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Old Lady求职记 (2022-9-10) 老妮可de新生活 · 2012款Nissan Murano ST 悉尼2.7%贷款购买小记(内附试驾感受)6月9日最新进展:提车要6-8周后,死磕黑色到底! (2012-5-12) li_yu84
· 风花雪月之——谈酒汇总贴 (2008-11-9) 风花雪月 · 一点心路小结 (2008-12-13) car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04|回复: 18

[全澳] 瞎说一个肯定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未来小孩想在科技领域有所发展的话,大学得去美国或者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1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kosak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kosak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肯定是错的,大家可批判

顺便贴一下gpt的一个问题的解答

澳大利亚有哪些在全球有竞争力的科技公司
ChatGPT 说:
ChatGPT
澳大利亚虽然以矿业、农业和金融等传统产业闻名,但近年来在科技领域也涌现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公司,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企业软件与云服务
Atlassian

总部:悉尼
产品:Jira、Confluence、Trello 等
特色:全球领先的企业协作与项目管理工具供应商,是澳大利亚科技领域的代表性独角兽公司之一。
Canva

总部:悉尼
产品:在线设计平台
特色:提供简便的平面设计工具,已成为全球用户数过亿的设计平台,市值高达数百亿美元。
金融科技 (FinTech)
Afterpay (现为Block的一部分)

总部:墨尔本
产品:先买后付(BNPL)服务
特色:在全球范围内引领“先买后付”潮流,已在多个国家拥有庞大用户群。
Airwallex

总部:墨尔本
产品: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特色:为企业提供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服务,被视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之一。
健康与生物科技
CSL Limited

总部:墨尔本
产品:血浆产品与疫苗
特色: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在疫苗和稀有病治疗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
ResMed

总部:悉尼
产品:睡眠呼吸障碍解决方案
特色:全球领先的睡眠和呼吸健康医疗设备公司,在美国市场也占据重要地位。
数据与网络安全
Seek

总部:墨尔本
产品:在线招聘平台
特色:不仅是澳洲最大的招聘网站,还在东南亚和中国市场(Zhaopin.com)有显著布局。
Tesserent

总部:墨尔本
产品: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特色:为亚太地区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与威胁检测服务。
新能源与环境科技
Sundrive

总部:悉尼
产品: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
特色: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获得广泛关注。
Recharge Industries

总部:墨尔本
产品:电池生产与储能技术
特色:致力于成为锂电池和储能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自动化与无人技术
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 (FFI)
总部:珀斯
产品:氢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特色:在清洁能源与无人驾驶矿车技术方面有全球竞争力。
这些公司代表了澳大利亚在 SaaS、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你感兴趣某些领域,我可以进一步深入介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31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kosak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kosak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要小孩在科技方面有所发展,大学得去美国或者中国读,怎么评价这个观点

ChatGPT 说:
ChatGPT
这是个有趣而重要的话题。选择在哪个国家读大学对孩子未来科技发展的确有一定影响,但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必须去美国或中国才能有所发展”。以下是从多个维度对这个观点的评价:

美国与中国的优势
美国
顶尖院校与资源:拥有世界顶级的科技大学(如MIT、斯坦福、加州理工),以及丰富的研究经费和实验室资源。
创新与创业生态:硅谷等科技高地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创业和高薪工作的机会。
国际人才汇聚:多元文化环境能够拓展孩子的全球视野,接触到前沿的思想。
中国
强劲的科技产业发展:人工智能、芯片、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发展迅猛,腾讯、华为、阿里等公司都是科技巨头。
政策与资源支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高校与企业合作紧密,产学结合程度较高。
中文优势:随着中文在科技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高校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国际关注,选择中国能够降低语言与文化壁垒。
其他国家与新兴选择
澳大利亚、欧洲(德国、瑞士)、新加坡等地也有顶尖的科技教育资源,比如: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在 AI 和生物技术有优势。
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工程与计算机领域表现卓越。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亚洲的科技排名数一数二。
其他影响因素
兴趣与个人目标
不同的学校和地区适合不同的兴趣方向,比如美国更强调前沿创新与创业,中国则注重产业化与工程实践。如果孩子对特定领域(例如机器人、AI)感兴趣,可以选择相关优势院校。

网络与项目参与的全球化趋势
随着在线课程、全球开源项目的普及,优秀的学生即使在本地也可以接触到顶尖的技术与项目。比如 Coursera 上的斯坦福课程、GitHub 开源项目等。

经济与文化适应因素
美国和中国的大学学费、生活成本以及文化差异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果家庭经济允许,美国的教育资源仍有绝对吸引力。如果希望孩子在中文文化中成长,中国的顶尖高校同样提供全球竞争力的教育。

综合评价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去美国或中国读大学的确有助于孩子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但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更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和自主研究精神。如果从小就让孩子接触科技兴趣项目、AI编程,未来无论在哪里上大学都能有所发展。

你目前是否考虑孩子参与一些科技项目,或者计划未来在哪里读书呢?

