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新教师。足迹好像对老师不太感冒,我来说说我了解的公立学校老师的情况。 首先说明,新闻媒体上的老师罢工,绩效考核等等都是对公立学校老师来讲的。 其次,澳大利亚教育由公立和私立学校一起提供。学生的注册数量大约65.4%公校;34.6%私校。(http://www.abs.gov.au/ausstats/a ... main+features302011) 在公立学校注册的学生只有1/3的学生可以称作好学生,剩下的2/3属于呆傻淘甚至可以归入animal一类。证据就是以nsw为例,大约有1100所中学,排名到400的学校大部分学生都不学习,上课1/3的时间能学习就不错了。 另外,公立学校担负着义务教育的责任。 在举个例子,悉尼东区的randwick区的公立中学是不是会不错?答案是老师反映tough. 原因是什么?因为学校里有好多从私立学校转来的。他们为什么不读私立了?不是没钱了,是被私立学校赶出来了。私立读不了,公立来保底。 知道了这些以后再看政府和公立学校老师的argument. 政府认为老师应该绩效考核;这个想法很不错,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不会起大的作用。原因在于对于那些2/3公立学校的学生,给他们配备天使也作用不大。对于那些学生,更多的影响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不重视教育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都推给老师是不公平的。 教师工会认为多加薪才好。这个想法有很多原因,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个社会是非常自然地事;如果对教师的要求高,许多的教师,特别是好教师就会选择私校,转向好学校或者干脆不当老师了,因为不值得了。现在的情况是有些好老师还在坏学校,如果要求高了,好多学校的老师将是需要工作的新老师,这样的学校教育质量会高?政府的根本意图在于少花钱,将大部分的教育责任让家长自己承担。因为公立学校越来越差,逼迫家长把孩子送私立。公立学校是垃圾收留站等这些政治不正确的话又不能说,只能说要高薪吸引更好的老师。 中国有句古话: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科学的原因在于老师要与孩子打交道,与孩子一起工作会非常累。原因在于一个老师每天都会受到很多次的刺激。来自于学生的刺激,这些刺激让老师肌肉紧张,激素分泌以应对危机。危机过后,松弛下来,人会非常疲惫。(fight-flight reflex) 问题是平常人们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而老师一天可能就会遇到好几次。如何应对?这是许多不care老师存在的原因。他们为了在学校生存下去,学会了不care. 总之,如果在一个好学校当老师真是不错,有成就感。而现实是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比较tough,在这些学校当老师只能说这是一份职业。 对于重视教育的孩子家长来说,如果聪明上selective,如果有钱,上私校;没钱又不聪明,又不能搬到想对好的学区的话,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就行了,不要要求学业了。 [ 本帖最后由 gdg 于 2012-6-21 18:0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