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蝴蝶之旅-甲状腺乳头癌治疗持续更新。。。 (2016-9-2) 饭饭 · 十年回首两茫茫,返澳半年找工经历回顾有感 (2009-4-17) 北雁南飞
· 新西兰小半南岛细细游(完) (2011-12-17) 疯狂兔子 · 澳洲Pickles 二手车拍卖购买记 (2018-6-21) panmiss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illwang

[全澳] 补习会不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0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hocares2014 于 2022-12-20 14:56 编辑
civic 发表于 2022-12-20 11:42
所以理科生去出版文献去了。我相信这么多获奖者回应也不是因为老人家的学术,大概借了官方的什么名头吧。 ...


这说法也有失偏颇,应该是老爷子文理双修,都十分了得。

一本好书的影响力可能超过个别的理科方面的研究成果。

大把的人取得成绩的地方不是自己大学的专业。大学只是一个敲门砖,可能人生以后的际遇改变了原本的轨道。

要我说,按轨道走的人生其实蛮无聊的,当然大多数人能按轨道走就挺幸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5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0 15: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vi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vi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22-12-20 14:55
这说法也有失偏颇,应该是老爷子文理双修,都十分了得。

一本好书的影响力可能超过个别的理科方面的研究 ...

谁家孩子想躺平,谁家孩子想多学,都是个人选择。
但不要自家搞不动了,就搬出来和几十个诺贝尔奖有交情的来说能学的多学得快的是错误。在论坛里带节奏也好找安慰也好,谁的眼里不明镜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20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ivic 发表于 2022-12-20 15:28
谁家孩子想躺平,谁家孩子想多学,都是个人选择。
但不要自家搞不动了,就搬出来和几十个诺贝尔奖有交情 ...

有人喜欢博博眼球,有人喜欢闷声大发财,都很正常啊。

楼主应该是觉得自己老爸的散养方法耽误了自己,所以对自己小孩挺抓紧的。他的小孩也喜欢这种方式,挺好的。

至于大家是否赞同,那又是基于个人经历了。

发表于 2022-12-20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杨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杨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22-12-20 11:50
玩笑点到为止,大杨树通常眼界比较开阔

这种问题就是玩笑而已,,其实你已经有决定了,,只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承担结果的心理准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5

查看全部评分

如实正观世间集,如实正观世间灭;不说世间无,不说世间有。

发表于 2022-12-21 09: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nshen4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nshen4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非父母或祖父辈能指导,我认识的考得不错的没有不补课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已经和现在的教育脱节了。他们当年竞争不激烈,个别努力的容易脱颖而出。现在是内卷时代,能力强的孩子大有人在。你不努力,努力的人会轻易取代你。补课的孩子们,不是个个书呆子,全面发展的有不少。相信大多数的家长是没有时间和耐心指导作业的,不如交给补习学校。再者,现在的题型也不是谁都明白的,和国内的教育重点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5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2-21 09:47 编辑

最近得新得心得: 补习是一种辅助,不是必须得。但是别看是一种辅助,依据孩子不同特点有时候还也是有用的。
我们不是补习派,属于放羊派的。我家孩子小学补过2,3个学期,效果不怎么样就停了。在家里也没啥额外的作业。现在在补数学,已经第3个学期网课,有一搭没一搭得,前两天她说最近这个video有点难,都是证明,家庭作业她也不知道做对了吗?想让我给看看。我就看了一下,主要是学induction,我发现补习班练得还不少,我家孩子特点就是练的少,这下练练后,感觉她熟练了不少。我觉得还是管用得,但是估计等练得差不多了,就不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5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1 0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nshen4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nshen4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千万不要小看小学补习,除非有足够资金进私校做后备,没有好学校去的压力可想而知。能够掌握时间管理的孩子依旧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探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2 就剩两分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21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ia 于 2022-12-21 10:16 编辑

。。。。。。。。。。

发表于 2022-12-21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ia 于 2022-12-21 10:17 编辑

。。。。。。。。。

发表于 2022-12-21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nshen4001 发表于 2022-12-21 09:22
除非父母或祖父辈能指导,我认识的考得不错的没有不补课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已经和现在的教育脱节了。他们当 ...

