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无意间看到最新一集Mission impossible的片花,想想这个系列应该始自90年代中期,彼时的阿汤哥还是个30岁上下的青年人,而小生我正身处象牙塔中把那年轻的恋爱谈呀谈……我不知道象牙塔这个词如今的年轻人还用不用(估计是不会用了),但我很清楚,这日子,过得是真快,30年光阴转瞬即逝……年初的时候,将进酒2022一文的女主L,就是彼时与我同衾共裘的排球女神L,到悉尼开会,我过去city看她。距离上次见面,可能二十年不止,话说毕业后我们也许就见过一次?两次最多。如今的L,已是一家知名财经媒体的副总编。那天见到,望着这个当年爱得死去活来的老朋友,说实话是有几分陌生了……当年的L,是我们学校校女排的队员,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啊……那叫一个青春活力啊……球场下来便是文文静静另一个人,但关键时刻,对,说的就是小生我为她打的那一架以及之后所发生的,又展现出那份不一样的冷静,决绝,果敢……我很难准确地形容,总之便是只有那个年代女生才会有的豪气与飞蛾扑火的勇气……如今再见,L的着装,气质,谈吐……变了,都变了……仿似就是要把始自当年印在脑海中的那个样子不留丝毫痕迹地连根拔起……不知道L带儿子一起来的悉尼,小家伙儿16了,第一次见,个头比我都高了。我也没准备,就一股脑儿把身上的现金都抓出来算是见面礼,然后便淡淡地和L聊起我们那些过去的岁月…… 我不清楚如今的年轻人谈恋爱是怎样开始,由谁开始,是如何捅破那张窗户纸,怎样表达,还有人表白吗……lol,估计没有了…… 小时候我很晚熟,特别是中学时,痴迷于踢球和音乐,为这班主任还专门找到我妈医院------还以为出什么事儿了呢,老师也是好意,她觉得凭我的资质,成绩当是远比当下的好,我妈却不以为意,在她看来踢球和音乐都是好事,再者说来,高分学霸在我们家属于最不被当回事的寻常物事,我爸妈打小儿见过的学富五车的高人多如牛毛,所以他们对我的成绩基本属于放任自流鲜有过问,当然我也不差,随便应付一下便已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准学霸高度,lol……又扯远了,把话题拉回来…… 直至上大学前,我对男欢女爱或是风花雪月之类的种种完全没有概念也并无兴趣,但上述局面自94年九月开学起便发生了反转和巨变。所以说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尽管改变不了我的本质我的个性我的才华我的天分,但可以改变一个特定时期我的关注点和生活重心。简而言之就是入学伊始,我便发现自己立时置身于一个成年人的世界中,同学们谈论的,好奇的,关注的,都是异性------之于吾等便是同班同系同级甚至逐渐发展为不同级的那些女生们,而非哪怕是在仅仅数月之前还占据我课余生活全部的足球和音乐。 开学以后宿舍中那张上铺还没睡热便开拔去了长达一整月的军训,在基层部队的营房中毕竟没有太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机会,但成天泡在一起的时间却是大把,别看一个个捂在没有腰身整齐划一的军装中,但哪个女生“条儿”顺(意为身材好,这是当时北京籍男生常说的一句话,后来外地同学也开始操着各地口音跟着一起说,其中尤以扬州口音最为搞笑(30年沧海桑田,那个扬州同学前几年已经过世了)),哪个女生长得漂亮,哪个女生虽不漂亮但喜兴,可人,性格好……总之在一众饥渴无比的老光棍子心中都已一目了然枕戈待旦就等军训结束回学校开始行动了…… 至今清晰记得军训结束回到学校是94年深秋的某个星期五,可能很多人不知道,94年还是六天工作制,所以等于给我们多一天休息。我们北京的自是迫不及待回家充电修整,殊不知就这短短一个周末的两天功夫,校内已然发生了热火朝天的一波燃自年轻荷尔蒙的表白与被表白的高潮。