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社论:汽车行业案例:特朗普关税冲击如何蔓延美国经济 总统特朗普近日再度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的关税,加上此前已承诺的54%,令市场再陷震荡。 周一,美股再次大跌,投资者对贸易前景的忧虑持续升温。 虽然汽车本身名义上被排除在最新一轮关税之外,因为此前已被征收25%的关税,但汽车产业仍首当其冲,成为贸易战的受害者。 多家车企股价出现暴跌,反映出投资者对关税外溢效应的担忧。 Stellantis股价上周下跌17%,特斯拉下跌11%,通用汽车和福特均下跌8%。 车企将面临来自多个环节的成本上升,涵盖从塑料杯托到座椅面料等原材料,同时还得承担总统此前已征收的25%钢铁与铝材关税,以及进口汽车零部件和非美国产内容的25%额外关税。 安德森经济研究集团上周估算,关税将使本田思域与大众捷达等小型车价格上涨2500至4500美元,而像雪佛兰Suburban、GMC Yukon和凯迪拉克Escalade等受影响更大的大型车,价格可能上涨1万至1.2万美元。 AEG预测,随着消费者为了躲避新车涨价而转向二手车市场,二手车价格也将上涨。 如果车企因此削减在美库存,车价还将进一步上扬。 大众上周宣布,将停止从墨西哥通过铁路向美国运输汽车。 AEG估计,汽车关税将在实施第一年让美国消费者多付三百亿美元,同时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投资人及员工将承担至少300亿美元的额外关税成本。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将逐渐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包括因重新调整供应链以在美国本土生产更多车辆与零件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所谓“让外国人买单”的说法并不成立。 特朗普第一任期曾对钢铁征收25%、铝材征收10%的关税。 结果,美国钢价在2018年上涨20%,本土厂商趁势涨价。时任福特CEO哈克特(James Hackett)估算,关税导致公司年度利润减少10亿美元。最终,消费者与汽车经销商承担了这些成本。 肯塔基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车企面对钢铝关税时,不仅提高了向经销商开具的发票价格,还通过旗下金融子公司提高贷款利率,这对依赖贷款购买车辆的低收入人群打击尤为严重。 由于经销商并未完全将涨价转嫁给买家,他们自身也承担了部分关税成本。 研究指出,关税成本往往“外溢到配套产品和服务”,企业会通过多种方式分摊这些额外开支,包括调高未受关税影响的产品价格。 换句话说,企业会竭力缓冲关税带来的高成本,而这类调价行为终将传导至整个经济,特别是当消费者因此减少支出时,影响将更为深远。 也因此,美国钢铁和铝业公司股价近期同样大跌。 即便是那些被视为关税“受益者”的行业,也终将沦为受害者,潮水退去,无人幸免。 来源: https://www.wsj.com/opinion/auto ... a?mod=hp_opin_pos_1 By The Editorial Board Follow April 7, 2025 5:45 pm 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