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勤
全球金融海啸一浪接一浪,继续犯境,来势汹汹.在经济全球化的局面下,世界各国无一幸免。尽管澳洲过去10年,经济快速增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今虽然仍未跌入经济萧条的局面,但已经接近边缘,其忧患意识,极度的危机感相当浓厚。
有说金融海啸予人启示,莫过于见证世间的富贵仿如浮云,人世间的诸行本来就是无常。联邦政府在九月由雷曼兄弟宣布关门大吉起,已多次出手。先向融资市场提供40亿元,让较为细小的金融机构,可以在市场取得融资安排。11月,联邦政府再推出第二浪,一个104亿元的经济方案,刺激消费,然而金融海啸来势之猛,有如豺狼猛虎,未见平服。全球经济依然下滑,兼且速度惊人。踏入一月,政府被迫再度出手,与四大银行合作,提供400亿元融资计划,让商界可以继续其兴建商业楼宇投资项目,目的为求保障部分建筑业工人的就业机会。
到现时为止,国民对经济前景信心可谓跌至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低水平。企业盈利前景岌岌可危,遂陆续宣布削减员工数目。以美国为例,日前,多间大跨国企业同日宣布大幅裁员,数目合共85,000。这一个数字势必引起后续的连锁反应,因为其它配套行业的失业人数,将会同步增加。为此缘故,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要求国会尽速通过其8,750亿元的救市刺激经济方案。至于澳洲本土,受到裁员之苦,首当其冲的莫过于过去10年享受经济蓬勃的矿务业工人。其次就是零售业,制造业等接踵而来。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现时传媒广泛传闻陆克文政府将于短时间之内推出另一浪的刺激经济方案,其中措施,包括削减商业税项与及个人入息税。联邦贸易部长企连最近就发出最明确的「暗示」,他表示,经济增长其中一个基石,除了商业投资,基建工程,与及出口之外,其次就是政府削减税项。而反观现时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持续的经济增长,为此缘故,减税已经摆在面前议事日程,问题是何时减及减多少?如果联邦政府的确推出减税措施,面对金融海啸,好处除了国民口袋多了一些金钱,支付日常洗费之外,也可以减少坊间要求加薪的压力.可谓一石二鸟。当然政府在这一个情况之下,推出减税的措施,自然就要背负财政赤字的后果.但现时世界各国,政府是否应该背负财政赤字已经不是辩论的焦点,而是政府在甚么情况下,在推出赤字预算的同时,可以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从现时种种迹象显示,联邦政府唯有透过刺激内销的经济政策,才能保得住目前风雨飘摇的经济局面,原因是过往国家经济长促增长,主要归功于中国的蓬勃发展.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步幅达到平均每年12个百分点,如今只报6.8个百分点.跌幅接近一倍.中国政府遂提出刺激内销作为抵消输入的金融海啸.但此举对中国而言并非易事,因为中国国民平均收入普遍偏低.内销能力有限.然而澳洲国民的消费能力相对而言,就比较高一点.故此仍然可以透过减税等措施刺激内销,从而维持某一程度的经济增长.
澳洲国民银行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显示联邦政府在12月推出的刺激经济方案的确有助制造业与及商界重拾接近崩溃的信心,由-30,上升了10个点子,报-20点子.虽然数字式仍然未见重返过去10年风光的时刻,但此一时,彼一时.不能同日而语.联邦政府见到这一个数字式,也可以说是老怀安慰,毕竟金钱未有白费。但政府不能定时定侯,再向国民大洒金钱,而减税就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法。不过大家亦都不要对减税抱着过高的期望,因为减税幅度不可能过高,否则政府最终背负严重财政赤字,到头来,终归国民要承担高息之苦.
现时财经界预料央行于三月议息的时候,很大可能会进一步削减官方利率,幅度达到125个点子,由目前的4.25厘,削减至3厘.果真如此的话,国民的经济压力,就可以进一步得到舒缓.仅望这一个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循环可以得到维持.不过平情而论,又谈何容易呢?
[ 本帖最后由 Sameway 于 2009-1-30 15:4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