待得星期天晚上回到宿舍,还没进门就被好事者告知谁谁谁已经走到了一起,谁谁谁表白被拒,谁谁谁被拒后喝下18岁人生中的第一瓶二锅头已然醉的人事不省…… 第一波表白的过程是荒诞搞笑的,结果是没有结果的,之于小生我,彼时的现状亦是极为惨淡的------我心仪的那个如今已经记不起名字和出处的女生在接连被三个我班及外班男生表白以至于在短短时间内积累了足够被表白以及拒绝表白的经验后在面对不明就里小生我的表白之时,淡淡地留下了一句极为俗套的咱们还是做朋友吧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四年间貌似我们通共也没再说过三两句话,但鬼使神差的是到了大四临近毕业之时,正是该女生突然向我反向表白,这是后话了……也就是说,小生我大学四年,其实也是整个人生,第一次表白,和被表白的对象,来自同一个女生。但很不幸,我俩的交集基本为零,以至于在老年痴呆尚未光顾的今时今日我居然想不起她的名字,只记得她来自湖南,长得很水灵,还有就是------是我青春记忆中小小的一部分。 在青春之歌一文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总有人喜欢酸文假醋地感叹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但以本人及当年身边同学们在大学时的恋爱经历看,其实不懂的不是爱情,而是爱情的技巧。表白,无论古今中外何时何地,当后来的我走遍千山万水且关键是谈了很多很多真真切切的恋爱之后,得到的结论是------绝对是最愚蠢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求爱方式,但不幸的是,大学时分的我(可能也包括很多彼时的你们),恰恰还将其视为爱情世界中的金科玉律以至于频频表白频频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亦乐乎……这里再补充一句,表白本已笨拙而荒诞,酒后表白,则进一步将这种方式的成功率直接降至------零,而这,正是那些日子里时时上演的一幕幕…… 同宿舍的W,没错,就是当年跟小生我一同远赴白沟儿代表全班男生购买毛片儿的W在一次新年联欢会上借着酒劲儿在一曲高歌之后拿着麦克风向同班某女生表白,其实这本身并无任何荒诞之处,但不知怎的,班级联欢的广播线路不知缘何连到了系办的广播系统,所以W高调送出的爱情宣言在那一刻在我系那栋六层大楼中向所有班级(可能还包括值班室)进行了直播……我至今怀疑是我的流金岁月之老炮儿的故事主人公J所为,当然他始终不予承认,这件事显然会和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下落一样,成为永久的悬案……lol 印象里可能到了大二后半年或是大三,在历经多次表白当然是失败之后,小生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奥妙------其实未必是那些表白的对象对我毫无兴趣,而是一种习惯性的拒绝(在那个年代,这种现象在女大学生中很普遍),这种拒绝的惯性可能来自于彼时的风气,可能是因为极度恶劣的舆论环境(我们学经济的都闲,但凡有点八卦的风吹草动立时便成为舆论焦点,然后这一点点孱弱的爱情小萌芽很快便在这种环境下灰飞烟灭),总之盲目表白,特别是在双方并无太多交往基础的情况下莽撞而直接地表白,注定失败。其实在此之前我已经开始穷则思变尝试改变策略,主要是往校外发展,此节详见我与北外红颜的故事之醉乡梦里人一文。这样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开校园舆论的追踪,又可开发出全新的恋爱资源,何乐不为?由此便有了北外,二外,广院这些地方的猎艳之旅。不过如今回头看,折腾半天其实也并未真正搞出什么名堂,我和Z相识并不在北外。 回到开篇的L。 所以说来说去,小生我大学期间真正成功且正式的第一场恋爱就来自排球女神L,这还要得益于那出儿无心插柳的群架。又到画外音时间,说起那场架(在将近酒2022一文中被我用“此处略去450字”一笔带过了),动起手来印象里第一个冲上来加入群殴便是前文提到的同班同学小扬州。之所以叫小扬州,一是因为他来自扬州,个子不高,身形不壮,戴一副粗粗的黑框眼镜,标准那个年代南方大学生的样子。我们那届学生多是75和76的,唯独他77,据说是因为天资聪颖早上了一年学。小扬州性格很好,我们总拿他的扬州口音开玩笑,他也就跟着嘻嘻哈哈从不介怀。