其实国内一直很卷,知识分子圈尤其卷。现在你觉得人人都上补习,几十年前国内老师们的娃早就从小学开始开始小班补习了。老一辈应该见得多了,有感而发而已。

我也是见得多了,外加亲身体验,确实觉得小学补习没什么意思。初中也没必要,高二高三强化补弱倒是需要的。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补习,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spoon feeding,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自己从小就上差学校,有的老师还不如学生。所以养成了自己钻研,学习,跟思考的习惯。我觉得这个让人受益终生。现在基本在工作中,基本什么东西都是自己摸出来的,网上资源那么丰富,什么都能找到。也不需要上这个班,那个网课。。呵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神探狄仁杰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1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2-12-21 12:44
补习,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spoon feeding,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自己从小就上差学校 ...

我同意。只要想学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很全。

发表于 2022-12-21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2-12-21 12:44
补习,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spoon feeding,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自己从小就上差学校 ...

对的,与其重复劳动,不如培养孩子认识自己弱点,检索和有效向老师提问的能力。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2-12-21 14: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wu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wu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nshen4001 发表于 2022-12-21 09:22
除非父母或祖父辈能指导,我认识的考得不错的没有不补课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已经和现在的教育脱节了。他们当 ...

我认识的考得不错的大部分都不补课。可能家长不来上论坛而已
不是在旅行, 就是在Plan 旅行中。。。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12-21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2-12-21 15:28 编辑
dondon 发表于 2022-12-21 12:44
补习,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spoon feeding,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自己从小就上差学校 ...


我的感觉是“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与“自己钻研,学习,跟思考的习惯”并不是对立的。

好的老师好的资源和会教的父母,是知道分寸的。在辅导的时候,教给孩子侧重的是‘渔’而不是‘鱼’。

这两年,不知道是不是圈子问题,我看到几个例子分享一下。

第一个例子。因为我是IT行业的,我认识不少妈妈/爸爸是同行的。共同特点是孩子们数学都很好。比如今年AMC,光我同事或朋友(都是生活里认识的,不是朋友的朋友)的孩子里就有两个小学生UP拿了PRIZE的,还有两个中学生Junior拿了PRIZE的。这是参加考试的学生里千分之三的概率,光我一个人就在生活中认识这么多位,实在是很奇特。感觉一方面遗传,一方面家里辅导肯定少不了。到了Prize这个程度,不是老师能灌出来的。

第二个例子。我们钢琴老师就是授人与渔的那种好老师,教琴不仅仅教会孩子如何‘操作’一个乐器,在过程中孩子从她这么学到做事的态度、不断琢磨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磨练耐心和毅力。当然还有如何去‘欣赏’音乐。我家孩子钢琴能坚持到现在,都是得益于她的‘因材施教’。她在悉尼一共就二三十几个学生吧,大部分都是跟着学了好多年了。原来还不觉得啥,今年有一天听到一些故事,感觉颗颗珍珠串起来了。扳手指数了数:她的学生里。拿私校全奖(音乐或学术)的目前至少有五位,考入JR的至少有三位,大学读法的读医的读美国名校的,不下一只手。竟然连进了AMT的奥数训练营的也至少有三位。
这些还都是不同年龄的孩子 ,而且基本都是和音乐不相关的其他方面。不知道是好老师收到了都是好孩子,还是好孩子都找到了好老师。
坐实了,学一样乐器,使孩子更聪明...或者说这些好好学习,有坚持有毅力的孩子,做什么都不会差。*不做广告,老师没有空位,不需要我推荐...*

以上只是我所见所闻,可能只能说是一些现象,或者没有代表性...但我确实很尊重孩子路上遇到的每一位值得珍惜的好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6
berserkyjc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2-12-21 15: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rserkyj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rserkyj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erserkyjc 于 2022-12-21 16:04 编辑


补习与否

如果补习定义为:对已学课堂传授的知识,通过反复讲解和重复训练,来达到掌握和巩固得目的。 通常以分数的提高程度,来衡量结果。
这里的补习范围应该是 传统的数学 语文之类的。
然后"如果在没有任何未来考试目的的情况下,补习还是不补习?",补习有点浪费大人和孩子的时间了。



补习与创造性

“一般认为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称为创造力。 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有社会价值意味着创造的结果或产品具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 创造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发明,二是发现”

补习,既然是对 “已学课堂传授的知识” 的巩固,又怎么会损害创造性呢?



补习是一种手段,手段要为目的服务。
不更改目的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结论,算是合理的:
虽然补习不损害创造性,但补习与LZ的目的不相符。与其把时间花在补习上,不如做点其他的。
(如果孩子去补习,目标是课上的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自己的好朋友,那又是另外一个结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6
滚滚雷声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1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12-21 14:55
我的感觉是“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与“自己钻研,学习,跟思考的习惯”并不是对立的。

好的老师好的 ...