发表于 2025-1-31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kosak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kosak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的国家产业都不完备啊
ChatGPT 说:
ChatGPT
确实,美国和中国在科技产业的完整性和规模上有明显优势,这和它们的市场规模、技术积累、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影响力密切相关。其他国家在科技教育方面也有一定优势,但在产业链完整性上可能不如中美那样全面。

为什么中美产业链优势突出?
完整的科技生态闭环

美国:从顶级高校(如MIT、斯坦福)、风险投资、科技巨头(Google、Apple、Tesla)到初创公司形成完整的创新生态链。
中国:从制造业、5G基础设施到AI、互联网平台企业(华为、阿里、字节跳动)构成了全球领先的硬件和软件产业链。
巨大的市场需求

美国和中国的庞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与用户数据,刺激了科技创新。
例如中国在移动支付和物流自动化的创新在全球领先。
政策支持与资源集中

美国有强大的科研基金支持前沿科技研究(如DARPA)。
中国近年来通过国家级战略(如“十四五规划”)大力投资科技和高等教育。
其他国家产业不完备的表现
欧洲

在基础研究(如量子计算、能源技术)表现卓越,但互联网和AI应用相对薄弱,难以形成完整的科技商业闭环。
比如德国强项在工业制造,但缺少世界级的互联网巨头。
澳大利亚

创新公司数量较少,依赖进口科技产品和海外技术。
虽然教育资源不差,但毕业生往往需要前往美国或中国工作以接触更大规模的科技产业。
新加坡与以色列

以科技创新闻名,但因为市场规模有限,很多企业最终还是依赖与中美合作或出海发展。
对孩子未来的启示
如果希望孩子在科技领域发展,在中美读书或工作是接触完整产业链的最佳路径。不过,一些策略可以帮助孩子提前积累经验:

国际交流项目:选择有中美合作的高校,参与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科技创业与远程合作:通过参与开源项目、线上比赛,让孩子接触全球性的技术生态。
早期实践与产业合作:培养孩子参与硬件设计、AI训练等实际科技项目,积累与大公司对接的能力。
你是否已经考虑过孩子的具体科技方向?我可以推荐一些国内外的优质项目和资源。

发表于 2025-1-31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和欧洲一样,没有统一的大市场,未来会被中美在科技上甩下去。澳洲现在工业产值只有5%,和非洲类似。
此外,在经济复杂性方面,哈佛大学将我们排在世界第 93 位,仅次于乌干达和亚美尼亚,这是衡量我们生产的产品的复杂程度或精密程度的标准。我们的经济复杂性正在急剧下降,30 年来下降了 38 位。1995年的时候,澳洲经济复杂性还排在世界55位。

经济复杂性下降的原因可能包括资源依赖,即过度依赖矿产和农产品出口,导致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得不到发展。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都可能影响经济复杂性。

这种技术退化速度在OECD国家中极为罕见,暗示着产业链的逆向淘汰正在发生。经济复杂性下降犹如煤矿中的金丝雀,警示着澳大利亚正处于从高端经济体向初级产品出口国逆向演化的危险边缘。

发表于 2025-1-31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面是AI分析的。

澳大利亚经济复杂性的持续下降确实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结构性问题,这一趋势背后折射出深层经济转型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维度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经济复杂性指数的预警机制
哈佛大学经济复杂性指数(ECI)通过分析出口产品的技术密度与多样性,构建了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三维坐标。澳大利亚从1995年的55位暴跌至93位,不仅被韩国(从29→13)、波兰(47→23)等追赶型经济体超越,甚至落后于乌干达(94→90)的进步轨迹。这种技术退化速度在OECD国家中极为罕见,暗示着产业链的逆向淘汰正在发生。

二、资源诅咒的当代演绎

产业空心化加剧:矿业占GDP比重从1990年的5.3%飙升至2022年的14.2%,但每百万美元矿业产出仅创造0.7个就业岗位,而制造业为5.2个。这种资本密集型增长正在掏空就业市场。