但在此之前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见起架来他能第一个冲上来帮我,况且他根本不是球队成员而仅仅是个其实对足球都无甚兴趣的观众。小扬州不仅第一个冲上来,劲道还挺生猛,lol,打起架来绝对是把好手……小扬州家里是开厂的,所以一毕业就回扬州老家子承父业。后来我离开中国来到澳洲,见面的机会寥若晨星,只是依稀从同学们口中知晓他的消息,生意做得不错,在上海娶妻生子……最后一次见到是2019年九月疫情前我最后一次回国,不知缘何我给他打了电话,或许就是久未联系寒暄几句,抑或多年老友的心灵感应也未可知,总之没由来地给他打了电话。他第一句话就是我病得很重……能来一趟上海吗……没等他说完我几乎是挂了电话就定了去上海的机票……我知道小扬州是个很乐观也很勇敢的人,极少开口求人…… 到了医院进了病房若不是那副招牌式的粗黑框眼镜,我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他,眼前的小扬州已经瘦到脱了相,三步两步我握住他伸过来的手一句话没说出来眼泪唰的一下脱眶而出,止也止不住……泪眼迷蒙间我已经听不到小扬州在说什么,只看到当年那个整日操着浓重扬州口音跟我们嘻嘻哈哈的少年人……渐行渐远,再不回头…… 没多久小扬州就走了,肝癌…… 有种叫青春的,是用来挥霍的,也是用来祭奠,用来缅怀的…… 我比L大一届。悟出表白是决计行不通的这个道理很不幸发生在我向L表白之后一段时间,也就是说之于L,我起初采取的策略(其实是根本没有策略)就是直接且多次……连续的……表白,那么很显然,结果自然是惨淡而灰暗的。至今记得第一次对L的表白发生在晚八点L宿舍楼或是系教学楼下那盏在小生和老生我心中永远昏黄着的雨后的路灯下,L很高,没记错的话是178,所以很显眼。我们站在灯下,L静静望着我,而我则已无法直视她柔柔的目光,低着头黯然无语……这样一个定格了毫无疑问无比忧伤的画面被无数晚自习结束后路过的好事者一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兴奋而意外地目击着……甚至都没到第二天,当晚这事儿就炸了------在男生宿舍不用问是一定的了,后来我才知道,在女生宿舍亦成为被托福GMAT折磨得无比焦躁且情感生活一片空白闲暇时光多至无以复加以至于无聊至极的诸多文科女生熄灯后的重大谈资……所以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极度敏感而恶劣的舆论环境中,来自L的拒绝,且是多次拒绝,是一定的了……这也成为后来我得出表白是最为糟糕的示爱方式这一结论的重大事实依据……lol 当然,和L之间的故事柳暗花明出现181度大反转各位在将近酒2022中都已经知道了,现在回想,我俩一起的那段时间(前后大约1.316年)是小生我大学流金岁月中……如果用皇冠上的宝石或者生日蛋糕上的红樱桃来形容显然有些夸大其词,因为当时过境迁小生我有了足够多的阅历以及随之而来的思考和沉淀之后,会发现年轻时的爱情------纯真,执着,但的确无比青涩而懵懂。90年代有个话剧叫做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或许便是这个道理。但若换个视角审视,年轻时的爱情本该如此,彼时彼刻,深深地爱过,激荡过,失落过,茫然过……就已经很好了,一如当几十年后再见到L,我很难再有从前的心绪与涟漪,眼中的L也不再是当年以及记忆中的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女神,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而L,还有很多很多未曾提及的她们,给予我的,远不止相伴左右时的欢声笑语和千金一刻间那些灵与肉的痴缠与激荡,而是令我一天天,一年年,地成为今天的这个自己,让我知道自己想要的,自己在意的,自己终此一生所追寻的……到底是什么…… 记得在北外红颜那个系列中曾不止一次提到,一个人只有在爱过足够多以后才会明白什么是爱以及怎样去爱,我是这样,Z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