我觉得更加可能是乐器学的好的一般数学都好,外加身体协调性也好。这种孩子不会在学习方面差的。

送孩子从小学乐器的也不会是disadvantaged背景,所以强强结合,孩子确实容易冒出来。

学乐器是不能改变智商的,普通音乐学校里面几年还在拉小星星这种曲目得多了去了,一般三四年以后娃和家长就放弃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2-12-21 17: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hocares2014 发表于 2022-12-21 15:50
我觉得更加可能是乐器学的好的一般数学都好,外加身体协调性也好。这种孩子不会在学习方面差的。

送孩子 ...


嗯,或者进一步说:学琴使人聪明,不是指提高智商。

网上很多文章的,大家可以看看,搏一笑也好的,很多当然是广告啦。我也懂的。
不过我这里也是亲眼所见一些,让我觉得挺神奇。老师的学生很多都是从0基础(比如我家孩子)就跟着她了,一开始也看不出音乐天赋怎么样。
但个个家庭都挺认真对待到是真的。当然很多孩子毕业了也没有学音乐,前面说了各行各业都有,把钢琴当作爱好也很好。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17: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2-21 18:00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12-21 14:55
我的感觉是“父母辅导跟好老师好资源”与“自己钻研,学习,跟思考的习惯”并不是对立的。

好的老师好的 ...


这跟自身经历有关吧,我跟我家先生从小到大从没受益过好的老师跟资源,所以把自身努力看的比较重,认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但其实好的资源跟自身努力一样重要。或者是我们当初有了好资源,会比现在更好?

比如我上大学时候,跟老师一起做考研题(老师也考),老师做不过我哈。也不是我多聪明,可能是老师太弱了。中学时候大部分老师都是师范专科或者中专高中毕业,教的很一般。大学时候,学科是新设立的,老师也一般。考研全凭自己闷头学,连个同学商量都没有。到了硕士,导师还算有点名气,可以给我介绍一些项目,算是沾点资源的边了。但是项目没人带,当时用ASP编程(99年),项目组里连一个会用都没有。我自己跑去书店买了本书,门头看了一周,后来给他们做出几个动态网页,老板立刻给我了1500块钱。其实这之前,连网都少上。现在想象跨度好大。问题是有书呀。看就行了。哈哈

这可能跟我们从小起点比较低,读的学校也不好有关系。同学也是。 小学时候,大部分同学连中学都没上。到了中学,只有少数读了高中,到了高中,只有少量读了大学本科。到了大学,非常少量的读了硕士,其他都分回当地去了。硕士毕业,目前为止,我是唯一一个出国的!

可能这种经历给人的感觉全凭自己。去年还是前年我说我要去读data science。 我家先生就说,你要想做这方面的,自己学不就行了,为啥还要去读书。我说去读书主要是因为学历是个敲门砖,倒不是因为我去了就比在家里自己学的好。不过机缘巧合,正好老板想用Power BI做个东西,我几天就给她做出来啦。因为我以前做开发,这个东西对我比较简单就能学会。所以一下子多了很多机会,也就没有继续读书。

其实学现有的东西,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只要方法对头,有耐心,愿意付出时间。

孩子没考上精英中学,当初的打算就是去local high school。其实我是看到你们的贴子,把学校看的那么重,才发现可能好老师也很重要。想着既然条件允许,何必让孩子走我们的老路呢,虽然我们一路走下来,也觉得挺好的。
孩子这几年,也受益了好老师。但是她自己琢磨的成分还是大。也可能是我们一直鼓励她自己琢磨有关。

说起来圈子,我的圈子澳洲当地人比较多,我很少听到谁家孩子数学获啥奖的。我老公圈子里名校高学历的挺多的。但是网上听说的这些牛蛙,很少听到。有个孩子数学很厉害,据说她当年在学校比老师都厉害哈。但是好像没听说获过数学奖,就是高考数学是state ranking。其他也有厉害的,可能人家没说。但是我老公圈子里不少孩子高考基本是99+。所以我闺女的目标也是这个。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金币 +1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3 + 1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身经历还有一个就是觉得小学没啥用,比如我跟我家先生都是个开窍晚的。小学时候都不怎么样,所以孩子小学我们也没抓紧,我女儿小学有些学科都是倒数的,report上是D,我们也没当一回事。后来发现大家原来小学就抓的那么紧了。

