.economist.com/leader ... o-others-and-itself

Mar 27th 2025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