创新挤出效应:资源繁荣推高实际汇率,制造业承受22%的成本劣势(RBA研究)。ASX200成分股中,采矿设备技术服务企业占比从1990年的18%萎缩至5%,显示配套产业生态退化。

人力资本错配:矿业高薪吸引30%的工程专业毕业生,但该行业研发投入强度(0.9%)仅为制造业(3.8%)的四分之一,造成创新人才的结构性浪费。

三、技术悬崖正在形成

专利悬崖: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从2000年的1.8%降至0.6%,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澳大利亚持有专利数仅为德国的1/50。

数字鸿沟:OECD数据显示,澳大利亚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排名第28位,中小企业云端技术应用率比北欧国家低40个百分点。

绿色转型滞后:全球能源转型指数排名第35位,电池储能、氢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投资仅为德国的1/8。

四、地缘经济脆弱性攀升
当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加速产业升级(ECI排名从1995年的32位升至16位),澳大利亚出口结构却逆向退化:

矿产品占出口比重从2000年的35%升至2022年的68%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从22%降至9%

对华出口中锂矿占比两年内激增5倍,但精炼锂出口仅占3%,暴露出加工能力缺失

五、结构性突围路径

资源杠杆化战略:参考挪威主权基金模式,将当前每年500亿澳元矿业利润的30%定向投入关键矿物精炼、电池制造等下游产业。

创新飞地建设:在珀斯、纽卡斯尔等资源型城市设立特别经济区,给予先进制造业15%的超级税收抵扣,吸引特斯拉4680电池工厂等标杆项目。

技能再工业化:改革VET职业教育体系,未来五年定向培养5万名新能源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技师等新型技能人才。

供应链重构:在《印太经济框架》下构建锂电产业联盟,要求每吨锂矿出口配额中必须包含20%的本地加工成分。

经济复杂性下降犹如煤矿中的金丝雀,警示着澳大利亚正处于从高端经济体向初级产品出口国逆向演化的危险边缘。这不仅关系到经济竞争力,更涉及到国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唯有打破资源依赖的路径锁定,在产业链深度而非广度上实现突破,才能避免沦为全球价值链的"矿产附庸"。这需要超越传统经济思维的制度创新,在产业政策、教育革命和地缘经济战略上同步发力,重建21世纪的新型竞争优势。

发表于 2025-1-31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2h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2h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epSeek 的回答

关于“想要在科技领域有所发展,必须去美国或中国读大学”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性分析:

### 一、美国与中国在科技教育领域的优势
1. **顶尖资源集中**  
   - **美国**:拥有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等全球顶尖高校,长期引领基础科研(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前沿,硅谷生态提供产学研结合的独特环境。
   - **中国**:清华、北大、浙大等高校在工程与应用科学领域(如5G、高铁、航天)表现突出,政府主导的科研投入(如国家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庞大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

2. **产业生态支撑**  
   - 美国硅谷、波士顿等地聚集了全球70%以上的顶级科技公司总部,学生可通过实习直接接触行业最前沿。
   - 中国深圳、北京等地的科技产业集群(华为、腾讯、字节跳动)为本土人才提供快速落地场景,政策对新兴产业(如新能源、AI芯片)有明确扶持。

3. **科研资金规模**  
   - 美国NSF年度预算超90亿美元,DARPA等机构支持高风险创新。
   - 中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2.4%,在半导体、量子通信等领域实施"国家专项"。

### 二、该观点的局限性
1. **其他国家的科技教育实力**  
   - **欧洲**:苏黎世联邦理工(ETH)培养出32位诺奖得主;德国TU9联盟在精密制造领域全球领先;英国剑桥、牛津在生物科技、材料科学保持优势。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在深度学习领域有开创性贡献(如Hinton团队)。
   - **以色列**:Technion理工学院每万名毕业生中科技创业者数量全球第一。

2. **科技发展的多元路径**  
   - 印度理工学院(IIT)毕业生占据硅谷1/3工程师岗位,说明教育输出国未必决定最终成就。
   - 开源社区(GitHub)、MOOCs(Coursera)、国际竞赛(Kaggle)打破地域限制,个人能力展现渠道多元化。

3. **行业发展趋势变化**  
   - 远程协作工具(如GitLab、Zoom)使跨国团队成为常态,地理位置限制减弱。
   - 新加坡(Grab)、瑞典(Spotify)等新兴创新中心崛起,分散传统科技集聚效应。