不过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比较卷。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2-21 17:58 编辑

可能澳洲这里跟中国也不一样。中国即使是烂校,也重视成绩好的孩子。要是成绩好,还是很光荣的。学校的氛围可以push孩子去取得好成绩。澳洲就不一样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学校学习比较轻松,也没有什么考试,反正考了也不知道自己考几分,孩子自然没啥动力学习。
比如我女儿小学时候就是玩。假期从来也不做点什么题。。那自然成绩是不好的。但是她也不知道自己成绩不好呀,反正在学校老师都很喜欢她,因为乖。每年还能拿个奖,比如好公民,校长奖呀, 都是乖孩子奖,她也不觉得这些奖跟academic有啥区别。
但是她上中学后,学校很抓学习。7年级还好,8年级时候,数学开始分班。结果考试都是倒数的时候,开始着急了。要不是学校分个重点班,她根本不会想着去补习啥的。我想要是上了local的公立中学,估计还是快乐的玩耍吧。

这是不是也得益于我们让她上了个好中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1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2-12-21 17:22
这跟自身经历有关吧,我跟我家先生从小到大从没受益过好的老师跟资源,所以把自身努力看的比较重,认为是 ...

这样种自学能力很实用,如今的年代大部分知识都是网上能找到的,就在于需不需要,愿不愿意找。
所以其实针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能在补习班找到学习或者记忆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就算成功了。

发表于 2022-12-21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2-12-21 17:04
嗯,或者进一步说:学琴使人聪明,不是指提高智商。

网上很多文章的,大家可以看看,搏一笑也好的,很多 ...

学啥都是学,掌握或者说创造自己的记忆理解方法是关键。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2-21 21:35 编辑

今天关于补习我跟孩子得对话。
妈妈:你为什么今年想起来去补习
孩子:我觉得我有很多时间,不知道用来干嘛?(画外音:估计游戏打够了,社交媒体上够了)
妈妈:那你7,8年级时候也有很多时间呀,
孩子:7,8年级时候我有别的有意思的事情干。(那段时间确实整天写小说,玩游戏)
妈妈:那你也可以买书自己在家里自己学嘛
孩子:我觉得自己在家学效率不高
妈妈:为什么效率不高?
孩子:不知道该学什么?
妈妈:那买了教材,慢慢看不行嘛?
孩子:觉得没耐心看
妈妈:那你小学时候为什么不想去补习
孩子:小学时候不觉得学习那么重要,太多其他事情要干了 (画外音:当妈得不清楚为啥孩子有这个心理? 我归因于学校不太注重学习)
妈妈:那你不想考精英中学嘛?你同学不都补习在考精英中学呀
孩子:我一直都觉得去上local high school就行了。不觉得一定要上精英中学 (画外音:我们估计没给孩子灌输精英中学很重要这个思想,因为怕孩子思想压力大,结果成这样。。)

爸爸对于补习得观点:
爸爸认为一个学习点要从不同resource去看,这样你会收获不同。补习班一种教法,网络一种解释方法,老师讲的又是另外一种,自己摸索也是一种。出去看看别人都干啥,没毛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12-21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2-12-22 08:02 编辑
Hillwang 发表于 2022-12-21 19:27
这样种自学能力很实用,如今的年代大部分知识都是网上能找到的,就在于需不需要,愿不愿意找。
所以其实 ...


就在于需不需要,愿不愿意找
---------------------------------------------------------
主动跟被动的区别真的就是愿不愿意找。。。

学习的策略很重要,一定基础知识得积累也很重要。女儿以前跟我提过,她说我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自学,如果没积累什么知识,心中没有问题,就不知道该学什么,我其实很理解的。

举例数学。8年级中,我在家里辅导过一阵子,我给孩子讲了很多high level得东西,但是让孩子练得不够。比如去括号,孩子也清楚,但是复杂一点就要错,比如括号里套括号,所以需要一定量的练习。孩子8年级圣诞节做这样的题目:a-((b-(c-d))这样的题目还会犹犹豫豫出错误。但是今年已经能写出很复杂的证明过程,爸爸看了后也觉得孩子提高了很多。

太多量的练习也是不可取的,等到比较熟练后,估计就要减少练习量,可能不去补习了。
这是孩子写的计算的一部分,已经跟去年圣诞节,天壤之别了。跟自己相比,非常大的提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Hillwang + 8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2-21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mtheexp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mtheexp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Dr Du的获奖宴会人多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2-21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uka8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uka8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在哪里补,怎么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