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腊肉准备中 - 完成,更新请看2楼 (2010-6-22) 大胃 · 来AU后的第一个CRM开发项目终于正式上线, 感想ing (2007-11-10)
· 火腿肠超级郁闷的一天 (2005-7-21) maribel · 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英国爱丁堡(3月25日更新#33-39#) (2011-4-17) fly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54|回复: 1

转发,人质事件后微信上传播的正能量--危难时刻彰显一个民族的高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1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ilkzhan 于 2014-12-21 15:10 编辑

原帖内容可以从以下的连接中看到。我很欣慰华人群体还是有很多正能量的传播。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内容帖在这。不过图片太多了(还不能直接拷贝),我只选择了部分,更多的还是到原网页看吧,希望谅解。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悉尼恐袭后续】危难时刻彰显一个民族的高度

此贴谨献给此次恐袭事件中牺牲的两位平民英雄:
为了保护怀孕朋友,不幸中枪的年轻律师Katrina Dawson。(左)
用身体冲撞劫匪武器,为其余人质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咖啡店经理Tori Johnson。(右)




(摘自网络)

悉尼恐袭时间过去数日,这个国家经历了悲伤和愤怒。但是正是澳大利亚的包容,彰显了这个国家的高度。
以下是摘自网络的一件真人真事:

事发第二天,一位生活在悉尼的穆斯林妇女在火车上,默默摘下了头巾。显然,无辜的穆斯林人受到了波及,他们尽量避免让人发现,小心翼翼地出现在大众面前。正如一位穆斯林在网上所说,“在恐袭过后,做一个穆斯林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感动的事情发生了。那天,一个叫Rachel的女孩看到了这一幕,下车后,女孩追上了她,对她说:“穿上吧,我和你一起走。” 她开始哭泣,拥抱了女孩整整一分钟,然后独自离开。
一个国家不因为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极端组织而歧视甚至反制一个群体,这是不是值得某大国深思?
悉尼花店老板半价卖花:“只要你是去马丁广场献花的,我给你开个半价。”

先别说这事如果在某国必定升价之类的话,两张相隔一天的图能告诉你,这个国家此时此刻不在乎钱。

12月17日的马丁广场:

12月18日的马丁广场:


以上两张图片均摘自news.com.au
主页君今日亲临咖啡店现场,被陆续涌来献花的人群感动落泪。大家用尽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两位民间英雄的缅怀。在一个国家陷入悲伤的时刻,我带大家走到马丁广场的各个角落,看看澳洲国民都在自发做些什么。

1.前来献花的人已经把广场铺成一片花海,规模壮大。


2.鲜花的最前面贴着世界和平的标语,表达着每个人的心声。


3.僧人也前来,为逝去的英雄超度。


4.朋友们制作了精美的相册,记录着生活的一点一滴,如今已阴阳相隔。


5.这位老人手捧献花,对着花海看了许久,最后也上前献花,独自离开。


6.一位穿着十分简陋朴素的市民,捧着自己的小猫上前慰问在现场执勤的警察。警察摸了摸小猫,两人交谈甚欢。在澳洲,你不会因为穿得随便或者是贫穷而招到忽视,人人平等的观念串联着社会每个职业。


7.一位女子独自前来,捧着鲜花在事发咖啡店前停留许久。


8.这是牺牲的那位咖啡店经理的围裙,静静地躺在花海里。


9.鲜花中的卡片出现了同胞们的字体


10.女警骑着骏马在事发地点附近巡逻,最近几日市区一直是高度戒备,重兵把守。


11.广场到处都是随风飘扬的国旗。澳洲民族最强大的一点莫过于,国民永远不会因为战败或者牺牲而倒下。当年一战中在土耳其的战略失利,导致了将近9000名澳洲士兵伤亡。随后每年的那一天,澳洲都会举国纪念,举行阅兵和各种纪念仪式,形式规模都与国庆平等。你见过哪个国家把一次战败和大撤退当成国庆来纪念的吗?同理,如今这次恐怖袭击,人们更加因为英雄的牺牲而自豪,恐怖事件让国民空前团结。


12.献花的这位市民在放下花束之后又蹲下调整了很多次,为了不让花束倒下。


13.一对父女在人群中默默注视着这片花海


14.悼念的人群中不缺乏年龄比我们小的人,这是成长中重要的一课。


15.花海中一张卡片写的不是缅怀也不是鼓励的话语,而是 "WE ARE SORRY"(我们很对不起),表达的是三个穆斯林同胞对这件事的痛心,很显然枪手跟他们完全无关,但是他们依然感觉到身为穆斯林,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16.到了下班的时候,白领们在回家之前也从公司赶过来。



17.两个咖啡杯,代表着两位逝去的英雄。


18.一位老人已行动不便,还是坚持绕着花海走了一圈,弯下腰仔细看看每张卡片上的内容。


19.一对夫妻在夕阳中默契地做着同样的动作,注视了花海足足大半分钟。


20.涉世未深或许还不懂得人生的艰难?


21.电视台主持人在现场准备稿子

22.在一个如此安全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情,许多人都很震惊。


23.她摘下了帽子,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24.志愿者在广场空地上用粉笔写满了正能量标语。


25.那张牌写着“如果你愿意倾诉,我愿意倾听。”

26.Free Hug,免费给你一个拥抱。


27.警察叔叔之后蹲下来,把每个小孩都抱了一次。别忘了他腰间还有手枪。


28.许多路人都主动上前拥抱合影。


29.我和举着红色牌的女生聊了一会,她说她晚上8点还有别的工作,白天出来街上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安全和爱。


30.许多电视台摄影师都前来布阵。

31.坐着轮椅也不妨碍他来到现场悼念死者,在澳洲,你不会因为不能走路而被这个社会排斥。


32.感人的一幕发生了,他突然离开了轮椅,尝试站起来。

33.父亲下班带着儿子和女儿来到广场,随后他们三个人一起拿起粉笔,为宣扬和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34.他蹲下许久,在桶里挑出儿子喜欢的颜色。

35.随后父子俩在地上忘我地奋笔疾书。


36.献花的人群中也有不少从很远赶过来的

37.当然还有刚放学的学生。

一个国家能因战败而自豪,在悲伤中团结,彰显的不仅仅是高度,还有温度。这就是澳大利亚。

Martin Place,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22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wang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wang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