### 三、关键成功要素分析
1. **核心能力培养重于地域**  
   - 数学建模、算法设计、系统思维等硬实力可在线获取(如LeetCode、MIT OpenCourseWare)。
   - 2019年ACM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蒙特利尔大学)证明非顶尖院校也能产出突破性成果。

2. **实践机会的获取方式**  
   - 跨国实习计划(如欧盟Erasmus+)、国际科研合作项目(CERN)提供跨地域经验。
   - 参与GSOC(谷歌编程之夏)等开源项目可积累实战经验。

3. **人脉网络的构建策略**  
   - 学术会议(NeurIPS、CVPR)比校园更高效建立行业联系。
   - LinkedIn等平台使跨国导师制成为可能。

### 四、决策建议
1. **经济成本考量**  
   - 美国私立大学年均费用超7万美元,需权衡ROI(如CMU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起薪中位数12.8万美元)。
   - 中国985高校年学费约8000美元,但国际学生中文门槛需达到HSK5级。

2. **个人适配性评估**  
   - 研究型人才可优先考虑美国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比例高)。
   - 应用型人才在中国新基建背景下或能更快接触落地场景。

3. **替代方案设计**  
   - "2+2"双学位项目(如UIUC与浙江大学合作)平衡成本与资源。
   - 欧洲EIT Digital硕士项目实现多国流动学习。

### 五、未来趋势观察
1. **教育模式革新**  
   - 元宇宙教室、AI个性化教学可能重构高等教育形态。
   - 微证书(Nano-degree)体系正在冲击传统学位价值。

2. **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对中国STEM领域留学生的签证限制(10043号总统令)需关注政策风险。
   - RCEP区域内的教育互认协议或催生新的人才流动路径。

总结:美中确实是当前科技教育的头部选择,但绝非唯一通道。真正的竞争力来源于持续学习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模式,以及将技术转化为价值的商业敏感度。2023年Nature指数显示,全球前100科研机构分布在17个国家,这说明科技创新的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关键是根据个人特质选择最适合的成长路径,而非盲目追随地域标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31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yisth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yisth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要说清楚是去中国还是去美国读大学。
如果是去美国读大学可以讨论,如果是去中国读大学么,你一定会有后果的。

发表于 2025-1-31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阿德莱德的流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阿德莱德的流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打工的话,美国更合适。

如果上市,或者有创始股份的话,中国更合适。

但是考虑其他环境,还是赚美元爽。

发表于 2025-1-31 19: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a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a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先,有发展是打工还是创业?如果是前者,没必要局限高科技领域,也不一定要公司多牛,天花板则不会很低。

如果是后者,也不是去美国或者中国读大学就能解决的,需要各种资源和机会的匹配,技术干股不是那么好拿的。想从无到有做成全球领先,成为某首富,离大部分人太远,边走边看更好。

发表于 2025-1-31 20:0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k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k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重点不在于大学吧?基础教育也很重要。

发表于 2025-1-31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wi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wi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的优势是人多和无穷尽地卷,如果按人均算,还不如日韩,这也是为什么国足永远无法崛起的原因,场上人数均等,无法发挥人口优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wuxiaoq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31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wi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wi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环保要求低,所以特别是高污染行业,比如电池制造,中国的优势非常大

发表于 2025-2-1 09: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nechristi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nechristi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赞同楼主。美国不用说,但中国现在科技力量也是很强的。中国人口基数大,聪明的人多,就算出国一大批,还是有不少留在国内的。在一个中国产业链完整,有市场。未来看好中国。

发表于 2025-2-1 0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基础学科的研究现在中国已经赶超了,高科技目前依旧是美国领先。但是,现在全球AI人才华人居多,你也不知道这些人将来的流向。

发表于 2025-2-1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我周围的教授海归去长三角的好几位

发表于 2025-2-1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ycod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ycod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rimary school - China
Secondary school - Australia
University - US/UK/Australia or Top 4 in China
Working - Asia: US / Shanghai/Beijing/Hongkong/Singapore - for kids want to achieve something
              - Australia for work life balanc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1 1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ty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ty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先以身试法,先劝自己孩子回去读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wiBear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2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的基础教育不行,,除非你孩子是顶级天才,,还是澳洲的教育有优势,,基础打的比较牢靠。

发表于 2025-2-2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xiao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xiao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杨树 发表于 2025-2-2 11:12
中国的基础教育不行,,除非你孩子是顶级天才,,还是澳洲的教育有优势,,基础打的比较牢靠。 ...

说反了吧?这的孩子买东西都算不清账,写的字鬼画符...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